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时间和空间是哲学家长期以来研究的对象。然而,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中,以时间及线性时间为主导的历史进步论在哲学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中国古典美学其实是一种“空间性”美学,从诗论、画论到书法艺术都凝聚着强烈的“空间意识”。而这种空间意识的形成是从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出发,经过“同情”与“移情”的方式建构理论共通性,最终通过反思达到中国古典美学对人整体生命把握的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以王维《辋川集》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和空间是哲学家长期以来研究的对象。然而,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中,以时间及线性时间为主导的历史进步论在哲学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相比之下,中国古典美学其实是一种“空间性”美学,从诗论、画论到书法艺术都凝聚着强烈的“空间意识”。而这种空间意识的形成是从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出发,经过“同情”与“移情”的方式建构理论共通性,最终通过反思达到中国古典美学对人整体生命把握的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以王维《辋川集》为例,试图探讨中国古典美学的“体验—同情—反思”的方法论意义,深入理解中国古典美学的空间性特征。
其他文献
玄学与佛学曾就“宗极”问题展开论战,谢灵运《辨宗论》是玄学家基于“得意忘言”而融合、超越佛学的努力。谢灵运不仅借用了王弼的“体无”以折中孔释,而且开创了“凭无伏有”的思想,其“物我同忘”的思想开程颢《定性书》之先河。谢灵运山水诗之美可归因于其顿悟理想与个人体验之间的张力。谢灵运是玄学之殿军、二程之先声,也是早熟的禅宗。其思想继承了“佛性普遍”和“顿悟成佛”,却无“平常心是道”,以至必须独自面对“顿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早期患者予以骨伤消肿合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6月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三七胶囊治疗,观察组接受骨伤消肿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消退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 d、5 d、7 d肿胀消退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
中国现代山水诗的代表性诗人朱英诞,从唐宋山水诗中汲取艺术经验,锻炼出古今交织的现代山水诗艺。他引用唐宋诗句典故入山水诗,赋予传统诗句以新的意境与现代风貌;选用人事典故入山水诗,使山水自然充满人文情怀与历史气息;引用山水意象典故,使读者获得山水之美与知性之思的体验。诗人接受唐宋山水诗的“物我和谐”与象征主义“契合”观,诗歌呈现个体生命与山水自然的律动以及物我两忘的审美意境;借鉴唐宋山水诗“意在言外”
<正>《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因其在主题选择、人物形象刻画中紧扣时代脉搏,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而被看作是反映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爵士时代的风情画卷,菲茨杰拉德也因此被称作是“爵士时代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菲茨杰拉德在这部作品中对一系列女性群像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述。
音乐是美的艺术,儿童的成长离不开音乐。音乐与绘画同为情感的艺术,都能刺激儿童的情感联想。音乐能够刺激儿童情感的交流,产生绘画的联想,接受良好的音乐引导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随着儿童美育市场的打开,技术的进步为儿童音画互动产品提供了更多的设计思路,多元化、智能化、互动化是儿童产品的新风向,音画互动成为儿童美育产品的设计新重点。本课题从音画互动产品设计领域出发,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儿童
韦应物和柳宗元是中唐时期家喻户晓的山水诗人,二人并称“韦柳”。他们的山水诗在创作上既有相通的一面,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文章主要从诗歌意境的角度来论述韦应物和柳宗元在山水诗创作上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山水诗意境的“有我”“无我”之境,“幽僻”“幽独”之境,“淡远”“淡朴”之境三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两人在山水诗意境上的区别。
每天朝阳升起的时刻是一天中最具希望的时刻,每个人都为自己将拥有的新的一天祝福、期盼。因此,紧紧抓住这一环节,在入园准备、晨间接待、晨间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进行教育价值的挖掘,才能让幼儿以一种愉悦的情绪开始投入到一天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中。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三位女主人公——黛西、乔丹和沫特尔的命运,以及以盖茨比为代表的时代对现代女性认知的匮乏,探究美国新时代女性独立走向失败的原因。
郑文焯有批点《谢康乐集》四卷,从章法意脉入手,揭示谢灵运山水诗情景间的隐含关系,这一批点特色,涉及到谢灵运山水诗评点中的重要问题,即如何恰当评价谢灵运诗歌写景、说理过于繁复的问题。他的诗集中有拟谢五言古诗11首,其仿拟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实践,经历了由句法模拟到句法章法并重的过程。多次不第的人生经历使他在情感上与谢灵运颇有共鸣,并在诗歌中运用谢诗的章法结构,熔铸感愤。但郑文焯批点谢灵运诗时有附会穿凿
王旭是元初北方文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其人品才华可见一斑。关于王旭的研究,当前研究成果较少,关注点在于其生平的考辨和诗歌的整体关照上,还有很大空间有待补足。本论文以王旭山水诗作为研究对象。关于王旭的山水之作,主要记述了其生平行止与心态变化,风格特色鲜明,凸显了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具有研究价值。故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王旭的生平经历为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