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越来越被重视,不仅因为历史学科被列入了中考范围,还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注重传授历史知识和对试题的讲解,不能全面地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真正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史料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精彩纷呈的历史知识展示给学生。
  [关键词] 史料;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从中吸收到很多经验和教训,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做到客观地认识事物,避免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初中历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史料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事实上,史料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们的真实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只是对历史课本照本宣科,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到厌烦,而在教学中加入史料能够真实还原历史事件,给历史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让历史课堂气氛更加和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历史述说的是过去的事情,而过去的事情对学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这也正是历史学习的重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史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生动例子,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教师通过对史料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对各种历史观点都有一些了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二、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只是将注意力放在对历史知识的讲解中,很少有教师关注到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这就造成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不足,学生不能很好地通过文字去获取历史知识,使得自己的思维受到束缚,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理解和推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这些不足会在考试中看出来,这就是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努力地教,学生也学得很认真,但是每次考试的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的原因。很多学生不能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就是因为他们不能通畅地阅读,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不到位。
  (二)教师的史料解读能力不足
  学生的历史成绩得不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史料解读能力不足导致的。有些教师在对史料进行讲解的时候通常是一带而过,没有认真去讲解,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不全面。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始终一成不变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浓。有些教师在上历史课时,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死记硬背,教育模式单一,教育理念落后,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加上教师对史料解读不充分,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资源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选择史料,进行全面解读
  史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认真选择史料,材料的选择是历史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运用史料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对史料进行选择,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史料进行全面解读,从而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这一课内容时,如果教师仅根据历史教材进行讲解,就会使得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片面化,没有逻辑和铺垫,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就对历史背景了解不充分,不能將前后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进而不能很好地获取知识。此节内容中,学生体会不到秦王的伟大胸襟和统一全国的概念,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理解。在历史上,王朝的建立和改革是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演变而来的,也经过了多方面的努力。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就必须引入相关史料进行解读,要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这样学生才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历史事件发生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引入史料,教师可以通过搜索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文物图片或影视资料等,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
  (二)正确运用史料资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历史课时少而任务重,所以会有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很好地进行全面解读,对史料的选择有时候也不是很认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问题,并进行改正。为了能高效地选择史料资源,教师要本着认真、求实的原则,积极建立史料资源库,将以往一些历史故事和文物图片进行积累和保存,并在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供学生学习。
  (三)灵活选用史料解读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史料的作用,就要选择合适的解读方法。史料的解读方法很多。当选择文字史料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粗读和细读的方法。首先,教师在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将探讨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根据问题去查找史料。在学生对有关史料有一定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收集到的史料能够被其他同学所了解,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史料知识,从而对史料进行整合,找到最有效的史料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理解自身角色和学生角色的主导位置转换。在收集和讨论史料的时候,学生处于主导位置,针对一些专业知识,教师要站在主导位置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繁荣一时的隋朝”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隋朝在发展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在短时间内覆灭的?”让学生根据主要问题去收集资料。当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史料的时候,学生心里就已经为解答问题做好了准备。然后,教师再对学生收集的史料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细节,并最终充分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历史教学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认真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史料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同时让学生建立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并不断地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点。而深基坑支护技术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和合理利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也越来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技术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管理措施,希望为提高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
现如今,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依旧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为此,有必要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加大人员控制力度,做好钢筋防腐工作,以全面优化工程建设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机械制造技术的科学化程度,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工业效率的重要体现。机械制造的先进性和高效率,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的机械设备生产效率;而机械设备生产效率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产品生产能力。机械制造技术,是我国为了进行充足的工业生产所必须的基础性设备制造技术,在我国的企业发展和产品生产等社会性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面对现代化的全球化竞争,我国的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已经越来越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才着眼于对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进行现况分析,深入了解并发掘工业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对我国未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电气系统越来越庞大,其施工过程越来越复杂,在施工中由于质量控制不到位会导致一些质量问题。为提升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质量,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消除不利因素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施工质量通病,保证电气专业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基于此,简要分析了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策略。
:高中阶段如何向学生渗透生物核心素养? 本文从熟悉显微镜的使用、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感受酶的神奇催化作用、用生活实践检验理论知识,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命现象等四方面阐述了把生活实践与生物学理论知识巧妙相结合,把生物核心素养渗透到其中的几点尝试与体会。
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进程。因此,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改善。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稳定、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对于人们衣食住行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新时期,由于受到传统农田水利建设观念、建设标准、后续资金投入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面临新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促使水利工程为人们日常生活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就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我国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能源大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电力产业的发展飞速猛进。随之而来的,需要进一步平衡资源使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积极观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火电厂而动系统其立身根本,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为此,在经营管理工作中,需要立足于实际,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理念与工艺技术,保证热动系统高效率运作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市政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提升跟不上企业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统筹管理能力不强,导致窝工怠工;技术能力不足,导致费工费料;质量管控不实,导致返工、修补现象多发。因此施工单位要将提高道桥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质量控制。
制冷设备的管路优化设计研究在当前国内是非常多的,但是其中一部分项目是比较羸弱的,就比如关于制冷设备管路在螺旋桨的激励下和因海上复杂的工程环境所引起的船舶类振动情况以及优化研究方面还是比较弱的。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收集和利用三维机械设计这种软件对制冷设备的管路建立模型、利用三维机械软件对船的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并选用十字形的三管交汇方式确认最终的设计方案。最终结果表明:管路的最大应力由原设计的 8.2MPa 降低至 5.0MPa,降低了近 40%,其中十字管路缓冲盲管处是最大的应力产生部位,并根据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