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你对Wacom公司并不熟悉,对什么是数位板也不太清楚,但看过《泰坦尼克号》和《魅影危机》(星球大战前传)的电影吗?那些恢弘壮大的场面和叹为观止的电影特技,便是用Wacom数位板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经过25年的发展,Wacom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数位板系统和笔感应式数位屏系统制造商,在业界连续10年保持着60%以上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取得如此惊人的速度和业绩,Wacom是如何做到的呢?Wacom中国公司总裁兼CEO林强为我们揭开了Wacom以及其推动的创意产业的秘诀。
深挖跨国优势
虽然现在大部分跨国公司都是全球经营, Wacom并没有把所有的决策、或者所有的产品的研发都集中在总部,而是注意各国的特点和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
林强以公司的最新产品Bamboo Fun为例介绍说,这款产品的驱动设计便是在美国完成的。而在美国的这个驱动的设计团队,一直以来负责Wacom所有产品的驱动设计,因为“驱动与操作系统的结合非常重要,而美国集中了全球主要的操作系统厂商,比如微软、苹果。”而且“我们跟美国许多公司合作都非常紧密。在产品开发时候,大家已经交换了一些信息,从而可以确保我们开发出来的产品,在不同的系统平台或者应用软件平台上,都可以发挥出最优良的功能。”Wacom在日本的团队主要负责电路部分,因为“日本的电子工程师非常出色”,产品的外观设计则交给在世界上处于顶尖设计水平的欧洲的团队。至于生产,Wacom选择了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Wacom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经营,不是集中的开放,而是分散式的。”林强总结说。
25年磨一笔
作为一家IT公司,Wacom有一个相当突出的地方,“25年来我们专注于做一个产品,就是这根电脑笔。这是非常难得的。”据林强介绍,Wacom将研发,市场推广等诸多关键要素,全部投入到了研发电脑笔。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碰到很多机会,可以扩展到其它领域,但Wacom始终坚持“先把自己的领域做好,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往上发展。”对于Wacom的专注,林强套用一句古话形容,“这叫作‘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有的时候,关键不在于有所为而恰恰在于有所不为。”
2000年,Wacom刚刚在中国成立子公司便遇到了如何进行产品定位的难题。当时中国最大的笔的市场,是所谓的手写笔。凭着Wacom的产品参数,以及一些关键的技术能力,完全可以做手写笔。究竟要不要争取手写笔这个市场,当时在Wacom内部引发了比较激烈的讨论。最终Wacom 还是决定放弃做手写笔。“我们认为这不是我们长远的发展,这也不是我们公司希望在全球范围扮演的角色。”从林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体验到Wacom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执著坚定定位的精神。
虽然直到今天,在中国使用手写笔的用户仍然大大超过使用Wacom电子笔的用户,但是Wacom并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手写其实只是帮助用户使用电脑。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脑手写这种辅助的工具,对用户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低。然而Wacom为全球更多范围的用户所认识,还是在设计行业,“因此我们专注的是我们自己到底能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集中资源,集中精力,为Wacom带来了全球的营业额每年20%的增长速度,同时也让Wacom有足够的能力不断开发一代又一代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数位板和电子笔看起来虽然比较简单,但其实也包含着很多技术含量。“创新就是我们最重要的灵魂。”如今,Wacom在电子笔输入领域已经拥有300 多项专利技术。“每一次加入新的参数或者是功能,都要克服很多的困难,而每走一小步都是一个突破。”在林强看来,Wacom从成立开始便在不断的超越,“因为你一旦做出一个设备,或者开拓出一片市场的话,就会出现模仿者,这些模仿者也在不断的进步,所以如果我们不是一直往前创新,开拓一些新的领域的话。那么我们就只会停留在跟一些后来者竞争的局面,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战略。”
搭建文化与科技桥梁
Wacom的发展背景,还与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那便是创意产业。国内有经济学家认为,创意产业体现了文化的科技化和经济化,同时,也使科技和经济文化化。
Wacom的数位板和数位屏,在创意产业中,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3年在日本成立之初,Wacom主要做的是日本的所谓数字化仪,即电脑用来做定位输入的一种设备。Wacom发现当时在电脑上绘画非常困难,设计师在纸上画完以后,再用扫描仪扫到电脑里面去,效率很低,很多富有创意的特效无法实现。
Wacom决定解决这一难题。1983年,Wacom率先研制并将数位板和无线压感笔投入市场。这一革命性的电脑输入设备,使设计者完全脱离了画笔和画纸,可以直接在电脑上面绘画,为设计师开拓了无限的空间,新工具使人们发挥绘画、书法、多媒体、视频等艺术才干得以实现。
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和堪比传统画笔的细腻,Wacom的数位板和数位屏产品由初期的电脑辅助 CAD设计逐渐活跃于电脑绘画、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3D动画、游戏制作、影视编辑、电影特技、工业设计等多项数字艺术设计领域内,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电影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为什么一部部内容空洞、情节老套的好莱坞电影能横扫全球,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票房神话?除了那些风靡世界的明星,一个个令人称奇的3D特效也是吸引人们走进影院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Wacom数位板便是生成这些特效的幕后英雄。好莱坞和迪斯尼公司是Wacom全球最大、最著名的用户之一。
据林强介绍,Wacom最早的用户便是迪斯尼公司,而最早大规模使用Wacom数位板来绘画的电影,就是那部经典的动画片《美女与野兽》。随后Wacom数位板几乎运用到了每部电影的后期制作中。
数位板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电影制作的成本。林强举例说,“以前如果拍一个镜头,觉得不满意,可能就要重新再拍。尤其是外景,最难把握效果,可能一些小意外,比如一只鸟飞过,那你可能就要重拍。而现在有了我们的‘神笔’,基本上就很少需要重拍了。”
将创意产业化
创意产业正成为中国的一项热门行业。以北京、上海等地为龙头,创意产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繁荣时期。据上海市经委的统计,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18个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基地。北京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立意打造全国“创意产业之都”,并已明确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列入了政府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广州、深圳、长沙、苏州、杭州等等城市都热情高涨,宣称要打造各自的创意产业基地。
“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途是非常大的,首先它的受众数目非常大。其次又非常契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既不会消耗很多的能源,也不会占用很多的土地。无论从经济角度看,或者从文化角度看,都是中国应该重点发展的一个产业。”林强感受到了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市场前景。“Wacom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还是2000年成立子公司以后,真正打开了数码创意这个行业,使中国的用户群增加了几乎100倍。”
然而正如华龙数字艺术教育基地总经理王亚伦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国家支持,国家鼓励,这是创意产业一个非常好的大背景,但还不足以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创意产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也是一个系统的产业,包括前期制造,中间推广,后期销售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花大力气去做。”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何增强也曾表示,“创意产业的核心是要构筑其产业链和产业的延伸,而在产业链上最核心的财富就是创意人才。”
据了解,随着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几年来我国艺术教育行业也掀起了学习热潮,很多学校纷纷开设专业课程,加速创意人才培养。但在王亚伦看来,“我们的创意人员的思维和创造性,跟国外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需求和供给是脱节的。”据王亚伦的保守估计,目前我国的创意人才至少有100万的缺口,同时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问题:高等教育太偏重于理论,社会培训又缺少系统教育、扎实的功底和创意思维的能力。“国家现在支持鼓励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但是怎么样把艺术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新的课题。”
“现在中国的网络游戏行业是全世界最大的游戏行业,将来中国的动画行业、漫画行业,其他的设计行业,很可能也会是世界上最大。” 林强在看好中国创意产业未来的同时,认为Wacom需要参与中国的培训合作。“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创意产业,我们也缺乏一些在这个产业里面很有经验的老师。国外很多教授绘画、设计的老师,都是在企业或者在公司里面待过,然后再回到学校当老师的,但比较遗憾的是,中国目前没有这个环境。这对很多老师也是一个困难和挑战。”据林强介绍,Wacom给老师提供了一些免费的培训课程。目前Wacom还与几个主要的美术学院合作,设立奖学金,同时还举办一些比赛,“让大家真的拿起笔来在电脑做画”,为了“创意从小培养”,Wacom也面向中小学的学生提供短期的培训班。
“现在我们做的每一步,其实都着眼于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的创意产业。虽然作为一个厂商来说,我们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不过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角色,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地扮演好,”林强表示。
唱响品牌
对于Wacom未来的发展,林强透露说,公司将有三个重点:一是继续推广数位板在图形领域的应用,“因为我们相信这个设备会给设计师带来很多的好处,我们希望这些工具能帮助中国的设计师跟全球其他设计师竞争”。其次便是在全球范围拓展电脑笔的应用范围,继续拓展人机界面范围内一些新技术的应用。第三个重点就是丰富Wacom的品牌。虽然在许多用户那里,Wacom已经成为数位板的代名词了,但林强表示,“Wacom不单单是一个数位板,它应该是代表人机界面的一个技术领域的应用。”
跨国公司可能都经过这么一个阶段,首先拥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技术,去开拓一片市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能又保住了一个特定领域的用户。这时除了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加强品牌建设,以品牌再去扩大用户群。
如果说Wacom过去的产品还局限于专业设计人员的话,那么Bamboo便是Wacom面向消费市场的一个新品牌系列。这一新工具通过科技化手段简化了艺术创作难度,鼓励人们在展现自己个性和缤纷创意方面“留下精彩印记”。数位板这种新工具打破了将过去需要专业人员才能掌握在电脑上进行艺术设计的局限性,已经开始普及到普通消费者涉足艺术设计。
“虽然我们在中国的用户每年都在快速递增,Wacom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也很高,但毕竟我们投入的能量还是有限的,只能为中国创意产业贡献部分力量。不过我们更注重的是在中国这个潜在市场的长远发展。”据林强介绍,目前Wacom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超越了韩国,在亚洲仅次于本土日本,“很可能有一天,中国的市场会超越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成为Wacom单一最大市场。”林强对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经过25年的发展,Wacom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数位板系统和笔感应式数位屏系统制造商,在业界连续10年保持着60%以上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取得如此惊人的速度和业绩,Wacom是如何做到的呢?Wacom中国公司总裁兼CEO林强为我们揭开了Wacom以及其推动的创意产业的秘诀。
深挖跨国优势
虽然现在大部分跨国公司都是全球经营, Wacom并没有把所有的决策、或者所有的产品的研发都集中在总部,而是注意各国的特点和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
林强以公司的最新产品Bamboo Fun为例介绍说,这款产品的驱动设计便是在美国完成的。而在美国的这个驱动的设计团队,一直以来负责Wacom所有产品的驱动设计,因为“驱动与操作系统的结合非常重要,而美国集中了全球主要的操作系统厂商,比如微软、苹果。”而且“我们跟美国许多公司合作都非常紧密。在产品开发时候,大家已经交换了一些信息,从而可以确保我们开发出来的产品,在不同的系统平台或者应用软件平台上,都可以发挥出最优良的功能。”Wacom在日本的团队主要负责电路部分,因为“日本的电子工程师非常出色”,产品的外观设计则交给在世界上处于顶尖设计水平的欧洲的团队。至于生产,Wacom选择了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Wacom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经营,不是集中的开放,而是分散式的。”林强总结说。
25年磨一笔
作为一家IT公司,Wacom有一个相当突出的地方,“25年来我们专注于做一个产品,就是这根电脑笔。这是非常难得的。”据林强介绍,Wacom将研发,市场推广等诸多关键要素,全部投入到了研发电脑笔。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碰到很多机会,可以扩展到其它领域,但Wacom始终坚持“先把自己的领域做好,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往上发展。”对于Wacom的专注,林强套用一句古话形容,“这叫作‘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有的时候,关键不在于有所为而恰恰在于有所不为。”
2000年,Wacom刚刚在中国成立子公司便遇到了如何进行产品定位的难题。当时中国最大的笔的市场,是所谓的手写笔。凭着Wacom的产品参数,以及一些关键的技术能力,完全可以做手写笔。究竟要不要争取手写笔这个市场,当时在Wacom内部引发了比较激烈的讨论。最终Wacom 还是决定放弃做手写笔。“我们认为这不是我们长远的发展,这也不是我们公司希望在全球范围扮演的角色。”从林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体验到Wacom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执著坚定定位的精神。
虽然直到今天,在中国使用手写笔的用户仍然大大超过使用Wacom电子笔的用户,但是Wacom并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手写其实只是帮助用户使用电脑。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脑手写这种辅助的工具,对用户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低。然而Wacom为全球更多范围的用户所认识,还是在设计行业,“因此我们专注的是我们自己到底能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集中资源,集中精力,为Wacom带来了全球的营业额每年20%的增长速度,同时也让Wacom有足够的能力不断开发一代又一代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数位板和电子笔看起来虽然比较简单,但其实也包含着很多技术含量。“创新就是我们最重要的灵魂。”如今,Wacom在电子笔输入领域已经拥有300 多项专利技术。“每一次加入新的参数或者是功能,都要克服很多的困难,而每走一小步都是一个突破。”在林强看来,Wacom从成立开始便在不断的超越,“因为你一旦做出一个设备,或者开拓出一片市场的话,就会出现模仿者,这些模仿者也在不断的进步,所以如果我们不是一直往前创新,开拓一些新的领域的话。那么我们就只会停留在跟一些后来者竞争的局面,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战略。”
搭建文化与科技桥梁
Wacom的发展背景,还与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那便是创意产业。国内有经济学家认为,创意产业体现了文化的科技化和经济化,同时,也使科技和经济文化化。
Wacom的数位板和数位屏,在创意产业中,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3年在日本成立之初,Wacom主要做的是日本的所谓数字化仪,即电脑用来做定位输入的一种设备。Wacom发现当时在电脑上绘画非常困难,设计师在纸上画完以后,再用扫描仪扫到电脑里面去,效率很低,很多富有创意的特效无法实现。
Wacom决定解决这一难题。1983年,Wacom率先研制并将数位板和无线压感笔投入市场。这一革命性的电脑输入设备,使设计者完全脱离了画笔和画纸,可以直接在电脑上面绘画,为设计师开拓了无限的空间,新工具使人们发挥绘画、书法、多媒体、视频等艺术才干得以实现。
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和堪比传统画笔的细腻,Wacom的数位板和数位屏产品由初期的电脑辅助 CAD设计逐渐活跃于电脑绘画、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3D动画、游戏制作、影视编辑、电影特技、工业设计等多项数字艺术设计领域内,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电影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为什么一部部内容空洞、情节老套的好莱坞电影能横扫全球,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票房神话?除了那些风靡世界的明星,一个个令人称奇的3D特效也是吸引人们走进影院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Wacom数位板便是生成这些特效的幕后英雄。好莱坞和迪斯尼公司是Wacom全球最大、最著名的用户之一。
据林强介绍,Wacom最早的用户便是迪斯尼公司,而最早大规模使用Wacom数位板来绘画的电影,就是那部经典的动画片《美女与野兽》。随后Wacom数位板几乎运用到了每部电影的后期制作中。
数位板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电影制作的成本。林强举例说,“以前如果拍一个镜头,觉得不满意,可能就要重新再拍。尤其是外景,最难把握效果,可能一些小意外,比如一只鸟飞过,那你可能就要重拍。而现在有了我们的‘神笔’,基本上就很少需要重拍了。”
将创意产业化
创意产业正成为中国的一项热门行业。以北京、上海等地为龙头,创意产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繁荣时期。据上海市经委的统计,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18个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基地。北京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立意打造全国“创意产业之都”,并已明确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列入了政府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广州、深圳、长沙、苏州、杭州等等城市都热情高涨,宣称要打造各自的创意产业基地。
“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途是非常大的,首先它的受众数目非常大。其次又非常契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既不会消耗很多的能源,也不会占用很多的土地。无论从经济角度看,或者从文化角度看,都是中国应该重点发展的一个产业。”林强感受到了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市场前景。“Wacom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还是2000年成立子公司以后,真正打开了数码创意这个行业,使中国的用户群增加了几乎100倍。”
然而正如华龙数字艺术教育基地总经理王亚伦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国家支持,国家鼓励,这是创意产业一个非常好的大背景,但还不足以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创意产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也是一个系统的产业,包括前期制造,中间推广,后期销售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花大力气去做。”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何增强也曾表示,“创意产业的核心是要构筑其产业链和产业的延伸,而在产业链上最核心的财富就是创意人才。”
据了解,随着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几年来我国艺术教育行业也掀起了学习热潮,很多学校纷纷开设专业课程,加速创意人才培养。但在王亚伦看来,“我们的创意人员的思维和创造性,跟国外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需求和供给是脱节的。”据王亚伦的保守估计,目前我国的创意人才至少有100万的缺口,同时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问题:高等教育太偏重于理论,社会培训又缺少系统教育、扎实的功底和创意思维的能力。“国家现在支持鼓励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但是怎么样把艺术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新的课题。”
“现在中国的网络游戏行业是全世界最大的游戏行业,将来中国的动画行业、漫画行业,其他的设计行业,很可能也会是世界上最大。” 林强在看好中国创意产业未来的同时,认为Wacom需要参与中国的培训合作。“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创意产业,我们也缺乏一些在这个产业里面很有经验的老师。国外很多教授绘画、设计的老师,都是在企业或者在公司里面待过,然后再回到学校当老师的,但比较遗憾的是,中国目前没有这个环境。这对很多老师也是一个困难和挑战。”据林强介绍,Wacom给老师提供了一些免费的培训课程。目前Wacom还与几个主要的美术学院合作,设立奖学金,同时还举办一些比赛,“让大家真的拿起笔来在电脑做画”,为了“创意从小培养”,Wacom也面向中小学的学生提供短期的培训班。
“现在我们做的每一步,其实都着眼于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的创意产业。虽然作为一个厂商来说,我们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不过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角色,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地扮演好,”林强表示。
唱响品牌
对于Wacom未来的发展,林强透露说,公司将有三个重点:一是继续推广数位板在图形领域的应用,“因为我们相信这个设备会给设计师带来很多的好处,我们希望这些工具能帮助中国的设计师跟全球其他设计师竞争”。其次便是在全球范围拓展电脑笔的应用范围,继续拓展人机界面范围内一些新技术的应用。第三个重点就是丰富Wacom的品牌。虽然在许多用户那里,Wacom已经成为数位板的代名词了,但林强表示,“Wacom不单单是一个数位板,它应该是代表人机界面的一个技术领域的应用。”
跨国公司可能都经过这么一个阶段,首先拥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技术,去开拓一片市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能又保住了一个特定领域的用户。这时除了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加强品牌建设,以品牌再去扩大用户群。
如果说Wacom过去的产品还局限于专业设计人员的话,那么Bamboo便是Wacom面向消费市场的一个新品牌系列。这一新工具通过科技化手段简化了艺术创作难度,鼓励人们在展现自己个性和缤纷创意方面“留下精彩印记”。数位板这种新工具打破了将过去需要专业人员才能掌握在电脑上进行艺术设计的局限性,已经开始普及到普通消费者涉足艺术设计。
“虽然我们在中国的用户每年都在快速递增,Wacom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也很高,但毕竟我们投入的能量还是有限的,只能为中国创意产业贡献部分力量。不过我们更注重的是在中国这个潜在市场的长远发展。”据林强介绍,目前Wacom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超越了韩国,在亚洲仅次于本土日本,“很可能有一天,中国的市场会超越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成为Wacom单一最大市场。”林强对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