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感刍议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b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数来表达和交流,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各种活动深切体会数的价值,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关键词]数感建立 体验 优化 升华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58
  数感是什么?浅显一点说,数感就是从层面上理解数字和计算,是最基本的数学素养,只有具备了这种素养,学生对于数的理解才能更透彻,对于数的运用才能更随心所欲,在处理问题时才能自然而然地想到利用数去解决。只有当对数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了解,对数的运行计算有清晰的条理,才能说具备数感,数感像一座桥,一边连着数学,一边连着现实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融入生活,建立数感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数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本上所提到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把已有经验运用到数学学习中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主动探索,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例如,在教学“0”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活跃一下气氛,比如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看起来特别像0或者就是0。”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强,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有的说:“电话机的数字键里面有0。”有的说:“我的尺子上有0。”还有的说:“我量体温时看到体温计上也有0。”通过举例,学生就会更清晰地理解,“0”不仅代表什么都没有,同时也可能是一个事物的起点,还可能是事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教学“数的读、写法”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生活中用到的数。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生日、身高、体重、电话号码等一些有具体意义的数。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不仅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也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二、动手实践,形成数感
  抽象、概括力强、逻辑性强是数学的三大特点,因此教师不能只靠单一的讲解知识,要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例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活动一: 称一称。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进行称量,比如苹果、盐、洗衣粉等。活动二:数一数。让学生自己数1千克苹果有几个,或者几袋盐是1千克。活动三:掂一掂。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活动四:找一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外观一样但重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是1千克的那一个。
  通过这些课堂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1千克的概念,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与数学知识亲密接触的机会,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三、自主探索,体验数感
  数学家波利亚说:“自主发现能够使人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发现并掌握知识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学习知识最快速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以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数感,最后得出结论。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四条边边长相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正方形沿着对角线对折,发现相邻的两条边长度是一样的,得出正方形四条边边长相等这一结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了记忆,在实践中体验数感。
  四、加强估算,发展数感
  课程标准建议:“要重视训练学生口算,对学生的估算能力进行有意识培养,引导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解决问题,避免学生过于依赖计算器等一些电子产品;只重视技能性的训练是不行的,不科学且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解决问题时,要结合问题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便捷更有效的计算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
  比如,在教学“计量单位”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题练习,设定一些带有估算性质的题目。如一根跳绳长约( ),讲台的长约( ),一袋梨重4( ),一支铅笔长20( )等。对数据的提取及加工,能反映出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数感;对运算结果的大致估算,并符合常理地解释这样估算的原因也能反映出学生的数感。如“王奶奶养一年鸡可以赚494元,养一年鸭则可以赚229元,请大概估算一下王奶奶这一年养鸡养鸭一共可以赚多少钱?”每个学生思考的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也不相同。比如有学生这样算,先将整百部分相加,400加200的和是600,然后94与29的和比100大,可以估算出赚的钱大于700元;也有学生这样算,494接近500,229接近250,所以可以用500加250得到750,估算出赚的钱一定比750元要少;还有学生将以上两种结果综合起来得到“王奶奶赚的钱一定是大于700元,但是小于750元”。这些学生的思路都是对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向与自己思路不同的学生解释自己的估算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估算能力。
  五、充分交流,优化数感
  学生对于未知世界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相互沟通的平台,这样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优化。
  例如,在教学“认识米”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量出教室的长和宽,这时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就会充分体现出来,有的直接用尺子量,有的先量一段1米长的绳子,再用这段绳子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更多测量的方法,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六、实际应用,升华数感
  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建立数感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所有的知识只有通过实际运用后才能够加深理解,巩固概念。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在学习知识时就会更加省力,学得更深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接触生活,感受现实,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寻找数学,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乘坐汽车去郊外春游,已知大车可以坐6个人,每辆车租金10元钱;小车可以坐4个人,每辆车租金8元钱,全班一共有50个学生,请找出一个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且阐述这个方案好在哪里。学生积极讨论,研究了许多种租车方案,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得出结论:租7辆大车和2辆小车最划算。用学生的亲身经历作例子进行探讨,不仅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数的理解,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当然,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和科学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数感就能得到发展。
  (责编 李琪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化思维的认知阶段,形象直观的表达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消融矛盾、多维印证,创作组合等教学手段,利用直观的教学素材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让数学课堂活力四射。  [关键词]消融矛盾;多维印证;创作组合;实践操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
[摘 要]审题能力的提高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的错误、图中的有效数据,以及题目的关键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提取题目的有效信息,找准主干,进而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审题能力;解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71-01  小学生由于自身理解能力或者性格问题的原因,在解题的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的繁荣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健康也更加的关注,人们对于健康体检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目前,B超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它能准确地显示出体内脏器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突出表现为"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给,你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处于被剥夺的状态,教学也被看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单向行为。为了改变这一现象
中风作为当今社会一种危害性高、死亡率高的健康杀手,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合理选取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师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对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
本文主要介绍了助立椅的发展前景以及现有的部分助立椅中的机构设计原理,其中重点介绍了电动推杆在助立椅中的应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老年人站立困难的问题,设计一款
[摘 要]问题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数学学科中“综合与实践”的基本特性。教师应联系实际,通过设置趣味活动、操作实践活动等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综合运用;丰富游艺;实践;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88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学科四大课程内容之一,以问题为平台、教师与学生共同
目的:探讨产妇应用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手术的效果。方法:200例初产妇随机平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法进行会阴侧切,试验组采用滑行式手法行会阴侧切术,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推拿、针刺配合TDP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06例患者均给予推拿、针刺配合TDP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74例,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