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前准备;专心倾听;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作业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的学习观念淡薄,不知道学好知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也未形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在过去,他们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玩玩乐乐、跳跳蹦蹦的生活;因此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年级的教师要用爱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根据教材内容和一年级孩子年龄特点,一年级应着重培养以下几方面的习惯:
一、 培养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这一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的基础。一年级的孩子,大多只有六、七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学生在家甚至连饭都要喂呢!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每天的课表,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明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下课后准备下节课的书和用品,并培养几个班干部在课前检查督促。经过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 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
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他们的注意力持久性较差,要他们像高年级学生那样认真地听讲40分钟很是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讲课要充满激情,语言要儿童化。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提问,认真思考,做出积极的反应,對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星榜,开展“谁得的红星多”等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
其次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人认真倾听。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三、 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强,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而一些在他们看来乏味的东西则不免会心不在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细心地指导他们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我自制了数字卡片、教学图和口算卡片,在课堂随机出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物体的高矮和长短、图形和物体的认识时,我在课中这样对学生说:“比比谁发现得多。”“谁能有顺序地把你发现的告诉大家?”“你还知道哪些?比比谁说的好说的具体完整。”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在交流时,就让其他小朋友听,然后说说他讲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会讲吗等活动?并经常开展小组比赛、个人比赛,在多次的竞赛、对比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观察、有序观察、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四、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思考是人学习书本和自身体验的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形象思维技能。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慢慢地转为孩子自己主动开口提问。
有的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差,发散思维差,学习数学不会转弯,转弯不够。如做一年级的题目,树上有5只鸟,飞来了3只,一共几只?列式8-3=5,孩子不懂题目叫他做什么,做题像猜数一样,不知道推理。主要问题是孩子不理解题目的意思、像没开窍一样,又像不爱动脑筋的感觉(也许是他不知从哪里动脑)。产生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孩子还没有弄清楚数学怎样学,也就是说学数学还处在记忆和模仿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兴趣。
五、 培养认真阅读课本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但首先要指导小学生学会阅读教材。数学课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能力。良好的看书、用书习惯应从一年级起培养。课本根据儿童特点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从中识字学句,一年级学生学儿歌很快,他们能背出来,但指几个字给他却不认识,原因是他们还没学会阅读课本。我常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法引导他们阅读课本,如从课本中找左、右、长、短等一些字。我还常采用先讲后看书的方法,教学时先把书上的插图演示在投影上,让学生来看图说话说算式,讲完后让学生翻开书填一填,使小朋友看到,老师课堂上用的这些“图画”都是来自课本。从而使他们产生对课本的喜爱。要培养学生看书、用书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看懂书,会使用书。
六、 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我为了指导学生写数字和算式,做了一块专用的小黑板,画有田字格和算术本的格字,教学生把数字写规范算式写整齐。
我班上有一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错,上数学课回答问题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主要就是书写太差。一是速度慢;二是数字写不清楚,经常把0写在6,把5写成3,把4写成9。通过一个月的认真训练,速度得到了提高。训练方法是:每天用五分钟时间,写数字和数学符号“ -×÷1234567890=”(算一组)。训练要求:计时5分钟,能工整地能写出多少组,有进步就给予表扬。
我经常组织学生展开比赛,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特别是优秀的在旁边加红★。学生对老师的奖励敏感度极高,经过这种评分制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努力地想得到教师奖给他们的红★。
俗语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儿童智力,而且对于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经过大量细致的培养工作,一年级小学生会养成课前准备、耐心倾听、课中思考、学会观察、勤于阅读、认真作业等良好的习惯,让他们今后的学习更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慧杰.试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
[2]周倩.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教育科研论坛,2011(5).
[3]王乃发.谈小学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才智,2011(13).
作者简介:
袁珍,重庆市,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校。
关键词:课前准备;专心倾听;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作业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的学习观念淡薄,不知道学好知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也未形成良好的习惯。因为在过去,他们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玩玩乐乐、跳跳蹦蹦的生活;因此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年级的教师要用爱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根据教材内容和一年级孩子年龄特点,一年级应着重培养以下几方面的习惯:
一、 培养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这一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的基础。一年级的孩子,大多只有六、七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学生在家甚至连饭都要喂呢!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每天的课表,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明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下课后准备下节课的书和用品,并培养几个班干部在课前检查督促。经过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 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
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他们的注意力持久性较差,要他们像高年级学生那样认真地听讲40分钟很是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讲课要充满激情,语言要儿童化。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提问,认真思考,做出积极的反应,對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星榜,开展“谁得的红星多”等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
其次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人认真倾听。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三、 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强,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而一些在他们看来乏味的东西则不免会心不在焉。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细心地指导他们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我自制了数字卡片、教学图和口算卡片,在课堂随机出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物体的高矮和长短、图形和物体的认识时,我在课中这样对学生说:“比比谁发现得多。”“谁能有顺序地把你发现的告诉大家?”“你还知道哪些?比比谁说的好说的具体完整。”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在交流时,就让其他小朋友听,然后说说他讲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会讲吗等活动?并经常开展小组比赛、个人比赛,在多次的竞赛、对比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观察、有序观察、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四、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思考是人学习书本和自身体验的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形象思维技能。孩子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慢慢地转为孩子自己主动开口提问。
有的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差,发散思维差,学习数学不会转弯,转弯不够。如做一年级的题目,树上有5只鸟,飞来了3只,一共几只?列式8-3=5,孩子不懂题目叫他做什么,做题像猜数一样,不知道推理。主要问题是孩子不理解题目的意思、像没开窍一样,又像不爱动脑筋的感觉(也许是他不知从哪里动脑)。产生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孩子还没有弄清楚数学怎样学,也就是说学数学还处在记忆和模仿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兴趣。
五、 培养认真阅读课本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但首先要指导小学生学会阅读教材。数学课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能力。良好的看书、用书习惯应从一年级起培养。课本根据儿童特点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从中识字学句,一年级学生学儿歌很快,他们能背出来,但指几个字给他却不认识,原因是他们还没学会阅读课本。我常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法引导他们阅读课本,如从课本中找左、右、长、短等一些字。我还常采用先讲后看书的方法,教学时先把书上的插图演示在投影上,让学生来看图说话说算式,讲完后让学生翻开书填一填,使小朋友看到,老师课堂上用的这些“图画”都是来自课本。从而使他们产生对课本的喜爱。要培养学生看书、用书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看懂书,会使用书。
六、 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我为了指导学生写数字和算式,做了一块专用的小黑板,画有田字格和算术本的格字,教学生把数字写规范算式写整齐。
我班上有一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错,上数学课回答问题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主要就是书写太差。一是速度慢;二是数字写不清楚,经常把0写在6,把5写成3,把4写成9。通过一个月的认真训练,速度得到了提高。训练方法是:每天用五分钟时间,写数字和数学符号“ -×÷1234567890=”(算一组)。训练要求:计时5分钟,能工整地能写出多少组,有进步就给予表扬。
我经常组织学生展开比赛,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特别是优秀的在旁边加红★。学生对老师的奖励敏感度极高,经过这种评分制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努力地想得到教师奖给他们的红★。
俗语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儿童智力,而且对于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经过大量细致的培养工作,一年级小学生会养成课前准备、耐心倾听、课中思考、学会观察、勤于阅读、认真作业等良好的习惯,让他们今后的学习更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慧杰.试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
[2]周倩.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教育科研论坛,2011(5).
[3]王乃发.谈小学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才智,2011(13).
作者简介:
袁珍,重庆市,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