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959年的冬天,家里让我辍学了。
为了剜野菜。
我知道父母心里很难受。我的成绩不错,有一回有人拿几个很难猜的字谜考我,被我一一猜中,很引起村里人的惊奇。又一回,大队会计在小学草房外捡到我的一张作文纸,读后大加赞赏。这样,我这个二年级小学生就出了名,成了村里最有希望的孩子。
谁承想遇到了大饥荒呢?
每顿都是野菜汤,只在锅里撒几粒米星。黑汤又苦又涩,但人已经不再有味觉,机械地往口里填,直填到肚子鼓起来为止。后来村里连可怜的几捧谷子也没有了,就分饼渣。这原本是喂牲口的东西石头一样硬,啃起来牙巴骨发酸。晚上喝罢黑菜汤,母亲给每个孩子塞一把,黑暗里就响起一片欢快的咯咯嘣嘣。这个重要节目过后孩子们就悄然睡下,连油灯也不用点。那是一些黑暗而沉寂的夜晚,村子里听不到孩子们的笑闹声。
不久,男人们便得了浮肿病,脸肿得像土盆,透亮的黄,仿佛一碰就要流水。人一浮肿就离死亡不远了。后来,得了浮肿病的男人被叫到公社的诊所里,啥药不给吃,就喝几顿稀粥,人就消肿了,然后再回家吃野菜树皮糠粑粑。
我每天都在跟自己的孱弱搏斗。剜野菜须不停地行走,可是我没有力气,常常跪在地上,用膝盖往前挪。遇到田埂,就拄着镰刀半爬半跪地翻过去。但是,我竟然没想过不坚持下去。从早晨到黄昏,从月头到月尾,从10月到旧历年,到了春天,我一直都在田野里缓慢地移动脚步,像一个疲惫的灵魂,像一个飘忽的影子,竟然一天也没有退却。我想,当时我是一个多么听话、多么懂事、多么努力的孩子啊!
那年我9岁,瘦弱又矮小,每天喝野菜汤,可我用钝了两把镰刀——谁说人是脆弱的呢?人会思想,但不是脆弱的苇草。不过那时我的大脑功能变得十分简单,那就是野菜、野菜、野菜!不再有儿童的顽皮和幻想——饥饿使一个儿童成为一架力求维持最低生存可能的机器,还说什么读书识字!
好在还有美丽的大自然。每天我都行走在大自然的深处。冬天旷野上的落雪,宁静优雅地飘坠;春天烂漫的野花,点染沟畔溪头;天上白云无言,却悠然会心;草丛里藏着斑斓的野鸟,水沟里依然有快乐的小鱼……这一切足以使一个饥饿的儿童暂开心颜——尽管他失去了热爱的书本……
然而有了那一个冬夜。
我通常早睡,但那个晚上我来到了下房的二奶奶家。二奶奶的独生子上三年级,没有辍学,课文里有两个生字他认不得,就喊我过去帮他,于是我的命运里有了读到两篇新课文的幸运。一篇是《千人糕的故事》,讲一个老爷爷给孙子讲述馒头从播种、生长、收割到磨面、制作的全过程,要经过千百人的手,所以叫它“千人糕”,教育孙子要珍惜粮食。我早已忘记了世上还有“馒头”一物,眼睛一接触这个词儿,强烈的食欲就扑上来,无法自制,仿佛要坠入可怕的深渊。
然而我很快获得了拯救,救我的是另一篇课文,它描绘了春风里燕子翩然归来的美丽景色,还有一幅优美简洁的插图,在屋檐下有一只飞舞的燕子,一两枝盛开的杏花。黑色的燕子,粉红的杏花,似有春风拂动,花香沁人。再读读那简简单单的课文:“春天到了,杏花开了,燕子飞来……”生活的美丽,人生的希望,在封闭了许久之后,一下子在我眼前打开,闪现着明丽的光辉。我激动起来,话也不说了,只在油灯下发呆。呆了一气,迷迷糊糊回了家,爬上床,进入梦乡……
到了夏天,接上新粮,我回到学校,接着上小学三年级,功课很差。算术作业得一回鸭蛋那个姓李的男老师就拧一回我的耳朵,他的手很重,拧一回就火辣辣地疼半天。半年后李老师不拧我的耳朵了,再后来我考上了乡高小。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忘记了那个冬夜,但几十年后的一天我忽然记起了它,再次清楚地看见小叔家的油灯的光芒,觉得它有一种非同凡俗的光明,灯光底下,是一幅美丽的杏花燕子图,美好极了……
(选自《文化艺术报》,略有改动)
【路子与你聊】
为什么在多年以后,“我”还觉得那幅“杏花燕子图”“美好极了”?它在
“我”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为了剜野菜。
我知道父母心里很难受。我的成绩不错,有一回有人拿几个很难猜的字谜考我,被我一一猜中,很引起村里人的惊奇。又一回,大队会计在小学草房外捡到我的一张作文纸,读后大加赞赏。这样,我这个二年级小学生就出了名,成了村里最有希望的孩子。
谁承想遇到了大饥荒呢?
每顿都是野菜汤,只在锅里撒几粒米星。黑汤又苦又涩,但人已经不再有味觉,机械地往口里填,直填到肚子鼓起来为止。后来村里连可怜的几捧谷子也没有了,就分饼渣。这原本是喂牲口的东西石头一样硬,啃起来牙巴骨发酸。晚上喝罢黑菜汤,母亲给每个孩子塞一把,黑暗里就响起一片欢快的咯咯嘣嘣。这个重要节目过后孩子们就悄然睡下,连油灯也不用点。那是一些黑暗而沉寂的夜晚,村子里听不到孩子们的笑闹声。
不久,男人们便得了浮肿病,脸肿得像土盆,透亮的黄,仿佛一碰就要流水。人一浮肿就离死亡不远了。后来,得了浮肿病的男人被叫到公社的诊所里,啥药不给吃,就喝几顿稀粥,人就消肿了,然后再回家吃野菜树皮糠粑粑。
我每天都在跟自己的孱弱搏斗。剜野菜须不停地行走,可是我没有力气,常常跪在地上,用膝盖往前挪。遇到田埂,就拄着镰刀半爬半跪地翻过去。但是,我竟然没想过不坚持下去。从早晨到黄昏,从月头到月尾,从10月到旧历年,到了春天,我一直都在田野里缓慢地移动脚步,像一个疲惫的灵魂,像一个飘忽的影子,竟然一天也没有退却。我想,当时我是一个多么听话、多么懂事、多么努力的孩子啊!
那年我9岁,瘦弱又矮小,每天喝野菜汤,可我用钝了两把镰刀——谁说人是脆弱的呢?人会思想,但不是脆弱的苇草。不过那时我的大脑功能变得十分简单,那就是野菜、野菜、野菜!不再有儿童的顽皮和幻想——饥饿使一个儿童成为一架力求维持最低生存可能的机器,还说什么读书识字!
好在还有美丽的大自然。每天我都行走在大自然的深处。冬天旷野上的落雪,宁静优雅地飘坠;春天烂漫的野花,点染沟畔溪头;天上白云无言,却悠然会心;草丛里藏着斑斓的野鸟,水沟里依然有快乐的小鱼……这一切足以使一个饥饿的儿童暂开心颜——尽管他失去了热爱的书本……
然而有了那一个冬夜。
我通常早睡,但那个晚上我来到了下房的二奶奶家。二奶奶的独生子上三年级,没有辍学,课文里有两个生字他认不得,就喊我过去帮他,于是我的命运里有了读到两篇新课文的幸运。一篇是《千人糕的故事》,讲一个老爷爷给孙子讲述馒头从播种、生长、收割到磨面、制作的全过程,要经过千百人的手,所以叫它“千人糕”,教育孙子要珍惜粮食。我早已忘记了世上还有“馒头”一物,眼睛一接触这个词儿,强烈的食欲就扑上来,无法自制,仿佛要坠入可怕的深渊。
然而我很快获得了拯救,救我的是另一篇课文,它描绘了春风里燕子翩然归来的美丽景色,还有一幅优美简洁的插图,在屋檐下有一只飞舞的燕子,一两枝盛开的杏花。黑色的燕子,粉红的杏花,似有春风拂动,花香沁人。再读读那简简单单的课文:“春天到了,杏花开了,燕子飞来……”生活的美丽,人生的希望,在封闭了许久之后,一下子在我眼前打开,闪现着明丽的光辉。我激动起来,话也不说了,只在油灯下发呆。呆了一气,迷迷糊糊回了家,爬上床,进入梦乡……
到了夏天,接上新粮,我回到学校,接着上小学三年级,功课很差。算术作业得一回鸭蛋那个姓李的男老师就拧一回我的耳朵,他的手很重,拧一回就火辣辣地疼半天。半年后李老师不拧我的耳朵了,再后来我考上了乡高小。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忘记了那个冬夜,但几十年后的一天我忽然记起了它,再次清楚地看见小叔家的油灯的光芒,觉得它有一种非同凡俗的光明,灯光底下,是一幅美丽的杏花燕子图,美好极了……
(选自《文化艺术报》,略有改动)
【路子与你聊】
为什么在多年以后,“我”还觉得那幅“杏花燕子图”“美好极了”?它在
“我”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