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用会计处理一些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和未来会计学发展的趋势。阐述了环境会计发展现状,分析了环境会计分类方法,并提出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几点建议,以其为有关会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会计;完善;分类;对策
1 环境会计的基本分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作為现代会计学的两大分支,其主要的不同点体现在:前者是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而后者是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代会计的完整内容。借助于这种分类思想,笔者认为也可将环境会计分为内部环境会计与外部环境会计,环境会计的这一分类,是企业经营目标在现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重新定位。企业只有正确处理好追求盈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最终才能更好地实现盈利目标。为此需要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至少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给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及企业对环保的投入给予客观、真实的核算与披露。二是节约资源投入、扩大环境效果(或效益)。这两项任务的实施产生了内、外部环境会计之分。所以,将内部环境会计的对内环境管理能动性与外部环境会计的对外信息公布客观性相结合,就可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环境会计内容体系。
2 完善我国环境会计对策
(1)健全会计法规,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增强实务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避免各行其是,其具体做法是:①修改《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将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是会计理论付诸实践最强有力的手段。②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将会有效地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③建立环境会计制度。环境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2)加强会计人员素质。①充分利用媒体、报刊、杂志等各种宣传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在职业道德中的作用,把“诚实守信、不做假账、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灌输到广大会计人员灵魂深处。②建立从业人员个人档案,对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将竞争机制引进会计中心人才的选拔、使用和管理中,实行择优上岗、量才使用和定期轮岗制度。在建立会计法律制度时,要把思想引导和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统一起来,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奖惩。③加强会计人员专业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专业培训可以采取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会计人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综合素质的培训,财务人员除了掌握足够的会计知识外,还要充分了解税法、审计法、经济法、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更全面系统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3)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①尽快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统一标准,未建立相关准则之前,可要求企业提供单独的环境报告;②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扩充报表体系;③设立环境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立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行。
(4)建立匹配的环境会计审计。传统会计和报告需要以独立的外部审计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同样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也需要环境审计作为其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环境审计是将审计与企业、其他组织、国家或地区、甚至是某一项目中的有关环境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对环境政策、环境活动、生产经营及其他正常本职活动的环境影响、环保机构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进行审查和监控,以发现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违反环境法规的风险的活动。其目的是确保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信,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要。
(5)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建立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专题研究,组织经济、环境、资源、会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情况,对环境会计理论、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本、会计核算项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纲要。鼓励并资助有关部门、科研院所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环境会计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制定出适合于我国实际国情的环境会计理论及应用体系。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以提高环境会计的核算水平,为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环境会计;完善;分类;对策
1 环境会计的基本分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作為现代会计学的两大分支,其主要的不同点体现在:前者是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而后者是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代会计的完整内容。借助于这种分类思想,笔者认为也可将环境会计分为内部环境会计与外部环境会计,环境会计的这一分类,是企业经营目标在现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重新定位。企业只有正确处理好追求盈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最终才能更好地实现盈利目标。为此需要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至少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给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及企业对环保的投入给予客观、真实的核算与披露。二是节约资源投入、扩大环境效果(或效益)。这两项任务的实施产生了内、外部环境会计之分。所以,将内部环境会计的对内环境管理能动性与外部环境会计的对外信息公布客观性相结合,就可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环境会计内容体系。
2 完善我国环境会计对策
(1)健全会计法规,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增强实务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避免各行其是,其具体做法是:①修改《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将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是会计理论付诸实践最强有力的手段。②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将会有效地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③建立环境会计制度。环境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2)加强会计人员素质。①充分利用媒体、报刊、杂志等各种宣传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在职业道德中的作用,把“诚实守信、不做假账、客观公正”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灌输到广大会计人员灵魂深处。②建立从业人员个人档案,对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将竞争机制引进会计中心人才的选拔、使用和管理中,实行择优上岗、量才使用和定期轮岗制度。在建立会计法律制度时,要把思想引导和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统一起来,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奖惩。③加强会计人员专业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专业培训可以采取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会计人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综合素质的培训,财务人员除了掌握足够的会计知识外,还要充分了解税法、审计法、经济法、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更全面系统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3)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①尽快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统一标准,未建立相关准则之前,可要求企业提供单独的环境报告;②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扩充报表体系;③设立环境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立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行。
(4)建立匹配的环境会计审计。传统会计和报告需要以独立的外部审计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同样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也需要环境审计作为其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环境审计是将审计与企业、其他组织、国家或地区、甚至是某一项目中的有关环境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对环境政策、环境活动、生产经营及其他正常本职活动的环境影响、环保机构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进行审查和监控,以发现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违反环境法规的风险的活动。其目的是确保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信,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要。
(5)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建立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专题研究,组织经济、环境、资源、会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情况,对环境会计理论、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本、会计核算项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纲要。鼓励并资助有关部门、科研院所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环境会计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制定出适合于我国实际国情的环境会计理论及应用体系。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以提高环境会计的核算水平,为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