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阅读实践;文本解读;朗读
三年级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孔子、老子就更加肤浅了。这个单元是很好的学习内容,所以上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资料,对他们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课堂上,应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广泛地阅读实践,让学生走进孔子、老子。并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解读文本。
一、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走近伟人
1、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知道是谁说的吗?(板书:孔子)
2、交流:关于孔子,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课外收集资料)板书:孔子拜师
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谈话导入,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伟人
1、自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读书时,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读书情况。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阅读,提问,来感悟体会内容,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
(三)品读感悟,深入理解,走进伟人
1、说说人们对孔子和老子有怎样的印象呢?(佩服、尊重)
出示文末一句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齐读句子,找“敬重”近义词,理解“敬重”板书:敬重
(2)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他们有怎样的品行?从课文中那些语段可以看出他们的品行很优秀而得以人们的尊敬呢?请大家再细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1)一读,找出不理解的词,可能会提“渊博”怎么理解?引导查字典(知识深广。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联系上文“远近闻名”。
(2)二读,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板书:谦虚好学)
(3)指导朗读。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求知若渴不畏艰辛〕
(1)学生想象一下,在这几个月里的路途中,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2)出示句式,学生想象填空:孔子饿了,就;累了,孔子就;天黑了,孔子还;正是这样、几个月。
(3)相机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从而明白孔子为求学不怕吃苦。
(4)让我们读读这句话,读出求知若渴、不畏艰辛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分角色朗读和教师引导、提问来品读感悟孔子的话,感受孔子的求知若渴、吃苦耐勞、勤学好问、谦逊有礼,潜心体验、研读孔子,教会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有所感悟,学会尊师重道。)
(四)联系实际,读后回味,崇敬伟人
1、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读了课文的感受。
3、进一步体会最后一段的意思: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4、小结: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敬重。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榜样的力量,学习古人,身体力行。)
(五)拓展实践,延伸活动
1、积累名言:孔子有很多话都很有道理,被他的弟子整理编辑成了《论语》,广为传诵。你能说你你都知道那些孔子的名言吗?学生交流孔子名言,老师相机投影相关的名言(摘录课文内的名言)
2、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收集。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课后去搜集他们的一些故事,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学习总结,拓展延伸,进一步熟悉了课文,加深了学生对孔子这个人的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用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使其发扬广大。)
五、教学反思
《孔子拜师》这一课,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悟到:知识是学无止境的,只有谦虚好学,才能成为知识渊博的人。学完本课,我有以此反思,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教学态度,要真实地再现我们的课堂,不用动感的表演也能抓住人心,它是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真的语文的一种朴实精神所吸引人。用老师朴实的教态,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创造一种纯朴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用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使其发扬广大。)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中心校)
关键词:传统文化;阅读实践;文本解读;朗读
三年级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孔子、老子就更加肤浅了。这个单元是很好的学习内容,所以上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资料,对他们有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课堂上,应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广泛地阅读实践,让学生走进孔子、老子。并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解读文本。
一、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走近伟人
1、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知道是谁说的吗?(板书:孔子)
2、交流:关于孔子,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课外收集资料)板书:孔子拜师
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谈话导入,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伟人
1、自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读书时,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读书情况。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阅读,提问,来感悟体会内容,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
(三)品读感悟,深入理解,走进伟人
1、说说人们对孔子和老子有怎样的印象呢?(佩服、尊重)
出示文末一句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齐读句子,找“敬重”近义词,理解“敬重”板书:敬重
(2)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他们有怎样的品行?从课文中那些语段可以看出他们的品行很优秀而得以人们的尊敬呢?请大家再细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1)一读,找出不理解的词,可能会提“渊博”怎么理解?引导查字典(知识深广。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联系上文“远近闻名”。
(2)二读,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板书:谦虚好学)
(3)指导朗读。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求知若渴不畏艰辛〕
(1)学生想象一下,在这几个月里的路途中,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2)出示句式,学生想象填空:孔子饿了,就;累了,孔子就;天黑了,孔子还;正是这样、几个月。
(3)相机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从而明白孔子为求学不怕吃苦。
(4)让我们读读这句话,读出求知若渴、不畏艰辛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分角色朗读和教师引导、提问来品读感悟孔子的话,感受孔子的求知若渴、吃苦耐勞、勤学好问、谦逊有礼,潜心体验、研读孔子,教会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有所感悟,学会尊师重道。)
(四)联系实际,读后回味,崇敬伟人
1、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读了课文的感受。
3、进一步体会最后一段的意思: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4、小结: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敬重。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榜样的力量,学习古人,身体力行。)
(五)拓展实践,延伸活动
1、积累名言:孔子有很多话都很有道理,被他的弟子整理编辑成了《论语》,广为传诵。你能说你你都知道那些孔子的名言吗?学生交流孔子名言,老师相机投影相关的名言(摘录课文内的名言)
2、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收集。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课后去搜集他们的一些故事,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学习总结,拓展延伸,进一步熟悉了课文,加深了学生对孔子这个人的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用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使其发扬广大。)
五、教学反思
《孔子拜师》这一课,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悟到:知识是学无止境的,只有谦虚好学,才能成为知识渊博的人。学完本课,我有以此反思,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教学态度,要真实地再现我们的课堂,不用动感的表演也能抓住人心,它是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真的语文的一种朴实精神所吸引人。用老师朴实的教态,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创造一种纯朴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用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使其发扬广大。)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