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的市场化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zhanyu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国有企业集团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在综述国外理论研究、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集团业绩考核的新趋势,进而提出基于战略的市场化业绩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
  战略;市场化;业绩考评;国有企业集团
  建立基于战略的市场化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是国有企业集团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必然要求;是调整发展战略与管控模式的客观需要;是破解业绩考评办法操作层面实现问题的迫切要求。本文以国有企业集团为背景,在综述国外业绩考核评价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在业绩考评方面的历史经验,归纳得出新时期国有企业集团业绩考核的新趋势,研究提出新时期基于战略的市场化业绩考核评价机制的基本架构。
  1 业绩考核研究综述
  1.1 国外业绩考核评价的理论综述
  经济学领域,科斯于1937年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提出企业是一个契约组合,要通过签订绩效协议的方式来明确企业成员之间的责、权、利。后续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代理人理论,认为代理人不会总是为了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而行动,委托人必须通过业绩考核和适当的激励来逐步引导规范代理人的行为,才可以使其利益偏差有限。
  管理学领域,有关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激励理论是主流。典型的激励理论回答了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1943)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1966)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1966)的成就需要理论等。激励理论认为通过有效的考核可以训练和提高成就动机,形成“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努力”的良性循环。
  1.2 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发展历程
  我国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以生产效率为主的考评阶段(1978年以前)。这一时期国营企业实行企业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对领导班子的评价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序列统一管理,重点考核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第二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考评阶段(1978—1992年)。国有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独立主体,逐步出现了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等考核评价方式,其中前期主要以利润、销售收入等绝对值进行考核,后来引入了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相对值进行考核。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评阶段(1992—2002年)。这一阶段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的方向是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考核评价机制逐步从以财务绩效为核心向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绩效评价的方向发展,先后引入了平衡计分卡、360度考核。第四阶段: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内容的考评阶段。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对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设置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并开始引入经济增加值理论评价中央企业经营绩效,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评进入新纪元。
  2 新时期国有企业集团业绩考核评价的新趋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有企业集团要成为“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成为国家层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领先者;要实现发展质量和规模效益的明显改善,为国家整体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助力。国有企业集团指挥棒——业绩考核评价必然出现新的变化:
  2.1 突出市场增长的考核导向。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是企业练好内功、应对国内外市场危机的重要基础。业绩考核工作要把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作为业绩考核评价的重点,引导企业集团各分子公司、经营单元做强做大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成为在行业中有技术引领地位、有较大市场份额、能够对资源配置起重大影响力的行业领先者。
  2.2 突出技术创新的考核导向。科技创新,是国有企业集团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源泉。要积极探索和推进鼓励自主创新的业绩考核体系和办法,加快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研工作评价机制特别是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要建立和完善针对科技人才的考核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考核办法和薪酬制度。
  2.3 突出价值的创造和资本结构的优化。要着力解决国企规模效益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提高经济增加值水平,既要增加净利润,又要降低资本成本。尤其要把避免盲目投资、减少资本占用、提高投资效率作为提升价值的重点工作来抓,重视新上项目的资本成本门槛,重视对新上项目投资效果的考核,引导企业对现有资产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
  2.4 引导文化底蕴积累,夯实表外资产。企业集团在业绩考核上要引导分子公司及成员单位关注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潜在获利能力。引导管理者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制度的文化载体作用;引导成员单位着力解决企业形象与公共关系、技术与人力资源积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夯实表外资产。
  总的来讲,国有企业集团的业绩考核要强调“市场化”,其本质含义有两点:一要参与市场竞争,体现行业比较,注重对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横向对标考核;二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就是遵循管理规律,学习借鉴同行业先进做法,注重个性化管理。
  3 新时期基于战略的市场化业绩考核评价机制的基本架构
  国有企业通过专业整合、地域整合、资本整合等,形成了若干大型企业集团,国有企业集团大多具备了“集团总部——二级分子公司——三级分子公司”的三层架构。这在客观上要求按照母子集团模式科学定位总部和下属经营单元的职能边界,实现管理的市场化;要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情况及其在发展上的不同要求,建立个性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升机制建设的针对性和激励的有效性。
  3.1 授权各级董事会对相应的经理层实施个性化考核评价
  “个性化”考核评价的内涵主要是考核指标、任务、目标值、考核标准根据行业发展和下属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根据国资委对经理层经营绩效考核试点情况,授权董事会对经理层实施个性化考核评价后,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集团总部从此以后可以不管,而是要从总部的职能定位做明确相关办法和程序,重点是:一要“充分授权”,界定好总部和董事会的各自分工,使董事会在集团战略和价值观框架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规范公司治理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提升企业自主作战能力;二要明确董事会与集团总部相关部门针对考核指标、目标值、考核规则、考核结果的沟通请示程序,有效保证集团公司下达的战略目标实现,并指导董事会对业绩考核评价结果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进行有效调控,保证系统内部的平衡;三要规范董事会的组成结构和董事任职条件,加强对董事会履职情况的监督,对企业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过程监督,避免董事会自身出现寻租行为。   3.2 建立对下级董事会、监事会及其成员业绩考核评价体系
  在新的三级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集团应通过分子公司的董事会对经理层进行业绩考核评价,同时集团公司须改革调整对分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董事、监事履职绩效的考核评价,加强对下级董事会、监事会及其成员履职绩效的管理。
  一是强化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突出分子公司董事会的决策履职。一方面,分子公司董事会是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的承担组织,业绩考核评价要保证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和重点工作的完成;另一方面,分子公司董事会是决策机构,要突出对董事会履行职责、发挥决策作用的考核评价,参照国务院国资委《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董事会、董事评价办法(试行)》,对董事会考核评价的重点放在董事会运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上,主要包括董事会工作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日常运行、决策科学性和效果以及对经理层的监督管理等情况。
  二是适应新的监督体制,突出监事会的监督履职。新时期,集团公司将改变现在的大监督模式,采取外部监督方式,通过外派监事建立区域性监事会制度。在外派监事和区域性监事会制度下,既对监事会进行整体考核又对监事实施个人考核,重点是突出其在监管区域和所监管单位的履职情况,而不是将所监管区域和单位的经营业绩作为监事的考核内容。
  3.3 细分行业推行对标考核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突出对分子公司市场增长、价值创造和资本结构优化的业绩考核评价,引导整个国有企业集团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集团公司总部应加快构建集团业绩管理对标体系和信息平台,建立同行业主要经营指标对标数据库和外部信息数据库,深入开展对标管理,进行横向考核评价。
  现阶段对标管理的基础是合理细分行业,行业的划分对内应符合国有企业集团的实际,对外应能够具有可比性、操作性。标杆的选取根据考核对象的特点,可采取“先分行业对标、再个性对标”的途径逐步实现对标个性化,有利于引导集团各经营单位关注市场和行业发展,逐步实现考评工作的个性化管理。数据来源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权威性,来源渠道应相对固定、公开,便于考评双方信息对称。
  3.4 构建绩效管理的闭环体系
  业绩考核评价要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就必须构建起基于战略的“目标分解、动态跟踪、考核评价、沟通反馈、结论应用”的闭环绩效考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绩效数据信息日常收集和管理渠道,加强绩效结果的跟踪分析,对运营监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管理,将考评结果与职务调整、薪酬激励、责任追究紧密挂钩,使绩效管理真正成为引导和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4 结语
  国有企业集团的业绩考核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结构调整与科学发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刘运国,陈国菲,BSC与EVA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基于GP企业集团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7年9期。
  [2]赵欣,赵西萍,曲源美,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1期。
  [3]陈尉,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管控模式选择[J],国际商务财会,2008年11期。
  【作者简介】
  高尔心: 籍贯:湖北省钟祥市,1980.9月,西北工业大学本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
其他文献
【文章摘要】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文化管理已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家居的快速发展同样是得益于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本文首先对宜家家居的企业概况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物质文化等三个方面对宜家家居的企业文化管理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剖析,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  宜家家居;概
期刊
当前,很多企业都开始关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这些都是企业的“软实力”,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条件,还需要精神条件,而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精神条件。同时,企业精神还包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跟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企业的思想政治文化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内在发展,更多的是与工作有关的内容。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相互结合,促进企业朝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期刊
【文章摘要】  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以科学为主导、以经济竞争为主题的知识经济时代。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员工的主要行为方式。所以,如何增强油田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成为摆在油田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对于我国油田企业改善自身管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企业文
期刊
项目简介:校级科研课题:基于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咸阳食品工业优化升级研究 项目编号ZK13-26  【文章摘要】  以咸阳食品工业优化升级为现实需求,进行基于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咸阳食品工业优化升级的研究,对全市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调研,准确把握咸阳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基本状况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机整合、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路径,针对咸阳食品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咸阳食品工业优化升级
期刊
【文章摘要】  众所周知,房地产开发项目因其规模大、周期长、房地产价值高昂等行业特点,决定了资金成为房地产企业得以长久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因此房地产企业对资金需求非常旺盛。传统的融资模式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获取大量资金的瓶颈,企业想要获得长久健康发展,就必须要积极探讨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  1 房地产企业融资的
期刊
【文章摘要】  随着集团公司各种对外经贸交往的增多,灵活的掌握和使用形式多样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是保障收付安全、加速资金周转的必要条件。当今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结算方式主要有汇付、托收、信用证、银行保函等。这几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在促使或监督对方履约方面的力度不同,其交易成本亦不同。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最佳选择应注意在促成贸易成功的大前提下,有效监督对方履约并尽量降低结算成本。  【关键词】  国际结算
期刊
【文章摘要】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等的发展和渐渐成熟,大数据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电信运营商拥有其他企业不具有的数据资源,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电信运营商深挖数据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也为其更好地服务客户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结合大数据的技术现状以及4C营销策略的特点,探析了大数据技术在电信运营商应采用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电信运营商;4C营销策略  0 引言  继移动
期刊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金资助(201310240038)  【文章摘要】  在咖啡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校园咖啡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许多高校。面对高校这一特定市场和消费群体,校园咖啡屋应以何种模式来运作,将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持续稳步发展的大问题。本文从高校咖啡屋的发展现状出发,对高校校园咖啡屋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力求找到一个更加适宜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关键词】  咖啡
期刊
【文章摘要】  本文以2011~2013年年报中披露的发生会计估计变更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国近几年钢铁行业形式和背景,研究了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的基本情况,从变更项目、变更影响金额来分析了会计估计变更的动因,并从改善其现有状况,完善会计估计变更政策执行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会计估计变更;动因;钢铁行业上市公司  对会计估计的深入研究可以使资本市场会计制度更加规范,并
期刊
【文章摘要】  中国的家族企业从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转型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家族企业普遍认识他们缺乏专业管理,也迫切需要引入职业经理人实现管理转型,但是他们对于如何信任职业经理人,以及与他们建立怎么样的信任关系,却知之甚少。在家族企业的管理职业化进程中,往往受困于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关系与信任的困境。解决好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之间的关系和信任问题,实现与外部管理资源的有效融合对家族企业的成长显得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