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质疑中提升阅读质量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字词、句子、段落、“留白”等进行质疑,从而使学生学会质疑,提升质疑能力和阅读质量。
  【关键词】统编语文 质疑 阅读质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57-02
  常言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敢质疑是学习进步的阶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思、有所得,最终提升学习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呢?
  一、对字词进行质疑
  叶圣陶曾经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读书的时候要读得仔细些,一个字一个词也不要放过,这样才能读懂文本的真正意思。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名家名篇,这些文学作品在遣词造句上是非常考究的,教学这些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就关键字词进行质疑,使学生对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理解得更为透彻、深刻。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第四自然段“巴”字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爬山虎的“脚”贴着墙的状态,是本自然段的关键词,对此,笔者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一段话的感受,再圈一圈自己存在疑惑的字词。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质疑,其中就有学生针对“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小圆片,巴住墙”这句话进行质疑,提出了“巴住墙”中的“巴”字为什么不用“贴住墙或者挨住墙”来表达的疑问。针对该生提出的质疑,笔者附和道:是啊,作者为什么要用“巴”字呢?它与“贴、挨”有什么区别呢?在学生都想知道答案之际,笔者并不急于向学生解释,而是让学生先认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如图1),然后拿出一个含有橡胶圆片的布玩具挂绳,把橡胶圆片吸附在黑板上,再请学生轮流到黑板前通过拉扯感受橡胶圆片的吸力。
  从中,学生感受到了“巴”字在本文中是一种拟人的表现手法,把爬山虎的脚用力贴住墙面的感觉写出来了,而“贴、挨”这些词语则表现不出爬山虎与墙面紧紧贴合的感觉。对词语进行质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发展了思维辨析能力和语感,阅读质量得到了提升。
  二、对句子进行质疑
  句子作為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之一,包含的范畴很广,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句子的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进行质疑。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句子,而且可以为学生灵活运用句子进行表达奠定基础。
  统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一文篇幅短小,句子简单,适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质疑。在笔者的启发下,有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树为什么不和喜鹊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不孤单了。”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之后,笔者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插图进行思考,这样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对句子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再如,二年级下册《小毛虫》一文第二段中的“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周游了整个世界”这句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小毛虫会觉得像周游了整个世界?”通过师生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学生从“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中感受到了作者在句子中运用对比、夸张手法的妙处。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就句子进行质疑的切入点有许多,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句子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如让学生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句,提纲挈领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句子等进行质疑,在提升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深化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三、对段落进行质疑
  把握段落的组成以及段落内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顺利地从写一段话过渡到写篇章。一般而言,有的段落开篇点题,有的总括全文、点明主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的作用;有的段落则比较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的则是照应题目、点名主旨、深化中心,或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段落进行质疑,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认识构段的作用,并通过认识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加强篇章意识。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一个提问策略单元,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的时候,笔者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每段话,在对每段话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鼓励学生从段落内容及段落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质疑,让学生运用提问的阅读策略进行学习。通过阅读,学生提出如下疑问:“飞机在夜里的安全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课文中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蝙蝠分辨障碍物和猎物的方法对科学家有什么启发?”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中针对段落之间的联系提出的。学生如果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对篇章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学习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对“留白”进行质疑
  统编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存在“留白”的现象,这些空白大都是作者有意的“留白”,以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文本空白处进行质疑,从而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提升想象能力。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一文中描写了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可是文中对灰雀不见的原因并没有交代,男孩又怎么能确定灰雀一定会飞回来呢?这就是作者有意的留白,教学时笔者鼓励学生就课文的留白处进行质疑:“男孩为什么会对灰雀一定会飞回来那么肯定?”在质疑中,学生想到了男孩捕捉灰雀的情景:“男孩在地上撒上面包渣,在旁边支起一个箩筐,当灰雀飞来的时候,他使劲用绳子一拉,灰雀就被罩在框里了……”有了学生的想象,文本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了,而且学生对男孩为什么会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原因也感受得更加深刻了。再如,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就课题的空白处进行质疑:“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手术台与阵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想象,既激发了阅读期待,又增强了探究课文的兴趣。
  五、在互动中质疑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而且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也会提升质疑能力。
  在教学统编语文四年级语下册《乡下人家》一课的时候,考虑到班上有很多学生是在乡村长大的,对乡下生活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快要结束时,笔者让学生就课文所描写的乡下生活画面以及自身生活体验谈谈自己最喜欢哪一处景致,为什么。这个话题让大家都有话可说,学生纷纷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眼中的乡下景致。在交流中,有学生说:“我觉得乡下太美了,那里的空气特别清新。我每次跟父母回乡下都会欢呼雀跃。”有学生说:“我喜欢作者描写的乡下的瓜架及门前屋后的景致,我觉得作者描写得非常到位,我爷爷奶奶家的门前屋后就是这样的生活场面。作者的描述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学生说:“看了作者的描述,我非常喜欢乡下而不喜欢城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很快就有学生针对前面学生的发言提出质疑:“你这样说不对,乡下有乡下的好,城市有城市的好,比如……”在这样的互动交流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而且积极参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眼界更开阔了,对事物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又如,在教学《父亲、树林和鸟》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文中的“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进行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够对自己不认同的看法进行质疑。通过质疑和争辩,学生的阅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从小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
  【作者简介】陈玉红(1978—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玉州区东明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与研究。
  (责编 黎雪娟)
其他文献
美国教师教育的现代化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教师教育认证的麦当劳化.以加利福尼亚州教师教育认证为例,具体表现为认证体系的效率至上、认证办法的可预测性、认证程序的可计算性、认证过程的可控制性四个纬度.以上这四种主要纬度能够为认证工作创造一个便捷高效的理性管理系统,但也会带来一定的“非理性”行为和负面影响.对此,应对美国教师教育认证麦当劳化的现状保持警觉,对其利弊做出相应的反思,警惕绩效本位的陷阱,重审增值评价的应用,破除数据证据的迷信,省视理性系统的祛魅.
国际化网络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COIL)是一种跨文化虚拟交流模式,它融合了互联网技术、项目式学习和小组协作.本研究对天津某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与纽约某高校日本艺术与文明课程的COIL项目进行跟踪调研,通过访谈和反思日志收集数据,从中方学生的增能情况、对COIL的态度及建议等角度探讨COIL的人才培养效果.数据分析发现COIL可实现多维增能效果,如提升中方学生的语言技能、非语言技能、自信心和主动性等;中方学生对COIL的态度以积极为主
The NAC(NAM,ATAF,and CUC)family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largest families of plant transcription factor,and its members are involved in fruit ripening.Abscisic acid(ABA)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modulate the fruit ripening process.By applying the virus-ind
【摘要】本文阐明互联网备课资源分类与开发渠道,论述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互联网+备课资源的教学实践,提出利用互联网资源明确教学重难点、导入新课、讲解教材、巩固知识等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道德与法治 备课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74-02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初中生身心成长特点,充分体
In this work,a new crystalliz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two polymorphs of sulfamethazine-saccharin(SMT-SAC)cocrystal in bulk.The purity and crystal form of both polymorphs were confirmed by optical microscop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powder X-ra
本文以特级教师叶柱《数与形》教学片段赏析为例,论述引导学生在数与形之间感悟数学思想的策略,将数的问题转化成形的问题,从直观的图形表征中寻找计算方法;通过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换,让学生体会到数与形都是表征问题的方式,由此打通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通道.
【摘要】本文基于阅卷系统对南宁市江南区七年级考生及南宁市五一西路学校七年级考生英语学科期末考试成绩比对分析、评估,揭示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书写、加强词汇教学、加强听说训练、加强阅读理解教学以及注重写作技巧训练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阅卷系统 考试成绩 质量分析 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67-04  成绩是衡量学生掌
学科作为经典的自组织,是知识保存、衍生、应用的学术系统。在外部的强制度环境和内部的弱技术环境共谋下,学科建设陷入他组织范式的窠臼,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的功利主义至上原则,驱动力量上对外部资源的被动依附,组织形式上以制度同形为特征,监督评价上以量化的指标为导向。他组织的发展范式难以实现一流学科的组织目标,一流学科仍需回归自组织范式,以学科组织的学术价值理性消解工具价值理性的遮蔽,以学科组织的交叉协同突破学科边界的壁垒,以学科组织自我创新驱动取代外部单要素驱动,以学科组织的整体性评价代替指标性评价.
【摘要】本文从三个维度出发,论述小学语文高年级作业的设计方法: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型作业、巩固提升型作业、拓展创新型作业,以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三个维度 小学高年级 作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63-02  小学高年级是从小学向中学过渡的关键时期,是小学学习方式向中学学习方式过渡重要的衔接
【摘要】本文论述将“微翻转”这一新模式运用于古诗文教学中的体会,通过教师微导读、课前学习单、课堂微翻转的方式使深度学习在课堂上得以有效发生。  【关键词】古诗文 信息时代 微翻转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65-02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12册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共135篇,约占课文总数的30%。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