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书法学习和创作中的几个误区

来源 :东方藏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l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书法概念入手,以思想感情为脉络,强调“书贵有情”的创作思想,指出了书法学习和创作中的几个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书法创作;感情;写字;临摹;模模糊糊
  中国书法是以简练的线条造型,表达内心复杂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古字“書”的写法为上“聿”下“曰”,“聿”就是笔,“聿”的篆文“ ”,像用手握了笔,笔杆下扎了毛。“曰”是说话的意思。所以“书”就可以理解为“手把笔进行说话”。然而说话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和美学法则,这就是“法”,“书”与“法”的结合,就构成了中国古老而特有的书法艺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书法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各具独创风格的书家。书法教学也在全国大中专院校得以推广。在“学书热”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笔者在书法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以下三种较为常见的误区:
  一、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写字
  这种观点主要存在于那些初接触书法的人,他们认为只要字写得漂亮就可以成为书法家。这看起来似乎也无懈可击,因为书法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无非也就是字。其实他们只看到了表象,而没有看到书法艺术的真正内涵。从根本上讲,书法所要表现的不仅是文字本身,而是以文字为载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中,高明的书法家总是善于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怀素看到夏日的云峰,夜闻江涛,产生书法创作的灵感;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从中受到启示;韓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称张旭“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寸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正是通过细心观察和体验生活,才激起书法家的创作热情,然后通过艺术手段,把这种情况通过笔赋于纸上,便完成了书法创作。由此可见,书法创作并不是写字那么简单。
  学习书法还必须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去搞艺术的人,往往不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因为他们的思想感情总是受政治风向和功利目的左右,不可能纯真,而他的人格也就不是独立的。杨国忠、秦桧、汪精卫、胡长清等的字写得再漂亮,也终究成不了书法家。
  二、学习书法重在临幕
  我们知道,初学书法必须从临帖开始,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经验,汲取有益营养,才能为今后书法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目前有很多人一谈到学书法就成天拿本字帖不放。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即使有一天和字帖写得一模一样,也终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因为他们不懂得书法创作是要有一定的环境氛围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兰亭盛会之上,饮酒赋诗,抒发平生抱负的环境中创作的。但他在酒醒后接连写了几百篇《兰亭集序》都没有那一篇好。这是因为缺少当时那种创作环境,正如“李广射石没羽”的典故一样。因此我们强调要读帖!读单个字时,要注意其用笔和结体,读全篇时,要注意其章法,更要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的意境,做到胸有成竹。“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宋蔡襄论书》)
  书法艺术贵在开拓与创新,借鉴前人的成果是为了今后最终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一味地摹仿则只会步人后尘,无所作为。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称为“书圣”;张旭变二王草书为今草,被誉为“草圣”,因些书法创作要有独创性。
  三、书法创作要模模糊糊
  艺术具有抽象性,书法也不例外。打开一本作品集,总有很多东西写得“奇形怪状,无法辨认”,相反写得工工整整还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于是有人便认为书法创作就应该模模糊糊,自己便加以“运用”,写得零乱不堪!有的在“瘦”上下功夫,有的在“涩”上下功夫,甚至用“枯笔”也有讲究,还因自己的“创作”别人看不懂而洋洋得意。这种学风是有要不得的,也是非常可怕的。
  书法是要讲“法”的,无“法”便不成书。“草之狂怪乃书之下者,因陋就浅,徒足以障拙目耳。”(《宋黄伯思论草书》)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道出了“平正一一险绝一一平正”的学书步骤。因此,学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连方块字都写不好就想一步登上艺术的宝殿显然是不现实的。有的书法作品写得很潦草,但那绝不是作者的有意造作,而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初看很潦草,写得点画狼籍,但却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从他的点画牵丝通观全篇,我们可以想象他此时创作的悲愤心情,处处流露出他对叛贼安禄山的蔑视,充分表达了他对失侄之痛和誓与叛贼抗争到底的爱国情怀。
  因此,学书要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既要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又要努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书之功夫,更在书外”,我们在学书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把祖国这一传统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仰范来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1年4月 籍贯:安徽省安庆市 学历:本科 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教育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网剧的热播,网剧广告因法律政策规制少,性价比高,得到了大量中小广告主的青睐。本文通过对《老九门》等网剧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多种广告模式,如片头广告、植入广告、压屏广告及中插广告,其内容形式新颖,创意十足。同时分析了这些网剧广告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主要集中在广告频繁、部分内容粗制滥造、网络监管不严、会员权益得不到保障等方面。  关键词:网剧;广告模式;问题隐患
期刊
摘要: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使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知名度的一种新型的科学的系统旅游。全域旅游突破了传统的观光旅游,人们的旅游活动更加广阔,是创新时代的一种必然趋势:全域旅游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升级,使得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能够协调发展。  关键词:黄山市;旅游;全域;发展  1、全域旅游的特征  (1)全域旅游的全局性  全域旅游的全局性主要是將旅游、生态、环境、服务等进行系统性的、全方
期刊
京剧的再次崛起需要一个故事,这次故事的主角就是张火丁。  ——知名学者、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  下足功夫,气象自来。这句话用在张火丁身上最是洽切不过。张火丁为赵荣琛的关门弟子,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京剧市场普遍低迷,独张火丁异军突起,成为一个当代的梨园奇观,被喻票房第一人,更有甚者,称其为四大名旦之后最具“偶像级”的青衣。这就是所谓的“张火丁现象”。  2014年4月,张火丁激流勇退,告别舞台悉心从
期刊
摘要:拓展训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新型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以逐渐提高参与者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尤其是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素质拓展训练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保证训练效果能够满足基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 ;高中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面临着至关重要甚至能改变命运的升学考试,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媒体技术也在快速提升。目前在我国的媒体大环境下,人们对于新闻编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丰富着它的内涵。现在世界的经济不断朝向全球化转型,因此针对新闻编辑行业也需要对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新媒体平台,对新闻编辑行业进行创新发展。本文就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编辑的角色转型为主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编辑;角色转型  我国对于新媒体方面的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使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与方法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注重中职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中职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养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中职教育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人才培养方式  引言:  中职教育
期刊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海外留学从而接触到西方学术的测估,许多学生就到底是西方以论文形式测评更有效还是中国传统的考试更好的得到学生习得的成果这一观点各持己见。这篇文章是一篇基于开放式问题和从采访中得到的数据分析的定性研究论文。本论文涉及耗时半年,涉及七名被访问者。这篇论文从学生到观点来更好了解这两种不同方式的差异和利弊。  关键词:测评;西方;采访  文献综述  随着在海外日益增多的中国学
期刊
摘要:明代书法分为前、中、后三期。明代前期的书法以继承宋代、元代帖学为主,书法以复古为主,由于明代的统治者大多喜爱书法,因此,明代的帖学得以发展。但仅沿袭元代传统,尚未形成特色。明代中后期书家纷纷进行探索和实践,在书法艺术中寻求突破。  关键词:书法; 复古; 台阁  明代帝王对书法的热爱,所以便以书艺择仕,加上帖学之风,"简牍之美,几越唐宋",导致急于功名利禄者笔墨纤弱,由此出现了"台阁体"。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于房屋建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情况下,房屋施工技术、尤其是冬季房屋施工技术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因为我国所处纬度相对较高,所以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冬季气温较低,冰雪频繁,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是较大的。本文通过对冬季施工的影响因素以及技术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期刊
摘要: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受到了广大汉语学习者的喜爱,但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从中国书法文化教学和传播的原因着手,旨在讨论中国书法中最适宜进行文化教学和传播的内涵,并辅之以多样的传播方式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试论其可能实施的传播模式。  关键词:文化传播;教学;中华文化;中国书法;内涵  一 选择书法作为中华文化传播内容之一的原因  作为“文人四艺”的中国书法,是一门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