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积极化解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民生问题,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近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6月22日就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能否介绍一下国家促进生猪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国家促进生猪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的总体思路是:建立母猪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促进生猪生产;增加对困难人群的补助;加强市场调控能力;构建一个有利于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讲,包括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一方面,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对有繁殖能力的母猪建立重大病害、自然灾害等保险制度,加大对生猪疫病防治体系的支持,增强饲养户抵御重大病害、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考虑到地区间财力差异,对中西部地区保费,中央财政补助50%,地方财政补助30%,饲养户负担20%;东部地区保费由地方财政和饲养户共同承担。另一方面,建立母猪饲养补贴制度。国家财政依据参保的母猪数量,原则按每头每年50元的定额标准,对母猪饲养户给予直接补贴,增强饲养户抵御成本上涨风险的能力,稳定生猪产业的龙头。考虑到地区间财力差异,对中西部地区的补贴,中央财政补助60%,地方财政负担40%;东部地区补贴全部由地方财政自行负担。
二是支持做好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大对猪蓝耳病的防控力度,对散养猪实行强制免疫,并对疫苗经费给予补助,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补助20%、50%、80%。目前中央财政已下拨免疫疫苗补助经费2.85亿元。
三是对低保人员和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等困难人群予以补助。对低保人员,中央财政将增加补助4.7亿元,缓解因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对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央安排补助资金2.8亿元。
四是强化政府调控手段,完善生猪及猪肉等副食品预警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猪肉等副食品储备制度,适当增加国家储备肉规模、合理调整储备结构和布局,发挥储备调控市场的作用。
目前,上述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全面推开,全部落实后,2007年国家财政预计需安排资金近6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约38亿元。猪蓝耳病防疫补贴已经发放;低保人员和困难大学生补贴于6月底下发;母猪保险方案和饲养补贴方案于6月底出台;储备肉调整方案已与商务部协商一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问:国家对母猪不仅给予保费补贴,还给予饲养补贴。请问,这有何考虑?
答:母猪是生猪产业链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环节。今年猪肉价格波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2005年和2006年生猪疫情影响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导致农民养猪积极性下降,宰杀母猪过多,仔猪供给不足,从而造成今年生猪存栏数量减少和市场供应紧张。据对14个生猪主产省份的农调户典型调查显示,今年5月份,母猪存栏量下降了约10%。据了解,从母猪开始饲养到生产出商品猪,大约需要18个月的周期,因此,要恢复生猪生产,必须鼓励饲养母猪,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生猪的生产能力。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就是抵御重大病害、自然灾害风险,降低饲养成本,建立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问:我国目前母猪饲养分散,而且母猪是活体,不同于耕地,很难清点和核实。如何确保财政补贴的真实准确,同时又落实到养殖户手中而不被截留和挪用,这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请问,财政部对此有何考虑?
答:正如你所言,能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母猪数量核实与补贴管理机制是这次补贴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在金人庆部长的亲自指导下,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即建立母猪保险与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招标的方式,引入保险公司为第三方,通过利益机制,由保险公司来核实母猪数量。这样做不仅激发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而且调动了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可以充分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保障母猪饲养户的根本利益,并开创了补贴资金管理的新模式。
通过保险制度确定了母猪的数量后,财政部门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将饲养补贴直接发放到饲养户手中。借鉴粮食直补的成功经验,已建立“一卡通”的,要尽量通过“一卡通”直接将母猪补贴发放给农民,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
问:能否介绍一下国家促进生猪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国家促进生猪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的总体思路是:建立母猪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促进生猪生产;增加对困难人群的补助;加强市场调控能力;构建一个有利于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讲,包括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一方面,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对有繁殖能力的母猪建立重大病害、自然灾害等保险制度,加大对生猪疫病防治体系的支持,增强饲养户抵御重大病害、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考虑到地区间财力差异,对中西部地区保费,中央财政补助50%,地方财政补助30%,饲养户负担20%;东部地区保费由地方财政和饲养户共同承担。另一方面,建立母猪饲养补贴制度。国家财政依据参保的母猪数量,原则按每头每年50元的定额标准,对母猪饲养户给予直接补贴,增强饲养户抵御成本上涨风险的能力,稳定生猪产业的龙头。考虑到地区间财力差异,对中西部地区的补贴,中央财政补助60%,地方财政负担40%;东部地区补贴全部由地方财政自行负担。
二是支持做好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大对猪蓝耳病的防控力度,对散养猪实行强制免疫,并对疫苗经费给予补助,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补助20%、50%、80%。目前中央财政已下拨免疫疫苗补助经费2.85亿元。
三是对低保人员和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等困难人群予以补助。对低保人员,中央财政将增加补助4.7亿元,缓解因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对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央安排补助资金2.8亿元。
四是强化政府调控手段,完善生猪及猪肉等副食品预警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猪肉等副食品储备制度,适当增加国家储备肉规模、合理调整储备结构和布局,发挥储备调控市场的作用。
目前,上述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全面推开,全部落实后,2007年国家财政预计需安排资金近6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约38亿元。猪蓝耳病防疫补贴已经发放;低保人员和困难大学生补贴于6月底下发;母猪保险方案和饲养补贴方案于6月底出台;储备肉调整方案已与商务部协商一致,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问:国家对母猪不仅给予保费补贴,还给予饲养补贴。请问,这有何考虑?
答:母猪是生猪产业链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环节。今年猪肉价格波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2005年和2006年生猪疫情影响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导致农民养猪积极性下降,宰杀母猪过多,仔猪供给不足,从而造成今年生猪存栏数量减少和市场供应紧张。据对14个生猪主产省份的农调户典型调查显示,今年5月份,母猪存栏量下降了约10%。据了解,从母猪开始饲养到生产出商品猪,大约需要18个月的周期,因此,要恢复生猪生产,必须鼓励饲养母猪,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生猪的生产能力。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就是抵御重大病害、自然灾害风险,降低饲养成本,建立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问:我国目前母猪饲养分散,而且母猪是活体,不同于耕地,很难清点和核实。如何确保财政补贴的真实准确,同时又落实到养殖户手中而不被截留和挪用,这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请问,财政部对此有何考虑?
答:正如你所言,能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母猪数量核实与补贴管理机制是这次补贴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在金人庆部长的亲自指导下,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即建立母猪保险与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招标的方式,引入保险公司为第三方,通过利益机制,由保险公司来核实母猪数量。这样做不仅激发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而且调动了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可以充分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保障母猪饲养户的根本利益,并开创了补贴资金管理的新模式。
通过保险制度确定了母猪的数量后,财政部门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将饲养补贴直接发放到饲养户手中。借鉴粮食直补的成功经验,已建立“一卡通”的,要尽量通过“一卡通”直接将母猪补贴发放给农民,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