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孟德尔定律是高中生物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其研究结果对遗传和基因学的发展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及进展,通过对该实验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来为学习“孟德尔定律”的后者提供有效的文献帮助。
[关键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定律;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127-02
在十九世纪中叶,孟德尔为了证明生物遗传存在着规律性,便做了一个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使用了34种豌豆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并在其中的22种豌豆株系里選出了7项性质不同的类别,当然其中的性质都有着明显能够区分的显隐性,并且无模糊的中间关系。之后他对7个组别的有着单独变化因素的豌豆进行了杂交实验,从而得出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定律,这个定律便是“孟德尔定律”。
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选择豌豆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
(1)豌豆有着自花传粉的性质,正是因为有此性质所以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得到纯种的实验对象,进而减少了实验因为对象不纯所造成的干扰。
(2)豌豆其不同性质间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也容易区分,比如高矮茎、花瓣的颜色等,并且没有介于中间性质的物种出现。这种情况能够方便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收集,也能够减少因为实验对象性质区分困难而导致的实验干扰。
(3)豌豆对于自身特殊性质的遗传性非常稳定,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极少出现基因变异的情况发生,由此能够容易收集实验的结果,在实验中容易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和分析实验结论。
(4)豌豆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次繁殖能够产生很多的后代,这为实验者提供了大量的样本信息,从而减少因为偶然性而导致的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性,让实验者能够更为容易地收集到大量的数据,从而分析实验结果。
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流程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具体流程如表1所示。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关键点
孟德尔在实验中使用的七对相对性状如表2所示。
表2盂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七对相对性状
通过对上述表格的分析之后我们能够发现,孟德尔在相对性实验的实验对象的选择上是非常严谨与科学的。参照孟德尔最初的文献资料能够得出,孟德尔豌豆实验的目的直接明了:利用植物杂交的结果来寻找生物遗传的规律。他在最开始时使用34种豌豆并用了两年的时间进行配置,从而保证了豌豆的纯种,之后在22种豌豆品种里选择了7对有着明显差异的品种来进行最后的结论性实验。从这七种相对性状的选择中便可以看出,该七种性状有着明显的可区分性,并且这七种相对性状皆为质量性状,而非数量性状。这为此后的实验与实验结论的证明省去非常多的麻烦,不得不说孟德尔实验的成功,靠的不单单只是幸运,更多的还是他那份对研究的严谨与勤思。
四、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结论
1.遗传学中的显隐性
孟德尔对实验中的纯种红花与白花豌豆进行实验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无论两种花之间的夹杂行为是正交还是反交,F1所出现的后代中豌豆花所显示的颜色均是红色。通过对该种情况的进一步分析,孟德尔得出了遗传学中的显隐性定律,例如这七种相对性状不同的实验对象中,圆滑、黄色、灰褐色、饱满、绿色、腋生、长茎为显性基因,反之则为隐性基因。
2.分离定律
孟德尔将这批高茎品种的种子再进行培植,第二年收获的植株中,高矮茎均有出现,高茎:矮茎两者比例约为3:1。孟德尔除了对豌豆茎高进行研究以外,还根据豌豆种子的表皮是光滑还是含有皱纹等几种不同的特征指标进行了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表皮光滑的豆子与皱纹豆子杂交后,次年收获的种子均为光滑表皮。将下一代的种子再进行播种,下一年得到了光滑表皮与皱纹表皮两种,比例也为3:1。此外,孟德尔还将种子颜色黄绿两色作为区别标准进行了杂交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3.独立分配定律
孟德尔将豌豆高矮茎、有无皱纹等包含多项特征的种子进行杂交,发现种子各自的特点的遗传方式没有相互影响,每一项特征都符合显性原则以及分离定律,这被称为独立分配定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孟德尔死后,人们发现这一定律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方能成立。
五、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重大意义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的结论进而得出了“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这两个规律与达尔文所发表的进化论的结果不谋而合,在人类遗传学的探讨上也纠正了“泛生论”和“融合论”所存在的不足与误区。其阐述了遗传变异的基础,以及生物遗传的规律,并为后世遗传学的进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在学术研究上,孟德尔在探究时所使用的演绎法更是为后世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极为可靠的研究思路。因此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对于遗传学界无论是证明了前人研究成果的正确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是对于后世研究的思想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关键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定律;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127-02
在十九世纪中叶,孟德尔为了证明生物遗传存在着规律性,便做了一个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使用了34种豌豆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并在其中的22种豌豆株系里選出了7项性质不同的类别,当然其中的性质都有着明显能够区分的显隐性,并且无模糊的中间关系。之后他对7个组别的有着单独变化因素的豌豆进行了杂交实验,从而得出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定律,这个定律便是“孟德尔定律”。
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选择豌豆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
(1)豌豆有着自花传粉的性质,正是因为有此性质所以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得到纯种的实验对象,进而减少了实验因为对象不纯所造成的干扰。
(2)豌豆其不同性质间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也容易区分,比如高矮茎、花瓣的颜色等,并且没有介于中间性质的物种出现。这种情况能够方便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收集,也能够减少因为实验对象性质区分困难而导致的实验干扰。
(3)豌豆对于自身特殊性质的遗传性非常稳定,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极少出现基因变异的情况发生,由此能够容易收集实验的结果,在实验中容易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和分析实验结论。
(4)豌豆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次繁殖能够产生很多的后代,这为实验者提供了大量的样本信息,从而减少因为偶然性而导致的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性,让实验者能够更为容易地收集到大量的数据,从而分析实验结果。
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流程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具体流程如表1所示。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关键点
孟德尔在实验中使用的七对相对性状如表2所示。
表2盂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七对相对性状
通过对上述表格的分析之后我们能够发现,孟德尔在相对性实验的实验对象的选择上是非常严谨与科学的。参照孟德尔最初的文献资料能够得出,孟德尔豌豆实验的目的直接明了:利用植物杂交的结果来寻找生物遗传的规律。他在最开始时使用34种豌豆并用了两年的时间进行配置,从而保证了豌豆的纯种,之后在22种豌豆品种里选择了7对有着明显差异的品种来进行最后的结论性实验。从这七种相对性状的选择中便可以看出,该七种性状有着明显的可区分性,并且这七种相对性状皆为质量性状,而非数量性状。这为此后的实验与实验结论的证明省去非常多的麻烦,不得不说孟德尔实验的成功,靠的不单单只是幸运,更多的还是他那份对研究的严谨与勤思。
四、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结论
1.遗传学中的显隐性
孟德尔对实验中的纯种红花与白花豌豆进行实验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无论两种花之间的夹杂行为是正交还是反交,F1所出现的后代中豌豆花所显示的颜色均是红色。通过对该种情况的进一步分析,孟德尔得出了遗传学中的显隐性定律,例如这七种相对性状不同的实验对象中,圆滑、黄色、灰褐色、饱满、绿色、腋生、长茎为显性基因,反之则为隐性基因。
2.分离定律
孟德尔将这批高茎品种的种子再进行培植,第二年收获的植株中,高矮茎均有出现,高茎:矮茎两者比例约为3:1。孟德尔除了对豌豆茎高进行研究以外,还根据豌豆种子的表皮是光滑还是含有皱纹等几种不同的特征指标进行了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表皮光滑的豆子与皱纹豆子杂交后,次年收获的种子均为光滑表皮。将下一代的种子再进行播种,下一年得到了光滑表皮与皱纹表皮两种,比例也为3:1。此外,孟德尔还将种子颜色黄绿两色作为区别标准进行了杂交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3.独立分配定律
孟德尔将豌豆高矮茎、有无皱纹等包含多项特征的种子进行杂交,发现种子各自的特点的遗传方式没有相互影响,每一项特征都符合显性原则以及分离定律,这被称为独立分配定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孟德尔死后,人们发现这一定律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方能成立。
五、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重大意义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的结论进而得出了“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这两个规律与达尔文所发表的进化论的结果不谋而合,在人类遗传学的探讨上也纠正了“泛生论”和“融合论”所存在的不足与误区。其阐述了遗传变异的基础,以及生物遗传的规律,并为后世遗传学的进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在学术研究上,孟德尔在探究时所使用的演绎法更是为后世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极为可靠的研究思路。因此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对于遗传学界无论是证明了前人研究成果的正确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是对于后世研究的思想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