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书法概念入手,以思想感情为脉络,强调“书贵有情”的创作思想,指出了书法学习和创作中的几个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书法创作;感情;写字;临摹;模模糊糊
中国书法是以简练的线条造型,表达内心复杂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古字“書”的写法为上“聿”下“曰”,“聿”就是笔,“聿”的篆文“ ”,像用手握了笔,笔杆下扎了毛。“曰”是说话的意思。所以“书”就可以理解为“手把笔进行说话”。然而说话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和美学法则,这就是“法”,“书”与“法”的结合,就构成了中国古老而特有的书法艺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书法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各具独创风格的书家。书法教学也在全国大中专院校得以推广。在“学书热”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笔者在书法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以下三种较为常见的误区:
一、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写字
这种观点主要存在于那些初接触书法的人,他们认为只要字写得漂亮就可以成为书法家。这看起来似乎也无懈可击,因为书法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无非也就是字。其实他们只看到了表象,而没有看到书法艺术的真正内涵。从根本上讲,书法所要表现的不仅是文字本身,而是以文字为载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中,高明的书法家总是善于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怀素看到夏日的云峰,夜闻江涛,产生书法创作的灵感;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从中受到启示;韓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称张旭“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寸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正是通过细心观察和体验生活,才激起书法家的创作热情,然后通过艺术手段,把这种情况通过笔赋于纸上,便完成了书法创作。由此可见,书法创作并不是写字那么简单。
学习书法还必须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去搞艺术的人,往往不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因为他们的思想感情总是受政治风向和功利目的左右,不可能纯真,而他的人格也就不是独立的。杨国忠、秦桧、汪精卫、胡长清等的字写得再漂亮,也终究成不了书法家。
二、学习书法重在临幕
我们知道,初学书法必须从临帖开始,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经验,汲取有益营养,才能为今后书法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目前有很多人一谈到学书法就成天拿本字帖不放。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即使有一天和字帖写得一模一样,也终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因为他们不懂得书法创作是要有一定的环境氛围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兰亭盛会之上,饮酒赋诗,抒发平生抱负的环境中创作的。但他在酒醒后接连写了几百篇《兰亭集序》都没有那一篇好。这是因为缺少当时那种创作环境,正如“李广射石没羽”的典故一样。因此我们强调要读帖!读单个字时,要注意其用笔和结体,读全篇时,要注意其章法,更要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的意境,做到胸有成竹。“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宋蔡襄论书》)
书法艺术贵在开拓与创新,借鉴前人的成果是为了今后最终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一味地摹仿则只会步人后尘,无所作为。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称为“书圣”;张旭变二王草书为今草,被誉为“草圣”,因些书法创作要有独创性。
三、书法创作要模模糊糊
艺术具有抽象性,书法也不例外。打开一本作品集,总有很多东西写得“奇形怪状,无法辨认”,相反写得工工整整还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于是有人便认为书法创作就应该模模糊糊,自己便加以“运用”,写得零乱不堪!有的在“瘦”上下功夫,有的在“涩”上下功夫,甚至用“枯笔”也有讲究,还因自己的“创作”别人看不懂而洋洋得意。这种学风是有要不得的,也是非常可怕的。
书法是要讲“法”的,无“法”便不成书。“草之狂怪乃书之下者,因陋就浅,徒足以障拙目耳。”(《宋黄伯思论草书》)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道出了“平正一一险绝一一平正”的学书步骤。因此,学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连方块字都写不好就想一步登上艺术的宝殿显然是不现实的。有的书法作品写得很潦草,但那绝不是作者的有意造作,而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初看很潦草,写得点画狼籍,但却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从他的点画牵丝通观全篇,我们可以想象他此时创作的悲愤心情,处处流露出他对叛贼安禄山的蔑视,充分表达了他对失侄之痛和誓与叛贼抗争到底的爱国情怀。
因此,学书要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既要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又要努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书之功夫,更在书外”,我们在学书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把祖国这一传统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仰范来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1年4月 籍贯:安徽省安庆市 学历:本科 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教育学
关键词:书法创作;感情;写字;临摹;模模糊糊
中国书法是以简练的线条造型,表达内心复杂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古字“書”的写法为上“聿”下“曰”,“聿”就是笔,“聿”的篆文“ ”,像用手握了笔,笔杆下扎了毛。“曰”是说话的意思。所以“书”就可以理解为“手把笔进行说话”。然而说话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和美学法则,这就是“法”,“书”与“法”的结合,就构成了中国古老而特有的书法艺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书法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各具独创风格的书家。书法教学也在全国大中专院校得以推广。在“学书热”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笔者在书法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以下三种较为常见的误区:
一、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写字
这种观点主要存在于那些初接触书法的人,他们认为只要字写得漂亮就可以成为书法家。这看起来似乎也无懈可击,因为书法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无非也就是字。其实他们只看到了表象,而没有看到书法艺术的真正内涵。从根本上讲,书法所要表现的不仅是文字本身,而是以文字为载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中,高明的书法家总是善于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怀素看到夏日的云峰,夜闻江涛,产生书法创作的灵感;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从中受到启示;韓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称张旭“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寸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正是通过细心观察和体验生活,才激起书法家的创作热情,然后通过艺术手段,把这种情况通过笔赋于纸上,便完成了书法创作。由此可见,书法创作并不是写字那么简单。
学习书法还必须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去搞艺术的人,往往不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因为他们的思想感情总是受政治风向和功利目的左右,不可能纯真,而他的人格也就不是独立的。杨国忠、秦桧、汪精卫、胡长清等的字写得再漂亮,也终究成不了书法家。
二、学习书法重在临幕
我们知道,初学书法必须从临帖开始,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经验,汲取有益营养,才能为今后书法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目前有很多人一谈到学书法就成天拿本字帖不放。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即使有一天和字帖写得一模一样,也终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因为他们不懂得书法创作是要有一定的环境氛围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兰亭盛会之上,饮酒赋诗,抒发平生抱负的环境中创作的。但他在酒醒后接连写了几百篇《兰亭集序》都没有那一篇好。这是因为缺少当时那种创作环境,正如“李广射石没羽”的典故一样。因此我们强调要读帖!读单个字时,要注意其用笔和结体,读全篇时,要注意其章法,更要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的意境,做到胸有成竹。“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宋蔡襄论书》)
书法艺术贵在开拓与创新,借鉴前人的成果是为了今后最终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一味地摹仿则只会步人后尘,无所作为。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称为“书圣”;张旭变二王草书为今草,被誉为“草圣”,因些书法创作要有独创性。
三、书法创作要模模糊糊
艺术具有抽象性,书法也不例外。打开一本作品集,总有很多东西写得“奇形怪状,无法辨认”,相反写得工工整整还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于是有人便认为书法创作就应该模模糊糊,自己便加以“运用”,写得零乱不堪!有的在“瘦”上下功夫,有的在“涩”上下功夫,甚至用“枯笔”也有讲究,还因自己的“创作”别人看不懂而洋洋得意。这种学风是有要不得的,也是非常可怕的。
书法是要讲“法”的,无“法”便不成书。“草之狂怪乃书之下者,因陋就浅,徒足以障拙目耳。”(《宋黄伯思论草书》)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道出了“平正一一险绝一一平正”的学书步骤。因此,学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连方块字都写不好就想一步登上艺术的宝殿显然是不现实的。有的书法作品写得很潦草,但那绝不是作者的有意造作,而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初看很潦草,写得点画狼籍,但却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从他的点画牵丝通观全篇,我们可以想象他此时创作的悲愤心情,处处流露出他对叛贼安禄山的蔑视,充分表达了他对失侄之痛和誓与叛贼抗争到底的爱国情怀。
因此,学书要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既要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又要努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书之功夫,更在书外”,我们在学书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把祖国这一传统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仰范来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1年4月 籍贯:安徽省安庆市 学历:本科 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