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呈现出诸多新气象、新景观。同时,语文教学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或旧的尴尬和困境。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严重流失,语文教学显得苍白无力,语文变得难学,变得单调乏味。然而,语文教学本来应该充满诗意。诗意的语文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向往。
   语文的诗意是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激情的投入,一种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一种上下而求索的信念……诗意的语文是一种享受!没有诗意,课堂是生涩的;没有诗意,人生是苍白的。那么,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灵魂的缔造者——教师,我们该如何去浇灌我们生命的绿意,让诗意流淌在语文课堂上呢?
  
  一、让情境导入充满诗意
  
  高尔基创作时曾说过,“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久地去寻找它”。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虽寥寥数语,但掷地有声,调动学生的情感,抓住学生的心,保证教学质量。
  在教学《赤壁赋》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一组名人登山观水的感悟,引出文章。“同学们,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古今。三个月后,在这里,他还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名篇《前赤壁赋》。”激情的导语,调动兴趣,使学生们个个欲睹《赤壁赋》为快。
  在教学《陈情表》一文时,笔者以古人对此文的高度评价,引出文章。“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据说晋武帝看到此表后,为李密的孝心所感动,同意他暂不赴召,赏赐奴婢二人,指令所在郡县,发给赡养祖母的费用。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传诵千古的绝妙文章,共同领略李密笔下那悲恻动人、感人肺腑的孝情吧!”感人的导语,倾泻而出,流向每个学生的心田。
  
  二、让情境巧设充满诗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契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于无声处领略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作文“春景”时,正值校园内柳树萌发新叶,小草冒出新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观柳观草,谈柳谈草,赏柳赏草……让学生深入自然,细致观察,探讨交流,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就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学生们一个个轻松愉快、感悟深刻。开放的课堂,恰当的契机使语文教学洋溢着诗情画意。
  在教学《唐山大地震》时,利用休息时间,让学生观看《周立波脱口秀》对此片的点评,并放时下热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与文本比较,在强烈的视听冲击下,再现当时的情景,体悟文章的内涵,领略作者的深意。
  
  三、让课堂吟诵充满诗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语文教学的诗意绝不能离开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吟诵中,形象、感情、画面自然而然地了然于胸;吟诵中,深层的离愁别绪,喜怒哀乐,吊古伤今,淋漓尽致地凸现出来。架起了语言文字与学生审美情感之间的桥梁,引领学生走进诗词的花园。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述志的作品。四句一节,整饬对仗中又包含参差错落。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做稍长停顿,全篇层次自然清晰。以六字句为主,按三拍读,节奏整齐,音韵铿锵,有悦耳动听之效。作者将满腔的感情都寄寓在景物的形象描写之中,词采华美,又不着痕迹,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在教学此文时,教师先配音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然后学生自由诵读诗歌,推荐代表诵读,要求读出感情,并说出依据。帮助学生在诵读中捋出全文的写作顺序,最后以“乐夫天命”作结,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反复的诵读,将学生带进充满诗意的生活情境,学生沉浸在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情感中,陶渊明出场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学生读相关句子,一个自责自悔、幡然醒悟的小官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学生陆续读相关句子,一个带月荷锄欢快满足的隐者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反复的吟诵,至少读6遍,还有谁不与之共鸣?学生听得陶醉,读得动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在或荡气回肠,或温情脉脉,或慷慨激昂的诵读中,学生受到浓浓诗意的教育和感染。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会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流进孩子们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
  
  四、让课件运用充满诗意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应富有人文色彩。多媒体配合教学,可以营造诗意的情境,直观的录像、图片能将学生迅速带入特定的情境;抒情的音乐,如诗的画面,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再与文本对话,容易使学生融入文本,走近作者,深情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激荡和性情的陶冶。学生往往会有感而发,诗情涌动。
   在教学《我若为王》一文时,笔者设计制作的课件,开头动画,体现王者之气,课件背景(长城)体现王者之象,设色偏淡,又不影响文字的呈现。使学生很快进入了特定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雨霖铃》一文时,笔者设计主界面时,选用一张山水画,对其进行剪切、缩放、变色等多种处理,再配以云彩动画,形成一种“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意境,再加上配乐朗诵,使课件的人文意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意的语文体现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充满诗意的导语中,体现在学生一次又一次摇头晃脑的吟诵中,体现在对优美画卷和音乐构建的画面津津有味的欣赏中……儒雅是林语堂的诗意、智慧是诸葛亮的诗意、激情是李白的诗意、潇洒是苏轼的诗意、纯洁是冰心的诗意、美丽是杜牧的诗意、高尚是周恩来的诗意、平实是老舍的诗意、和合是周易的诗意、奇崛是李贺的诗意……无论什么风格的语文,只要有“神”性的,都是诗意语文啊!
  追求语文的诗意吧!把充满热情的青春情怀还给学生,把健全人格的自由发展还给学生!语文,就应该诗意地栖息或永驻在艺术及创造的殿堂。总忘不了泰戈尔的一句话,“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语文学习更美,更有效,让学生收获一生的财富!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高压氧舱治疗过程中的实际噪音来源及噪声指标,旨在为降低高压氧治疗(HBOT)噪音措施提供研发基础。方法:将噪声计分别置于治疗舱和过渡舱内的吸氧位上患者坐位时
“陌生化”手法的运用是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作的核心所在。通过对熟悉题材中故事原型的创造性变形处理、对经典人物外在面貌与内在性格颠覆性的塑造以及人物关系重
目的: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PACS)硬件基础架构进行实验性设计。方法:对实验性PACS硬件基础架构设计进行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COM)试验。结果:得到64排螺旋CT、1.5T
公共图书馆是当地的信息和文化中心,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精神财富和智慧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从大规模的信息海洋中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是当前公共
本文介绍了DF4/DF7型内燃机车用TTY3X型电压调整器的基本原理、工作特性及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