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无论是哪一科目的教师,看重的都是怎样用最快的方法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将知识吸收。对于体育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抓住动作的精髓,顺利地完成所学,从而放松身体与大脑,增强素质,是教师所思考的。
关键词:重要性;兴趣;教学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行,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地增加和改善体育的场地、器材、体育经费,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地减少。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相当多的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合格人才”。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承担着诱导者、启蒙者、保护者的角色。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分析和讲授。在授课的手段上,也要有自己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自觉接受的状态下学到知识。在讲授的认知上,要强调的是以诱导为主,撇开说教等强制性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也能达到增强其体质的目的。
一、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学好体育的重要性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才能逐渐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来。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重要的与热爱祖国、建设和保卫祖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品质联系起来。应树立起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体育可耻的思想观点。在培养学生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体育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可见情感是维护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因此,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个学生,教师良好地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三、创新教法、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结果单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要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又要新颖有趣、易难适度、富于变化,使教学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乐学、活学。如在准备运动中,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器械操等作为课的开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之中。
四、因材施教,分层递进,让学生学有所得
因材施教,分层递进,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快乐体育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当中,确实存在着运动水平和从事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方式方法等差异。教师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跨栏跑的练习中,不同小组的学生所跨的栏高和栏距都各不相同。技能强、速度快的学生调高栏高和增加栏距,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技能稍差、速度稍慢的学生降低栏高和缩短栏距,让他们也都能在三步过栏。又如在200M跑的练习中,要求学生按A、B、C三组的顺序分别在第五、三、一跑道上跑。这样,让素质好、技能强的学生跑外道增加距离和难度,提高要求;让体质和技能稍差的学生跑内道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大家几乎同时完成练习任务。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够完成的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教学内容搭配得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
众所周知,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激起求知欲,对符合本人运动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教材内容的搭配要适合学生的年级水平特点。教材难度过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难度过大,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同一活动中,常因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上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他们产生的学习兴趣的程度不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密切的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材内容的搭配、分析教材和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的以下四点:1.教材内容的搭配、要以大纲为主,结合本校实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同时强调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创新有趣性。2.从教材的选择到挖掘教材的内涵,不只考虑具体教材的动作本身,而是考虑教材背后具有的特性和内涵。3.教材分析,充分认识和理解教材纵向衔接、横向联系和知识的系统性、层次性。4.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在对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和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强调合理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事实证明,快乐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最佳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喜悦、和谐的情感氛围。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体育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重要性;兴趣;教学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行,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地增加和改善体育的场地、器材、体育经费,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地减少。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相当多的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合格人才”。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承担着诱导者、启蒙者、保护者的角色。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分析和讲授。在授课的手段上,也要有自己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自觉接受的状态下学到知识。在讲授的认知上,要强调的是以诱导为主,撇开说教等强制性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也能达到增强其体质的目的。
一、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学好体育的重要性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才能逐渐培养出学习体育的兴趣来。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体育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重要的与热爱祖国、建设和保卫祖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品质联系起来。应树立起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体育可耻的思想观点。在培养学生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体育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可见情感是维护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因此,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着每个学生,教师良好地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三、创新教法、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结果单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要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又要新颖有趣、易难适度、富于变化,使教学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乐学、活学。如在准备运动中,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器械操等作为课的开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之中。
四、因材施教,分层递进,让学生学有所得
因材施教,分层递进,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快乐体育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当中,确实存在着运动水平和从事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方式方法等差异。教师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跨栏跑的练习中,不同小组的学生所跨的栏高和栏距都各不相同。技能强、速度快的学生调高栏高和增加栏距,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技能稍差、速度稍慢的学生降低栏高和缩短栏距,让他们也都能在三步过栏。又如在200M跑的练习中,要求学生按A、B、C三组的顺序分别在第五、三、一跑道上跑。这样,让素质好、技能强的学生跑外道增加距离和难度,提高要求;让体质和技能稍差的学生跑内道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大家几乎同时完成练习任务。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够完成的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教学内容搭配得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
众所周知,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激起求知欲,对符合本人运动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教材内容的搭配要适合学生的年级水平特点。教材难度过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难度过大,会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同一活动中,常因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上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他们产生的学习兴趣的程度不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密切的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材内容的搭配、分析教材和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的以下四点:1.教材内容的搭配、要以大纲为主,结合本校实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同时强调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创新有趣性。2.从教材的选择到挖掘教材的内涵,不只考虑具体教材的动作本身,而是考虑教材背后具有的特性和内涵。3.教材分析,充分认识和理解教材纵向衔接、横向联系和知识的系统性、层次性。4.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在对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和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强调合理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事实证明,快乐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最佳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喜悦、和谐的情感氛围。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体育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