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的核心是创新。对于学生而言关于艺术的创新能力,是职业院校提高关于艺术课程的核心。创新改革是必须推进的机制,关于创新能力的考核机制提供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保障和制度保障。研究艺术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方法,可以推进以艺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
关键词:职业院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最近几年来,国内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日益减少,升学至艺术类的学生也随之锐减,在职业院校中,艺术类学生的数量减少得更为明显。因此,职业院校如何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是目前该类院校工作重点之一,高职特色文化如何有效突出,实践教学的注重,就业弹性的掌握,有针对性地培养艺术类学生,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职业院校在培养艺术类学生时,同时需要掌握市场的动态,要以最终就业为根本,不断地调整教育方向,只有这样才跟得上社会的步伐,真正让艺术人才走向社会。
(一)职业学院艺术人才培养目标
在关于人才的培养规格方面,职业院校区别于高等本科类院校和其他的技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在艺术类专业的学习中会被基本素质和自身天分条件约束,可能在领悟艺术方面并不像专业学院那么容易。它不仅是一个勤加练习就能熟能生巧的课程,因此难以针对性地进行大量授课。职业院校在招生时应该注重该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向,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尊重学生自身的先天条件及其学习艺术基本规律,对于高端的技术人才并不是职业学院唯一的目标,应该调整以前的整体招生方向。将不同的因材施教、拓展未来的就业面。将自身兴趣和职业能力相结合,切实将职业发展与学生的专业能力相兼顾,实现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职业学院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现在而言,不论是高职还是本科阶段的学习,学校课程的开设与社会需求不尽符合,各类学生在毕业后难免从事与专业不符合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明确自身优势,利用重实践、重目标、重就业的“高职”特色。当生源的数量不断减少、在各校招生期间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可以吸引更多的有艺术倾向的学生。职业类院校招收到的艺术类学生相比较综合性高等院校的艺术类学生,学生质量相差较大,这样的无法避免的差距非常严重地限制了职业院校艺术教育。
(三)艺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尚存的观念十分老化,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定位使艺术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不清,关于人才培养的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特别是职业院校中大多数老师的教育思想比较传统,他们心中对于艺术教育的不重视,认为其并不是正规的教育,并且容易将机械化的重负工作联系到一起,产生教育抗拒心理。此时,潜移默化了在职业院校中艺术类的学生。
2.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职业导向错误,过度盲目追求,心中的行业期望度过高,不愿意从基础岗位坐起,在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渴望成为“明星”。这样的状态让学校中的艺术类学生始终在停滞的状态下。
3.职业院校关于艺术类专业的制度久未更新,仍然停留在文字环节。虽然有系统的条例和规定,但是由于处罚不严、执行不力使内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一般。总而言之仍旧由于没有一套成型的可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应该重视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制定多样化的方案和目标,让特长不同、志趣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成长模式,让教育更有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艺术之路。每个艺术专业的各类人才在实现目标及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抑或评价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会形成不一样的培养人才模式。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同一时间在同一个学校改革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创新是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最为基础与关键的。
(二)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1.依托课堂,在课堂可加强素质、专业教育,让专业知识在课内消化,让创新与教学同行,让学生在课堂上创新,而老师重在点拨而不是全部教授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思想。倡导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
2.利用多方面的活动方式,加强课外实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全国各类竞赛为契机,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为载体,以提高素质与专业能力为目的积极参与活动。
3.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建立合理的操作平台。实践是保障教育结果的有效以及必不可少的途径,没有实践平台的支持,好的設计、方法、内容也是流于形式。寻找校外的合作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毕业环节考核机制
毕业是检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将艺术创新能力作为毕业考核的一个指标,强调创新实践为根本、综合能力为基础。为了更好发挥毕业考核的作用,让学生注重艺术创新能力,促进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对考核机制进行改革,严格实施考核机制。无论是毕业展演、毕业设计还是毕业论文都应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并由专业评审提出指导意见及评分。
“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因此职业院校的改革之路必定离不开创新与实践 。以创新为指导的实践教学为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为开展教学提供了一条可以走的捷径。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注重课外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于课内理论教学相互促进与相互融通。
[1]聂书法,郑君玲.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人才,2013(3).
[2]章文.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5(3).
关键词:职业院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
一、职业学院的基本情况
最近几年来,国内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日益减少,升学至艺术类的学生也随之锐减,在职业院校中,艺术类学生的数量减少得更为明显。因此,职业院校如何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是目前该类院校工作重点之一,高职特色文化如何有效突出,实践教学的注重,就业弹性的掌握,有针对性地培养艺术类学生,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职业院校在培养艺术类学生时,同时需要掌握市场的动态,要以最终就业为根本,不断地调整教育方向,只有这样才跟得上社会的步伐,真正让艺术人才走向社会。
(一)职业学院艺术人才培养目标
在关于人才的培养规格方面,职业院校区别于高等本科类院校和其他的技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在艺术类专业的学习中会被基本素质和自身天分条件约束,可能在领悟艺术方面并不像专业学院那么容易。它不仅是一个勤加练习就能熟能生巧的课程,因此难以针对性地进行大量授课。职业院校在招生时应该注重该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向,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尊重学生自身的先天条件及其学习艺术基本规律,对于高端的技术人才并不是职业学院唯一的目标,应该调整以前的整体招生方向。将不同的因材施教、拓展未来的就业面。将自身兴趣和职业能力相结合,切实将职业发展与学生的专业能力相兼顾,实现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职业学院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现在而言,不论是高职还是本科阶段的学习,学校课程的开设与社会需求不尽符合,各类学生在毕业后难免从事与专业不符合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明确自身优势,利用重实践、重目标、重就业的“高职”特色。当生源的数量不断减少、在各校招生期间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可以吸引更多的有艺术倾向的学生。职业类院校招收到的艺术类学生相比较综合性高等院校的艺术类学生,学生质量相差较大,这样的无法避免的差距非常严重地限制了职业院校艺术教育。
(三)艺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尚存的观念十分老化,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定位使艺术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不清,关于人才培养的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特别是职业院校中大多数老师的教育思想比较传统,他们心中对于艺术教育的不重视,认为其并不是正规的教育,并且容易将机械化的重负工作联系到一起,产生教育抗拒心理。此时,潜移默化了在职业院校中艺术类的学生。
2.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职业导向错误,过度盲目追求,心中的行业期望度过高,不愿意从基础岗位坐起,在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渴望成为“明星”。这样的状态让学校中的艺术类学生始终在停滞的状态下。
3.职业院校关于艺术类专业的制度久未更新,仍然停留在文字环节。虽然有系统的条例和规定,但是由于处罚不严、执行不力使内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一般。总而言之仍旧由于没有一套成型的可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二、以创新为基石改革方案研究
(一)创新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应该重视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制定多样化的方案和目标,让特长不同、志趣不同、专业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成长模式,让教育更有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艺术之路。每个艺术专业的各类人才在实现目标及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抑或评价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会形成不一样的培养人才模式。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同一时间在同一个学校改革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创新是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最为基础与关键的。
(二)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1.依托课堂,在课堂可加强素质、专业教育,让专业知识在课内消化,让创新与教学同行,让学生在课堂上创新,而老师重在点拨而不是全部教授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思想。倡导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
2.利用多方面的活动方式,加强课外实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全国各类竞赛为契机,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为载体,以提高素质与专业能力为目的积极参与活动。
3.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建立合理的操作平台。实践是保障教育结果的有效以及必不可少的途径,没有实践平台的支持,好的設计、方法、内容也是流于形式。寻找校外的合作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毕业环节考核机制
毕业是检查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将艺术创新能力作为毕业考核的一个指标,强调创新实践为根本、综合能力为基础。为了更好发挥毕业考核的作用,让学生注重艺术创新能力,促进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对考核机制进行改革,严格实施考核机制。无论是毕业展演、毕业设计还是毕业论文都应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并由专业评审提出指导意见及评分。
三、结语
“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因此职业院校的改革之路必定离不开创新与实践 。以创新为指导的实践教学为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为开展教学提供了一条可以走的捷径。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注重课外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于课内理论教学相互促进与相互融通。
参考文献:
[1]聂书法,郑君玲.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人才,2013(3).
[2]章文.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