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习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加深学生对语文的认知。目前学生的时间大都集中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体验生活,在学生的习作中能够感受到学生作品与实际情况的脱离,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生活化习作教学,让学生收集生活素材,感受生活情境,创作出真正符合实际情况的生活化习作。
关键词:习作生活化;真善美;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9-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54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行业的重大改革,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他人的优秀作品中汲取更多的创作灵感,让学生走进生活收集生活素材,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习作创作,让写作更加贴合实际。本文针对小学习作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活化习作教学。
一、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阻碍了教师推进生活化写作教学。首先,我国目前的语文习作教学还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以考试成绩为目标,进行应试化教学,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写作技巧得到高分,对所有的学生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和写作需求,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创作的乐趣,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写作素材的积累过程中来,使文章失去了灵活性和个性。其次,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中并没有明确教学重点,就是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没有挖掘教学中的重点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因此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并不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限制过多,一般是教师准备作文主题并且进行写作前的分析,学生在课堂上按照教师的规定和思路进行创作,教师在课后进行批改,以上过程形成一套传统的写作教学系统。这里教师的写作前分析并不是教师倡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路创作,而是对学生传授写作定式,导致学生创作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创作特色。主题是描写人物的,一般是先写人物的外貌,再通过两三件事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品质;主题是描写活动的,一定先写上规则,再写活动开展的经过;段落一般是总分总结构,中间的三段一般是以过渡句作为段首内容;作文结尾如果主题是描写人物的就要对人物表示赞美,如果是写景的就要赞颂美丽的大好河山,如果是写事的就一定要展现学到的道理……这些全部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传授的写作定式,缺乏学生自主创新[1]。此外部分教师对作文的评价并没有实质的意义,拿到学生的文章后先看符不符合字数的要求,然后再看结构符不符合传统框架,接着再看写作中是否运用了大量优美的词句,这些评语空泛没有意义,没有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评价,不会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浪费了评价时间。以上都是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亟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改进。
二、生活化习作教学的意义
生活化习作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多种意义,接下来进行具体的阐述。首先,生活化习作教学有着自身难以超越的优势,生活化习作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写作教学,是将习作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进行习作创作,消除紧张感,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素材收集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对于创作的兴趣和创作的积极性。其次,生活化习作教学有着难以超越的独特性。小学语文针对的对象是小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小学生好奇心极强,在课堂上表现活泼,没有形成成熟的心智,很难对一件事物给予长期的注意[2]。生活化习作教学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写作的素材和灵感,能够把生活素材渗透到写作中,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形成和教师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习作能力。
三、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课堂氛围
高质量的学习离不开学习環境的帮助,学习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学习情境创建。在生活化习作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有效激活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生活情境设计中,教师要挖掘课本中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律的生活化习作教学课堂。生活情境的创建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故事带入、真实体验等方式进行创建,让小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找到一片净土。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生动活泼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来,让学生在良好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自主思考,寻找写作灵感。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时会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文章增加色彩。
(二)积累生活素材,丰富表达内容
生活素材的积累可以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进行。小学生大量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想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搜集写作的生活素材,首先可以从校园生活入手。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素材,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作为写作的基本素材[3]。其次,社会生活对小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生活构成,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积累的生活素材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参加社会生活活动,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素材。把实际生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文字记录社会生活。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进行参观,对产生深刻记忆的作品进行全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出写作素材。 艺术源于生活。学生写作创作就是一种艺术,学生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搜集素材,将自己经历过的某一件事记录下来,比如买东西、旅游、养动植物等都可以成为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可以丰富学生写作表达的内容,提高习作学习的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加强互动交流,碰撞写作灵感
提高写作质量和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就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传统的写作教学通常以“学生写作—教师评价—教师反馈给学生”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浪费了时间,不仅给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工作压力,而且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情况,不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因此在生活化写作教学中,要加强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在课堂上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搭建有效的平台,这对学生写作灵感的激发和思维的碰撞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互相之间聆听对方的想法和灵感,找到其中的优点和缺点,完善写作的思路,能够提高写作的整体水平和效果。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播放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让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教师不过多地参与意见,而是在旁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地说出心中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做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而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评,提高他们的文字鉴赏能力,并且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欣赏到其他同学的观点和写作技巧,进而完善自己的作品。这种评价方式也能让评价不掺杂过多的主观意见,更加有效和真实。
(四)整合生活素材,组织有效训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更多地进行生活体验,还要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总结归纳出生活素材,提升写作质量。教师要以学生的学校活动作为生活素材整合的途径,鼓励学生观察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把不同的收集形式相整合,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培养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创作出结构完整、内容新颖、表达清晰流畅,符合写作要求的佳作。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多多参加社会生活,关心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热点新闻,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归纳。教师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家庭生活的素材积累,这样的整合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写作质量和水平。
(五)习作主题生活化,开展多样化活动
传统的写作教学通常是直接采取课本上的命题,并且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一定的设计和整改。在生活化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生活化主题设计,让写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看到主题后就可以思考都有什么样的素材可以运用到写作过程中来,让学生学会写作、敢于写作。教师在决定主题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到主题的具体化和清晰化,不能让主题过于广泛,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定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活动,从活动中寻找更多的生活化写作灵感,帮助学生理解写作主题,理解主题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多样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更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深刻的认知,让学生学会写作并且爱上写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习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课改对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改变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写作素材收集过程中来。紧密贴合生活积极开展生活化写作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自主收集素材,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写作质量,从而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恒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30):128.
[2]颜懋祺.例谈生活化策略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6):34.
[3]韩柳.小學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过程生活化策略的研究[J].赤子旬刊,2014(2):235.
作者简介:谢燕花(1984.7— ),女,汉族,甘肃定西人,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习作生活化;真善美;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9-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9.054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行业的重大改革,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他人的优秀作品中汲取更多的创作灵感,让学生走进生活收集生活素材,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习作创作,让写作更加贴合实际。本文针对小学习作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活化习作教学。
一、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阻碍了教师推进生活化写作教学。首先,我国目前的语文习作教学还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以考试成绩为目标,进行应试化教学,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写作技巧得到高分,对所有的学生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和写作需求,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创作的乐趣,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写作素材的积累过程中来,使文章失去了灵活性和个性。其次,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中并没有明确教学重点,就是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没有挖掘教学中的重点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因此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并不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限制过多,一般是教师准备作文主题并且进行写作前的分析,学生在课堂上按照教师的规定和思路进行创作,教师在课后进行批改,以上过程形成一套传统的写作教学系统。这里教师的写作前分析并不是教师倡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路创作,而是对学生传授写作定式,导致学生创作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创作特色。主题是描写人物的,一般是先写人物的外貌,再通过两三件事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品质;主题是描写活动的,一定先写上规则,再写活动开展的经过;段落一般是总分总结构,中间的三段一般是以过渡句作为段首内容;作文结尾如果主题是描写人物的就要对人物表示赞美,如果是写景的就要赞颂美丽的大好河山,如果是写事的就一定要展现学到的道理……这些全部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传授的写作定式,缺乏学生自主创新[1]。此外部分教师对作文的评价并没有实质的意义,拿到学生的文章后先看符不符合字数的要求,然后再看结构符不符合传统框架,接着再看写作中是否运用了大量优美的词句,这些评语空泛没有意义,没有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评价,不会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浪费了评价时间。以上都是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亟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改进。
二、生活化习作教学的意义
生活化习作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多种意义,接下来进行具体的阐述。首先,生活化习作教学有着自身难以超越的优势,生活化习作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写作教学,是将习作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进行习作创作,消除紧张感,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素材收集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对于创作的兴趣和创作的积极性。其次,生活化习作教学有着难以超越的独特性。小学语文针对的对象是小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小学生好奇心极强,在课堂上表现活泼,没有形成成熟的心智,很难对一件事物给予长期的注意[2]。生活化习作教学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写作的素材和灵感,能够把生活素材渗透到写作中,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形成和教师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习作能力。
三、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课堂氛围
高质量的学习离不开学习環境的帮助,学习环境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学习情境创建。在生活化习作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有效激活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生活情境设计中,教师要挖掘课本中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律的生活化习作教学课堂。生活情境的创建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故事带入、真实体验等方式进行创建,让小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找到一片净土。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生动活泼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来,让学生在良好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自主思考,寻找写作灵感。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时会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文章增加色彩。
(二)积累生活素材,丰富表达内容
生活素材的积累可以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进行。小学生大量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想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搜集写作的生活素材,首先可以从校园生活入手。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素材,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作为写作的基本素材[3]。其次,社会生活对小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生活构成,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积累的生活素材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参加社会生活活动,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素材。把实际生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文字记录社会生活。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进行参观,对产生深刻记忆的作品进行全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出写作素材。 艺术源于生活。学生写作创作就是一种艺术,学生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搜集素材,将自己经历过的某一件事记录下来,比如买东西、旅游、养动植物等都可以成为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可以丰富学生写作表达的内容,提高习作学习的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加强互动交流,碰撞写作灵感
提高写作质量和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就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传统的写作教学通常以“学生写作—教师评价—教师反馈给学生”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浪费了时间,不仅给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工作压力,而且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情况,不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因此在生活化写作教学中,要加强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在课堂上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搭建有效的平台,这对学生写作灵感的激发和思维的碰撞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互相之间聆听对方的想法和灵感,找到其中的优点和缺点,完善写作的思路,能够提高写作的整体水平和效果。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播放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让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教师不过多地参与意见,而是在旁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地说出心中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改变传统做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而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评,提高他们的文字鉴赏能力,并且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欣赏到其他同学的观点和写作技巧,进而完善自己的作品。这种评价方式也能让评价不掺杂过多的主观意见,更加有效和真实。
(四)整合生活素材,组织有效训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更多地进行生活体验,还要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总结归纳出生活素材,提升写作质量。教师要以学生的学校活动作为生活素材整合的途径,鼓励学生观察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把不同的收集形式相整合,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培养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创作出结构完整、内容新颖、表达清晰流畅,符合写作要求的佳作。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多多参加社会生活,关心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热点新闻,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归纳。教师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家庭生活的素材积累,这样的整合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写作质量和水平。
(五)习作主题生活化,开展多样化活动
传统的写作教学通常是直接采取课本上的命题,并且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一定的设计和整改。在生活化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生活化主题设计,让写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看到主题后就可以思考都有什么样的素材可以运用到写作过程中来,让学生学会写作、敢于写作。教师在决定主题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到主题的具体化和清晰化,不能让主题过于广泛,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定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活动,从活动中寻找更多的生活化写作灵感,帮助学生理解写作主题,理解主题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多样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更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深刻的认知,让学生学会写作并且爱上写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习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课改对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改变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写作素材收集过程中来。紧密贴合生活积极开展生活化写作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自主收集素材,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写作质量,从而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恒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30):128.
[2]颜懋祺.例谈生活化策略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6):34.
[3]韩柳.小學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过程生活化策略的研究[J].赤子旬刊,2014(2):235.
作者简介:谢燕花(1984.7— ),女,汉族,甘肃定西人,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