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昌英,东华大学非遗研修班第二期学员。她是我回访中遇到的第一位“并未将非遗当职业或事业”的传承人。张昌英嗓门奇大,属于一张口便能成为主角的人。她的普通话发音很难听懂,但她始终大声努力地说着,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还特别爱放声大笑。她的笑也很特别,是那种银铃般的一长串笑声。当晚送我们走回住处,她在路上告诉了我一个爆炸性消息:“老师,东华大学学习回来后我写了一本书!哈哈哈……”“啊,真的吗?”“真的,明天给你看,哈哈哈……”我很吃惊,但又充满期待。临行前约好第二天中午去她家,张昌英高声道:“老师们,明天中午早点来吃饭啊,哈哈哈……”夜色中她又扔下了一串明亮的笑声。
张昌英住在台江城里。次日一早我们先去参观了另一位学员的刺绣工坊,临近中午时在当地非遗中心领导带领下,左拐右拐进了一条十分破旧的巷子,一幢看似危房的红砖楼很像以前的工人宿舍,張昌英的家就在里面。一进门洞就闻到一股鲜味,张昌英家门前炉中炭火烧得正旺,炭盆上有一块烧红的铁丝网上正烤着几条鱼。炉子放在楼道里,楼道挺宽敞,但没有灯。烤鱼无需加料就已鲜香无比,一行人马上兴奋起来,禁不住咽口水了。张昌英“哈哈哈”地和老公一起将我们迎了进去,她告诉大家这鱼和田螺是他老公今晨特地去稻田里逮的。凭书本知识很难想象贵州台江也有“鱼米之乡”,听说过科学种田稻田养鱼,但品尝“田鲜”还真是平生第一次。
拥挤的家里来了客人立马变得热火朝天,张昌英老公打着赤膊做饭还是挥汗如雨。客餐厅在房子的中间,光线不好,白天也得开灯。但一开灯你就会发现,这个小客厅好有内涵:墙上贴满了家里人的各种奖状、证书、奖牌及代表证。一张全家福挂在正中,上题“幸福的一家人”。有老师脱口而出:“啊,你竟然有三个孩子?而且看起来都已经是成年的大孩子了。”“对!三个,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都是大学生,哈哈哈……两个女儿已经工作,一个医生,一个即将当老师,儿子正在上大学,哈哈哈……”墙上获奖证书一大半都是孩子们的,张昌英也有不少,奖状一部分是赛歌,一部分是刺绣。这面墙是张昌英家的光荣榜。其中有一张张昌英手捧红色“2888元”奖金牌的照片很显眼,那是她获得了苗歌情歌比赛三等奖。
“原来你还是苗歌传承人啊?难怪嗓音那么清亮。”我一边看“光荣榜”一边问。
“嗯,对!老师,我是苗歌歌王,哈哈哈……”
“哦?你倒是毫不谦虚啊,哈哈哈……”我似乎被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跟她一起大笑起来。
“你说从东华大学回来以后,写了一本书?可以给我看看吗?”这可是从昨晚起我一直惦记着的事儿。
“嗯,对!老师我给你看,但不是一本,是三本。”
“什么?”在场所有人都“啊”了一声,目光齐刷刷地看着张昌英。
“老师们,看!这些都是我写的书!哈哈哈……”张昌英从电视柜下抽出了黄绿蓝三个书脊。一本《东华大学学习经历及感悟》,一本《东华大学求学图集》,一本《苗族歌曲教材》。所有人都围拢过来看,然后都惊叹不已!
张昌英出生于1971年,文化程度不高,其中一本书上有她歪歪斜斜的签名,看得出连写自己的名字都很吃力。张昌英在东华大学总共学习了一个月,但她出了三本“书”!一本图录、一本教材、一本心得,各有特色。这些书都是“孤本”,没有书号,但我捧在手里却感觉特别有分量,有温度。
这些书的排版虽谈不上专业,但看出很是用心。落款或为“作者:张昌英”,或为“张昌英著”,可以看出郑重其事和笃定自信。我不禁赞叹:“昌英你太牛了!大学老师出本书几乎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你一出手就是三本,是谁帮你完成的?”
“孩子们啰!我儿子和小女儿们都会用电脑设计排版的,哈哈哈……”
一个几乎不识字的妈妈培养了三个大学生!我们对昌英竖起了大拇指。有如此阳光开朗而又积极努力的母亲,才会有家中铺满墙面的奖状,而满屋的奖状让略嫌窄小的客厅变得光彩照人。可能因为地方狭小,我们在的那天,张昌英的三个孩子都没在家,但从张昌英的三本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家庭的精神。父母慈,儿女孝,相互鼓励,积极向上,这个家庭的正能量满满!健康的家庭教育的反哺作用,让昌英这样的父母收获到了更多。尤为可贵的是,这一切发生在张昌英家人之间,都是发乎本心自然而然。一同回访的老师说,刚去东华时,张昌英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也不识字,课堂上常常是上着上着她会突然跑到讲台前来跟老师说话,阶段设计课上绣花,绣着绣着她就禁不住放声唱歌,她是那种几乎从未有过课堂经历也不知课堂纪律为何物的淳朴之人,身上有一股别人少有的纯真之气。但她学习特别用心,特别珍惜进高校学习的机会,所以她用心保存了在上海的点点滴滴,回来后才能出书。张昌英的那本东华研修图录中每一张图都有标注,封面照片的标注是“这是在东华大学大门口”。
张昌英成为苗歌传承人,跟苗歌文化传统有关。歌声是张昌英一家日常生活的背景音乐。“歌王”亲口告诉我们,她的爱人唱得比她还要好,当年正因为他对歌对赢了,张昌英才愿意跟他走。他们就是这样在歌声中相识相爱生儿育女,在歌声中将孩子们抚养成人。有歌声的人生是充满美感的人生,歌声不断的家庭自然是幸福家庭。张昌英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这保证了她的苗歌创作更多取向歌咏美好情操。天赋的好嗓子加上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孩子们的助力,使不识字的张昌英可以写苗歌教材。现实中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的张昌英却能在苗歌中实现自我,愉悦精神,一直笑对人生。
张昌英成为县级苗绣传承人,更多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从前为了生活,每个苗家女子都得学会一手好针线。张昌英三个孩子,一家五口所有针线都得由她亲手完成。她很惜时,那天即便是在和我们聊天,手也在一刻不停地“打辫子”——通过不同的竹棒来编出美丽的辫子。这是“辫绣”“绉绣”“绞籽绣”前期都必须做的第一步,刺绣时先将剪纸纹样粘贴在绣布上,将所用的彩线(据说丝线最少五根,多则二十多根一组)用手工的方式编织成3毫米左右宽的辫带,再根据图案轮廓要求,按照一定的纹理,由外向内将编成的辫带平盘绕织盖在剪纸上,用同色彩丝线将辫带固定,图样铺满即得成品。这种技法非常细致,费时费工,制作一对衣袖花需要三个月时间。辫绣的特点是立体感觉强,绣法圆润,饱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这种技法绣出的图案,显得粗狂、厚实、野气十足。
张昌英的手工精巧,那天我们同样穿了张昌英家的苗服,但深深叩动我心的却是张昌英家的“背带”。背带即“背儿带”,是用来背负孩子的“襁褓”,作用与有些地区的“背篓”相似,但背带比背篓温柔,比襁褓便携,背带是苗家妇女育儿智慧的体现。在传统苗族社会中,它是有孩子的劳动妇女的必备之物。背带的使用,可以使母亲在从事劳动及赶集等活动的同时也能照顾小孩。背带制作的工艺技法有很多,背带中的一些刺绣、蜡染图案纹样反映着苗族人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还有的图案纹样则在表达丰富的吉祥寓意。
在我看来,背带其实倾注了苗家女性最为真诚也最为缜密的心思,因而很多都是相当精致的苗绣作品。而且,对于未婚育女性,绣制背带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角色转变母性熏陶教育的过程。背带包裹的是新生,缠绕的是母爱,寄托的是希望。可以说没有一个母亲不是满怀爱心和憧憬去为未来的孩子制作这个绵柔安全温馨的背带的。说得夸张点儿,“一副背儿带,一部民族史”也不为过。张昌英的背带约有三五米长,单就织布也要费很长的时光。背带上的刺绣不仅图案精美而且寓意含情,堪称苗家最温情最动心的作品。苗家计划生育政策与汉族有异,设计美观、结实耐用的背带往往可以背大几个孩子,昌英说她家的三个大学生都是这个背带背大,说罢又是一串舒心自豪的“哈哈哈……”。
刺绣和苗歌对现实中的张昌英来说都是“业余”。她夫妇是做装饰材料生意的,每天有不少装饰装修材料要送,但她做得十分开心。其实,如果有更多的人像张昌英这样掌握着非遗,但以个人爱好的方式去认真地对待,自然地传承,积极地影响下一代,我们根本无需担心其濒危或消亡了。张昌英是东华大学出色的非遗学员,她未必知道她在东华大学的结业作品很有特色,多次被选送外出展览,去过北京恭王府,去过中国台湾,还去英国、斐济等国家展览过,赢得国内外行家不少掌声。我想代表东华说:“谢谢您,张昌英!”
张昌英住在台江城里。次日一早我们先去参观了另一位学员的刺绣工坊,临近中午时在当地非遗中心领导带领下,左拐右拐进了一条十分破旧的巷子,一幢看似危房的红砖楼很像以前的工人宿舍,張昌英的家就在里面。一进门洞就闻到一股鲜味,张昌英家门前炉中炭火烧得正旺,炭盆上有一块烧红的铁丝网上正烤着几条鱼。炉子放在楼道里,楼道挺宽敞,但没有灯。烤鱼无需加料就已鲜香无比,一行人马上兴奋起来,禁不住咽口水了。张昌英“哈哈哈”地和老公一起将我们迎了进去,她告诉大家这鱼和田螺是他老公今晨特地去稻田里逮的。凭书本知识很难想象贵州台江也有“鱼米之乡”,听说过科学种田稻田养鱼,但品尝“田鲜”还真是平生第一次。
拥挤的家里来了客人立马变得热火朝天,张昌英老公打着赤膊做饭还是挥汗如雨。客餐厅在房子的中间,光线不好,白天也得开灯。但一开灯你就会发现,这个小客厅好有内涵:墙上贴满了家里人的各种奖状、证书、奖牌及代表证。一张全家福挂在正中,上题“幸福的一家人”。有老师脱口而出:“啊,你竟然有三个孩子?而且看起来都已经是成年的大孩子了。”“对!三个,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都是大学生,哈哈哈……两个女儿已经工作,一个医生,一个即将当老师,儿子正在上大学,哈哈哈……”墙上获奖证书一大半都是孩子们的,张昌英也有不少,奖状一部分是赛歌,一部分是刺绣。这面墙是张昌英家的光荣榜。其中有一张张昌英手捧红色“2888元”奖金牌的照片很显眼,那是她获得了苗歌情歌比赛三等奖。
“原来你还是苗歌传承人啊?难怪嗓音那么清亮。”我一边看“光荣榜”一边问。
“嗯,对!老师,我是苗歌歌王,哈哈哈……”
“哦?你倒是毫不谦虚啊,哈哈哈……”我似乎被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跟她一起大笑起来。
“你说从东华大学回来以后,写了一本书?可以给我看看吗?”这可是从昨晚起我一直惦记着的事儿。
“嗯,对!老师我给你看,但不是一本,是三本。”
“什么?”在场所有人都“啊”了一声,目光齐刷刷地看着张昌英。
“老师们,看!这些都是我写的书!哈哈哈……”张昌英从电视柜下抽出了黄绿蓝三个书脊。一本《东华大学学习经历及感悟》,一本《东华大学求学图集》,一本《苗族歌曲教材》。所有人都围拢过来看,然后都惊叹不已!
张昌英出生于1971年,文化程度不高,其中一本书上有她歪歪斜斜的签名,看得出连写自己的名字都很吃力。张昌英在东华大学总共学习了一个月,但她出了三本“书”!一本图录、一本教材、一本心得,各有特色。这些书都是“孤本”,没有书号,但我捧在手里却感觉特别有分量,有温度。
这些书的排版虽谈不上专业,但看出很是用心。落款或为“作者:张昌英”,或为“张昌英著”,可以看出郑重其事和笃定自信。我不禁赞叹:“昌英你太牛了!大学老师出本书几乎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你一出手就是三本,是谁帮你完成的?”
“孩子们啰!我儿子和小女儿们都会用电脑设计排版的,哈哈哈……”
一个几乎不识字的妈妈培养了三个大学生!我们对昌英竖起了大拇指。有如此阳光开朗而又积极努力的母亲,才会有家中铺满墙面的奖状,而满屋的奖状让略嫌窄小的客厅变得光彩照人。可能因为地方狭小,我们在的那天,张昌英的三个孩子都没在家,但从张昌英的三本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家庭的精神。父母慈,儿女孝,相互鼓励,积极向上,这个家庭的正能量满满!健康的家庭教育的反哺作用,让昌英这样的父母收获到了更多。尤为可贵的是,这一切发生在张昌英家人之间,都是发乎本心自然而然。一同回访的老师说,刚去东华时,张昌英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也不识字,课堂上常常是上着上着她会突然跑到讲台前来跟老师说话,阶段设计课上绣花,绣着绣着她就禁不住放声唱歌,她是那种几乎从未有过课堂经历也不知课堂纪律为何物的淳朴之人,身上有一股别人少有的纯真之气。但她学习特别用心,特别珍惜进高校学习的机会,所以她用心保存了在上海的点点滴滴,回来后才能出书。张昌英的那本东华研修图录中每一张图都有标注,封面照片的标注是“这是在东华大学大门口”。
张昌英成为苗歌传承人,跟苗歌文化传统有关。歌声是张昌英一家日常生活的背景音乐。“歌王”亲口告诉我们,她的爱人唱得比她还要好,当年正因为他对歌对赢了,张昌英才愿意跟他走。他们就是这样在歌声中相识相爱生儿育女,在歌声中将孩子们抚养成人。有歌声的人生是充满美感的人生,歌声不断的家庭自然是幸福家庭。张昌英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这保证了她的苗歌创作更多取向歌咏美好情操。天赋的好嗓子加上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孩子们的助力,使不识字的张昌英可以写苗歌教材。现实中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的张昌英却能在苗歌中实现自我,愉悦精神,一直笑对人生。
张昌英成为县级苗绣传承人,更多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从前为了生活,每个苗家女子都得学会一手好针线。张昌英三个孩子,一家五口所有针线都得由她亲手完成。她很惜时,那天即便是在和我们聊天,手也在一刻不停地“打辫子”——通过不同的竹棒来编出美丽的辫子。这是“辫绣”“绉绣”“绞籽绣”前期都必须做的第一步,刺绣时先将剪纸纹样粘贴在绣布上,将所用的彩线(据说丝线最少五根,多则二十多根一组)用手工的方式编织成3毫米左右宽的辫带,再根据图案轮廓要求,按照一定的纹理,由外向内将编成的辫带平盘绕织盖在剪纸上,用同色彩丝线将辫带固定,图样铺满即得成品。这种技法非常细致,费时费工,制作一对衣袖花需要三个月时间。辫绣的特点是立体感觉强,绣法圆润,饱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这种技法绣出的图案,显得粗狂、厚实、野气十足。
张昌英的手工精巧,那天我们同样穿了张昌英家的苗服,但深深叩动我心的却是张昌英家的“背带”。背带即“背儿带”,是用来背负孩子的“襁褓”,作用与有些地区的“背篓”相似,但背带比背篓温柔,比襁褓便携,背带是苗家妇女育儿智慧的体现。在传统苗族社会中,它是有孩子的劳动妇女的必备之物。背带的使用,可以使母亲在从事劳动及赶集等活动的同时也能照顾小孩。背带制作的工艺技法有很多,背带中的一些刺绣、蜡染图案纹样反映着苗族人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还有的图案纹样则在表达丰富的吉祥寓意。
在我看来,背带其实倾注了苗家女性最为真诚也最为缜密的心思,因而很多都是相当精致的苗绣作品。而且,对于未婚育女性,绣制背带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角色转变母性熏陶教育的过程。背带包裹的是新生,缠绕的是母爱,寄托的是希望。可以说没有一个母亲不是满怀爱心和憧憬去为未来的孩子制作这个绵柔安全温馨的背带的。说得夸张点儿,“一副背儿带,一部民族史”也不为过。张昌英的背带约有三五米长,单就织布也要费很长的时光。背带上的刺绣不仅图案精美而且寓意含情,堪称苗家最温情最动心的作品。苗家计划生育政策与汉族有异,设计美观、结实耐用的背带往往可以背大几个孩子,昌英说她家的三个大学生都是这个背带背大,说罢又是一串舒心自豪的“哈哈哈……”。
刺绣和苗歌对现实中的张昌英来说都是“业余”。她夫妇是做装饰材料生意的,每天有不少装饰装修材料要送,但她做得十分开心。其实,如果有更多的人像张昌英这样掌握着非遗,但以个人爱好的方式去认真地对待,自然地传承,积极地影响下一代,我们根本无需担心其濒危或消亡了。张昌英是东华大学出色的非遗学员,她未必知道她在东华大学的结业作品很有特色,多次被选送外出展览,去过北京恭王府,去过中国台湾,还去英国、斐济等国家展览过,赢得国内外行家不少掌声。我想代表东华说:“谢谢您,张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