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没有来过四川写生搞创作,那就是画家的一大遗憾。”中国画坛流传着这样的名言。
现年65岁、身兼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刘大为日常工作极为繁忙,但一有空闲就喜欢背着画板到处写生,山川秀丽的四川,是他最为钟爱的地方之一。“四川我经常来,甘孜、阿坝和凉山州是最好的写生地点,在这里我产生了很多创作灵感。”
早在1978年,刘大为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就读时,以《流民图》著称于世的泸州人蒋兆和就是他的导师。“我现在画人物都是受到了蒋老的影响。”刘大为说。
事实上,从隋唐五代开始,历代中原书画名家诸如吴道子、卢楞伽、幸澄、赵公佑、范琼等都来过四川作画,这个独特现象一直持续至今。近代以来,四川的秀美山川也吸引了如张晓刚、黄宾虹、李可染等许多画坛巨匠来这里采风,感悟山水,激发创作灵感。
巴山蜀水,对于艺术家们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但放眼当代,却没有一个以此为根基、以此为符号、以此为共享财富的群体,向全世界展现巴蜀画坛整体的力量。
共同的呼声
2010年4月7日,50多位省内外书画名家从成都启程,分两条线路开始了“四川更加美丽——四川美术书法名家优秀作品展”采风活动。中国美术馆研究员郑作良、中国河山画会秘书长沉浮、香港美协常务理事黄孝逵等多位知名书画家从四方汇集在一起,加入到此次采风活动中。在近一周的时间内,书画家们走访了德阳、绵阳、广元、汶川、九寨、黄龙等地,巴山蜀水的秀美壮丽以及川人坚强自信的精神面貌,给艺术家们巨大的创作灵感。他们纷纷感叹:“四川山水如此壮阔,又有这么多立志把川人、川景通过画卷展示给世人的优秀艺术家,为什么咱们四川没有能在全国打得响的画派?”
观察的视野拓展到巴蜀之外,就能够理解画家们这个共同的疑问。最近几年,全国很多地方涌现了大量的地方画派,有以区域命名,也有以城市命名。除了大家熟知的“京津画派”和“海上画派”,还有陕西的“长安画派”、湖北的“长江画派”、广东的“岭南画派”。这些画派对推动地方美术发展,占领文化战略制高点无疑起到推动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各地画派频出,无论是个人自封还是政府倡导,无一例外是一反过去由后人归纳画派名称与内涵的传统做法,呈现出新的时代特性。
“各个省市都在利用自己的地域特色整合艺术家的资源,大打文化牌,我们也要奋起直追。”省美协副主席梁时民表示,作为书画大省的四川,不能落在其他省市后面,巴蜀画派也应该能成为代表四川文化的一张崭新名片。“四川在全国拥有实力超群的画家,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条件,给四川美术孕育了营养丰富的土壤,巴蜀画派如果不在现在重磅推出,更待何时?”
2010年10月9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省文明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尽快推出一批富有巴蜀特色、反映时代旋律、符合大众口味的文艺精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对此明确提出,要“大力打造‘文艺川军’和‘巴蜀画派’”。
从省委省政府高层,到全国画坛精英,从旅居外地的川籍画家,到本土知名的专家学者,“打造巴蜀画派迫在眉睫”,已汇集成高亢响亮的共同呼声。
巴蜀画脉 延绵不绝
“早在1000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四川画家黄筌父子就创立了独树一帜的‘西蜀画派’。”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美术史专家黄宗贤多年从事美术研究,对巴蜀画脉有着深刻的认知。据黄宗贤介绍,黄筌当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传承方式影响了一批人,形成了一个画家群体,这个群体绘画风格是非常鲜明的,注重写生,风格工致雅丽,体现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的艺术风貌,这种风貌由黄筌的儿子及学生的传承,对整个北宋的宫廷花鸟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西蜀画派”之后,四川在宋代又诞生了苏东坡和文与可这样的书画名家。抗战时期,四川再次成为中国美术的重镇。“因为四川是大后方,全国很多艺术高校和傅抱石、陆俨少、董守平、吴作人这样的名家纷纷转移到四川,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蜀中钟灵毓秀的自然山水、异彩纷呈的生活情态,诱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使他们的画风大变,画艺精进。”
从近代开始,四川美术界为全国贡献了像张大千、张善子、陈子庄、石鲁这样的大师级人物。黄宗贤认为,这是因为四川的画家们深得深厚文化传统的陶冶,“集雄、奇、秀、幽于一体的四川自然山水,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巴蜀俊杰,赋予了四川画家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和生息无尽的创作灵性。”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美术界迎来了大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四川版画,在老一代版画家李少言、李焕民、牛文、吴凡、徐匡的引领下,成为中国版画的重镇,创作了大批在中国现代版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叶毓山、赵树桐的带领下,四川在雕塑界也可谓独领风骚。而上个世纪8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的一批师生又自发形成了以批判现实主义和乡土伤痕美术为主的“四川画派”。
“这些光辉历史,都可以视作是巴蜀画派的历史渊源。”黄宗贤说。
“听不懂四川话,就不要搞当代艺术。”北京艺术圈流传这样一句话,北京有一大批川籍艺术家形成的“川军”。如今,四川当代艺术在全国占据了“半壁河山”,近现代的四川美术完全可以视作中国美术的一面旗帜。
在省美协副主席林跃看来,四川当代油画家在全国的影响力是其他省份没法相比的,“马一平、罗中立、高小华、周春芽、程丛林、张晓刚、何多苓、张杰、庞茂琨等一大批优秀的油画家世界知名,但是,他们身上烙印的依然是巴蜀符号、四川印记。”
“梳理巴蜀画坛文脉,可以说是自然天成,巴蜀画派这个四川本土的文化符号具备如此雄厚的基础,真可谓呼之欲出。”四川省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巴蜀画派》总编辑李杰说。
凝聚,才能催生更大的力量
与“海派”、“岭南画派”等鲜明确立的画派形象相比,“巴蜀画派”这个概念却一直若隐若现。“遗憾的是,作为创作实力雄厚的四川画家,却没有一个旗帜性的画派。”刘大为说。在他看来,四川应该整合资源,推出属于自己的画派,这样四川绘画水平才有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川省美协副主席秦天柱也有同感。作为成名已久的大家,秦天柱在许多地方都举办过展览,“每次去外地做展览的时候,很多同行都感叹四川优秀的艺术家特别多,但是能在全国打响的并不多,所以推出巴蜀画派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给外界展示本土美术最强的实力。”
“墙内开花墙外香”,走出省外的巴蜀画家,往往更能获得广泛认同和赞誉,但不出这个“剑门关”,就难以成名成家。李杰对此作了分析。“在省内,我们巴蜀大地上可以出大师、出作品,但是艺术作品的推广机构散而弱小,不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很多大师都是在省外的展览中,才脱颖而出。我们的画家往往是深居简出、淡泊名利、各自钻研、潜心作画,没有急着包装自己的浮躁心态,但是,这样的碍于表达、传播也是不行的。许多画家都只是形成寥寥数人的小团体,办一些画展,在媒体上鲜见报道,属于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看了走了忘了结束了’,成为省内业界不正常的常态。”
川音美院院长,四川油画界代表人物马一平认为,“虽然成都和重庆现在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可两地画家的沟通和交流依然紧密,再加上巴和蜀具有共同的文化根源,所以成渝两地画家实际上还是可以算是一个体系。把他们的作品和全国其他地方画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他们的共性,在这个时候提出巴蜀画派,更能提高巴蜀画家的凝聚力。
“打造‘巴蜀画派’,既有利于更好地彰显四川独特的人文自然风貌,增强四川画家的文化自觉意识,又有助于提升四川美术界的凝聚力,营造青年画家更好成长的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合力,以一种鲜明的形象走向国际。现在依然健在的大家晏济元、刘伯骏等都很积极支持并响应打造巴蜀画派的工作。”李杰说。
体现地域性与包容性的文化符号
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叶星生幼年生长于成都,对四川自有一份浓厚的情怀。对于正在积极推广中的“巴蜀画派”,叶星生提出中肯建议:“首先,要放宽眼界、开阔心胸,重新审视‘巴蜀画派’的目的和意义,不要仅从地域概念去理解‘巴蜀画派’,更应从历史背景、人文精神的高度上进行解读,朝着将之打造成一个象征着优秀艺术品质的文化品牌符号的大目标前进。”
叶星生表示,在人员组织方面,除了以巴蜀的艺术家(包括国画、油画、雕塑等)为主体之外,同时还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联合一批热爱巴蜀、表现巴蜀并卓有成就的外地艺术家。从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吴作人的《泸定桥畔》、叶浅予的《康定舞女》,到刘大为、冯远、吴长江等众多的当代杰出画家,他们怀着对巴蜀及民族文化的热爱而创造出的一大批巴蜀题材作品,也应该被包容进来,因为它们不仅扩大了巴蜀在国内外的影响,而且为巴蜀画派增添了新的血液与养料。
对于现在四川的优秀画家,刘大为如数家珍:“戴卫是四川画家的代表人物,他绘画的写实风格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在国内画坛独树一帜;刘朴对中国山水画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作品相当有力道,让人过目难忘;周华君学识广博且谦虚宽容,他的作品风格变化多端,泼墨大写意与现代感融合得非常完美……”刘大为说:“虽然四川画家的绘画风格不尽相同,不像岭南画派画家那样都是极为近似的水墨风格,可他们都有着四川人同样的品性和风格,他们的作品中往往透着其他画家难得的敏锐和灵秀,从地域特点来看,完全可以把他们归类为巴蜀画派。”
2011年1月8日,天空飘着细雨,室外温度不足5摄氏度,但包括阿鸽、梁时民、魏学峰、林跃、吴绪经、郭汝愚、周明安、何冠霖、陈志才、邓敬民、刘学伦、周平、任光荣等13位成都本土艺术家齐聚“推广巴蜀画派研讨会”,共商巴蜀画派发展大计。四川四海画院院长李任仕老先生是较早建议打造巴蜀画派的人士之一,他说,巴蜀画派在全国是可以立住脚的,这样多的资源在全国省份来说不多见,我们该有这个自信。
在会上,四川省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秘书长李杰介绍了推广巴蜀画派的“四个一工作思路”,包括“一个巴蜀画派的课题研究、一本巴蜀画派杂志、一个巴蜀画派网站、一系列巴蜀画派的活动”。李杰介绍说,“巴蜀画派”网站(www.bashuhuapai.com)已经于去年11月上线运营,杂志也于1月中旬创刊发行。3月下旬,还将举行首届年度艺术品鉴会。
打造巴蜀画派,已经付诸行动,省内乐山、自贡、内江、遂宁等地的艺术机构也纷纷响应。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院长张强说, 由于“盆地”意识等因素,川渝画家的个人名气,远远大于巴蜀画派整个流派的影响力。张强表示,现在对巴蜀画派的提法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不能重蹈书画家走出“盆地”后才能出名的覆辙,这不仅需要政府、社会大众、收藏界等广泛关注,营造适合艺术家们生长的“土壤”;更需要川渝书画家们拧成一股绳,在当地画坛一些有影响力、能凝聚人心、胸怀宽广的领军人物的率领下,相互切磋画法画技,去粗陋留精粹,把巴蜀画派的良好名声和技艺精髓展示出去,共同打造这块“金字招牌”。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表示,“巴蜀画派”不仅能多方面地展示四川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推出层出不穷的艺术大家,展现巴蜀文化魅力无限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能促进新时代下四川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很多人一去巴黎就去逛卢浮宫,去了纽约就去逛大都会博物馆,世界各国都在以文化产业来带动旅游业,而我不希望今后外地人一来成都就去逛农家乐,成都以后应该修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艺术馆和美术馆,而‘巴蜀画派’的推出也在推动我们的文化观念发生转变。”
现年65岁、身兼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刘大为日常工作极为繁忙,但一有空闲就喜欢背着画板到处写生,山川秀丽的四川,是他最为钟爱的地方之一。“四川我经常来,甘孜、阿坝和凉山州是最好的写生地点,在这里我产生了很多创作灵感。”
早在1978年,刘大为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就读时,以《流民图》著称于世的泸州人蒋兆和就是他的导师。“我现在画人物都是受到了蒋老的影响。”刘大为说。
事实上,从隋唐五代开始,历代中原书画名家诸如吴道子、卢楞伽、幸澄、赵公佑、范琼等都来过四川作画,这个独特现象一直持续至今。近代以来,四川的秀美山川也吸引了如张晓刚、黄宾虹、李可染等许多画坛巨匠来这里采风,感悟山水,激发创作灵感。
巴山蜀水,对于艺术家们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但放眼当代,却没有一个以此为根基、以此为符号、以此为共享财富的群体,向全世界展现巴蜀画坛整体的力量。
共同的呼声
2010年4月7日,50多位省内外书画名家从成都启程,分两条线路开始了“四川更加美丽——四川美术书法名家优秀作品展”采风活动。中国美术馆研究员郑作良、中国河山画会秘书长沉浮、香港美协常务理事黄孝逵等多位知名书画家从四方汇集在一起,加入到此次采风活动中。在近一周的时间内,书画家们走访了德阳、绵阳、广元、汶川、九寨、黄龙等地,巴山蜀水的秀美壮丽以及川人坚强自信的精神面貌,给艺术家们巨大的创作灵感。他们纷纷感叹:“四川山水如此壮阔,又有这么多立志把川人、川景通过画卷展示给世人的优秀艺术家,为什么咱们四川没有能在全国打得响的画派?”
观察的视野拓展到巴蜀之外,就能够理解画家们这个共同的疑问。最近几年,全国很多地方涌现了大量的地方画派,有以区域命名,也有以城市命名。除了大家熟知的“京津画派”和“海上画派”,还有陕西的“长安画派”、湖北的“长江画派”、广东的“岭南画派”。这些画派对推动地方美术发展,占领文化战略制高点无疑起到推动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各地画派频出,无论是个人自封还是政府倡导,无一例外是一反过去由后人归纳画派名称与内涵的传统做法,呈现出新的时代特性。
“各个省市都在利用自己的地域特色整合艺术家的资源,大打文化牌,我们也要奋起直追。”省美协副主席梁时民表示,作为书画大省的四川,不能落在其他省市后面,巴蜀画派也应该能成为代表四川文化的一张崭新名片。“四川在全国拥有实力超群的画家,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条件,给四川美术孕育了营养丰富的土壤,巴蜀画派如果不在现在重磅推出,更待何时?”
2010年10月9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省文明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尽快推出一批富有巴蜀特色、反映时代旋律、符合大众口味的文艺精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对此明确提出,要“大力打造‘文艺川军’和‘巴蜀画派’”。
从省委省政府高层,到全国画坛精英,从旅居外地的川籍画家,到本土知名的专家学者,“打造巴蜀画派迫在眉睫”,已汇集成高亢响亮的共同呼声。
巴蜀画脉 延绵不绝
“早在1000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四川画家黄筌父子就创立了独树一帜的‘西蜀画派’。”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美术史专家黄宗贤多年从事美术研究,对巴蜀画脉有着深刻的认知。据黄宗贤介绍,黄筌当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传承方式影响了一批人,形成了一个画家群体,这个群体绘画风格是非常鲜明的,注重写生,风格工致雅丽,体现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的艺术风貌,这种风貌由黄筌的儿子及学生的传承,对整个北宋的宫廷花鸟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西蜀画派”之后,四川在宋代又诞生了苏东坡和文与可这样的书画名家。抗战时期,四川再次成为中国美术的重镇。“因为四川是大后方,全国很多艺术高校和傅抱石、陆俨少、董守平、吴作人这样的名家纷纷转移到四川,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蜀中钟灵毓秀的自然山水、异彩纷呈的生活情态,诱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使他们的画风大变,画艺精进。”
从近代开始,四川美术界为全国贡献了像张大千、张善子、陈子庄、石鲁这样的大师级人物。黄宗贤认为,这是因为四川的画家们深得深厚文化传统的陶冶,“集雄、奇、秀、幽于一体的四川自然山水,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巴蜀俊杰,赋予了四川画家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和生息无尽的创作灵性。”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美术界迎来了大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四川版画,在老一代版画家李少言、李焕民、牛文、吴凡、徐匡的引领下,成为中国版画的重镇,创作了大批在中国现代版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叶毓山、赵树桐的带领下,四川在雕塑界也可谓独领风骚。而上个世纪8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的一批师生又自发形成了以批判现实主义和乡土伤痕美术为主的“四川画派”。
“这些光辉历史,都可以视作是巴蜀画派的历史渊源。”黄宗贤说。
“听不懂四川话,就不要搞当代艺术。”北京艺术圈流传这样一句话,北京有一大批川籍艺术家形成的“川军”。如今,四川当代艺术在全国占据了“半壁河山”,近现代的四川美术完全可以视作中国美术的一面旗帜。
在省美协副主席林跃看来,四川当代油画家在全国的影响力是其他省份没法相比的,“马一平、罗中立、高小华、周春芽、程丛林、张晓刚、何多苓、张杰、庞茂琨等一大批优秀的油画家世界知名,但是,他们身上烙印的依然是巴蜀符号、四川印记。”
“梳理巴蜀画坛文脉,可以说是自然天成,巴蜀画派这个四川本土的文化符号具备如此雄厚的基础,真可谓呼之欲出。”四川省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巴蜀画派》总编辑李杰说。
凝聚,才能催生更大的力量
与“海派”、“岭南画派”等鲜明确立的画派形象相比,“巴蜀画派”这个概念却一直若隐若现。“遗憾的是,作为创作实力雄厚的四川画家,却没有一个旗帜性的画派。”刘大为说。在他看来,四川应该整合资源,推出属于自己的画派,这样四川绘画水平才有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川省美协副主席秦天柱也有同感。作为成名已久的大家,秦天柱在许多地方都举办过展览,“每次去外地做展览的时候,很多同行都感叹四川优秀的艺术家特别多,但是能在全国打响的并不多,所以推出巴蜀画派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给外界展示本土美术最强的实力。”
“墙内开花墙外香”,走出省外的巴蜀画家,往往更能获得广泛认同和赞誉,但不出这个“剑门关”,就难以成名成家。李杰对此作了分析。“在省内,我们巴蜀大地上可以出大师、出作品,但是艺术作品的推广机构散而弱小,不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很多大师都是在省外的展览中,才脱颖而出。我们的画家往往是深居简出、淡泊名利、各自钻研、潜心作画,没有急着包装自己的浮躁心态,但是,这样的碍于表达、传播也是不行的。许多画家都只是形成寥寥数人的小团体,办一些画展,在媒体上鲜见报道,属于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看了走了忘了结束了’,成为省内业界不正常的常态。”
川音美院院长,四川油画界代表人物马一平认为,“虽然成都和重庆现在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可两地画家的沟通和交流依然紧密,再加上巴和蜀具有共同的文化根源,所以成渝两地画家实际上还是可以算是一个体系。把他们的作品和全国其他地方画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他们的共性,在这个时候提出巴蜀画派,更能提高巴蜀画家的凝聚力。
“打造‘巴蜀画派’,既有利于更好地彰显四川独特的人文自然风貌,增强四川画家的文化自觉意识,又有助于提升四川美术界的凝聚力,营造青年画家更好成长的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合力,以一种鲜明的形象走向国际。现在依然健在的大家晏济元、刘伯骏等都很积极支持并响应打造巴蜀画派的工作。”李杰说。
体现地域性与包容性的文化符号
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叶星生幼年生长于成都,对四川自有一份浓厚的情怀。对于正在积极推广中的“巴蜀画派”,叶星生提出中肯建议:“首先,要放宽眼界、开阔心胸,重新审视‘巴蜀画派’的目的和意义,不要仅从地域概念去理解‘巴蜀画派’,更应从历史背景、人文精神的高度上进行解读,朝着将之打造成一个象征着优秀艺术品质的文化品牌符号的大目标前进。”
叶星生表示,在人员组织方面,除了以巴蜀的艺术家(包括国画、油画、雕塑等)为主体之外,同时还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联合一批热爱巴蜀、表现巴蜀并卓有成就的外地艺术家。从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吴作人的《泸定桥畔》、叶浅予的《康定舞女》,到刘大为、冯远、吴长江等众多的当代杰出画家,他们怀着对巴蜀及民族文化的热爱而创造出的一大批巴蜀题材作品,也应该被包容进来,因为它们不仅扩大了巴蜀在国内外的影响,而且为巴蜀画派增添了新的血液与养料。
对于现在四川的优秀画家,刘大为如数家珍:“戴卫是四川画家的代表人物,他绘画的写实风格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在国内画坛独树一帜;刘朴对中国山水画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作品相当有力道,让人过目难忘;周华君学识广博且谦虚宽容,他的作品风格变化多端,泼墨大写意与现代感融合得非常完美……”刘大为说:“虽然四川画家的绘画风格不尽相同,不像岭南画派画家那样都是极为近似的水墨风格,可他们都有着四川人同样的品性和风格,他们的作品中往往透着其他画家难得的敏锐和灵秀,从地域特点来看,完全可以把他们归类为巴蜀画派。”
2011年1月8日,天空飘着细雨,室外温度不足5摄氏度,但包括阿鸽、梁时民、魏学峰、林跃、吴绪经、郭汝愚、周明安、何冠霖、陈志才、邓敬民、刘学伦、周平、任光荣等13位成都本土艺术家齐聚“推广巴蜀画派研讨会”,共商巴蜀画派发展大计。四川四海画院院长李任仕老先生是较早建议打造巴蜀画派的人士之一,他说,巴蜀画派在全国是可以立住脚的,这样多的资源在全国省份来说不多见,我们该有这个自信。
在会上,四川省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秘书长李杰介绍了推广巴蜀画派的“四个一工作思路”,包括“一个巴蜀画派的课题研究、一本巴蜀画派杂志、一个巴蜀画派网站、一系列巴蜀画派的活动”。李杰介绍说,“巴蜀画派”网站(www.bashuhuapai.com)已经于去年11月上线运营,杂志也于1月中旬创刊发行。3月下旬,还将举行首届年度艺术品鉴会。
打造巴蜀画派,已经付诸行动,省内乐山、自贡、内江、遂宁等地的艺术机构也纷纷响应。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院长张强说, 由于“盆地”意识等因素,川渝画家的个人名气,远远大于巴蜀画派整个流派的影响力。张强表示,现在对巴蜀画派的提法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不能重蹈书画家走出“盆地”后才能出名的覆辙,这不仅需要政府、社会大众、收藏界等广泛关注,营造适合艺术家们生长的“土壤”;更需要川渝书画家们拧成一股绳,在当地画坛一些有影响力、能凝聚人心、胸怀宽广的领军人物的率领下,相互切磋画法画技,去粗陋留精粹,把巴蜀画派的良好名声和技艺精髓展示出去,共同打造这块“金字招牌”。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表示,“巴蜀画派”不仅能多方面地展示四川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推出层出不穷的艺术大家,展现巴蜀文化魅力无限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能促进新时代下四川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很多人一去巴黎就去逛卢浮宫,去了纽约就去逛大都会博物馆,世界各国都在以文化产业来带动旅游业,而我不希望今后外地人一来成都就去逛农家乐,成都以后应该修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艺术馆和美术馆,而‘巴蜀画派’的推出也在推动我们的文化观念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