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样,读者与文本、编者(包括插图的创作者)之间也通过阅读行为这一桥梁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那么,插图——作为特殊的对话成员,就不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被遗忘。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插图,犹如架设在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间的桥梁,促进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紧密配合,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巧看课文插图开展课堂练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作文素养。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善于挖掘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会让插图“活起来”“开口说话”。因此,精彩纷呈的课文插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用好这一资源学生能笔下生“话”。
【关键词】缤纷插图;教学资源;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现象一:摈弃插图。
一次听一年级汉语拼音公开课《ang、eng、ing、ong》,上课老师为了表示对此次公开课的重视,全部摈弃课文的插图,重新从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缤纷的看似陌生的插图让刚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的孩子目不暇接,而整节课却忽略了重点的落实,更别说练习说话了。可想而知,老师课前花了大量时间搜集图片却没有收到真正的效果。
现象二:虚用插图。
课文教学中有借助插图现象,但没有发挥插图对学生学文的真正辅助作用,通常教学开头插图的运用仅仅是简单的一带而过,教师也没有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学生观察插图只是停留于表面、盲目无序、局限于片面而无法对插图展开对话,当然也不会沿着插图这个桥梁深入到课文的对话。
现象:重文弃图。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通常会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让学生先读一读,再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感人的画面?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语言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紧接着就进行总结。这样的插图运用没有紧紧抓住关键词引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走进文字中,结果学生一时很难感悟出画面,浮在文字表面,需要我们教师能静下心来细细地研读课文中的插图,找到课文和插图的最佳结合点,就会发现它与课文内容是多么的和谐与统一,是对这段文字的补充。在教学设计時能适时引导学生沿着结合点走进插图,去聆听插图的声音,一定会写出独到的见解。
一、结合课文插图,模仿写话
叶圣陶说:“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因此引导模仿画面,想象画面促表达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模仿性大、可塑性强。他们无论是在说话、走路或者是在学习、生活上都喜欢模仿别人或课本上说的来做。说话、写话教学要特别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观察,进行模仿。
例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8《看菊花》一文,学生仔细观察后,想想菊花的颜色怎样?数量怎样?近看远看怎样?他们在什么时候开放,有什么值得你喜欢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看着书上的美丽插图模仿画一幅图,并仿照课文第二段,写一段话。语文课也有美术的味道,让学生忙得不亦乐乎。翻开学生的自由读写本,看着那一幅幅图画,那一段段文字,简直会让你忘记他们的年龄。现把他们写的话摘录如下:
池塘里的荷花开了,有红的、白的、黄的、淡红的,它们自由自在地漂在水面上真是美极了。
花园里的花开了,有白的芍药、红的玫瑰、黄的夜来香,还有长满刺的仙人掌,走近闻一闻,啊,真香呀!
公园里的梅花开了,有火红的、雪白的、粉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看了它们真是舍不得回家。
读了这些句子,你不觉得一年级孩子们不仅是在仿照课文写,而且还在创造写作吗?当同学们会仿写又意犹未尽时,我随机布置让他们把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植物介绍给大家。观察插图是初步输入信息的话,模仿画插图则是真正的输入,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则是输出了,在这不经意的出入之间他们的想象力、创造精神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二、借助课文插图,展开写话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可见,图的力量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看似静态的一幅幅插图,会观察的人会把它当成一部电影。可见慧眼赋予插图生命力,让插图活了起来,并开口说话了。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这是宋朝理学家邵康节的一首启蒙诗,它向我们呈现一幅郊外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全诗二十字,巧用十个数字,撷取古诗中常见意象,展示了一幅自然、朴实、朦胧的乡村风俗画。虽然童谣只有二十个字,但走进文字,走进插图像看电影一样看一看,用心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远远不止二十个字。这首诗没有难字,也无更深意蕴,却很有画面感,很像视觉艺术的叙事结构。如果这是一部电影,作者就是按照大全景、全景、小全景或中景、近景或特写的经典镜头语言在叙事。
在第一课时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让孩子边看插图边自己观察研读。当然此时老师要交给孩子一定的观察方法,如由远及近,特显镜头可以观察颜色、闻闻香味、想想自己置身其中的那份感觉。学生在观察研读的基础上写话,写话能由远及近,凸出特显镜头写详细,我想诗的内容就在边看边写中理解感悟了。
这首诗是一年级孩子学完汉语拼音第一课,在说话时可以为孩子降低难度,如集体交流的时候可以分步进行。
师:原来,这首诗还是一部很美的电影。电影一开始向我们播放了什么呢?
生:我就看到有几户人家。
师:对的,电影开始向我们展现了不远处有几户人家,这是全景。(从远处观察到的)那再稍微近一些呢? 生:稍近些的是亭子,有的亭子高,有的亭子矮。
师:好的!看来你已经进入电影了,亭子的高矮你都能观察到,真会观看!老师刚提醒你们的,还有特显镜头呢?看谁看得最仔细,感触最深。
生:我看到八九枝漂亮的花。
师:这儿的八九支不是准确数,是说各种各样的花比较多。
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花儿盛开着,我走进它们低头闻了闻,有淡淡的花香,真舒服。
插图变成心中的电影,让插图有了生命力,“活了起来”,学生觀察着表达着。这样把一首二十字的小诗不知不觉中就展开写了。
三、借助课文插图,丰满写话
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画原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传画”。在课堂教学中更要合理恰当运用好这宣传画,让写话增加一定的深度。
课文的插图,编者一般不加题目,但它又是根据文中某一情节而绘的。在授课时,我配合插图教学,要求学生给插图起一个贴切的名字。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开拓他们的思维。 如:《大禹治水》是一个历史故事。课文中一共有四幅插图。在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出示了这四幅图。首先让学生根据画面看懂图意,接着让他们给每幅插图找到相应的课文段落,最后请学生图文对照,用自己的语言为每一幅插图题名。整节课我把插图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尤其是请学生给插图题名,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洪水泛滥,无家可归;挖河劈山,引流入海;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英雄,代代相传。学生所编的这些题目,既不长篇累赘,又切合画意,饶有趣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对课文的内容熟悉,反复阅读与文本充分对话后才能做到。四幅图命名之后,让学生任选一幅满意的图开始张开想象的翅膀添加图中没有的内容,让所选的图更加丰满起来。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材插图中蕴藏着无限的教学资料,它决不是一种摆设和点缀。我们要做有心人,努力去挖掘和开发,认真地研读和运用插图,课文插图以多种形态走进学生的大脑,并在孩子的大脑中“活跃起来”,“开口说话”便于学生聆听插图的声音,那学生的笔下定能生“话”。
参考文献
[1] 徐素梅.阅读教学点滴[J].江苏教育,2006(3).
[2]《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一年级下册。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缤纷插图;教学资源;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现象一:摈弃插图。
一次听一年级汉语拼音公开课《ang、eng、ing、ong》,上课老师为了表示对此次公开课的重视,全部摈弃课文的插图,重新从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缤纷的看似陌生的插图让刚从幼儿园过渡到一年级的孩子目不暇接,而整节课却忽略了重点的落实,更别说练习说话了。可想而知,老师课前花了大量时间搜集图片却没有收到真正的效果。
现象二:虚用插图。
课文教学中有借助插图现象,但没有发挥插图对学生学文的真正辅助作用,通常教学开头插图的运用仅仅是简单的一带而过,教师也没有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学生观察插图只是停留于表面、盲目无序、局限于片面而无法对插图展开对话,当然也不会沿着插图这个桥梁深入到课文的对话。
现象:重文弃图。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通常会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让学生先读一读,再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感人的画面?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语言描述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紧接着就进行总结。这样的插图运用没有紧紧抓住关键词引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走进文字中,结果学生一时很难感悟出画面,浮在文字表面,需要我们教师能静下心来细细地研读课文中的插图,找到课文和插图的最佳结合点,就会发现它与课文内容是多么的和谐与统一,是对这段文字的补充。在教学设计時能适时引导学生沿着结合点走进插图,去聆听插图的声音,一定会写出独到的见解。
一、结合课文插图,模仿写话
叶圣陶说:“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因此引导模仿画面,想象画面促表达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模仿性大、可塑性强。他们无论是在说话、走路或者是在学习、生活上都喜欢模仿别人或课本上说的来做。说话、写话教学要特别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观察,进行模仿。
例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8《看菊花》一文,学生仔细观察后,想想菊花的颜色怎样?数量怎样?近看远看怎样?他们在什么时候开放,有什么值得你喜欢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看着书上的美丽插图模仿画一幅图,并仿照课文第二段,写一段话。语文课也有美术的味道,让学生忙得不亦乐乎。翻开学生的自由读写本,看着那一幅幅图画,那一段段文字,简直会让你忘记他们的年龄。现把他们写的话摘录如下:
池塘里的荷花开了,有红的、白的、黄的、淡红的,它们自由自在地漂在水面上真是美极了。
花园里的花开了,有白的芍药、红的玫瑰、黄的夜来香,还有长满刺的仙人掌,走近闻一闻,啊,真香呀!
公园里的梅花开了,有火红的、雪白的、粉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看了它们真是舍不得回家。
读了这些句子,你不觉得一年级孩子们不仅是在仿照课文写,而且还在创造写作吗?当同学们会仿写又意犹未尽时,我随机布置让他们把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植物介绍给大家。观察插图是初步输入信息的话,模仿画插图则是真正的输入,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则是输出了,在这不经意的出入之间他们的想象力、创造精神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二、借助课文插图,展开写话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可见,图的力量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看似静态的一幅幅插图,会观察的人会把它当成一部电影。可见慧眼赋予插图生命力,让插图活了起来,并开口说话了。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这是宋朝理学家邵康节的一首启蒙诗,它向我们呈现一幅郊外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全诗二十字,巧用十个数字,撷取古诗中常见意象,展示了一幅自然、朴实、朦胧的乡村风俗画。虽然童谣只有二十个字,但走进文字,走进插图像看电影一样看一看,用心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远远不止二十个字。这首诗没有难字,也无更深意蕴,却很有画面感,很像视觉艺术的叙事结构。如果这是一部电影,作者就是按照大全景、全景、小全景或中景、近景或特写的经典镜头语言在叙事。
在第一课时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让孩子边看插图边自己观察研读。当然此时老师要交给孩子一定的观察方法,如由远及近,特显镜头可以观察颜色、闻闻香味、想想自己置身其中的那份感觉。学生在观察研读的基础上写话,写话能由远及近,凸出特显镜头写详细,我想诗的内容就在边看边写中理解感悟了。
这首诗是一年级孩子学完汉语拼音第一课,在说话时可以为孩子降低难度,如集体交流的时候可以分步进行。
师:原来,这首诗还是一部很美的电影。电影一开始向我们播放了什么呢?
生:我就看到有几户人家。
师:对的,电影开始向我们展现了不远处有几户人家,这是全景。(从远处观察到的)那再稍微近一些呢? 生:稍近些的是亭子,有的亭子高,有的亭子矮。
师:好的!看来你已经进入电影了,亭子的高矮你都能观察到,真会观看!老师刚提醒你们的,还有特显镜头呢?看谁看得最仔细,感触最深。
生:我看到八九枝漂亮的花。
师:这儿的八九支不是准确数,是说各种各样的花比较多。
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花儿盛开着,我走进它们低头闻了闻,有淡淡的花香,真舒服。
插图变成心中的电影,让插图有了生命力,“活了起来”,学生觀察着表达着。这样把一首二十字的小诗不知不觉中就展开写了。
三、借助课文插图,丰满写话
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画原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所不及,所以是一种宣传画”。在课堂教学中更要合理恰当运用好这宣传画,让写话增加一定的深度。
课文的插图,编者一般不加题目,但它又是根据文中某一情节而绘的。在授课时,我配合插图教学,要求学生给插图起一个贴切的名字。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开拓他们的思维。 如:《大禹治水》是一个历史故事。课文中一共有四幅插图。在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出示了这四幅图。首先让学生根据画面看懂图意,接着让他们给每幅插图找到相应的课文段落,最后请学生图文对照,用自己的语言为每一幅插图题名。整节课我把插图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尤其是请学生给插图题名,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洪水泛滥,无家可归;挖河劈山,引流入海;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英雄,代代相传。学生所编的这些题目,既不长篇累赘,又切合画意,饶有趣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对课文的内容熟悉,反复阅读与文本充分对话后才能做到。四幅图命名之后,让学生任选一幅满意的图开始张开想象的翅膀添加图中没有的内容,让所选的图更加丰满起来。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材插图中蕴藏着无限的教学资料,它决不是一种摆设和点缀。我们要做有心人,努力去挖掘和开发,认真地研读和运用插图,课文插图以多种形态走进学生的大脑,并在孩子的大脑中“活跃起来”,“开口说话”便于学生聆听插图的声音,那学生的笔下定能生“话”。
参考文献
[1] 徐素梅.阅读教学点滴[J].江苏教育,2006(3).
[2]《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一年级下册。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