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亦庄如何高精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是强国之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战略、首都职责、北京使命、工作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2014年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他强调,北京最大的优势在科技和人才,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三城一区”建设,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实现北京高质量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第一动力和重要抓手。近年来,北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以“聚焦、突破、搞活承接”为主要路径,积极推动首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控股”)以着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工作载体,积极探索把亦庄控股打造成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和“样板间”。
两区联动打造新阵地
北京南北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南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2018年6月,蔡奇书记针对“如何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发展”问题强调,要落实北京新总规,使南部地区成为首都功能梯度转移的承接区、高质量发展的试验区、和谐宜居的示范区。大兴区要紧抓新机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高端临空产业;抓住“三城一区”建设机遇,打造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为代表的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带动北京南部和东部地区发展,推动平原新城发展。实现经开区产城融合和临空经济区港城融合,把经开区打造成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把新机场打造成一个新的国家发展动力源,着力培育首都新的增长极。经开区和临空经济区的融合发展,能实现高精尖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效协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融合发展,实现两区发展的互利共赢。用经开区的发展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以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促进经开区的升级,加快打造北京南部发展新高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链”对接构建新体制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企业家;既需要教授和研究员,也需要工程师和技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制,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实现高精尖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环节。政府应鼓励国有平台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与“三城”的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精准对接,加快从专利到样品、到产品、到商品的转化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使北京科技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强大动力。
“村”“庄”呼应创造新优势
努力打造“中关村”和“亦庄”两个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品牌,使首都科技创新“一村一庄”相互呼应、相得益彰。要着重建立中关村和经开区的协同发展模式,鼓励中关村科研院所的高精尖重大科技成果优先到经开区落地转化,实现经开区“科技引商、科技惠商、科技兴商”的创新发展新模式。打造经开区升级版,加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四区一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中关村发展集团和亦庄控股集团两个国有平台公司作用,打造北有中关村、南有亦庄的两个科技创新主阵地。
李民吉(北京市政协委员、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打通金融活水流向 破解小微企业困局
小微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力量,是确保社会安定的关键力量,事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北京小微企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结构优、动能新、质量高、潜力足的特点,企业的活力、创新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在经济体制升级、转型发展的历史背景下,2018年前三季度,北京中小微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2%,就业人员同比下降1.9%,企业发展面临阶段性和结构性的发展困局。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连续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三箭齐发”,打“组合拳”,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北京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纾困的专项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民營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持续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首都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北京号召,高度重视支持和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特别是市属商业银行坚持“服务专业化、业务品牌化、经营特色化、管理精细化”目标,持续完善“总行—分行—支行”三级服务体系,采取配置专门信贷资源、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消费企业融资成本等一整套政策措施,扶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华夏银行始终坚持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作为战略重点,连续8年完成监管指标。截至2018年底,华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信贷余额近4000亿元,其中有业务往来的小微客户近50万户,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万亿元。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小微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金融资源与其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很不匹配,金融服务与企业需求、期望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周期性问题也有结构性问题。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受经济持续下行和不良率攀升的影响,倒逼商业银行增加高收益率和低风险的贷款。银行对成本和风险相对较高的小微企业贷款比较慎重,有“惜贷”现象。
融资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呈现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特征。从直接融资渠道看,尽管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融资渠道和工具不断丰富,但融资门槛相对小微企业仍然较高,能够上市、发债的小微企业更是极少数。市场化配套体系不健全,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不明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各类涉企信息分散,金融机构很难直接、低成本获得小微企业纳税、依法经营、订单交易等真实信息,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担保体系建设不健全,担保机构的担保条件较高,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难度。政策支持的系统性不够,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各类政策之间还存在各自为政的体制性问题,碎片化扶持以及缺乏绩效考核评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疏通渠道为小微企业“解渴”“输血”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天职。金融机构和小微民营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同舟共济、同兴共荣的命运共同体。针对小微企业最急最忧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破除障碍、疏通渠道,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这既需要窗口指导、定向降准、减免税费等短期激励政策引导,又需要着眼长远,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坚持精准施策,要充分认识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小微企业面临的短期和长期问题,采取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措施。坚持协同发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在不同层次、环节加强协调,充分发挥“几家抬”的合力,共同营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机构与政府监管部门应联动协作,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小微企业实现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着力建立差别化监管和内部激励机制,促进服务小微企业更有力。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克服金融机构“晴天送伞,下雨收伞”等现象,解决不敢贷、不愿贷和不能贷的问题。通过安排专项激励费用、绩效考核倾斜等方式,对发展普惠金融的机构予以激励。完善监管制度,提高普惠金融不良贷款容忍度,优化数信尽职免责办法,让基层信贷人员放下思想包袱,形成愿贷、敢贷的良好氛围。目前,多家金融机构通过实施独立的机构设置、信贷计划、资本计量、风险政策、授信审批、拨备核销和激励考核等专项机制,不断加大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
着力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服务小微企业更多元。小微企业最需要的是资本金注入,要补齐直接融资短板,拓宽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北京小微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机制,持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创投基金的社会带动和放大效应,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直接融资支持。推动和引导小微企业进行债券融资,支持发行创业投资类企业债券。鼓励市属金融机构立足“金融服务的资源整合者”,运用信贷、债券、股权、理财等多种金融资源和融资方式,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模式,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
着力推进金融创新,促进服务小微企业更贴心。科技企业和文创企业等创新型企业,是北京民营经济的生力军。引导金融机构针对轻资本、轻资产的科技和文创行业的小微企业,创新专属金融产品服务,在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和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领域,从产品、服务、渠道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满足小微企业的多层次需求。目前,市属商业银行均成立专门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不断加强产品创新。
着力发展金融科技,促进服务小微企业更高效。顺应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探索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构建“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的小微企业组合金融体系。重点围绕科技型小微企业,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大数据信息共享与信用评价系统,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担保征信模式,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科技类服务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8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积极推行金融科技战略,与第三方企业、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小微企业可随时随地在线申请融资,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
着力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服务小微企业更精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拓宽补贴类型。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税收减免政策。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和创新发展基金,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贴息。
康伟宏(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金日圣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设计城市家具提升首都品质
城市是一个以地域空间为限的大家庭。“城市家具”一词源于欧美,泛指遍布城市街道中的公交候车亭、报刊亭、公用电话亭、垃圾容器、休闲座椅、路灯、道路护栏、交通标志牌、广告牌、城市雕塑、城市宣传栏等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城市家具准确诠释了人们渴望把城市变得像家一样整洁、舒适和充满文化艺术个性的美好愿望。
城市家具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路面行驶的有轨电车、公交车和出租车是始终贯穿在城市空间的设施和装饰物。比如,香港的老式叮叮电车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决定保留下承载香港历史记忆的电车,并把它交给注重工业设计的法国公司运营,目的在于提升城市移动家具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美学价值。在这里,运营商的责任不仅仅是安全运营,更需要保证电车的外观唯美,并与这座城市环境和谐一致。
北京城市家具存在的問题
缺乏美学价值意义上的城市家具意识。北京的城市公共设施在决策、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将其提升到城市美学价值意义层面。其中最突出的症结就是没有重视城市家具的环境重要性和环境友好性。城市家具本身的制作工艺粗陋,无论是产品材料、造型、色彩、表面加工还是装饰,远没有实现产品的内部统一(产品本身使用与美学的统一),更谈不上外部统一(产品与人和环境的协调)。平面设计要求版式明快,色彩跳跃,文字流畅,设计精美,信息传递准确。北京公共设施承载的平面设计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些没有经过专业设计。这主要包括宣传广告栏里的文字、图片,公交车站的运载信息和广告等。此外,频繁穿行在城市中心区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外观陈旧平庸,城市雕塑和装饰也没有体现文化大国风范。
缺乏城市家具的统筹管理。城市家具种类繁多,标准各异,涉及多个运营和管理单位,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定位与设计。从整体上看,拼凑在一个空间里的城市家具杂乱无序且不和谐,更谈不上太多的艺术性。
北京城市家具设计的对策建议
要从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识城市家具的重要意义。与标志性建筑比,城市家具是细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与人们接触密切,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城市信息。北京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窗口,对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的需求十分迫切。要从工业设计角度出发,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特征进行分析,按照顶层设计要求针对北京城做设计方案。要重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公共设施的实用性能,也要关注设施的形态美学和产生的环境效益。不仅要有充满人文关怀的功能性,更要有美学性和环境的和谐性,帮助市民提高艺术品位,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北京专业设计院的专家资源,集合优秀国际设计机构形成设计团队和设计平台,对市区所有公共设施进行细致盘查和调研,对其设计价值进行准确定位。每个细节都美好文艺,这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城市愿景。
责任编辑 / 宋明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是强国之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战略、首都职责、北京使命、工作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2014年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他强调,北京最大的优势在科技和人才,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三城一区”建设,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实现北京高质量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第一动力和重要抓手。近年来,北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以“聚焦、突破、搞活承接”为主要路径,积极推动首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控股”)以着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工作载体,积极探索把亦庄控股打造成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和“样板间”。
两区联动打造新阵地
北京南北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南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2018年6月,蔡奇书记针对“如何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发展”问题强调,要落实北京新总规,使南部地区成为首都功能梯度转移的承接区、高质量发展的试验区、和谐宜居的示范区。大兴区要紧抓新机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高端临空产业;抓住“三城一区”建设机遇,打造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为代表的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带动北京南部和东部地区发展,推动平原新城发展。实现经开区产城融合和临空经济区港城融合,把经开区打造成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把新机场打造成一个新的国家发展动力源,着力培育首都新的增长极。经开区和临空经济区的融合发展,能实现高精尖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效协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融合发展,实现两区发展的互利共赢。用经开区的发展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以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促进经开区的升级,加快打造北京南部发展新高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链”对接构建新体制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企业家;既需要教授和研究员,也需要工程师和技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制,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实现高精尖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环节。政府应鼓励国有平台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与“三城”的科研院所合作组建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精准对接,加快从专利到样品、到产品、到商品的转化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使北京科技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强大动力。
“村”“庄”呼应创造新优势
努力打造“中关村”和“亦庄”两个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品牌,使首都科技创新“一村一庄”相互呼应、相得益彰。要着重建立中关村和经开区的协同发展模式,鼓励中关村科研院所的高精尖重大科技成果优先到经开区落地转化,实现经开区“科技引商、科技惠商、科技兴商”的创新发展新模式。打造经开区升级版,加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四区一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中关村发展集团和亦庄控股集团两个国有平台公司作用,打造北有中关村、南有亦庄的两个科技创新主阵地。
李民吉(北京市政协委员、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打通金融活水流向 破解小微企业困局
小微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力量,是确保社会安定的关键力量,事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北京小微企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结构优、动能新、质量高、潜力足的特点,企业的活力、创新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在经济体制升级、转型发展的历史背景下,2018年前三季度,北京中小微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2%,就业人员同比下降1.9%,企业发展面临阶段性和结构性的发展困局。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连续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三箭齐发”,打“组合拳”,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北京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纾困的专项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民營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持续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首都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北京号召,高度重视支持和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特别是市属商业银行坚持“服务专业化、业务品牌化、经营特色化、管理精细化”目标,持续完善“总行—分行—支行”三级服务体系,采取配置专门信贷资源、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消费企业融资成本等一整套政策措施,扶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华夏银行始终坚持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作为战略重点,连续8年完成监管指标。截至2018年底,华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信贷余额近4000亿元,其中有业务往来的小微客户近50万户,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万亿元。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小微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金融资源与其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很不匹配,金融服务与企业需求、期望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周期性问题也有结构性问题。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受经济持续下行和不良率攀升的影响,倒逼商业银行增加高收益率和低风险的贷款。银行对成本和风险相对较高的小微企业贷款比较慎重,有“惜贷”现象。
融资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结构呈现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特征。从直接融资渠道看,尽管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融资渠道和工具不断丰富,但融资门槛相对小微企业仍然较高,能够上市、发债的小微企业更是极少数。市场化配套体系不健全,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不明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各类涉企信息分散,金融机构很难直接、低成本获得小微企业纳税、依法经营、订单交易等真实信息,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担保体系建设不健全,担保机构的担保条件较高,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难度。政策支持的系统性不够,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各类政策之间还存在各自为政的体制性问题,碎片化扶持以及缺乏绩效考核评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疏通渠道为小微企业“解渴”“输血”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天职。金融机构和小微民营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同舟共济、同兴共荣的命运共同体。针对小微企业最急最忧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破除障碍、疏通渠道,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这既需要窗口指导、定向降准、减免税费等短期激励政策引导,又需要着眼长远,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坚持精准施策,要充分认识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小微企业面临的短期和长期问题,采取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措施。坚持协同发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在不同层次、环节加强协调,充分发挥“几家抬”的合力,共同营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机构与政府监管部门应联动协作,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小微企业实现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着力建立差别化监管和内部激励机制,促进服务小微企业更有力。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克服金融机构“晴天送伞,下雨收伞”等现象,解决不敢贷、不愿贷和不能贷的问题。通过安排专项激励费用、绩效考核倾斜等方式,对发展普惠金融的机构予以激励。完善监管制度,提高普惠金融不良贷款容忍度,优化数信尽职免责办法,让基层信贷人员放下思想包袱,形成愿贷、敢贷的良好氛围。目前,多家金融机构通过实施独立的机构设置、信贷计划、资本计量、风险政策、授信审批、拨备核销和激励考核等专项机制,不断加大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
着力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服务小微企业更多元。小微企业最需要的是资本金注入,要补齐直接融资短板,拓宽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北京小微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机制,持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创投基金的社会带动和放大效应,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直接融资支持。推动和引导小微企业进行债券融资,支持发行创业投资类企业债券。鼓励市属金融机构立足“金融服务的资源整合者”,运用信贷、债券、股权、理财等多种金融资源和融资方式,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模式,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
着力推进金融创新,促进服务小微企业更贴心。科技企业和文创企业等创新型企业,是北京民营经济的生力军。引导金融机构针对轻资本、轻资产的科技和文创行业的小微企业,创新专属金融产品服务,在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和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领域,从产品、服务、渠道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满足小微企业的多层次需求。目前,市属商业银行均成立专门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不断加强产品创新。
着力发展金融科技,促进服务小微企业更高效。顺应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探索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构建“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的小微企业组合金融体系。重点围绕科技型小微企业,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大数据信息共享与信用评价系统,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担保征信模式,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科技类服务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8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积极推行金融科技战略,与第三方企业、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小微企业可随时随地在线申请融资,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
着力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服务小微企业更精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拓宽补贴类型。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税收减免政策。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和创新发展基金,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贴息。
康伟宏(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金日圣宇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设计城市家具提升首都品质
城市是一个以地域空间为限的大家庭。“城市家具”一词源于欧美,泛指遍布城市街道中的公交候车亭、报刊亭、公用电话亭、垃圾容器、休闲座椅、路灯、道路护栏、交通标志牌、广告牌、城市雕塑、城市宣传栏等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城市家具准确诠释了人们渴望把城市变得像家一样整洁、舒适和充满文化艺术个性的美好愿望。
城市家具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路面行驶的有轨电车、公交车和出租车是始终贯穿在城市空间的设施和装饰物。比如,香港的老式叮叮电车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决定保留下承载香港历史记忆的电车,并把它交给注重工业设计的法国公司运营,目的在于提升城市移动家具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美学价值。在这里,运营商的责任不仅仅是安全运营,更需要保证电车的外观唯美,并与这座城市环境和谐一致。
北京城市家具存在的問题
缺乏美学价值意义上的城市家具意识。北京的城市公共设施在决策、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将其提升到城市美学价值意义层面。其中最突出的症结就是没有重视城市家具的环境重要性和环境友好性。城市家具本身的制作工艺粗陋,无论是产品材料、造型、色彩、表面加工还是装饰,远没有实现产品的内部统一(产品本身使用与美学的统一),更谈不上外部统一(产品与人和环境的协调)。平面设计要求版式明快,色彩跳跃,文字流畅,设计精美,信息传递准确。北京公共设施承载的平面设计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些没有经过专业设计。这主要包括宣传广告栏里的文字、图片,公交车站的运载信息和广告等。此外,频繁穿行在城市中心区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外观陈旧平庸,城市雕塑和装饰也没有体现文化大国风范。
缺乏城市家具的统筹管理。城市家具种类繁多,标准各异,涉及多个运营和管理单位,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定位与设计。从整体上看,拼凑在一个空间里的城市家具杂乱无序且不和谐,更谈不上太多的艺术性。
北京城市家具设计的对策建议
要从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识城市家具的重要意义。与标志性建筑比,城市家具是细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与人们接触密切,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城市信息。北京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窗口,对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的需求十分迫切。要从工业设计角度出发,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特征进行分析,按照顶层设计要求针对北京城做设计方案。要重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公共设施的实用性能,也要关注设施的形态美学和产生的环境效益。不仅要有充满人文关怀的功能性,更要有美学性和环境的和谐性,帮助市民提高艺术品位,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北京专业设计院的专家资源,集合优秀国际设计机构形成设计团队和设计平台,对市区所有公共设施进行细致盘查和调研,对其设计价值进行准确定位。每个细节都美好文艺,这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城市愿景。
责任编辑 / 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