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出的“刺点”理论就是将照片所展示的表象与观看者的私人经验紧密联系,即对照片的记忆功能的一种沉思以及探讨大众照片中的私人化的摄影经验。照片之所以会存在“细节”或“时间”的“刺点”,恰是因为摄影的机械性特征导致照片这种图像必然与绘画、雕塑等不同,它的图像是对外在世界表象的截获。任何绘画作品不能论证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事件的必然存在,但照片中呈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证明它曾经的确在镜头前存在过的事实,而且照片中的表象与外在景物之间的关系绝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它在形成图像的过程中,存在摄影师无法控制的部分与细节;照片的此种图像获取方式第一次真正成功地从我们所谓的文明世界的符号系统、文化系统的包围圈中突围出去,形成一个自足的世界。《明室》极力挣脱符号、文化的束缚,对照片所展示的表象进行极为主观、私人化的探讨,为后世理解摄影的特性、本质以及反思摄影提供了极好的理论源泉。
关键词:《明室》;罗兰·巴特;刺点;意趣;照片
中图分类号:J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3-63-2
《明室》是20世纪法国著名文学思想家和理论家罗兰·巴特身前写作的最后一本著作,主要将照片所展示的表象与观看者的私人经验紧密联系,探讨何为摄影以及人们如何观看摄影、摄影与观者之间的微妙关系等的种种问题。在此书中,他一改往日探寻符号以及意义的写作风格与理论路径,专注于感受照片所展示的攫取表象世界的图像,甚至用极为私人化的经验与感情来解读照片。他在书中不断提醒自己与读者,“希望自己是野蛮人,没有教养”,舍弃使用文化、科学、社会学等思想来解读照片的方法,试图在文化、符号系统之外探寻摄影的根本特点。与本雅明类似,巴特对摄影的思考己被广泛引用并引发争论,成为后世摄影理论研究不断汲取养分的源泉。
在《明室》中,巴特提出了“刺点”(Punctum)理论,这也是他对摄影理论的重要贡献。在巴特看来,“刺点”与“意趣”(studium)是两个意义相对的概念。但是,何为“刺点”?巴特始终没有给出清晰而明确的定义,并且对“刺点”的具体理解也随着进入第二部分内容而出现了意义的转变。他在第一部分是如此描绘“刺点”具有的特征,即“刺点也是针眼、小孔、小斑点、小伤口,而且它还有碰碰运气的意思。照片上的刺点,是一种偶然的东西,正是照片上这种偶然的东西刺了我。
(而且伤害了我,令我痛苦)。”“刺点”是在照片中存在的偶然的东西,它刺伤了我,刺到了心灵深处最柔软处。这样的描述性语言无法使读者把握“刺点”的含义。我们可以结合巴特对“意趣”的描述,反观“刺点”之义。巴特在文中写道,“文化修养(意趣属于文化范畴)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签订的一项契约。意趣是一种教养(知识和礼仪)类的东西,能使我认出操作者,能使我体会出他那些想法,那些想法是他进行拍照活动的依据。”“意趣”是照片中展示的文化内涵,可用理性、文化、科学的知识加以分析与解读;它涉及的是素养、知识与文化意义。同时,巴特认为照片一定会带有摄影师的意图,那么在解读“意趣”之时,必然会与摄影师的意图相遇,此时的思考必须与摄影师的意图协调一致。同时,“意趣”是不会使观者的内心产生极喜、极悲的巨大波动。所以,相较“意趣”而言,“刺点”就是在照片中存在的那个能使观者突然自发并在内心深处产生非理性的一种强烈情感的触发点;“刺点”无关于文化与教养。“刺点”与“意趣”相辅相成,“刺点”不经意中闯入了“意趣”的世界,搅扰了理性、文化、意义对照片的控制;刹那间,照片成为无序的世界。
那么,哪些内容是“刺点”,会刺伤观者(尤其是巴特自己)呢?
在第一部分中,巴特认为“刺点”与“细节”相关,或者就是“细节”本身。他以詹姆斯·范德齐(James Vander zee)在1926年拍摄的美国黑人全家福照片为例,以极为感性的语言描述了他感受到的“刺点”:
“照片的意趣显而易见:作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我满怀同情地关注着照片所要表达的东西,因为这张照片会说话……表达出了责任感、家庭的亲和、遵从习俗、节假日的穿戴。打扮得像白人一样是跻身上流社会的一种努力……画面让我感兴趣,却没有‘刺’我。说来奇怪,刺我的竟是妹妹(或女儿)——啊!丰满的黑人女子——那条宽腰带,她那只胳膊交叉着放在背后,像个女学生;刺我的,特别是她那双带襻尔的皮鞋(一双如此老式的皮鞋何以触动我呢?……)这个刺点使我产生了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几乎是一种温情。然而,刺点没有道德或优雅情趣的意思,它可能缺乏教养。”
在一张照片中,什么是“刺点”?巴特在感知照片时,出现了语言解释与理性解读的误差。如上所引,起初,巴特在这张照片中感受到了亲切的温情;他认为照片中的“刺点”是那双带襻的皮鞋。可是,在后文中,他更正了起初的感受,他意识到真正的“刺点”是项链。因为他见过姑姑佩戴过相类似的项链并且回忆起姑姑悲惨的一生。所以,巴特认为“刺点”会触碰到观者内心深处某种最柔软的情感或者某种潜在的记忆;而此却无法通过反复观看、推敲照片的内容获取。可以名状之物肯定不是“刺点”,它不能刺伤自己;而不能名状之物才会对“意趣”有所干扰,对于具体的观者而言才是真正存在的“刺点”。
同时,能够成为刺伤观者的“刺点”即“细节”,不是摄影师的刻意安排。它是“非预谋地”出现在被拍摄的画面中,成为由观者感知到的细节。在巴特看来,摄影师的非预谋性特征,有两层含义。一、照片的真实性。巴特在《明室》中明确提出照片具有指示性,认为照片不能与所指之物即再现之物相分离;我们通过照片所观看到的永远不是照片本身,而是所指之物、再现之物。这就是照片对“对象的执拗”(stubbornnessof referent)的本质特性。所以,巴特才会说这是“幸运的巧遇,……是完全意义上的真实”。照片可以通过与所指示之物间的一一对应的特征,使摄影不再是一种符号、意义交流的中介,而成为事物的本身,它再现了客观之物的真实存在。二、照片的非编码性。巴特认为照片是非编码的图像,即使我们在解读照片过程中使用一些编码、意识形态与文化等来阐释照片中存在的“意趣”;但照片由于具有真实性特征,与所指之物间具有相对应、不可分离的关系,这种机械性、技术性特征使照片中的内容可以脱离摄影师有意识的控制,成为非预谋性的内容;从而使某些“细节”成为刺伤观者的“刺点”。如此,照片才能让我们见到“盲画面”,引导至画面外的某种微妙之物上,使观者的感知更为私人化;这样,“刺点”成功地搅扰了“意趣”的存在,使照片获得对于个体而言的存在价值,展示所攫取表象的不可预期性。所以,巴特强调:摄影师的高超之处在于他恰好在现场。 在第二部分,“刺点”含义发生转移,巴特认为“刺点”更与“时间”相关。他明确提出,“还存在着另一个和‘细节’不同的刺点……这个刺点不再是形式上的,而是强度方面的,这就是时间……”。那么,“时间”如何能成为“刺点”?时间的流动、线性特征如何凝固在一个平面上,又如何被人们不断加以感知?
一、“曾经存在过”
照片将表象世界从三维立体空间压缩在一个二维平面上,由于它攫取的是流动着的时间中的转瞬间,它也将流动的时间切片凝固在此。对于观者而言,从照片的感知层面来看是假的,而在时间层面则的确是真实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照片所展示的表象确实“曾经存在过”,但现在“它不在那里”,这里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由于时间的流逝,过去的那个时间点己不可复归。由于照片所独具的指示性特征,我们可以确信它就是被过去真实存在的东西蹭过的影像,是“曾经存在过”的四维世界表象的真实切片;并且照片中展现的表象曾经在那里存在过,然而立即与此时空分离了;它不容置疑地出现过,却延后存在展示于我们面前。就是这种延后存在与曾经存在过的特性,让巴特在母亲去世后不久,重新感知到母亲曾经的存在。他观看母亲在五岁时与哥哥在冬日庭院中拍摄的一张照片,拍摄时间远远在他出生之前;但巴特却能在此张照片中感知到他母亲的真实存在,与他记忆中的母亲一致,这是活着的母亲。事实上,母亲刚刚去世;在这两者之间,我们看到的是人们观看照片的时间与拍摄时间或照片所呈现的时间之间的错位一一或者用巴特的语言,就是我们感知到了照片的延后存在,这种由于时间错位而造成的巨大张力让观者产生了极度的惊愕,内心被深深“刺痛”,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一种既真实又无法重新获得(对于巴特而言,母亲真实的存在于照片之上,却永远不可能再回世上)的无可奈何的悲痛。这就是由时间产生的“刺点”。
二、“过去将要发生”
与“曾经存在过”紧密相关的一点,是“过去将要发生”。巴特以美国摄影师亚历山大·加德纳(Alexander Gardner)在1865年拍摄正在等待绞刑的年轻囚犯刘易斯·佩恩的照片作为例子加以阐释。在此照片中,观者可以看到佩恩正在等待绞刑前的状态,他即将赴死;而作为观看的当下,他己死,而且在很早之前就己发生。巴特认为这张照片的“刺点”是:他将要死了。但是,就此张照片所呈现的内容而言,仅仅只有佩恩带着手铐、倚着墙坐在那里;然而,巴特由此想到的却是佩恩将要面临死亡而且己死的事实。就好似巴特观看母亲童年的照片,他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母亲的温情,但他在观看时想到的是母亲将要死亡的必然性。所以,巴特意识到照片同时关涉“曾经存在”与“过去将要发生”的事实。这种将拍摄时间、过去将要发生的时间以及观看时间三个时间差缩短,同时在一个时间段内狠狠地抛给观者,让巴特感受到了摄影的疯狂;巴特将这种由时间差造成的混乱视为照片的“刺点”。
照片的指涉性、“曾经存在”与“将要发生”的特性,使得摄影拥有刺伤观者内心的“细节”和“时间”的“刺点”,它已经完全超越了摄影师、符号与意识形态等对照片的控制。由于“刺点”的存在,摄影才会疯狂。但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商业的运作与意识形态的渗入,摄影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驯化。巴特富有见地指出现代社会可以运用两种手段将其驯化。一是让摄影成为艺术。因为艺术是可控的,会屈从并运用此艺术门类的惯常语汇进行建构作品。二是让摄影普及、泛滥,这样摄影就会变得平淡无奇,并且与其他图片相比无有特殊之处,这样它就不再疯狂。巴特以当时的美国为例,认为美国的一切都变成了照片,它们在消费与生产照片。所以,当摄影被如此普及之后,让身处其间的人们感受到这个社会似乎在彰显人性、给予人们梦寐以求的民主,实质上却把这个充满矛盾和欲望的世界、被商业运作控制的程序化世界彻底虚无化、虚假化,将这些虚化成对影像的不断完善,而让浸染在影像中的人们无暇再像前工业社会中的人们那样不断完善、思索自己与社会的信仰。巴特很感伤,他认为《明室》就是对摄影疯狂性的最后祭奠。
总之,照片之所以会存在“细节”或“时间”的“刺点”,恰是因为摄影的机械性特征导致照片这种图像必然与绘画、雕塑等不同,它的图像是对外在世界表象的截获。任何绘画作品不能论证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事件的必然存在,但照片中呈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证明它曾经的确在镜头前存在过的事实,而且照片中的表象与外在景物之间的关系绝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它在形成图像的过程中,存在摄影师无法控制的部分与细节;照片的此种图像获取方式第一次真正成功地从我们所谓的文明世界的符号系统、文化系统的包围圈中突围出去,形成一个自足的世界。《明室》极力挣脱符号、文化的束缚,对照片所展示的表象进行极为主观、私人化的探讨,为后世理解摄影特性、本质以及反思摄影提供了极好的理论源泉。
参考文献:Hilde Van Gelder and Helen Westgeest,Photography Theory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Wiley Blackwell,2011,p.66
作者简介:
应爱萍,女,浙江人,现为供职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方向为摄影史与摄影理论。
关键词:《明室》;罗兰·巴特;刺点;意趣;照片
中图分类号:J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3-63-2
《明室》是20世纪法国著名文学思想家和理论家罗兰·巴特身前写作的最后一本著作,主要将照片所展示的表象与观看者的私人经验紧密联系,探讨何为摄影以及人们如何观看摄影、摄影与观者之间的微妙关系等的种种问题。在此书中,他一改往日探寻符号以及意义的写作风格与理论路径,专注于感受照片所展示的攫取表象世界的图像,甚至用极为私人化的经验与感情来解读照片。他在书中不断提醒自己与读者,“希望自己是野蛮人,没有教养”,舍弃使用文化、科学、社会学等思想来解读照片的方法,试图在文化、符号系统之外探寻摄影的根本特点。与本雅明类似,巴特对摄影的思考己被广泛引用并引发争论,成为后世摄影理论研究不断汲取养分的源泉。
在《明室》中,巴特提出了“刺点”(Punctum)理论,这也是他对摄影理论的重要贡献。在巴特看来,“刺点”与“意趣”(studium)是两个意义相对的概念。但是,何为“刺点”?巴特始终没有给出清晰而明确的定义,并且对“刺点”的具体理解也随着进入第二部分内容而出现了意义的转变。他在第一部分是如此描绘“刺点”具有的特征,即“刺点也是针眼、小孔、小斑点、小伤口,而且它还有碰碰运气的意思。照片上的刺点,是一种偶然的东西,正是照片上这种偶然的东西刺了我。
(而且伤害了我,令我痛苦)。”“刺点”是在照片中存在的偶然的东西,它刺伤了我,刺到了心灵深处最柔软处。这样的描述性语言无法使读者把握“刺点”的含义。我们可以结合巴特对“意趣”的描述,反观“刺点”之义。巴特在文中写道,“文化修养(意趣属于文化范畴)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签订的一项契约。意趣是一种教养(知识和礼仪)类的东西,能使我认出操作者,能使我体会出他那些想法,那些想法是他进行拍照活动的依据。”“意趣”是照片中展示的文化内涵,可用理性、文化、科学的知识加以分析与解读;它涉及的是素养、知识与文化意义。同时,巴特认为照片一定会带有摄影师的意图,那么在解读“意趣”之时,必然会与摄影师的意图相遇,此时的思考必须与摄影师的意图协调一致。同时,“意趣”是不会使观者的内心产生极喜、极悲的巨大波动。所以,相较“意趣”而言,“刺点”就是在照片中存在的那个能使观者突然自发并在内心深处产生非理性的一种强烈情感的触发点;“刺点”无关于文化与教养。“刺点”与“意趣”相辅相成,“刺点”不经意中闯入了“意趣”的世界,搅扰了理性、文化、意义对照片的控制;刹那间,照片成为无序的世界。
那么,哪些内容是“刺点”,会刺伤观者(尤其是巴特自己)呢?
在第一部分中,巴特认为“刺点”与“细节”相关,或者就是“细节”本身。他以詹姆斯·范德齐(James Vander zee)在1926年拍摄的美国黑人全家福照片为例,以极为感性的语言描述了他感受到的“刺点”:
“照片的意趣显而易见:作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我满怀同情地关注着照片所要表达的东西,因为这张照片会说话……表达出了责任感、家庭的亲和、遵从习俗、节假日的穿戴。打扮得像白人一样是跻身上流社会的一种努力……画面让我感兴趣,却没有‘刺’我。说来奇怪,刺我的竟是妹妹(或女儿)——啊!丰满的黑人女子——那条宽腰带,她那只胳膊交叉着放在背后,像个女学生;刺我的,特别是她那双带襻尔的皮鞋(一双如此老式的皮鞋何以触动我呢?……)这个刺点使我产生了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几乎是一种温情。然而,刺点没有道德或优雅情趣的意思,它可能缺乏教养。”
在一张照片中,什么是“刺点”?巴特在感知照片时,出现了语言解释与理性解读的误差。如上所引,起初,巴特在这张照片中感受到了亲切的温情;他认为照片中的“刺点”是那双带襻的皮鞋。可是,在后文中,他更正了起初的感受,他意识到真正的“刺点”是项链。因为他见过姑姑佩戴过相类似的项链并且回忆起姑姑悲惨的一生。所以,巴特认为“刺点”会触碰到观者内心深处某种最柔软的情感或者某种潜在的记忆;而此却无法通过反复观看、推敲照片的内容获取。可以名状之物肯定不是“刺点”,它不能刺伤自己;而不能名状之物才会对“意趣”有所干扰,对于具体的观者而言才是真正存在的“刺点”。
同时,能够成为刺伤观者的“刺点”即“细节”,不是摄影师的刻意安排。它是“非预谋地”出现在被拍摄的画面中,成为由观者感知到的细节。在巴特看来,摄影师的非预谋性特征,有两层含义。一、照片的真实性。巴特在《明室》中明确提出照片具有指示性,认为照片不能与所指之物即再现之物相分离;我们通过照片所观看到的永远不是照片本身,而是所指之物、再现之物。这就是照片对“对象的执拗”(stubbornnessof referent)的本质特性。所以,巴特才会说这是“幸运的巧遇,……是完全意义上的真实”。照片可以通过与所指示之物间的一一对应的特征,使摄影不再是一种符号、意义交流的中介,而成为事物的本身,它再现了客观之物的真实存在。二、照片的非编码性。巴特认为照片是非编码的图像,即使我们在解读照片过程中使用一些编码、意识形态与文化等来阐释照片中存在的“意趣”;但照片由于具有真实性特征,与所指之物间具有相对应、不可分离的关系,这种机械性、技术性特征使照片中的内容可以脱离摄影师有意识的控制,成为非预谋性的内容;从而使某些“细节”成为刺伤观者的“刺点”。如此,照片才能让我们见到“盲画面”,引导至画面外的某种微妙之物上,使观者的感知更为私人化;这样,“刺点”成功地搅扰了“意趣”的存在,使照片获得对于个体而言的存在价值,展示所攫取表象的不可预期性。所以,巴特强调:摄影师的高超之处在于他恰好在现场。 在第二部分,“刺点”含义发生转移,巴特认为“刺点”更与“时间”相关。他明确提出,“还存在着另一个和‘细节’不同的刺点……这个刺点不再是形式上的,而是强度方面的,这就是时间……”。那么,“时间”如何能成为“刺点”?时间的流动、线性特征如何凝固在一个平面上,又如何被人们不断加以感知?
一、“曾经存在过”
照片将表象世界从三维立体空间压缩在一个二维平面上,由于它攫取的是流动着的时间中的转瞬间,它也将流动的时间切片凝固在此。对于观者而言,从照片的感知层面来看是假的,而在时间层面则的确是真实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照片所展示的表象确实“曾经存在过”,但现在“它不在那里”,这里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由于时间的流逝,过去的那个时间点己不可复归。由于照片所独具的指示性特征,我们可以确信它就是被过去真实存在的东西蹭过的影像,是“曾经存在过”的四维世界表象的真实切片;并且照片中展现的表象曾经在那里存在过,然而立即与此时空分离了;它不容置疑地出现过,却延后存在展示于我们面前。就是这种延后存在与曾经存在过的特性,让巴特在母亲去世后不久,重新感知到母亲曾经的存在。他观看母亲在五岁时与哥哥在冬日庭院中拍摄的一张照片,拍摄时间远远在他出生之前;但巴特却能在此张照片中感知到他母亲的真实存在,与他记忆中的母亲一致,这是活着的母亲。事实上,母亲刚刚去世;在这两者之间,我们看到的是人们观看照片的时间与拍摄时间或照片所呈现的时间之间的错位一一或者用巴特的语言,就是我们感知到了照片的延后存在,这种由于时间错位而造成的巨大张力让观者产生了极度的惊愕,内心被深深“刺痛”,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一种既真实又无法重新获得(对于巴特而言,母亲真实的存在于照片之上,却永远不可能再回世上)的无可奈何的悲痛。这就是由时间产生的“刺点”。
二、“过去将要发生”
与“曾经存在过”紧密相关的一点,是“过去将要发生”。巴特以美国摄影师亚历山大·加德纳(Alexander Gardner)在1865年拍摄正在等待绞刑的年轻囚犯刘易斯·佩恩的照片作为例子加以阐释。在此照片中,观者可以看到佩恩正在等待绞刑前的状态,他即将赴死;而作为观看的当下,他己死,而且在很早之前就己发生。巴特认为这张照片的“刺点”是:他将要死了。但是,就此张照片所呈现的内容而言,仅仅只有佩恩带着手铐、倚着墙坐在那里;然而,巴特由此想到的却是佩恩将要面临死亡而且己死的事实。就好似巴特观看母亲童年的照片,他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母亲的温情,但他在观看时想到的是母亲将要死亡的必然性。所以,巴特意识到照片同时关涉“曾经存在”与“过去将要发生”的事实。这种将拍摄时间、过去将要发生的时间以及观看时间三个时间差缩短,同时在一个时间段内狠狠地抛给观者,让巴特感受到了摄影的疯狂;巴特将这种由时间差造成的混乱视为照片的“刺点”。
照片的指涉性、“曾经存在”与“将要发生”的特性,使得摄影拥有刺伤观者内心的“细节”和“时间”的“刺点”,它已经完全超越了摄影师、符号与意识形态等对照片的控制。由于“刺点”的存在,摄影才会疯狂。但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商业的运作与意识形态的渗入,摄影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驯化。巴特富有见地指出现代社会可以运用两种手段将其驯化。一是让摄影成为艺术。因为艺术是可控的,会屈从并运用此艺术门类的惯常语汇进行建构作品。二是让摄影普及、泛滥,这样摄影就会变得平淡无奇,并且与其他图片相比无有特殊之处,这样它就不再疯狂。巴特以当时的美国为例,认为美国的一切都变成了照片,它们在消费与生产照片。所以,当摄影被如此普及之后,让身处其间的人们感受到这个社会似乎在彰显人性、给予人们梦寐以求的民主,实质上却把这个充满矛盾和欲望的世界、被商业运作控制的程序化世界彻底虚无化、虚假化,将这些虚化成对影像的不断完善,而让浸染在影像中的人们无暇再像前工业社会中的人们那样不断完善、思索自己与社会的信仰。巴特很感伤,他认为《明室》就是对摄影疯狂性的最后祭奠。
总之,照片之所以会存在“细节”或“时间”的“刺点”,恰是因为摄影的机械性特征导致照片这种图像必然与绘画、雕塑等不同,它的图像是对外在世界表象的截获。任何绘画作品不能论证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事件的必然存在,但照片中呈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证明它曾经的确在镜头前存在过的事实,而且照片中的表象与外在景物之间的关系绝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它在形成图像的过程中,存在摄影师无法控制的部分与细节;照片的此种图像获取方式第一次真正成功地从我们所谓的文明世界的符号系统、文化系统的包围圈中突围出去,形成一个自足的世界。《明室》极力挣脱符号、文化的束缚,对照片所展示的表象进行极为主观、私人化的探讨,为后世理解摄影特性、本质以及反思摄影提供了极好的理论源泉。
参考文献:Hilde Van Gelder and Helen Westgeest,Photography Theory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Wiley Blackwell,2011,p.66
作者简介:
应爱萍,女,浙江人,现为供职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方向为摄影史与摄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