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培训质量是现在校长培训内涵发展的体现。中小学校长培训要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要从组织层面进行理性地思考与创新,突出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模式的变革,全面推进中小学校长培训高效、开放性发展。
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是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主流途径。校长培训渐而突出对校长创新能力的孵化和指导,提高其教育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将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模式,高效地运用到教育管理实践中去,达到以学促变的目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中小学校长培训要求不断递进性地提高,但归根到底是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培训质量是“第一生命力”,其产生效益对整个社会、培训机构、校长本人都是一致的。培训质量提高,将促进培训机制的良性运转,使校长培训工作能更加主动、有效地为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服务,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提高校长培训质量的价值取向与意涵
中小学校长培训旨在开发校长潜能,提高校长综合素质。数十年来,我国校长培训工作已渐而形成了一个体制健全、措施有力、规范有序的培训局面,在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中,要不断地增强质量意识和效益观念。特别是不能为培训而培训,不能一味地追求培训进度,把牵涉大量人力物力的培训工作仅仅当作一项量化的任务来完成,而要切实注重质的要求,没有质量培训作用不能体现,没有质量培训工作就会劳而无功。因而开展校长培训工作要扎扎实实,宁可进度慢一点,也要确保培训质量,要出效益,始终要把提高质量意识贯穿于培训全过程。
现代中小学校长培训,不是单一地传递着教育管理理论,不再局限于是解决校长“应知”、“应会”的问题,而是转向为教育观念更新、实际问题研究和提高学校管理实践能力的教育,严格地说,要着重增强校长的自我造血发展的整合功能。
1、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是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引导校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人才观和价值观,有效地推动当地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是校长终身学习的需要,中小学校长应该积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通过培训这条途径,确立新的教育思想,掌握创新理论体系,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既满足当前管理工作的需要,又能保证其具有发展潜在的内存,在培训中使学识、能力均衡发展,研究、创新同步并进,以谋求持久的、强劲的发展潜能。
3、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是教育干训持续发展的需要,五年一轮的校长培训工作将有着较大的持续性发展的时空,要使广大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长盛不衰,要使培训机制真正由政府行为作用的“外控型”转向自发性的“内生型”,关键是提高培训质量,延展其培训效益。一旦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工作也就滋生了一种吸引力,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激活了培训机制,自行推动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提高培训质量,要以是否提高校长综合素质,是否推动当地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标准,所以考察培训质量如何不仅仅是关注学员在培训期间学得怎么样,而更重要的是学员学了以后用得怎么样。所谓学得再好,不能运用到实践,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都谈不上是培训质量ii。由此可见,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价值取向是重在“实效”二字上,要在培训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是培训生命线的观念,对切实提高培训质量问题上加以理性的思考。
推进校长培训质量提高的发展性思考
1、更新思想观念,营造培训环境
培训者的思想观念直接制导其培训行为。换句话说,培训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培训质量与效率。培训者认识程度高低是培训工作的基本起点,因此,培训者要认识到中小学校长培训在教育改革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形成培训工作主动性。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内化为自觉行为,才能研究和探索其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才能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培训机构要把抓好培训质量放在首位,摒弃就培训论培训的思想,不把培训工作仅当作任务看待,更不能有培训谋利化倾向,而要把校长培训作为树立培训机构品牌一个重要阵地,充分挖掘校长培训所具有的巨大社会效应。
只有好的培训制度,才能改善培训秩序,使培训更为公平、更有效率。建立健全校长培训各项制度,优化管理机制是把校长培训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校长培训管理要趋向自律性,作为中小学学校领导的校长都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针对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培训机构应移植一些灵活性的做法,以迎合参训校长心态的需要,符合成人教育、校长培训的特点,让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一个宽松、高效的培训管理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培训隐性课程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校长,诱发学习上进的意识,激活学习动机。
2、创新培训模式,推进教学改革
提高培训质量,要从培训目标、培训计划到培训实施方案,从课程资源整合到培训内容架构,都逐步推行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培训质效。培训目标框架的构建,要吻合于现实又不能拘泥于现实,要有前瞻性意识,对今后中小学教育管理方向加以预测和论证。加强对传统单一化的培训教学改革,逐渐形成由过去以培训者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创新性培训理念。
精选优化的培训内容应是呈开放态势,在时间上向未来延伸,在空间上向世界拓展,在整体形态上充满现代化的特色,构建动态的学习内容体系,要及时补充学科前沿研究的新成果,充分体现培训内容的时代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结合课程教材改革,可以把理论教学、现实问题研究和校长实践指导结合起来,深入中小学校,了解校长对培训的实际需要,分析他们的特点,把握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实行按需施教,学用结合,从而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和贴近基础教育与校长工作的实际,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活力。
在培训形式上,现代校长培训应倡导以学员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学员自主学习、主动思考、集体研讨;倡导学员反思学习、经验学习、团队学习与行动学习,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习与经验总结结合,学习与科研结合。各地因地制宜,实行培训模式多元化,以适应中小学校长实际需要为前提,以提高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为目的,创造性地探索,构建学用结合、可操作性强的培训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掘校长的培训参与意识,强调师生互动合作,发挥教与学的双边能动性;采取案例分析、考察调研的教学方式,教师作导入性的精讲和释疑,指导学员自学读书,引发学员研讨交流;要授之以渔,让校长运用掌握的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突出专题教学和实践教学,强调培养校长理性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队伍建设,策应发展性研究
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培训进度,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首先要合理地整合配置师资资源。通过对各级培训机构的调查统计,建立“教育干训师资信息数据库”,宏观把控教师队伍情况,并进行统筹安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干训兼职教师队伍,鼓励培训机构与相关高校联手,扩大教师队伍,以弥补师资的不足;特别是聘请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校长,来“现身说法”,促进培训工作台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同时,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改善专业结构。强化青年教师的实践环节,深入基层实际多做调查研究。
校长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因而要根本性解决质量提高问题,还要求发展性研究来支撑。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提高都有赖于教研科研。要成立教研科研组织,把学术交流与师资培训相结合,研讨培训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实用有效的教学模式,相互借鉴学习。通过组织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把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提炼概括,从感性阶段升华到理性阶段,升华到培训教学规律性上,进一步提高教学实际水平。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开拓意识,把创新理念切入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创新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常训常新的培训需要。
4、构建质保体系,引领质效管理
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要科学合理地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确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培训活动输入和过程管理为重点的培训质量保障策略,来设计、组织、运行培训活动。
质量监控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涉及面大,各地办学条件不同,施训者素质不一,操作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校长培训管理部门要把好质量关,统一培训质量的尺度和标准。根据需要,对培训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可以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跟踪采访、座谈研讨等多种调研形式。广泛地听取了参训学员、基层办学单位对培训工作开展的建议,深入了解中小学教育一线的校长需要和当地教育实际,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地培训动态发展情况。着重掌握各级培训机构的教学实施情况,特别是教学计划的执行,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以及培训中是否按需施教,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相结合等,针对情况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实行学科教学考评制度,对教学过程进行抽查和考核,组织观摩教学活动等,稳步推进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总结和推广成功的培训经验,认真分析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特点,对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调查研究,提出对策性的应答,为教育干训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评估是对校长培训工作的状态和实效价值的判断,这种整体评价是衡量和检查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要视评估工作为激活点,抓住机会,要求各地对照评估指标,督促提高培训质量,对各地教育干训工作的成功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归纳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对培训机构办学条件进行评估认定,推动培训机构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各级培训机构中引进竞争的办学机制。
5、拓展跟踪指导,巩固培训成果
校长培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集中二、三个月的培训学习,而要突破囿于课堂教学的框框,要进行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拓展,鼓励培训后的校长扎实有效、持之以恒地开展自学活动,逐步形成一项在岗自学制度。巩固培训,关键要改变“集中学、学后扔”、回校后只顾忙于事务性工作的弊端。开展实践反思,使中小学校长在集中学习时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在学校管理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不仅用理论指导了实践,反过来还丰富和深化了已经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学用结合,从而提高校长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水平。
培训机构要组织教师,主动对参加培训后的校长进行跟踪指导,有针对性引导中小学校长增强科研兴校的意识,通过运用其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把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高度的概括和科学的抽象,提炼出其中的规律性,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来检验工作,上下融会贯通,一步一步地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再从“科研型”转向“专家型”。另外,鼓励运用好培训期间的“同学”资源,加强学员之间横向联系,促进校际交流,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