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前言
小学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领略祖国文字的魅力。同时,小学语文课程知识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使小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介绍几点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做法,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运用陶行知生活理论指导小学语文教学
1.拉进语文知识语现实生活的联系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确实,知识与自然、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走出课堂、走入社会,方能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小学生天生喜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一块池塘、一片草地、一座小山坡都会成为他们的“天堂”。自然界中有着大量的教育素材,教师可以以自然环境为载体促进小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比如在教学《小池塘》这一节内容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等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而是将他们带到了校园的小池塘边进行观察活动。我让学生仔细看着池塘的水,问他们有什么发现。一个学生突然大声说道:“我看到水里有一个我。”听到这样的话之后,其他学生纷纷说道:“我看到水里面有柳树。”“水里面有白云。”“水里面有美丽的小花。”这时,我饶有兴趣地问他们:“水里的柳树、白云、小花和真的是不是一样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当然不一样。”“水里的白云是倒影。”“水里的东西没有颜色,真的东西有颜色。”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时候一阵轻风吹过,水面上荡起了一阵阵涟漪,小朋友们又开始说:“啊,我的脸歪了。”“白云在跳舞了。”之后,孩子们又开始积极讨论,主动探究物体与其倒影之间的差异,以及什么时候倒影会变,变得怎样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具有直观形象性,可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做中学”中掌握语文知识
陶行知先生极力提倡“教学做合一”,他呼唤学校教育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鉴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的方式使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比如我在教小学生学拼音时,就采取了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他们感受到拼音学习的乐趣。
比如,我让学生在肢体表演游戏中学习形近字母。对于小学生来说,p、q、b、d等声母具有相似的字形,难以辨认。这时候,我采取了肢体表演游戏,让小朋友用自己的胳膊、手脚来摆成这些字母的样子,帮助自己形成对这些声母的认知。有的小朋友将食指弯曲,再加上另一只手指,摆出f的样子;有的用手在肚子上摆出b、d,他们玩的不亦乐乎,不费功夫就记住了一些形近字母。再比如,我让学生在推箱子游戏中练习拼读。我们班小朋友刚接触拼读学习时,遇到很多困难。有的孩子拼读m—ù—ù;有的孩子直接张不开嘴,不知所措。为了降低孩子们的学习困难,也为了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我采取了推箱子的游戏。在课前,我提前做好写着声母与韵母的纸箱子。在课堂上,我让一个小朋友推着标有声母的纸箱子,另一位小朋友推着标有韵母的箱子,让其他孩子读出箱子上的声韵母,随着箱子越推越近,孩子们的发音也慢慢连在一起,他们都能清楚地读出“b—ā—、b—ā—、b—ā—、b—ā—、bā—”,这样的游戏能引导孩子自然而然地拼出音节,降低了他们的拼读难度。
3.实现教育内容的情境化
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教育应该“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即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中学会观察,善于发现身边的新鲜事物,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通常难以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平常,实则隐含巨大意义的事情。此时教师要为他们创设合适的情境,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比如我在教学《晚上的“太阳”》这一课时,我先带领他们进入一个提前布置好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站在黑暗中,孩子们有些许不安,这时候我打开音响设备,美妙的音乐旋律响起,我还逐一点亮蜡烛,使得孩子们的视线变得明朗起来,有的学生说这烛光像夜里的星星,有的说像萤火虫,还有的说像霓虹灯。这时我再为学生介绍光明的重要性,及时导入《晚上的“太阳”》这一课的内容,有了之前的情感铺垫,学生很快就投入到课文情境中,体会到光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成为课堂的“观众”;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心不在焉,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方能提高小学教育质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教育要贴近生活,小学教师应该汲取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并积极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性,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基本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晓珊.浅谈语文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祁云秋.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佳木斯教育學院学报.2011年01期
[3]王惠琴.把脉当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前言
小学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领略祖国文字的魅力。同时,小学语文课程知识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使小学生意识到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介绍几点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做法,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运用陶行知生活理论指导小学语文教学
1.拉进语文知识语现实生活的联系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确实,知识与自然、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走出课堂、走入社会,方能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小学生天生喜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一块池塘、一片草地、一座小山坡都会成为他们的“天堂”。自然界中有着大量的教育素材,教师可以以自然环境为载体促进小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比如在教学《小池塘》这一节内容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等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而是将他们带到了校园的小池塘边进行观察活动。我让学生仔细看着池塘的水,问他们有什么发现。一个学生突然大声说道:“我看到水里有一个我。”听到这样的话之后,其他学生纷纷说道:“我看到水里面有柳树。”“水里面有白云。”“水里面有美丽的小花。”这时,我饶有兴趣地问他们:“水里的柳树、白云、小花和真的是不是一样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当然不一样。”“水里的白云是倒影。”“水里的东西没有颜色,真的东西有颜色。”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时候一阵轻风吹过,水面上荡起了一阵阵涟漪,小朋友们又开始说:“啊,我的脸歪了。”“白云在跳舞了。”之后,孩子们又开始积极讨论,主动探究物体与其倒影之间的差异,以及什么时候倒影会变,变得怎样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具有直观形象性,可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做中学”中掌握语文知识
陶行知先生极力提倡“教学做合一”,他呼唤学校教育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鉴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的方式使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比如我在教小学生学拼音时,就采取了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使他们感受到拼音学习的乐趣。
比如,我让学生在肢体表演游戏中学习形近字母。对于小学生来说,p、q、b、d等声母具有相似的字形,难以辨认。这时候,我采取了肢体表演游戏,让小朋友用自己的胳膊、手脚来摆成这些字母的样子,帮助自己形成对这些声母的认知。有的小朋友将食指弯曲,再加上另一只手指,摆出f的样子;有的用手在肚子上摆出b、d,他们玩的不亦乐乎,不费功夫就记住了一些形近字母。再比如,我让学生在推箱子游戏中练习拼读。我们班小朋友刚接触拼读学习时,遇到很多困难。有的孩子拼读m—ù—ù;有的孩子直接张不开嘴,不知所措。为了降低孩子们的学习困难,也为了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我采取了推箱子的游戏。在课前,我提前做好写着声母与韵母的纸箱子。在课堂上,我让一个小朋友推着标有声母的纸箱子,另一位小朋友推着标有韵母的箱子,让其他孩子读出箱子上的声韵母,随着箱子越推越近,孩子们的发音也慢慢连在一起,他们都能清楚地读出“b—ā—、b—ā—、b—ā—、b—ā—、bā—”,这样的游戏能引导孩子自然而然地拼出音节,降低了他们的拼读难度。
3.实现教育内容的情境化
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教育应该“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即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中学会观察,善于发现身边的新鲜事物,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通常难以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平常,实则隐含巨大意义的事情。此时教师要为他们创设合适的情境,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比如我在教学《晚上的“太阳”》这一课时,我先带领他们进入一个提前布置好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站在黑暗中,孩子们有些许不安,这时候我打开音响设备,美妙的音乐旋律响起,我还逐一点亮蜡烛,使得孩子们的视线变得明朗起来,有的学生说这烛光像夜里的星星,有的说像萤火虫,还有的说像霓虹灯。这时我再为学生介绍光明的重要性,及时导入《晚上的“太阳”》这一课的内容,有了之前的情感铺垫,学生很快就投入到课文情境中,体会到光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成为课堂的“观众”;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心不在焉,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方能提高小学教育质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教育要贴近生活,小学教师应该汲取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并积极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性,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基本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晓珊.浅谈语文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祁云秋.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佳木斯教育學院学报.2011年01期
[3]王惠琴.把脉当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