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8-189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安排的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独有意义: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没有历史,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历史就是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陆陆续续地加入了不少历史题材的内容。历史的领域是广泛的、综合的。历史的厚重让我们不知如何取舍,历史的遥远让我们看起来那么模糊,历史题材课文的非纯历史特性又让我们不知道在历史和品德之间如何把握。“望史生畏”是多数品德课教师的共同心理,许多教师感到很无助,仅有的课本中呈现的部分图片,难以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尽管老师们费尽心机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学生们却还是无动于衷。历史题材的教学成为道德与法治老师们心中的一道难题。因此,我们可以从整合目标,突出重点;钻研教材,恰当取舍;运用方法,力求有效等几方面进行尝试,以便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品读,读懂历史题材课文,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实施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教育。
一、整合目标,突出重点。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生活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會、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要改变偏重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史地内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重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史地教学内容是以“散点”形式呈现的,教材在编写时,不是按史地学科知识上的逻辑在编写,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连相关的史地内容,因此,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来确定课时目标,是道德与法治课史地教学要突破的第一点。
例如:五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之一:“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由浅入深,既要注意如何将主题中的“文明的曙光”、“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智者”教学目标整合,又要注意与后面的两个主题“可爱的祖国”与“我们同有一个家”三维目标的整合。就“文明的曙光”侧重扣住“文明”二字,通过古老的神话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的历史悠久;“伟大的发明”扣住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其“伟大”的实质,感受中国是文明古国同时,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杰出的智者”重点对孔子、孙武等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感悟“智”的表现,再通过操作实践,感受自己的家族发展与变化,从而发自内心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自豪。在“可爱的祖国”中,透过辽阔的疆土、海域及其与邻国的比较,进一步引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感受。
二、钻研教材,恰当取舍。
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首先应当领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用意,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仔细研读一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通晓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再把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梳理一遍就会发现,历史主题课文近75%集中安排在五年级下册。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个年段加入大量历史题材的品德教育是合适的,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但是,由于课程的综合性特点,教材不是按照传统的历史分类方法进行编写,而是以“散点”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内容,导致部分课文材料组织十分复杂,看得教师眼花缭乱,抓不住教学的主线。因此,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恰当地组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的步骤是:1.解读教材。教材体现了编者的什么意图;2.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3.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逻辑的正确思路并重组教学内容,对教材中呈现出的史地内容作出恰当的取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教学落在实处。
例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这个目标侧重在主题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体现。那么如何把握每一教学点,让学生学会看地图同时,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绕着边境走一圈”,如何引导学生“走”,就是教学关键。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制定出活动过程。一节课40分钟,课内走,费时不说,且学生对地图不熟悉。因此,要达到感受祖国的辽阔,提高识图能力,透过相关资料增强学生对国际的理解就难。因此,根据教材特点与教学目标,课前布置“漫游中华”为主题的探索小组,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其中一组进行收集资料。1、逆时针方向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其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饰等。2、以顺时针方向查找与我国的隔海相望的国家其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饰等。3、可以2——3个人选择一个邻国,进行分工合作收集资料。这样, 课堂上技能充分运用学生的资源,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应得到提高。“三维目标”就能在课堂活动中实现。
三、运用方法,力求有效。
选择有效、有趣的方法来实施史地内容的教学,让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史地内容彰显生命的色彩。具体方法是:1.注重学生的历史体验,可通过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景中去感受和体会;2.注重现实生活与史地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师进行史地内容教学时,可从今天的场景引入到历史的场景;3.创设教学悬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历史推测;4.充分挖掘地方史地资源,将本土化的资源与教材资源相结合,要把充分利用国家教材和大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结合起来;5.注意史地教学内容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和教学的活动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富于个性化的学习;6.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史地内容的学习,认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
例如,《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这一主题单元,共三课。分别以文字、科技和美德为中心,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中国是多文种的国家,有几十种文字。这些文字共同书写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如果要什么都讲,根本不可能。因此,我们只能根据教材与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目标,选择以下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围绕中华民族的文字展开,围绕中国古代的科技展开。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展开。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动对中华悠久的文化、历史、名人、精神有所了解。
总之,虽然《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历史、地理题材的内容对于我们教师的执教的确带来许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正确解读教材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探索地理,探究事物的根源,让学生亲近历史,理解历史,思考历史,指导当下,培植人性,便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样才能确实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我们的品德课堂依然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安排的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独有意义: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没有历史,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历史就是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陆陆续续地加入了不少历史题材的内容。历史的领域是广泛的、综合的。历史的厚重让我们不知如何取舍,历史的遥远让我们看起来那么模糊,历史题材课文的非纯历史特性又让我们不知道在历史和品德之间如何把握。“望史生畏”是多数品德课教师的共同心理,许多教师感到很无助,仅有的课本中呈现的部分图片,难以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尽管老师们费尽心机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学生们却还是无动于衷。历史题材的教学成为道德与法治老师们心中的一道难题。因此,我们可以从整合目标,突出重点;钻研教材,恰当取舍;运用方法,力求有效等几方面进行尝试,以便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品读,读懂历史题材课文,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实施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教育。
一、整合目标,突出重点。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生活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會、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要改变偏重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史地内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重点。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史地教学内容是以“散点”形式呈现的,教材在编写时,不是按史地学科知识上的逻辑在编写,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连相关的史地内容,因此,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来确定课时目标,是道德与法治课史地教学要突破的第一点。
例如:五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之一:“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由浅入深,既要注意如何将主题中的“文明的曙光”、“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智者”教学目标整合,又要注意与后面的两个主题“可爱的祖国”与“我们同有一个家”三维目标的整合。就“文明的曙光”侧重扣住“文明”二字,通过古老的神话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的历史悠久;“伟大的发明”扣住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其“伟大”的实质,感受中国是文明古国同时,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杰出的智者”重点对孔子、孙武等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感悟“智”的表现,再通过操作实践,感受自己的家族发展与变化,从而发自内心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自豪。在“可爱的祖国”中,透过辽阔的疆土、海域及其与邻国的比较,进一步引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感受。
二、钻研教材,恰当取舍。
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首先应当领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用意,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仔细研读一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通晓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再把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梳理一遍就会发现,历史主题课文近75%集中安排在五年级下册。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个年段加入大量历史题材的品德教育是合适的,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但是,由于课程的综合性特点,教材不是按照传统的历史分类方法进行编写,而是以“散点”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内容,导致部分课文材料组织十分复杂,看得教师眼花缭乱,抓不住教学的主线。因此,我们要依据教学目标恰当地组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的步骤是:1.解读教材。教材体现了编者的什么意图;2.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3.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逻辑的正确思路并重组教学内容,对教材中呈现出的史地内容作出恰当的取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教学落在实处。
例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这个目标侧重在主题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体现。那么如何把握每一教学点,让学生学会看地图同时,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绕着边境走一圈”,如何引导学生“走”,就是教学关键。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制定出活动过程。一节课40分钟,课内走,费时不说,且学生对地图不熟悉。因此,要达到感受祖国的辽阔,提高识图能力,透过相关资料增强学生对国际的理解就难。因此,根据教材特点与教学目标,课前布置“漫游中华”为主题的探索小组,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其中一组进行收集资料。1、逆时针方向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其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饰等。2、以顺时针方向查找与我国的隔海相望的国家其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饰等。3、可以2——3个人选择一个邻国,进行分工合作收集资料。这样, 课堂上技能充分运用学生的资源,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应得到提高。“三维目标”就能在课堂活动中实现。
三、运用方法,力求有效。
选择有效、有趣的方法来实施史地内容的教学,让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史地内容彰显生命的色彩。具体方法是:1.注重学生的历史体验,可通过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景中去感受和体会;2.注重现实生活与史地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师进行史地内容教学时,可从今天的场景引入到历史的场景;3.创设教学悬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历史推测;4.充分挖掘地方史地资源,将本土化的资源与教材资源相结合,要把充分利用国家教材和大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结合起来;5.注意史地教学内容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和教学的活动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富于个性化的学习;6.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史地内容的学习,认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
例如,《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这一主题单元,共三课。分别以文字、科技和美德为中心,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中国是多文种的国家,有几十种文字。这些文字共同书写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如果要什么都讲,根本不可能。因此,我们只能根据教材与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目标,选择以下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围绕中华民族的文字展开,围绕中国古代的科技展开。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展开。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动对中华悠久的文化、历史、名人、精神有所了解。
总之,虽然《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历史、地理题材的内容对于我们教师的执教的确带来许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正确解读教材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探索地理,探究事物的根源,让学生亲近历史,理解历史,思考历史,指导当下,培植人性,便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样才能确实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我们的品德课堂依然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