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教研室组织的一次讲课比赛。我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嘉宾来观摩这次比赛的。参赛的选手都是来自各个团场的优秀老师,可谓人才济济。
作为年轻老师,我要学习的很多,比如,即时备课、课堂调控、学情分析、教师语言、评价方式、教师板书等等。在这次比赛中每一位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教师的素养,或者是教案的设计,或者是教师的朗读,或者是教师的板书,不一种种。在全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听完所有老师的讲课后,我的内心里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一方面钦佩这些教育精英的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一方面又为我们的同行们感到悲哀与无奈。21世纪中国的教育,似乎变得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开始学会了潜意识的“自欺”。以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那时的语文教学模式被现在的“社会各界”指责为“满是诟病”,很多教育界的老师一直在为如何突破“那种”程式化的教学做着努力。新课标出台后,为促进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人们在教学目标、教学观念、学习方法及角色转换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怪圈,坚持“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原则,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听堂”变成了人人讲人人听的“学堂”,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然而,当人们从语文工具性的教学模式中刚刚走出来朝着语文的人文性教学规范高歌猛进的时候,一种“奇特”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悄然出现。课堂上不管哪个环节,老师都能够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像在“音乐厅”一样“热闹非凡”、“激情四射”。但是头脑冷静下来之后的我,却感到很不安,我们的课堂教学能是这样子吗?我们的课堂非得要“波涛汹涌”、“热浪翻滚”吗?我们的课堂容不下“碧浪清波”“湖光静好”吗?种种疑问在我脑海里纠缠着我,让我陷入沉思……我不禁在做了“自我”和“他我”的检视之后,脑海里发出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我们的教育要何去何从?
突出语文教学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因此,我认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课堂上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但是,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而那种借着“合作”之名,行“娱乐”之实的课堂就成了贻害学生的温床,这些不谙世事的学生们哪里懂得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嘻嘻哈哈中“完美”地丧失了这节课的价值与意义。
鼓励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但不能“文过饰非”弄巧成拙。新课标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技传媒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我们借助音像、图片等手段创造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但是,多媒体的运用前提是走进文本,那种脱离文本一味追求五光十色与闪烁的屏幕的“特写”式课堂,只是拔苗助长、好高骛远,不做也罢。有的老师因为用了多媒体反而一个字的板书都没有写,过去那种以优美的板书感染和启发学生的“粉笔”课堂,现在竟成了老师和学生身上的奢侈品被敬而远之,代之以看得见摸不着的闪烁的画面,久而久之那种传统的书写就要成为历史的记忆了,现在的学生字迹的颓败与这个不无关系。我个人以为那种脱离文本而妨碍学生的思维的宁静,过分放纵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花哨的课堂,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回头想一想,我们的教育要怎么走,其实在国家层面规定了教育要完成的“规定动作”之外,我们可以做很多的“自选动作”,那种高高在上大喊奇道的课堂不是你我所能苟同的。其实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不仅要考虑课文的体裁、风格与内容,还要考虑教师的素养、兴趣、能力: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非要“刀光剑影”,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去做“甩手掌柜”;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要“无拘无束”,不是所有的探讨都要“合作共赢”;不是任何体裁都需要多媒体,也不是每个教师每节课都要采用多媒体。教师的素养、能力、情感、意识才是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文学作品的鉴赏而更看中的是老师的文学素养与文学才情,要用老师的领悟去感染孩子的领悟,用老师的智慧去感染孩子的智慧,甚至抛砖引玉,形成研究型、务实型课堂,没有老师,一切等于零。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未来的中国教育在探索中、在困惑中一定会有一条光明大道在等待着我们,我们的教育何去何从,答案就在我们千千万万一线教师的身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質,淡泊名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一颗爱孩子的心,在教育的丛林中披荆斩棘,一定走出一条适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以及自身发展的路来。
作为年轻老师,我要学习的很多,比如,即时备课、课堂调控、学情分析、教师语言、评价方式、教师板书等等。在这次比赛中每一位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教师的素养,或者是教案的设计,或者是教师的朗读,或者是教师的板书,不一种种。在全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听完所有老师的讲课后,我的内心里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一方面钦佩这些教育精英的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一方面又为我们的同行们感到悲哀与无奈。21世纪中国的教育,似乎变得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开始学会了潜意识的“自欺”。以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那时的语文教学模式被现在的“社会各界”指责为“满是诟病”,很多教育界的老师一直在为如何突破“那种”程式化的教学做着努力。新课标出台后,为促进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人们在教学目标、教学观念、学习方法及角色转换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怪圈,坚持“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原则,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听堂”变成了人人讲人人听的“学堂”,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然而,当人们从语文工具性的教学模式中刚刚走出来朝着语文的人文性教学规范高歌猛进的时候,一种“奇特”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悄然出现。课堂上不管哪个环节,老师都能够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像在“音乐厅”一样“热闹非凡”、“激情四射”。但是头脑冷静下来之后的我,却感到很不安,我们的课堂教学能是这样子吗?我们的课堂非得要“波涛汹涌”、“热浪翻滚”吗?我们的课堂容不下“碧浪清波”“湖光静好”吗?种种疑问在我脑海里纠缠着我,让我陷入沉思……我不禁在做了“自我”和“他我”的检视之后,脑海里发出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我们的教育要何去何从?
突出语文教学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因此,我认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课堂上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但是,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而那种借着“合作”之名,行“娱乐”之实的课堂就成了贻害学生的温床,这些不谙世事的学生们哪里懂得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嘻嘻哈哈中“完美”地丧失了这节课的价值与意义。
鼓励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但不能“文过饰非”弄巧成拙。新课标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技传媒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我们借助音像、图片等手段创造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但是,多媒体的运用前提是走进文本,那种脱离文本一味追求五光十色与闪烁的屏幕的“特写”式课堂,只是拔苗助长、好高骛远,不做也罢。有的老师因为用了多媒体反而一个字的板书都没有写,过去那种以优美的板书感染和启发学生的“粉笔”课堂,现在竟成了老师和学生身上的奢侈品被敬而远之,代之以看得见摸不着的闪烁的画面,久而久之那种传统的书写就要成为历史的记忆了,现在的学生字迹的颓败与这个不无关系。我个人以为那种脱离文本而妨碍学生的思维的宁静,过分放纵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花哨的课堂,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回头想一想,我们的教育要怎么走,其实在国家层面规定了教育要完成的“规定动作”之外,我们可以做很多的“自选动作”,那种高高在上大喊奇道的课堂不是你我所能苟同的。其实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不仅要考虑课文的体裁、风格与内容,还要考虑教师的素养、兴趣、能力: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非要“刀光剑影”,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去做“甩手掌柜”;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要“无拘无束”,不是所有的探讨都要“合作共赢”;不是任何体裁都需要多媒体,也不是每个教师每节课都要采用多媒体。教师的素养、能力、情感、意识才是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文学作品的鉴赏而更看中的是老师的文学素养与文学才情,要用老师的领悟去感染孩子的领悟,用老师的智慧去感染孩子的智慧,甚至抛砖引玉,形成研究型、务实型课堂,没有老师,一切等于零。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未来的中国教育在探索中、在困惑中一定会有一条光明大道在等待着我们,我们的教育何去何从,答案就在我们千千万万一线教师的身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質,淡泊名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一颗爱孩子的心,在教育的丛林中披荆斩棘,一定走出一条适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以及自身发展的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