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大众传播媒介该承担的对大众的“教化”作用来看,中国电影对中国人感观层面的建构,必须建立在正能量的引导上。为此,中国电影业必须以表达“中国梦”为己任,必须承担起树立美好“中国梦”榜样的作用。随着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娱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反作用越来越显著。如何大力发展本民族文化?发展怎样的文化?是现实世界对每一个国家的拷问。制作“中国梦”系列的电影,造好“中国梦”,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电影行业对国家利益的一种捍卫,同时也应当成为中国电影的灵魂导引。审视“中国梦”主题在中国电影行业的表达现状,有令人欣喜的地方,也存在着很多缺憾。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电影;中国故事
1 新时期中国梦对中国电影的意义
“梦”自古以来就代表着一种希冀,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现实生活中的想象和执念,通过梦境得到抒发和虚幻世界的满足。一千人就有一千梦,“财富梦”、“事业梦”、“考研梦”……一个国家也有梦,在中国就叫“中国梦”[1]。
“中国梦”是中国电影的表现核心。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之所以走出中国,在国际影坛频频获奖,除了自身电影表现艺术的成熟,最重要的是,电影内容立足中国本土,是中国人民真实生活的写实性镜像。《大红灯笼高高挂》、《黄土地》等影片,向世界揭开了神秘东方的面纱,能够抓住西方观众对中国的探索好奇心理。既吸引对方,又不迎合对方[2]。所以在世界影坛一举留名。中国并不缺少童话和传奇,在美国电影频频出现黄包车、长城等中国元素“借鸡下蛋”的时候,作为中国电影制作人,更应该抓住本民族文化,因为我们才是中国人。
“中国梦”是中国电影的传播核心。做人不能忘本,做电影也不能忘本。中國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电影生长的土壤,生于斯长于斯,民族文化的精髓必须嵌入民族文化产业以及产品中。先是民族的,最后才是世界的。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镜像载体,“中国梦”为中国电影奠定了灵魂基础。
2 新时期中国梦在中国电影中的表现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从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无声时代,到2017年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120帧前沿制作技术,中国电影的发展,恰似钱塘江大潮,气势汹汹滚滚而来。但是,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从来不以数量为标准。代表中国电影水准的影片,不是新世纪各种特效加持,投资动辄过亿的商业大片,而是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一架摄像机拍出来的故事。《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等影片,在今天看来,其内涵也能秒杀很多所谓大制作的影片。究其原因,不是新世纪的导演以及制作人的拍摄技术不达标,而是整体创作方向的偏颇。空、泛、过度娱乐化导致电影离中国本土文化越来越远,弘扬“中国梦”的理想目标依然渺茫又遥远。当然进入新世纪以来,也有少数几部主旋律电影坚持以“中国梦”为主题,得到了业内业外一致好评。但由于数量过少,难以代表新世纪中国电影界的整体情况,所以在这篇文章里,笔者不将其列入研究范围。
2.1 表达“中国梦”主题
中国电影的“中国梦”是什么?绝不是对社会阴暗面的放大,也绝不是对老故事的重复表达。而应当是基于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去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应当是致力于更好地建设中国、发展中国,弘扬真善美[3]。但是反观中国电影界,其真实情况让人深思。除了军旅题材的电影坚持以“中国梦”为电影主题,歌颂爱国情怀以外,其他题材的电影作品难以与“中国梦”主题挂钩。
2.1.1 军事电影的“热血中国梦”
由于军事题材电影的政治特殊性,其审核标准相对于普通题材电影更高,其电影主旨可能引发的爱国、爱军情怀拷问现象,也使得军事题材电影成为中国导演较少染指的电影类型。从目前电影市场来看,军旅电影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由于其电影特性的特殊性,供不应求的状态未来仍有可能持续。但是军事题材的电影,却以少胜多,将“中国梦”通过镜像完美诠释。
新世纪以来比较成功的军事类电影不超过十部。以2002年商业大片《走出亚马逊》为例,这部电影建构在联合国特种兵训练的故事背景上,讲述了中国特种兵战士王辉和胡小龙经历千难万险走过重重考验,最终为国争光的事迹。由于该电影调动的是观众的爱国情怀,中国观众对其他情感都很苛刻,但是唯有对爱国情怀,秉着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含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观影心。同样因此取得成功的军事电影还有《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开国大典》、《巍巍昆仑》、《战狼》、《铁血娇娃》等等。爱国梦是“中国梦”星辰中最闪亮的星星,将爱国梦融入光影的镜像叙事中,以民族认同感带动影片观影潮,掀起观众为国争光的热血,这才是军事题材的“中国梦”最重要的地方。
2.1.2 农村电影的“激情中国梦”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在新世纪之初,乘着中国入世的国际风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风,影坛涌现了一批口碑票房双收的优秀农村电影。例如,讲述村民致富梦的《荔枝红了》、《沉默的远山》,农村教育梦的《美丽的大脚》、《两个人的教室》,农村法制梦的《马背上的法庭》“法官老张轶事系列”,以及农村植树造林绿化梦的《欢乐树》和《天狗》。这些影片着眼于农村生活的小事情,通过反应底层民众的生活境况,将中国农民坚忍不拔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愿望透过荧幕,送往每个观众的内心深处。尤其是一批以少数民族为主角的《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姥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等影片,更是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大国情怀,融入“中国梦”的大河中。
农村电影中最成功的是《暖春》,只有200万成本的电影,却通过暖心的故事走进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影片讲述了身世凄惨的姑娘小花,在历经艰苦的童年后,尝遍人情冷暖,最终以教师的身份,回报家乡,与生活达成和解的故事。纵然经历千难万险,纵然被生活刺伤千疮百孔,但是依然不放弃生活的希望,依然在为了明天矢志不渝的奋斗,这是中国农民典型的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也是农村的“激情中国梦”。 2.1.3 青春电影的“尴尬中国梦”
青春电影是近十年来,电影市场异军突起的典范。主要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方式,倒腾各种类型的青春故事,试图唤醒观众的代入感,从而赢得票房。此类影片一般由当红小鲜肉主演,宣传有力,但是故事中涵盖的“中国梦”不够分量,难以担纲中国新一代人青春生活的学习榜样。
以《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高票房的青春电影为例,主角的青春生活并不是“中国梦”式的理想奋斗生活,“中国梦”所期望的青春生活的热血沸腾,积极向上努力奋进在影片中并没有着重强调。理想的勇敢拼搏的青春,在影片中是满含戏谑与散漫的狗血爱情。青春电影的受众集中于90、00后,这一批人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在网络融合生活的時代,青春电影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但是影片建构内容与“中国梦”的尴尬距离,使得中国的青春电影只能是小心思的小打小闹。
2.1.4 顶级导演作品的“消极中国梦”
现在中国每年大概有八百多部电影拍摄,四百多部通过审核在影院上映,但做到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可谓是不到百分之一。2016年豆瓣评分前十的影片有《踏雪寻梅》、《追凶者也》《路边野餐》、《百鸟朝凤》、《罗曼蒂克消亡史》、《幸运是我》、《树大招风》、《湄公河行动》、《七月与安生》和《驴得水》。其中只有三部电影传达的是社会正能量的一面,分别是《湄公河行动》、《百鸟朝凤》和《幸运是我》,更遗憾的是三部中只有第一部获得了票房的成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不是不允许艺术表达阴暗的、社会边缘化的消极的故事形态,而是当这种题材的故事占据主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警醒,过度的剖析社会阴暗,到底对不对?是警示大众的效果多一点?还是给大众带来负面情绪的感染多一点?
2.2 缺少“造梦”技巧
中国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和抛弃“中国梦”问题一样严重的,还包括缺少“造梦”的技巧。表现“中国梦”的想法有了,表达“中国梦”的题材也有了,但是缺少将“中国梦”完美表达的创作技巧,也是枉然。
首先表现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不饱满。尤其是一味地“去缺点”化。很多讲述先进个人事迹的电影,如《门巴将军》、《任长霞》等,以对个人的正面赞许为全部内容。全然没有涉及到个人的任何不足。这种完美人格的荧幕形象,虽然能得到观众的赞美和敬佩,但是也在影片主人公和观众之间横亘了一道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电影塑造的英雄的确值得称赞,但那是个“假”的“理想”人,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是不一样的。即使主人公再圣贤,那也只是故事,观众观影的时候始终把其当作别人来看待,而不会生出自己和主人公的相似感。这种完美人格塑造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这个英雄只能活在荧幕,而不能住进观众心里。
其次是影片的宣传问题。一个电影拍好后,怎么样以最快的速度打入市场,怎么样获得票房引起关注。这与电影的前期宣传息息相关。应该说前期宣传,是打好一副“电影牌”的前提。赵薇导演处女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时,从电影还未举行开机仪式时,就已经开始做宣传工作了。最终七亿的票房,也证明了其宣传工作的功劳。上映未始,宣传先行,已经成为新电影创作过程的常态。然而有些影片就是因为未做好宣传工作,从而遭遇了票房的“滑铁卢”。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这部影片,在台湾上映时口碑良好,内地影评专家程青松毫不犹豫地称其是“好片”。但是在内地上映时遭遇了票房的惨败。一来电影本身的名字《赛德克·巴莱》听起来就很晦涩,没有能够一下子抓住观众眼球的关键字,很多观众观影先看片名,再看演员和导演,如此晦涩难懂的名字加上内地观众不熟悉的演员和导演,无人买票也很正常。二来该影片本来就在片名和制作团队方面未引起内地观众兴趣,又没有做好宣传工作。腾讯新闻、新浪微博、凤凰娱乐等媒体对影片的介绍基本上寥寥无几。没有将电影名头打响,是这部影片内地票房惨败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宣传失败的影片是张扬导演的《飞越疯人院》。这部电影有斯琴高娃和陈坤两大明星加持,电影制作和故事剧情方面也颇多亮点,但仍然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与《德赛克巴雷》未做宣传不同,这部影片用在宣传上的资金高达600万,应该说是斥巨资。但由于宣传重点失策,没有利用好斯琴高娃和陈坤的明星效应,反而打着带着父母去看的旗号,给观众造成了这是一部适合老年人看的电影。而中国电影的观众,实际组成情况是20—30岁的年轻人居多,这无疑是《飞越疯人院》宣传方面的最大失误。
3 中国电影的“中国梦”之路
日本著名汉学家沟口雄三认为:“以中国为方法的世界,就是把中国作为构成要素之一”,而不是“世界归根结底就是欧洲”,不再机械地用世界作为方法来研究中国;以中国为方法,就是以世界为目的。因为世界本就是多元化,解读世界不应该还停留在以西方世界为中心的方法上,更应该有东方的视角,有中国的方法。而对于电影而言以亚洲作为方法,便是不应该只是以好莱坞为世界电影的唯一方向,虽然我们以世界为目的,但是亚洲是内地市场发达之后的更高起点和更大的平台。”中国电影要走好“中国梦”的电影路,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重视电影剧本在电影创作中的基础作用
夏衍说:“作为综合艺术,文学是电影艺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无论把电影提到多么高的地位,总还需要建筑在一定的文学基础上。”一个好的电影背后,必然有经得起推敲的精致的电影剧本作为叙事基础。但是近年来,没有好剧本已经是中国电影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无论是商业大片,还是“小叙事”的低成本电影,都遭遇了影视评论家对叙事丰满度的怀疑,人物性格的缺陷,整体叙事逻辑的混乱,让中国电影步入“碎片化”表达的泥潭。张艺谋不无痛心地说:“现在拍电影最难的,也是最珍贵的,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剧本,今天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可见,一个好剧本和一个好电影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中国电影迫切需要解决自己的“源”头问题。笔者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关注生活热点,承担社会责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经历是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陈忠实写《白鹿原》正是基于其身体力行的农家生活。然而回顾近十年的电影作品,真正反应了真实的中国社会,引起民众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好作品越来越少。以2017年上映的张艺谋导演的《长城》为例,宏大的特效制作,强大的明星阵容,前期宣传的时候就大有雷霆万钧横扫影院之势,但结果遭遇了口碑的“滑铁卢”。从叙事来看,“打怪兽”并不是中国文化,两个外国人与一队中国将军的携手作战,不仅得不到中国武侠粉的认可,也难以让中国观众投入其中。虚构的故事再加上急速推进的情节,除了特效,还能剩下什么。不是说中国电影不能借鉴武侠故事,而是希望中国的导演不要死扣住架空的奇幻故事,而去关注社会现实,问问观众想看什么。譬如二胎政策引发的求二胎心切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城市农民工的生存问题以及老生常谈的医患关系问题,这些都是社会热点。如果以此创作电影剧本,一定会取得大众共鸣。
3.2 以汉语为先导,大力发展本土国际电影节
对于电影来说,彰显整个电影感染力的不光是画面,语言也占很大的作用。情绪饱满的语言,配合演员的表情动作,更能让观众投入影片情境,引起共鸣。而要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采用观众能听懂的民族化的语言,至关重要。
母语作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传承下来的“血液”。对整个民族的气质和情感起一种默然的涵养作用。是一个民族形象的代表符号。西方文化在整个世界的渗透过程是和西方国家的语言传播过程同步的。语言作为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竞争,你的工具不行,怎么能竞争过人家呢?将语言文化的建构作用,应用到电影美学领域,不难看出中国电影应坚持秉承汉语的使命。现在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高同步的是,汉语的传播领域越来越广,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汉语热。这是一个传播名族文化,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一个机会。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应当坚持以汉语为先导。利用镜像的魅力扩大语言的影响力,同时又借语言来辅佐电影成就独特魅力。
3.3 提高电影制作艺术,而非“技术”
2016年11月上映的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比影片自身更加吸引观众眼球的是,该影片采取的电影拍摄技术最前沿的120帧拍摄技术,这是李安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拍摄技术后的又一次技术尝试。这次的热议暴露了中国电影拍摄的一个明显趋势,那就是大数据时代的电脑技术拍摄。
电影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电影的镜像叙事与现实的国家文化不可分割。电影是生活与新媒体技术作用的结果。如果拍摄电影过度借助于电脑技术而忽略艺术本身,那观众大可以去游戏厅,去感受一场充满刺激的VR游戏,为何去电影院呢?
结论
表达“中国梦”是中国电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梦”必将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道路,遇到的困障碍必定不在少数,国外影视作品的冲击,以及国内电影质量高低不一的影响,使得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更具挑战。但是正所谓有挑战才有希望,只要中国电影坚持以“中国梦”为表现主体,必将在世界影坛掀起一场“光影中国梦”。
注释:
[1]刘婧.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与对策[D].兰州大学,2014.
[2]马沙.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4.
[3]熊焱煦.2003-2013中國电影海外传播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王报芬.当前中国电影档期营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刘婧.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与对策[D].兰州大学,2014.
[3]马沙.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4.
[4]熊焱煦.2003-2013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4.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电影;中国故事
1 新时期中国梦对中国电影的意义
“梦”自古以来就代表着一种希冀,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现实生活中的想象和执念,通过梦境得到抒发和虚幻世界的满足。一千人就有一千梦,“财富梦”、“事业梦”、“考研梦”……一个国家也有梦,在中国就叫“中国梦”[1]。
“中国梦”是中国电影的表现核心。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之所以走出中国,在国际影坛频频获奖,除了自身电影表现艺术的成熟,最重要的是,电影内容立足中国本土,是中国人民真实生活的写实性镜像。《大红灯笼高高挂》、《黄土地》等影片,向世界揭开了神秘东方的面纱,能够抓住西方观众对中国的探索好奇心理。既吸引对方,又不迎合对方[2]。所以在世界影坛一举留名。中国并不缺少童话和传奇,在美国电影频频出现黄包车、长城等中国元素“借鸡下蛋”的时候,作为中国电影制作人,更应该抓住本民族文化,因为我们才是中国人。
“中国梦”是中国电影的传播核心。做人不能忘本,做电影也不能忘本。中國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电影生长的土壤,生于斯长于斯,民族文化的精髓必须嵌入民族文化产业以及产品中。先是民族的,最后才是世界的。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镜像载体,“中国梦”为中国电影奠定了灵魂基础。
2 新时期中国梦在中国电影中的表现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从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无声时代,到2017年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120帧前沿制作技术,中国电影的发展,恰似钱塘江大潮,气势汹汹滚滚而来。但是,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从来不以数量为标准。代表中国电影水准的影片,不是新世纪各种特效加持,投资动辄过亿的商业大片,而是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一架摄像机拍出来的故事。《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等影片,在今天看来,其内涵也能秒杀很多所谓大制作的影片。究其原因,不是新世纪的导演以及制作人的拍摄技术不达标,而是整体创作方向的偏颇。空、泛、过度娱乐化导致电影离中国本土文化越来越远,弘扬“中国梦”的理想目标依然渺茫又遥远。当然进入新世纪以来,也有少数几部主旋律电影坚持以“中国梦”为主题,得到了业内业外一致好评。但由于数量过少,难以代表新世纪中国电影界的整体情况,所以在这篇文章里,笔者不将其列入研究范围。
2.1 表达“中国梦”主题
中国电影的“中国梦”是什么?绝不是对社会阴暗面的放大,也绝不是对老故事的重复表达。而应当是基于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去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应当是致力于更好地建设中国、发展中国,弘扬真善美[3]。但是反观中国电影界,其真实情况让人深思。除了军旅题材的电影坚持以“中国梦”为电影主题,歌颂爱国情怀以外,其他题材的电影作品难以与“中国梦”主题挂钩。
2.1.1 军事电影的“热血中国梦”
由于军事题材电影的政治特殊性,其审核标准相对于普通题材电影更高,其电影主旨可能引发的爱国、爱军情怀拷问现象,也使得军事题材电影成为中国导演较少染指的电影类型。从目前电影市场来看,军旅电影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由于其电影特性的特殊性,供不应求的状态未来仍有可能持续。但是军事题材的电影,却以少胜多,将“中国梦”通过镜像完美诠释。
新世纪以来比较成功的军事类电影不超过十部。以2002年商业大片《走出亚马逊》为例,这部电影建构在联合国特种兵训练的故事背景上,讲述了中国特种兵战士王辉和胡小龙经历千难万险走过重重考验,最终为国争光的事迹。由于该电影调动的是观众的爱国情怀,中国观众对其他情感都很苛刻,但是唯有对爱国情怀,秉着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含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观影心。同样因此取得成功的军事电影还有《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开国大典》、《巍巍昆仑》、《战狼》、《铁血娇娃》等等。爱国梦是“中国梦”星辰中最闪亮的星星,将爱国梦融入光影的镜像叙事中,以民族认同感带动影片观影潮,掀起观众为国争光的热血,这才是军事题材的“中国梦”最重要的地方。
2.1.2 农村电影的“激情中国梦”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在新世纪之初,乘着中国入世的国际风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风,影坛涌现了一批口碑票房双收的优秀农村电影。例如,讲述村民致富梦的《荔枝红了》、《沉默的远山》,农村教育梦的《美丽的大脚》、《两个人的教室》,农村法制梦的《马背上的法庭》“法官老张轶事系列”,以及农村植树造林绿化梦的《欢乐树》和《天狗》。这些影片着眼于农村生活的小事情,通过反应底层民众的生活境况,将中国农民坚忍不拔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愿望透过荧幕,送往每个观众的内心深处。尤其是一批以少数民族为主角的《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姥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等影片,更是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大国情怀,融入“中国梦”的大河中。
农村电影中最成功的是《暖春》,只有200万成本的电影,却通过暖心的故事走进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影片讲述了身世凄惨的姑娘小花,在历经艰苦的童年后,尝遍人情冷暖,最终以教师的身份,回报家乡,与生活达成和解的故事。纵然经历千难万险,纵然被生活刺伤千疮百孔,但是依然不放弃生活的希望,依然在为了明天矢志不渝的奋斗,这是中国农民典型的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也是农村的“激情中国梦”。 2.1.3 青春电影的“尴尬中国梦”
青春电影是近十年来,电影市场异军突起的典范。主要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方式,倒腾各种类型的青春故事,试图唤醒观众的代入感,从而赢得票房。此类影片一般由当红小鲜肉主演,宣传有力,但是故事中涵盖的“中国梦”不够分量,难以担纲中国新一代人青春生活的学习榜样。
以《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高票房的青春电影为例,主角的青春生活并不是“中国梦”式的理想奋斗生活,“中国梦”所期望的青春生活的热血沸腾,积极向上努力奋进在影片中并没有着重强调。理想的勇敢拼搏的青春,在影片中是满含戏谑与散漫的狗血爱情。青春电影的受众集中于90、00后,这一批人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在网络融合生活的時代,青春电影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但是影片建构内容与“中国梦”的尴尬距离,使得中国的青春电影只能是小心思的小打小闹。
2.1.4 顶级导演作品的“消极中国梦”
现在中国每年大概有八百多部电影拍摄,四百多部通过审核在影院上映,但做到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可谓是不到百分之一。2016年豆瓣评分前十的影片有《踏雪寻梅》、《追凶者也》《路边野餐》、《百鸟朝凤》、《罗曼蒂克消亡史》、《幸运是我》、《树大招风》、《湄公河行动》、《七月与安生》和《驴得水》。其中只有三部电影传达的是社会正能量的一面,分别是《湄公河行动》、《百鸟朝凤》和《幸运是我》,更遗憾的是三部中只有第一部获得了票房的成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不是不允许艺术表达阴暗的、社会边缘化的消极的故事形态,而是当这种题材的故事占据主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警醒,过度的剖析社会阴暗,到底对不对?是警示大众的效果多一点?还是给大众带来负面情绪的感染多一点?
2.2 缺少“造梦”技巧
中国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和抛弃“中国梦”问题一样严重的,还包括缺少“造梦”的技巧。表现“中国梦”的想法有了,表达“中国梦”的题材也有了,但是缺少将“中国梦”完美表达的创作技巧,也是枉然。
首先表现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不饱满。尤其是一味地“去缺点”化。很多讲述先进个人事迹的电影,如《门巴将军》、《任长霞》等,以对个人的正面赞许为全部内容。全然没有涉及到个人的任何不足。这种完美人格的荧幕形象,虽然能得到观众的赞美和敬佩,但是也在影片主人公和观众之间横亘了一道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电影塑造的英雄的确值得称赞,但那是个“假”的“理想”人,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是不一样的。即使主人公再圣贤,那也只是故事,观众观影的时候始终把其当作别人来看待,而不会生出自己和主人公的相似感。这种完美人格塑造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这个英雄只能活在荧幕,而不能住进观众心里。
其次是影片的宣传问题。一个电影拍好后,怎么样以最快的速度打入市场,怎么样获得票房引起关注。这与电影的前期宣传息息相关。应该说前期宣传,是打好一副“电影牌”的前提。赵薇导演处女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时,从电影还未举行开机仪式时,就已经开始做宣传工作了。最终七亿的票房,也证明了其宣传工作的功劳。上映未始,宣传先行,已经成为新电影创作过程的常态。然而有些影片就是因为未做好宣传工作,从而遭遇了票房的“滑铁卢”。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这部影片,在台湾上映时口碑良好,内地影评专家程青松毫不犹豫地称其是“好片”。但是在内地上映时遭遇了票房的惨败。一来电影本身的名字《赛德克·巴莱》听起来就很晦涩,没有能够一下子抓住观众眼球的关键字,很多观众观影先看片名,再看演员和导演,如此晦涩难懂的名字加上内地观众不熟悉的演员和导演,无人买票也很正常。二来该影片本来就在片名和制作团队方面未引起内地观众兴趣,又没有做好宣传工作。腾讯新闻、新浪微博、凤凰娱乐等媒体对影片的介绍基本上寥寥无几。没有将电影名头打响,是这部影片内地票房惨败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宣传失败的影片是张扬导演的《飞越疯人院》。这部电影有斯琴高娃和陈坤两大明星加持,电影制作和故事剧情方面也颇多亮点,但仍然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与《德赛克巴雷》未做宣传不同,这部影片用在宣传上的资金高达600万,应该说是斥巨资。但由于宣传重点失策,没有利用好斯琴高娃和陈坤的明星效应,反而打着带着父母去看的旗号,给观众造成了这是一部适合老年人看的电影。而中国电影的观众,实际组成情况是20—30岁的年轻人居多,这无疑是《飞越疯人院》宣传方面的最大失误。
3 中国电影的“中国梦”之路
日本著名汉学家沟口雄三认为:“以中国为方法的世界,就是把中国作为构成要素之一”,而不是“世界归根结底就是欧洲”,不再机械地用世界作为方法来研究中国;以中国为方法,就是以世界为目的。因为世界本就是多元化,解读世界不应该还停留在以西方世界为中心的方法上,更应该有东方的视角,有中国的方法。而对于电影而言以亚洲作为方法,便是不应该只是以好莱坞为世界电影的唯一方向,虽然我们以世界为目的,但是亚洲是内地市场发达之后的更高起点和更大的平台。”中国电影要走好“中国梦”的电影路,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重视电影剧本在电影创作中的基础作用
夏衍说:“作为综合艺术,文学是电影艺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无论把电影提到多么高的地位,总还需要建筑在一定的文学基础上。”一个好的电影背后,必然有经得起推敲的精致的电影剧本作为叙事基础。但是近年来,没有好剧本已经是中国电影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无论是商业大片,还是“小叙事”的低成本电影,都遭遇了影视评论家对叙事丰满度的怀疑,人物性格的缺陷,整体叙事逻辑的混乱,让中国电影步入“碎片化”表达的泥潭。张艺谋不无痛心地说:“现在拍电影最难的,也是最珍贵的,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剧本,今天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可见,一个好剧本和一个好电影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中国电影迫切需要解决自己的“源”头问题。笔者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关注生活热点,承担社会责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经历是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陈忠实写《白鹿原》正是基于其身体力行的农家生活。然而回顾近十年的电影作品,真正反应了真实的中国社会,引起民众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好作品越来越少。以2017年上映的张艺谋导演的《长城》为例,宏大的特效制作,强大的明星阵容,前期宣传的时候就大有雷霆万钧横扫影院之势,但结果遭遇了口碑的“滑铁卢”。从叙事来看,“打怪兽”并不是中国文化,两个外国人与一队中国将军的携手作战,不仅得不到中国武侠粉的认可,也难以让中国观众投入其中。虚构的故事再加上急速推进的情节,除了特效,还能剩下什么。不是说中国电影不能借鉴武侠故事,而是希望中国的导演不要死扣住架空的奇幻故事,而去关注社会现实,问问观众想看什么。譬如二胎政策引发的求二胎心切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城市农民工的生存问题以及老生常谈的医患关系问题,这些都是社会热点。如果以此创作电影剧本,一定会取得大众共鸣。
3.2 以汉语为先导,大力发展本土国际电影节
对于电影来说,彰显整个电影感染力的不光是画面,语言也占很大的作用。情绪饱满的语言,配合演员的表情动作,更能让观众投入影片情境,引起共鸣。而要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采用观众能听懂的民族化的语言,至关重要。
母语作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传承下来的“血液”。对整个民族的气质和情感起一种默然的涵养作用。是一个民族形象的代表符号。西方文化在整个世界的渗透过程是和西方国家的语言传播过程同步的。语言作为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竞争,你的工具不行,怎么能竞争过人家呢?将语言文化的建构作用,应用到电影美学领域,不难看出中国电影应坚持秉承汉语的使命。现在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高同步的是,汉语的传播领域越来越广,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汉语热。这是一个传播名族文化,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一个机会。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应当坚持以汉语为先导。利用镜像的魅力扩大语言的影响力,同时又借语言来辅佐电影成就独特魅力。
3.3 提高电影制作艺术,而非“技术”
2016年11月上映的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比影片自身更加吸引观众眼球的是,该影片采取的电影拍摄技术最前沿的120帧拍摄技术,这是李安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拍摄技术后的又一次技术尝试。这次的热议暴露了中国电影拍摄的一个明显趋势,那就是大数据时代的电脑技术拍摄。
电影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电影的镜像叙事与现实的国家文化不可分割。电影是生活与新媒体技术作用的结果。如果拍摄电影过度借助于电脑技术而忽略艺术本身,那观众大可以去游戏厅,去感受一场充满刺激的VR游戏,为何去电影院呢?
结论
表达“中国梦”是中国电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梦”必将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道路,遇到的困障碍必定不在少数,国外影视作品的冲击,以及国内电影质量高低不一的影响,使得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更具挑战。但是正所谓有挑战才有希望,只要中国电影坚持以“中国梦”为表现主体,必将在世界影坛掀起一场“光影中国梦”。
注释:
[1]刘婧.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与对策[D].兰州大学,2014.
[2]马沙.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4.
[3]熊焱煦.2003-2013中國电影海外传播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王报芬.当前中国电影档期营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刘婧.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与对策[D].兰州大学,2014.
[3]马沙.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4.
[4]熊焱煦.2003-2013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