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文章变成铅字是许多教师的追求。我写的东西,编辑能看中吗?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扪心自问过多少回。想写——怕写——想投稿——怕投稿,我在这个圈子里转悠过很久,但发表文章的梦一直在心中。
01
有一个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
2004年3月4日,校长让我和一位蔡先生到武漢办事。临行前,我多了个心眼,带去自己的一篇文章——我在学校教研会上的发言稿,还从《湖北教育》上剪下了编辑部的地址和编辑的信息。
当天下午办完事,我很犹豫地对蔡先生说,能不能到《湖北教育》杂志社去一趟。蔡先生是一位乡村新闻工作者,比我年长许多,他很支持我的想法:“既来之,则安之,求官不到秀才在呀!”他还说,“要找就找说话能算数的,我们找执行主编。”
到了编辑部,蔡先生帮我打听:“我们找叶芬主编。”一位年轻的编辑把我们带到顶头的一间办公室里。其时,办公室里两位长者正在攀谈。蔡先生又问:“请问叶芬主编在哪里?”这时,最里面办公桌旁的老者站起来,和蔼地说:“我就是叶芬。”我和蔡先生都很吃惊——我们一直以为叶主编是一位女士呢!
蔡先生帮我说明了来意。我把文章交给叶主编。叶主编很客气地为我们倒茶,用很有磁力的汉腔说:“你们跑了这么远,亲自到编辑部投稿,我很感动,我会好好地看看这篇稿子的。”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有一天,学校传达室送给我一封信,落款是“湖北教育报刊发行社”。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浏览目录,但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失望之际,旁边的一位老师说:“55面不就是你吗?”我定睛一看,目录上果然写着“用良好的心态进行校本教研,吴再柱”。我的文章真的在全省教育界最具权威的期刊上发表了,这可是我十多年来一直朝思暮想、梦牵魂绕的事呀!我有点欣喜若狂了。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校长。校长称赞我、鼓励我,说我开了学校半个世纪以来的先河。
这便是我第一次发表文章的经历。这个第一次,为我开辟了一条专业成长的羊肠小道。那一年,我35岁。然而,现在常常看到身边的一些年轻老师还不到30岁,就不读书、不写作了,让人非常遗憾。
02
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后,我便跟自己较劲,要向《中国教育报》进军。
2005年,校本教研如火如荼,而“和谐”是刚刚兴起的一个热词。我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热点,在阅读了数百篇相关论文后,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用两个多月时间写成了《和谐校园,校本教研的绿地》。文章如愿在《中国教育报》上登载了。此后,我又陆续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上发表了一些作品。
发表了一些文章之后,我对论文写作的信心逐渐增强。在一篇文章里,我这样写道:《湖北教育》《中国教育报》是“闲人免进”,但不是“高不可攀”;权威报刊是属于市民的“大众公园”,而非专家教授的“私家花园”;“带着一线的硝烟”“带着泥土的芳香”,往往弥足珍贵;越是权威报刊,越是最需要听到“基层的声音”。
我逐渐养成了一些习惯:每天总要关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动态,浏览互联网上的教育信息,并且喜欢一边阅读,一边做摘抄。办公桌上、床头柜上,甚至电视机前的茶几上,我总要备一支笔、一个笔记本,随时将一些认为有用的东西记下来。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如果突然想到一个好观点、好语句,我便迅速起身,在备用的笔记本上写上一两句话,或几个关键词。
那几年,我的脑子里几乎时刻都在想着一些教学问题、揣摩着一些教育文章,所以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
03
发表的文章多了,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在比较权威的语文报刊上露露脸。于是,我把精力集中到了语文专业上。我对自己说,力争在2006年涉足语文专业报刊。其时,“教学反思”正红火,我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切实做到每课一思。某个周末,《教学反思:求真·向善·唯美》瓜熟蒂落,并很快登载于《语文教学通讯》。
这篇文章让我与《语文教学通讯》混了个脸熟,之后又陆续在上面发表了《阳光·绿色·和谐——一线教师谈中考语文试题》《为什么没有“故事”》等文章。
2011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布了一个关于语文教师素质的征稿启事。一看内容,我就觉得有话想说。当时,我正在驾校学车。劳累一天后,我顾不得疲劳,伏案疾书,用两个晚上完成了《有一种素质,叫主动成长》。文章投出后不久,就变成了卷首语。因为这篇文章,我有幸成了这期杂志的封面人物,并与编辑老师有了更多互动。在当年的年会上,我还有幸结识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冯为民。
2012年,冯为民老师赠送我一本《在坚守中成长》。拜读完毕,我写了一篇读后感,寄给梁明书主编。梁主编很快回复:“请将‘死活律’部分独立成文。”梁主编提出的这种写作思路并不是很好写,但我选择了迎难而上。用了四周时间,我从作文教学的角度完成了《“教死”或“教活”,只看“人的发展”》。两天后,梁主编回复:“这次写法对路了,但如果将‘死’定为‘立意点’,文章的意义就会大为弱化。”其间,冯为民老师也给了我一些指导。最后,我便以《谈读书》教学为例,结合作文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把握“死活律”。
一篇文章,两位专家,三次点拨,历时四月有余,终于“修成正果”,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刊》上。
04
我与报刊编辑互动最多的,当属《湖北教育》。有时候,编辑会跟我约稿,让我又发表了一些文章。2008年和2011年,我还应邀在“湖北教育杂志通讯员暑期培训会上”作了经验交流。甚至,若不是体制原因,我还成了《湖北教育》杂志的一位编辑呢。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一份荣耀。
写作,最大的好处是不断刺激人的思维、挖掘人的潜能、拓宽人的视界。一个人的视界有多大,他的世界就有多大。我始终认为,一个教师即使足不出户,只要坚持阅读和写作,他的教育视界也能与日俱增,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黄冈市黄梅县苦竹乡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01
有一个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
2004年3月4日,校长让我和一位蔡先生到武漢办事。临行前,我多了个心眼,带去自己的一篇文章——我在学校教研会上的发言稿,还从《湖北教育》上剪下了编辑部的地址和编辑的信息。
当天下午办完事,我很犹豫地对蔡先生说,能不能到《湖北教育》杂志社去一趟。蔡先生是一位乡村新闻工作者,比我年长许多,他很支持我的想法:“既来之,则安之,求官不到秀才在呀!”他还说,“要找就找说话能算数的,我们找执行主编。”
到了编辑部,蔡先生帮我打听:“我们找叶芬主编。”一位年轻的编辑把我们带到顶头的一间办公室里。其时,办公室里两位长者正在攀谈。蔡先生又问:“请问叶芬主编在哪里?”这时,最里面办公桌旁的老者站起来,和蔼地说:“我就是叶芬。”我和蔡先生都很吃惊——我们一直以为叶主编是一位女士呢!
蔡先生帮我说明了来意。我把文章交给叶主编。叶主编很客气地为我们倒茶,用很有磁力的汉腔说:“你们跑了这么远,亲自到编辑部投稿,我很感动,我会好好地看看这篇稿子的。”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有一天,学校传达室送给我一封信,落款是“湖北教育报刊发行社”。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浏览目录,但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失望之际,旁边的一位老师说:“55面不就是你吗?”我定睛一看,目录上果然写着“用良好的心态进行校本教研,吴再柱”。我的文章真的在全省教育界最具权威的期刊上发表了,这可是我十多年来一直朝思暮想、梦牵魂绕的事呀!我有点欣喜若狂了。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校长。校长称赞我、鼓励我,说我开了学校半个世纪以来的先河。
这便是我第一次发表文章的经历。这个第一次,为我开辟了一条专业成长的羊肠小道。那一年,我35岁。然而,现在常常看到身边的一些年轻老师还不到30岁,就不读书、不写作了,让人非常遗憾。
02
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后,我便跟自己较劲,要向《中国教育报》进军。
2005年,校本教研如火如荼,而“和谐”是刚刚兴起的一个热词。我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热点,在阅读了数百篇相关论文后,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用两个多月时间写成了《和谐校园,校本教研的绿地》。文章如愿在《中国教育报》上登载了。此后,我又陆续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上发表了一些作品。
发表了一些文章之后,我对论文写作的信心逐渐增强。在一篇文章里,我这样写道:《湖北教育》《中国教育报》是“闲人免进”,但不是“高不可攀”;权威报刊是属于市民的“大众公园”,而非专家教授的“私家花园”;“带着一线的硝烟”“带着泥土的芳香”,往往弥足珍贵;越是权威报刊,越是最需要听到“基层的声音”。
我逐渐养成了一些习惯:每天总要关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动态,浏览互联网上的教育信息,并且喜欢一边阅读,一边做摘抄。办公桌上、床头柜上,甚至电视机前的茶几上,我总要备一支笔、一个笔记本,随时将一些认为有用的东西记下来。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如果突然想到一个好观点、好语句,我便迅速起身,在备用的笔记本上写上一两句话,或几个关键词。
那几年,我的脑子里几乎时刻都在想着一些教学问题、揣摩着一些教育文章,所以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
03
发表的文章多了,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在比较权威的语文报刊上露露脸。于是,我把精力集中到了语文专业上。我对自己说,力争在2006年涉足语文专业报刊。其时,“教学反思”正红火,我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切实做到每课一思。某个周末,《教学反思:求真·向善·唯美》瓜熟蒂落,并很快登载于《语文教学通讯》。
这篇文章让我与《语文教学通讯》混了个脸熟,之后又陆续在上面发表了《阳光·绿色·和谐——一线教师谈中考语文试题》《为什么没有“故事”》等文章。
2011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布了一个关于语文教师素质的征稿启事。一看内容,我就觉得有话想说。当时,我正在驾校学车。劳累一天后,我顾不得疲劳,伏案疾书,用两个晚上完成了《有一种素质,叫主动成长》。文章投出后不久,就变成了卷首语。因为这篇文章,我有幸成了这期杂志的封面人物,并与编辑老师有了更多互动。在当年的年会上,我还有幸结识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冯为民。
2012年,冯为民老师赠送我一本《在坚守中成长》。拜读完毕,我写了一篇读后感,寄给梁明书主编。梁主编很快回复:“请将‘死活律’部分独立成文。”梁主编提出的这种写作思路并不是很好写,但我选择了迎难而上。用了四周时间,我从作文教学的角度完成了《“教死”或“教活”,只看“人的发展”》。两天后,梁主编回复:“这次写法对路了,但如果将‘死’定为‘立意点’,文章的意义就会大为弱化。”其间,冯为民老师也给了我一些指导。最后,我便以《谈读书》教学为例,结合作文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把握“死活律”。
一篇文章,两位专家,三次点拨,历时四月有余,终于“修成正果”,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刊》上。
04
我与报刊编辑互动最多的,当属《湖北教育》。有时候,编辑会跟我约稿,让我又发表了一些文章。2008年和2011年,我还应邀在“湖北教育杂志通讯员暑期培训会上”作了经验交流。甚至,若不是体制原因,我还成了《湖北教育》杂志的一位编辑呢。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一份荣耀。
写作,最大的好处是不断刺激人的思维、挖掘人的潜能、拓宽人的视界。一个人的视界有多大,他的世界就有多大。我始终认为,一个教师即使足不出户,只要坚持阅读和写作,他的教育视界也能与日俱增,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黄冈市黄梅县苦竹乡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