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越来越被重视,不仅因为历史学科被列入了中考范围,还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注重传授历史知识和对试题的讲解,不能全面地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真正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史料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精彩纷呈的历史知识展示给学生。
[关键词] 史料;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从中吸收到很多经验和教训,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做到客观地认识事物,避免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初中历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史料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事实上,史料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们的真实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只是对历史课本照本宣科,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到厌烦,而在教学中加入史料能够真实还原历史事件,给历史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让历史课堂气氛更加和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历史述说的是过去的事情,而过去的事情对学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这也正是历史学习的重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史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生动例子,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教师通过对史料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对各种历史观点都有一些了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二、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只是将注意力放在对历史知识的讲解中,很少有教师关注到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这就造成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不足,学生不能很好地通过文字去获取历史知识,使得自己的思维受到束缚,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理解和推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这些不足会在考试中看出来,这就是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努力地教,学生也学得很认真,但是每次考试的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的原因。很多学生不能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就是因为他们不能通畅地阅读,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不到位。
(二)教师的史料解读能力不足
学生的历史成绩得不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史料解读能力不足导致的。有些教师在对史料进行讲解的时候通常是一带而过,没有认真去讲解,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不全面。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始终一成不变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浓。有些教师在上历史课时,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死记硬背,教育模式单一,教育理念落后,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加上教师对史料解读不充分,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资源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选择史料,进行全面解读
史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认真选择史料,材料的选择是历史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运用史料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对史料进行选择,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史料进行全面解读,从而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这一课内容时,如果教师仅根据历史教材进行讲解,就会使得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片面化,没有逻辑和铺垫,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就对历史背景了解不充分,不能將前后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进而不能很好地获取知识。此节内容中,学生体会不到秦王的伟大胸襟和统一全国的概念,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理解。在历史上,王朝的建立和改革是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演变而来的,也经过了多方面的努力。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就必须引入相关史料进行解读,要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这样学生才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历史事件发生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引入史料,教师可以通过搜索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文物图片或影视资料等,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
(二)正确运用史料资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历史课时少而任务重,所以会有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很好地进行全面解读,对史料的选择有时候也不是很认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问题,并进行改正。为了能高效地选择史料资源,教师要本着认真、求实的原则,积极建立史料资源库,将以往一些历史故事和文物图片进行积累和保存,并在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供学生学习。
(三)灵活选用史料解读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史料的作用,就要选择合适的解读方法。史料的解读方法很多。当选择文字史料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粗读和细读的方法。首先,教师在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将探讨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根据问题去查找史料。在学生对有关史料有一定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收集到的史料能够被其他同学所了解,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史料知识,从而对史料进行整合,找到最有效的史料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理解自身角色和学生角色的主导位置转换。在收集和讨论史料的时候,学生处于主导位置,针对一些专业知识,教师要站在主导位置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繁荣一时的隋朝”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隋朝在发展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在短时间内覆灭的?”让学生根据主要问题去收集资料。当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史料的时候,学生心里就已经为解答问题做好了准备。然后,教师再对学生收集的史料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细节,并最终充分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历史教学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认真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史料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同时让学生建立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并不断地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关键词] 史料;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从中吸收到很多经验和教训,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做到客观地认识事物,避免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初中历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史料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事实上,史料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们的真实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只是对历史课本照本宣科,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到厌烦,而在教学中加入史料能够真实还原历史事件,给历史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让历史课堂气氛更加和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历史述说的是过去的事情,而过去的事情对学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这也正是历史学习的重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史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生动例子,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教师通过对史料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对各种历史观点都有一些了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二、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只是将注意力放在对历史知识的讲解中,很少有教师关注到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这就造成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不足,学生不能很好地通过文字去获取历史知识,使得自己的思维受到束缚,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理解和推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这些不足会在考试中看出来,这就是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努力地教,学生也学得很认真,但是每次考试的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的原因。很多学生不能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就是因为他们不能通畅地阅读,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不到位。
(二)教师的史料解读能力不足
学生的历史成绩得不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史料解读能力不足导致的。有些教师在对史料进行讲解的时候通常是一带而过,没有认真去讲解,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不全面。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始终一成不变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浓。有些教师在上历史课时,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死记硬背,教育模式单一,教育理念落后,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加上教师对史料解读不充分,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资源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选择史料,进行全面解读
史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认真选择史料,材料的选择是历史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运用史料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对史料进行选择,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史料进行全面解读,从而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这一课内容时,如果教师仅根据历史教材进行讲解,就会使得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片面化,没有逻辑和铺垫,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就对历史背景了解不充分,不能將前后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进而不能很好地获取知识。此节内容中,学生体会不到秦王的伟大胸襟和统一全国的概念,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理解。在历史上,王朝的建立和改革是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演变而来的,也经过了多方面的努力。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就必须引入相关史料进行解读,要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这样学生才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历史事件发生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引入史料,教师可以通过搜索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文物图片或影视资料等,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
(二)正确运用史料资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历史课时少而任务重,所以会有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很好地进行全面解读,对史料的选择有时候也不是很认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问题,并进行改正。为了能高效地选择史料资源,教师要本着认真、求实的原则,积极建立史料资源库,将以往一些历史故事和文物图片进行积累和保存,并在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供学生学习。
(三)灵活选用史料解读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史料的作用,就要选择合适的解读方法。史料的解读方法很多。当选择文字史料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粗读和细读的方法。首先,教师在针对某一主题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将探讨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根据问题去查找史料。在学生对有关史料有一定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收集到的史料能够被其他同学所了解,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史料知识,从而对史料进行整合,找到最有效的史料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理解自身角色和学生角色的主导位置转换。在收集和讨论史料的时候,学生处于主导位置,针对一些专业知识,教师要站在主导位置对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繁荣一时的隋朝”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隋朝在发展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在短时间内覆灭的?”让学生根据主要问题去收集资料。当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史料的时候,学生心里就已经为解答问题做好了准备。然后,教师再对学生收集的史料进行详细解读,让学生思考其中的细节,并最终充分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历史教学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认真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史料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同时让学生建立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并不断地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