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副刊既是台湾地区文学发展的推动者与鼓吹者,也是台湾地区文化发展的启蒙者与推广者,文艺副刊对于台湾社会产生了若干值得探讨的作用。本文从台湾副刊的传播方法入手,结合具体诗作,深入解剖其媒介生态,不仅对台湾新闻传播史研究来说是必要的,也对大陆文艺副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台湾;文艺副刊;社会作用
柏杨曾经说过:“副刊反映了一份报纸,甚至一个社会的文化品位和气质。”本文以台湾文艺副刊为例,评析副刊的社会作用,并结合一些自身经历,加以论证。
中国副刊形成了两大文学传统:一是名家办刊;二是文学摇篮——面向全社会培育文学新人。台湾文艺副刊是对民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在传播的空间建构起台湾想象的文学社群,最有名的是《联合报》副刊,它的主编任期比较长,而且相当有包容性。在林海音任内,建立了文艺性的运营模式。她邀请了当时台湾的一些作家,在《联合报》副刊上刊载大量小说、诗歌、散文。当时的《联合报》副刊汇聚了台湾大批优秀作家,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台湾文学的中流砥柱。
台湾文艺副刊的成功之处还体现在用传播的方式培育了台湾的文学新锐。新的做法是:用新闻的眼光发掘新人,用包装的手法推出新作;运用传媒的优势实验新文体;用轰动效应的手法设立文学大奖。
副刊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余光中、郑愁予、席慕蓉、洛夫、痖弦等,都曾在《联合报》副刊上发表诗歌作品,《乡愁》、《错误》、《七里香》等名篇至今仍广为传诵,既陶冶了读者的性情,又开阔了读者的胸怀。
笔者个人比较欣赏余光中的诗,一首是他的代表作《乡愁》,这个在初中课本中就曾学到;另一首就是他的《春天遂想起》。《乡愁》被广为传诵,在这里就不过多溢美之词。《春天遂想起》的灵魂就是作者的故乡情结和爱国情怀。诗歌的亮点是对江南水乡的灵动和意蕴的描写,意境优美。“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描绘了一幅儿童玩乐的美好画面;“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逃了西施,失踪了范蠡”表达了对吴越之争那段历史故事的惋惜,渗透出厚重的历史感,丰富了全诗的文化底蕴;“春天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一句使用了重叠句式,形成了鲜明的节奏感。“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也是诗人内心的呐喊,暗含着两岸统一难以实现、大陆和台湾骨肉分离分离之意。括号中的文字是一些补充说明和描写的成分,如果将其去掉就很难表达完整地表现诗歌的主题。这同时也是一篇适合朗诵的诗歌作品,选取适当的背景音乐有助于更好地抒发情感和增强表现效果。
台湾文艺副刊还引领了思想潮流,成为台湾文学交流的主要阵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报副刊举办了大量文学座谈会、联谊会等,为读者和作家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也使得作家们相互充分加强交流,互相汲取文学营养。这种兼容并包、百川汇流的风格,也使得副刊的社会地位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实不仅是文艺副刊,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应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样才能相互激励,完善自身不足。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笔者认为,文艺副刊之所以受到台湾报纸的重视,还在于它所承担的强大社会功能。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副刊不仅承担了一般媒介的功能,而且担负起了文学或者文化的传播载体。副刊作为文学或者文化的传播载体,对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用传播效果理论中的“培养分析”来解释。在生活中,副刊刊载的作品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文学作品的某些倾向性,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现实与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有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台湾文艺副刊提供了大量文学作品,也为读者认识和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在文学作品中,他们看到的是另外一个奇妙的世界。
另外,台湾文艺副刊所发起的文学奖项也很好地推动了台湾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例如,联合报副刊支持创办的“联合报文学奖”是台湾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联合报文学奖的奖励范围不局限于台湾本土,更延伸到大陆,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风度。这一奖项的设立这很好的激发了读者的创作兴趣,也鼓舞着更多热爱文学的人们不断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这是将文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以载道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
结合自身经历,笔者认为文艺副刊也使得台湾的民众生活得更富有诗意。很多台湾人喜欢用一种艺术的方式,进行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比如台湾人很喜欢读报,在地铁上基本很少玩手机,而是读报;世新大学自办的《破报》和《立报》,学生会刊发很多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台湾人的诗意也可从很多女生的姓名字中窥见一斑,台湾人基本不会取两个字的名字,这也得益于台湾相对浓厚的文化气息。台湾也是盛产文化学者、文艺创作者之地,台湾制作的本土电影也多为清新文艺风格,这都与副刊所营造的诗意氛围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而言之,以《联合报》副刊为代表的台湾文艺副刊,担负起了发扬文艺之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虽然当下报纸副刊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盛期,但是做好副刊仍旧任重道远。不仅是台湾,大陆也应不断开拓创新,继续做好副刊这种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承担起应有的社会使命,发挥强大的社会作用,将百年文艺副刊的精神传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晓慧.台湾报纸副刊研究综述[J].文化与传播,2013(5).
[2]吴鵾.论台湾乡土文学发展中的两次文化转向[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1).
[3]李晓红.台湾《联合报》副刊的文学传承与角色变迁[J].厦门大学学报,2006(3).
[4]肖伟.文学精神与时代性格——论台湾《联合报》副刊的“文艺性”模式[J].台湾研究集刊,2002(1).
【关键词】:台湾;文艺副刊;社会作用
柏杨曾经说过:“副刊反映了一份报纸,甚至一个社会的文化品位和气质。”本文以台湾文艺副刊为例,评析副刊的社会作用,并结合一些自身经历,加以论证。
中国副刊形成了两大文学传统:一是名家办刊;二是文学摇篮——面向全社会培育文学新人。台湾文艺副刊是对民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在传播的空间建构起台湾想象的文学社群,最有名的是《联合报》副刊,它的主编任期比较长,而且相当有包容性。在林海音任内,建立了文艺性的运营模式。她邀请了当时台湾的一些作家,在《联合报》副刊上刊载大量小说、诗歌、散文。当时的《联合报》副刊汇聚了台湾大批优秀作家,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台湾文学的中流砥柱。
台湾文艺副刊的成功之处还体现在用传播的方式培育了台湾的文学新锐。新的做法是:用新闻的眼光发掘新人,用包装的手法推出新作;运用传媒的优势实验新文体;用轰动效应的手法设立文学大奖。
副刊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余光中、郑愁予、席慕蓉、洛夫、痖弦等,都曾在《联合报》副刊上发表诗歌作品,《乡愁》、《错误》、《七里香》等名篇至今仍广为传诵,既陶冶了读者的性情,又开阔了读者的胸怀。
笔者个人比较欣赏余光中的诗,一首是他的代表作《乡愁》,这个在初中课本中就曾学到;另一首就是他的《春天遂想起》。《乡愁》被广为传诵,在这里就不过多溢美之词。《春天遂想起》的灵魂就是作者的故乡情结和爱国情怀。诗歌的亮点是对江南水乡的灵动和意蕴的描写,意境优美。“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描绘了一幅儿童玩乐的美好画面;“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逃了西施,失踪了范蠡”表达了对吴越之争那段历史故事的惋惜,渗透出厚重的历史感,丰富了全诗的文化底蕴;“春天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一句使用了重叠句式,形成了鲜明的节奏感。“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也是诗人内心的呐喊,暗含着两岸统一难以实现、大陆和台湾骨肉分离分离之意。括号中的文字是一些补充说明和描写的成分,如果将其去掉就很难表达完整地表现诗歌的主题。这同时也是一篇适合朗诵的诗歌作品,选取适当的背景音乐有助于更好地抒发情感和增强表现效果。
台湾文艺副刊还引领了思想潮流,成为台湾文学交流的主要阵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报副刊举办了大量文学座谈会、联谊会等,为读者和作家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也使得作家们相互充分加强交流,互相汲取文学营养。这种兼容并包、百川汇流的风格,也使得副刊的社会地位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实不仅是文艺副刊,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应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样才能相互激励,完善自身不足。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笔者认为,文艺副刊之所以受到台湾报纸的重视,还在于它所承担的强大社会功能。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副刊不仅承担了一般媒介的功能,而且担负起了文学或者文化的传播载体。副刊作为文学或者文化的传播载体,对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用传播效果理论中的“培养分析”来解释。在生活中,副刊刊载的作品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文学作品的某些倾向性,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现实与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有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台湾文艺副刊提供了大量文学作品,也为读者认识和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在文学作品中,他们看到的是另外一个奇妙的世界。
另外,台湾文艺副刊所发起的文学奖项也很好地推动了台湾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例如,联合报副刊支持创办的“联合报文学奖”是台湾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联合报文学奖的奖励范围不局限于台湾本土,更延伸到大陆,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风度。这一奖项的设立这很好的激发了读者的创作兴趣,也鼓舞着更多热爱文学的人们不断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这是将文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以载道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
结合自身经历,笔者认为文艺副刊也使得台湾的民众生活得更富有诗意。很多台湾人喜欢用一种艺术的方式,进行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比如台湾人很喜欢读报,在地铁上基本很少玩手机,而是读报;世新大学自办的《破报》和《立报》,学生会刊发很多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台湾人的诗意也可从很多女生的姓名字中窥见一斑,台湾人基本不会取两个字的名字,这也得益于台湾相对浓厚的文化气息。台湾也是盛产文化学者、文艺创作者之地,台湾制作的本土电影也多为清新文艺风格,这都与副刊所营造的诗意氛围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而言之,以《联合报》副刊为代表的台湾文艺副刊,担负起了发扬文艺之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虽然当下报纸副刊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盛期,但是做好副刊仍旧任重道远。不仅是台湾,大陆也应不断开拓创新,继续做好副刊这种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承担起应有的社会使命,发挥强大的社会作用,将百年文艺副刊的精神传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晓慧.台湾报纸副刊研究综述[J].文化与传播,2013(5).
[2]吴鵾.论台湾乡土文学发展中的两次文化转向[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1).
[3]李晓红.台湾《联合报》副刊的文学传承与角色变迁[J].厦门大学学报,2006(3).
[4]肖伟.文学精神与时代性格——论台湾《联合报》副刊的“文艺性”模式[J].台湾研究集刊,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