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反思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视是一种直接对感官进行刺激的媒体,基本属于“零思考”,完全符合少儿获取外界信息的习惯以及他们的天性。以少年儿童为目标受众的少儿节目,是影响其成长尤其是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少儿节目还存在成人化、民族元素缺乏等诸多问题,难以完全满足少年儿童的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制作优秀的少儿电视节目迫在眉睫。为此,以实例为依据浅析当前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少儿;电视节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1.026
  1 前言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进入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阶段,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它的影响力呈现出由强变弱的趋势,出现的消极影响愈加显著,模仿动画片发生的意外事件层出不穷。10岁女童模仿光头强用电锯锯开妹妹鼻子;8岁男童模仿灰太狼“烤全羊”,把同伴绑在树上烧成重伤,类似的故事并不鲜见。儿童缺乏分辨能力,安全意识淡薄,虽有家长教育的问题,但少儿节目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确实考虑欠佳。另外,电视传递的是易于理解的图像,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对其产生依赖,被动思考,创造力不足,我们称其为“冷漠的收看”。除此之外,仍有许多潜在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予关注。
  2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问题
  2.1 节目收视对象的定位宽泛、模糊
  每个阶段的少年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他们的审美特征、收视习惯等方面存有很大差异。目前我国少儿节目定位过于宽泛和模糊,且纵观少儿节目,适合12至18岁这个年龄段的节目少之又少,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尴尬期,往返于成人节目与少儿节目中。
  2.2 节目的成人化、商业化倾向
  少儿节目的制作者都是成人,必然导致他们不习惯运用孩子的思维制作节目,这也就使一些节目呈现成人化的色彩,例如一档少儿新闻节目,小嘉宾对成人语言、动作的模仿运用,剥夺了孩子们自身的话语权,他们只是在完成一项出镜背书工作。少年电视节目的收视群体是那些还不太懂事的少年儿童,他们的间接购买力却十足的强大,商家瞄准这个市场,在少儿节目空挡播出大量的商业广告,在有意无意的观看中,会误导儿童,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判断。
  2.3 节目的城市化、贵族化倾向
  简而言之就是对农村儿童的关注度不够。电视工作者大多生活在城市,思想理念上更趋向于城市,他们潜意识更多的想要展现美好生活,故将镜头更多的朝向城市。我国少儿媒介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村未成年人也就成了少儿节目的断层群体。通常情况下,出现在镜头前的大部分小嘉宾都是光鲜亮丽的城市小朋友,他们讲述着城市里或平常或新鲜的事物,带给农村儿童一个倍感陌生的世界。
  2.4 节目“民族元素”的缺失与创新性不足
  原创力不足是目前电视节目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地方台的电视节目,引进、效仿别的国家或地区节目的现象就更严重。即使有自创的节目,还是会效仿国外的制作流程、制作理念。对于卡通动画片,国外动画抢占了我国市场,披着异国文化的外衣传输着他们的文化和精神,还利用诸如“成龙”、“熊猫”等中国元素在我国大抢商机。
  2.5 节目主持人的老龄化趋向
  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门牌,是标志,他们在节目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但综观国内少儿节目不难发现,当初陪伴我们度过快乐童年时光的那些主持人现在依然活跃在荧屏里。天真无邪的孩子对带他们玩游戏讲故事的主持人叫“哥哥”、“姐姐”的时候,他们可曾知道,那些主持人已经可以被称作阿姨叔叔了,这些“哥哥姐姐”大多数都已超龄。《小小智慧树》等这些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已经家喻户晓的节目,现在仍然没有增加新鲜的面孔。
  3 促进健康发展的策略
  当前我国少儿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其根源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例如政策制度、资金市场。但无论源自什么,我们都应该积极应对,通过不断反思和学习来寻找健康发展的策略。
  3.1 细化目标受众,确立“儿童本体”意识
  少儿电视节目受众应该有年龄的划分,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审美取向为他们量身定做,转变成人化的思考模式,还给他们真实的话语权才是应有之举。另外要着重制作适合12至18岁这个年龄段的少儿节目。首先,在進行少儿节目的策划制作时必须树立“儿童本体”意识,把儿童的收视需求放在首位;其次在节目开播之前对孩子们的收视习惯、节目期望进行调查摸底,科学分析和把握受众的收视心理;最后在节目开播之后及时做好反馈工作,倾听观众的意见和想法,使节目真正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3.2 注入情感,淡化商业利益
  在少儿节目的审核中,注意观察节目中的不良信息、不良情节,对插入的广告进行考量时,多考虑具有教育意义的公益广告,向儿童灌输正能量,培养和完善儿童的道德素质修养。新的媒体时代在向我们走来,少年儿童也正处于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的年龄阶段,要加强情感因素的投入,与受众加强互动,促进情感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稳定长久双赢的合作关系。
  3.3 加大资金投入,平衡城乡比例
  少儿节目本应是为所有儿童服务的,应该提供给所有孩子公平的机会和平台。农村儿童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和关心,需要从电视节目汲取更多的情感支援和大量的信息,感受来自社会来自国家公平的爱。协调城乡信息资源配置,重视农村少年儿童的发展,缩小城市和农村儿童的差别待遇,让农村孩子也参与到节目中,加强与他们的互动。在节目制作中,充分全面地考虑农村儿童,让他们和城市儿童一样拥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同样美好快乐的童年。
  3.4 培养创新意识,将节目本土化
  扎根民族文化的土壤,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特别是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更要树立文化自尊、文化自信,结合我国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打造极具本土化的节目。同时,可以树立类似于日本的名侦探柯南、奥特曼等属于中国少年自己的动画明星。但不能简单化挖掘传统,而要在传统题材上寻找创新点,注重细节,用心对中国元素进行深入解读,制作出真正属于中国少儿的节目。
  3.5 提高少儿节目主持人素质
  作为少儿节目的支柱和灵魂,主持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对少年儿童产生影响。首先,应着力培养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后备军,挑选新一代主持人时进行必要的年龄限制,早日培养出同样优秀但更加把握时代脉搏的“鞠萍姐姐”。其次,少儿节目主持人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建设,扩充自己的知识内涵,传递给小朋友更多有益的信息和知识。使小观众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信服感、崇拜感,产生对节目的依赖感,更好影响少年儿童的道德素质建设和身心发展。
  4 结语
  目前我国少儿电视节目依然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而少儿节目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并真正采取行動解决。给孩子们的童年留有一个美好幸福快乐的回忆,带着孩子们在精彩的视听世界里遨游。
  参考文献
  [1]袁靖华. 我国幼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品牌建设研究[J]. 当代电影,2010,(06):150152.
  [2]王丽蓉. 关于少儿电视节目发展的探索[J]. 记者摇篮,2003,(02):34.
  [3]梁红. 走出成人的影子——论儿童电视节目的主体意识[J]. 新闻爱好者,2007,(01):57.
其他文献
华人文化介入到电影产业上下游,拥有内容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微鲸电视就是打通产业链的工具。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全球化的冲击,我国正向典型的现代社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危机也在不断出现并演化.在公共行政的危机决策能力中,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的危机管理意识、
中庸本是四书《礼记》里一篇讲述人生事业、生活、健康、道德等以平和之态处世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不走两极,勾势恰作。这跟华为的年度旗舰机Mate7有什么关联?  真正使用上6英寸巨屏真机后,才感觉Mate7从外观工艺到参数配置,绝不像外界吹嘘的那样完爆iPhone6;再研究其内部拆解构造,相比华为之前的其他机型,Mate7的工业设计质量已有尝试性进步。  从国产手机5英寸以上大屏、中高端产品级领域看,
孙中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冲破封建主义文化观念和'中体西用'论的束缚,鲜明地提出了以民主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文化观念体系,倡导博取兼收、融贯中西,走出
winAmP在2013年12月20日停止服务。这款在1997年就已经出道的知名播放软件走到了尽头,或许,这是工具时代的终结标志之一吧。互联网产品(软件领域)分为3类:工具、渠道和平台。有一
摘 要:现代医务工作者正面临着不断更新的医学信息,怎样从海量、杂乱的医学信息中找尋有价值的信息,是医务工作者需要不断攻克的难题。医务工作者拥有较高的信息素质、科学的利用信息的能力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关键词:医务工作者;信息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3.040  1 引言  “大数据”、“人工智能
用户对于电信资费的不满已经由来已久,甚至总理都指责“网速慢、价格贵”。运营商们冤不冤?造成这些不满的原因是什么?运营商们为什么一直没能改善?电信资费未来应该怎么改革?
常向阳,男,1967年出生于新疆,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1988年在西北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和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分
一旦上网,硬件就回到了互联网的本质精神,不是免费,不是迭代,而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015年3月底,距离中国这次惊天地泣鬼神的股灾发生还有近3个月的时候,笔者被电影频道邀请参加《佳片有约》节目的录制。作为一个只在坐飞机时看电影的伪电影爱好者,除了作为观众,在此之前笔者从来没有想过会和电影频道有交集。因为股市的火爆,《佳片有约》的导演敏锐地把201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找了出来播放,这是他们突发奇想要找一位财经评论员参与影片点评的原因。  “迈克尔·米尔肯从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