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句老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点明了文和武这两大门类的差别。文无第一,各自文章有各自的好,评价的维度是比较多元的,也承认存在相当的主观性;武无第二,武将之间比拼真刀真招,刹那间能以结果论英雄,评价的维度是比较单一的,高下立判少有争议。
与教育有关的评价,值得多讲讲“文无第一”的道理,也要自觉地摆脱“武无第二”的陷阱。
比如说,学科之间,各美其美,是比较多见的——谁都觉得自己的学科更重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在学校的资源配置当中理应得到更高的重视和更多的投入;美人之美,就显得很不够,而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脉络,寻找学科之间的协同与交叉,对于创新不仅有益,且越发凸显出必须。美美与共,让学科因生态多样交融共创而获得更大的生机。国外有过大学管理者因为放言“你们这也叫学术”“都是我们玩剩下的”而失去同侪的尊重进而消解领导力的真实例子。
再比如,院校之间,其实也是各擅胜场的。综合性巨型大学并非终极模式,动辄就说要服务全世界也难说不是一种使命不清的流弊。院校定位各有千秋,认识到自身的特色与价值,不仅是校院长、教授们制订战略的出发点,也是予学生以自尊自信的落脚点。为了比出个高低而用加权平均的方式给院校大排队,排名对社会和申请者所造成的“信号刻板暴力”,对院校造成的指标诱导、规模诱导,实在值得深刻反思。不同的教育需求,对应着不同的满足方式和匹配的供给机构,都想“登”人为打造的同一个“顶”,不仅让院校难于彰显特色,也加剧了社会阶层与社群的割裂对立。
试想一下,中小学与大学本来只是前后承继的层级概念,不知不觉地就被误当作了高低不等的水平概念。小学、中学、大学,是随着人的成长,在教育阶段上形成的层级,是分类不同而非水平差异的递进关系。没有办过本科的学校不被允许办研究生教育,貌似有理,实则未必;二者各有不同,研究生教育也并不是靠办一些年头的本科就能上手的,同样,即便办过博硕士教育的院所,也不一定能真正办好本科教育。要期待有更为众多更高水准更愿投入的人才充实进中小学教师队伍,也许首先应该从公众的头脑中扭转对大中小学在水平高低和贡献大小比较上存在的认知谬误做起。
我们常讲,教育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这就需要在评价学生时,认识到他们是立体的、多面的人,而不是单一的指标、整齐的数据,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故事的存在,而不是学习成绩从高到低排队序列中的一个名次符号。为什么我一直都呼吁校园中戒除“学渣”“差生”的称呼,也同样不要用“牛娃”“学霸”等头衔,是因为这不仅存在着因对学生评价的褒贬而带来的心理问题、伦理问题,也是因为这些做法显示出并助长着只看重学习成绩或者说是与升学有关的学习成绩这单一维度的导向。在这种恰似“武无第二”的导向下,拿出来能比较的“武”往往是外显的、具体的、阶段性的指标,引导着学生从本该涵养内在、力求全面丰富、持之以恒的素质发展,堕入单一的、对成长贡献越来越有限的熟练度比拼、稳定性竞技和分数名次游戏中。
一位老师,无论是在大学或是中小学,校长或是班主任,都要怀着一种我称之为“n=1心态”来工作:当你面对某个学生时,就像他是你所面对的全部一样,就像你只教这一个学生一样,他是唯一的,他的故事就是全部的故事,是开放的和发展着的故事,是你滿心期待的故事。你不会把他和另外的人简化横比,是因为他们之间根本不可比。那么不同的细节,那么丰富的内涵,那么多的可能性,真的是“文无第一”的。
育人工作中的“文无第一”,其本质是把每个人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是视教育为“无限游戏”而获得自在从容。“文无第一”,我以为,可以算是沉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底层逻辑,值得我们去尊重和践行。
与教育有关的评价,值得多讲讲“文无第一”的道理,也要自觉地摆脱“武无第二”的陷阱。
比如说,学科之间,各美其美,是比较多见的——谁都觉得自己的学科更重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在学校的资源配置当中理应得到更高的重视和更多的投入;美人之美,就显得很不够,而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脉络,寻找学科之间的协同与交叉,对于创新不仅有益,且越发凸显出必须。美美与共,让学科因生态多样交融共创而获得更大的生机。国外有过大学管理者因为放言“你们这也叫学术”“都是我们玩剩下的”而失去同侪的尊重进而消解领导力的真实例子。
再比如,院校之间,其实也是各擅胜场的。综合性巨型大学并非终极模式,动辄就说要服务全世界也难说不是一种使命不清的流弊。院校定位各有千秋,认识到自身的特色与价值,不仅是校院长、教授们制订战略的出发点,也是予学生以自尊自信的落脚点。为了比出个高低而用加权平均的方式给院校大排队,排名对社会和申请者所造成的“信号刻板暴力”,对院校造成的指标诱导、规模诱导,实在值得深刻反思。不同的教育需求,对应着不同的满足方式和匹配的供给机构,都想“登”人为打造的同一个“顶”,不仅让院校难于彰显特色,也加剧了社会阶层与社群的割裂对立。
试想一下,中小学与大学本来只是前后承继的层级概念,不知不觉地就被误当作了高低不等的水平概念。小学、中学、大学,是随着人的成长,在教育阶段上形成的层级,是分类不同而非水平差异的递进关系。没有办过本科的学校不被允许办研究生教育,貌似有理,实则未必;二者各有不同,研究生教育也并不是靠办一些年头的本科就能上手的,同样,即便办过博硕士教育的院所,也不一定能真正办好本科教育。要期待有更为众多更高水准更愿投入的人才充实进中小学教师队伍,也许首先应该从公众的头脑中扭转对大中小学在水平高低和贡献大小比较上存在的认知谬误做起。
我们常讲,教育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这就需要在评价学生时,认识到他们是立体的、多面的人,而不是单一的指标、整齐的数据,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故事的存在,而不是学习成绩从高到低排队序列中的一个名次符号。为什么我一直都呼吁校园中戒除“学渣”“差生”的称呼,也同样不要用“牛娃”“学霸”等头衔,是因为这不仅存在着因对学生评价的褒贬而带来的心理问题、伦理问题,也是因为这些做法显示出并助长着只看重学习成绩或者说是与升学有关的学习成绩这单一维度的导向。在这种恰似“武无第二”的导向下,拿出来能比较的“武”往往是外显的、具体的、阶段性的指标,引导着学生从本该涵养内在、力求全面丰富、持之以恒的素质发展,堕入单一的、对成长贡献越来越有限的熟练度比拼、稳定性竞技和分数名次游戏中。
一位老师,无论是在大学或是中小学,校长或是班主任,都要怀着一种我称之为“n=1心态”来工作:当你面对某个学生时,就像他是你所面对的全部一样,就像你只教这一个学生一样,他是唯一的,他的故事就是全部的故事,是开放的和发展着的故事,是你滿心期待的故事。你不会把他和另外的人简化横比,是因为他们之间根本不可比。那么不同的细节,那么丰富的内涵,那么多的可能性,真的是“文无第一”的。
育人工作中的“文无第一”,其本质是把每个人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是视教育为“无限游戏”而获得自在从容。“文无第一”,我以为,可以算是沉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底层逻辑,值得我们去尊重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