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200711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的推进作用将是巨大的,它给予课堂教学的强大优势也日益显现出来。信息的收集和交流,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根本目标,即,让学生在这种整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信息收集、整理加工、运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所以在“整合”教学中,与学科相关的信息可以由教师、教材提供,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行收集、整理加工相关信息。
  语文教学同其它学科相比,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扩大阅读的信息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交流沟通的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而把这种能力的培养放置在阅读教学中,更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那么,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为小学阅读教学服务,实现两者的整合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汉语语义内涵丰富性的特点,决定了很多语言现象“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阅读教学必须重感悟、重品味,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那什么是“体验”呢?《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注释:“体验:通过时间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在《教育大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味。”以上的诠释,似乎都是围绕一个“体”字来说的。“体”即亲身,即亲身经历、实践,即体会感悟。事实上还有一个“验”,
  “验”则有“经验”
  “验证”
  “检验”的意思,意味着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某种真知灼见的经验,或是检验、验证尚未完全确认的认识,达到对它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也即所谓的“事非经过不知难”。
  而要使学生对语言现象有所体验,必须先让学生有所“感”,这样才能有所“悟”。所以,我们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需要先调动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功能,去触摸言语对象的整体存在,通其气,辨其味,感其情,品其美。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才初步形成,逻辑思维极差。他们习惯于和具体对象进行对话,或者与形象鲜明的图画进行交流。在阅读教学中,儿童交际的对象全都变成了一个个模样差不多的文字,在这种书面形式的交流中,学生难以进行文字意义的重组。而且小学生词汇积累的量少,也严重影响语感的形成。再加上他们的生活经历单纯,对很多事物都缺乏了解。基于以上三点,对阅读课文中内容的理解成了阅读教学的难点。这时,演示型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参与教学,以其声、文、像、图一体的优势,使枯燥的条文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的结论充实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感知力、情感力、想像力、理解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整体地感悟语言文字提供了条件。
  二、各取所需,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基础上的“坚持学”。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是《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基本准则,是落实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根本挑战。“自主”,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学习内容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过程自主。“自主”充分体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有所“选择”,有所“偏重”,有所“先后”。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依据阅读教学的教材和目标,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水平总是有差异的,在教学中应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可以把与一篇课文相关的内容,设计成多层面的多角度的模块组成网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原有的基础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在学习《恐龙》一课的饮食、繁殖、灭绝三个问题时,可以分小组合作学习,先让各小组讨论本组要研究何种问题,然后安排充足的时间,让组长分配任务、组员接受任务在课后上网搜索信息,发挥个性,自主学习。收集信息后,小组合作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利用网络。拓展知识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向教育的未来,我们必须重视将迅速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育融入有机联系的教材、认识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的需求。
  利用网络海量资源,让学生进行查阅收集信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例如,教《虎门销烟》这课,课前引导学生从互联网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把这些资料一一展示在电脑屏幕上。在这些资料中,有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有林则徐的生平事迹,有虎门销烟的情景。学生们结合这些信息,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在他们朗读课文的最后部分:“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时,深刻理解了“壮举”的含义,理解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在信息社会,信息的交流和协作学习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学习是不够的,在学习稍高级认识能力的场合,比如疑难问题的分析、评价等,采用协作学习方式往往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所有学生都有条件和能力上互联网收集和处理信息。因而合作共享和协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创设多种多样的信息交流机会,如小组讨论、软盘共享和联机交流等。
  综上所述,小学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更加体现出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完美的体现出实验教材的“民族化”、“现代化”和“简约化”。而且它能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探索的潜能与欲望;它能够给学生提供多层面、多样性的外部刺激;它更能够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加工、运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长此以往,相信学生对语文课会越来越感兴趣,渐渐达到爱的深度,因为整合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自由、更生动、更丰富、更能吸引孩子的灵魂。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本文拟就教学环节的设计来浅论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  关键词:语文  人文性 教学环节  教育,出自心灵,又造就心灵。要是语文教师对学生具有真挚的情感,必能使学生感悟到情真意切。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只有创设了融合的情感氛围,创造
期刊
摘要:在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体育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使人们的体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而且也促进了人们智力的开发,增加了人体大脑皮层的厚度,并提高了其质量,使人们变得更加聪明,从而具有更好地学习知识文化的能力。  关键词:中专生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兴趣教学  从年龄结构来说,中专生介于初中生和大学生的中间阶段,类似于高中生,但从接受教育的方式来说,又接近于大学教育阶段,是相对特殊的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重要一环。而学会学习,首先必须得先让学生学会反思,进行反思性学习。通过反思可以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反思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一、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虽然蓬勃,但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满意率却不理想,因此必须加强中职旅游学生的专业教育,特别是旅游专业的专业意识、专业态度和专业习惯,在通过课堂常规教学、角色模拟扮演、专业技能展示、社会实践服务和榜样评比示范等途径来培养。实践性教学是中职学校根据自身专业培养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进行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教学。作为培养应用型一线人
期刊
摘要: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知识、能力、思想觉悟三个方面的任务。它们是互相联系而又相辅相成的,其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思想觉悟的提高是根本目的,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反复进行的、逐步实现的。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赖于良好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思想品德  中学生能力  培养 
期刊
提到妙笔生花,可谓老调常弹。可是又会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过这老调的内涵呢?现在对于农村学生整体来说,绝大多数作文水平处于低水平状态,文中大部分是错别字,语病比比皆是,初三的一部分学生几乎不能叙述出一件完整事件,更别说妙笔生花,这种现象令人甚忧啊!到底该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来浅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保证书籍供给,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阅读的过程,是写作技巧形成的过程。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重点在学生,关键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数学思维,科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让之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卓越课堂 主体作用 数学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重点在学生,关键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数学思维,科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让之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次,本人就“卓越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与数学思维培养
期刊
摘要:作文学习不仅仅是语言运用的学习,它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而中国的作文教学却是—种近乎封闭式的语言训练,最常见的就是学生静坐在教室里冥思苦想,似乎作文就是作文的事,与其他学科领域毫不相干。中国的作文教学亟需确立这样一种跨领域、综合l生学习的观念。日本的生活作文教育思想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和思考作文教学与研究的参照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学习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改变作文教学的“形式训练
期刊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探究型课程中,使学生获得探究史实的经历,初步形成“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进一步发展了解与理解历史的能力。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要重视史料运用,巧用史料教学。  近年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将史料引入教学已成为趋势。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史料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和史料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不论哪一类史料
期刊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在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情感陶冶的目标。不能出现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