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国多雨,再深刻的脚印,也都不能长久存留。好处是,风疾雨骤,转眼间又是蓝天白云;于是乎,这里的读书人,普遍相信“苟日新,日日新”。不好的地方呢,若你想怀旧,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就说康乐园吧,当初大草坪上、老榕树下、图书馆边、杜鹃花前,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不也早就随风飘去?
十年前答记者问,我曾提及:“逐渐远去了的大学生活,确实该写点东西来纪念。包括对老师、对同学的追忆,还有参与办刊物等校园生活的很多细节,都值得好好记取与珍藏。”(《南方日报》2002年5月5日)可实际上,“追忆往事”需要契机,也需要氛围。我所在的中山大学中文系七七级,没能像北大同学那样,推出自己的“集体记忆”(《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也就难怪我的懒散及懈怠了。
相对来说,我还算是“有心人”,30年间,不断回望康乐园,直接或间接提及自己大学生活的文章,不下十来篇。可说实话,昔日的印象越来越模糊,回声也越来越遥远。趁着这回纪念毕业30年,拾取若干记忆,免得我的“康乐园”彻底消逝。
从15年前与夏晓虹合编《北大旧事》,到为吴定宇主编的《走近中大》作序,再到撰写专业著作《作为学科的文学史》,我发现一个小小的秘密:校友之追怀大学生活,不是老师风采,就是同窗情谊,再有就是演戏、出游、办杂志、谈恋爱等;大学四年的主体——上课、讨论、复习、考试等,反而基本上被遗忘了。阅读此类怀旧文章,不见“读书”这一主角,以致没上过大学的人,会误认为校园生活就是这么清风明月,浪漫无边。那些“枯燥无味”的苦读场面,日后逐渐隐去;同学们追怀不已的,全都是“充满戏剧性”的逸闻琐事。
其实,如着眼于教育史、学术史或思想史,课程安排与课堂实践,即便不说“格外重要”,起码也是“不能忽略”。我在《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第四章特别提及:“后人论及某某教授,只谈‘学问’大小,而不关心其‘教学’好坏,这其实是偏颇的”;“对于学生来说,直接面对、且日后追怀不已的,并非那些枯燥无味的‘章程’或‘课程表’(尽管这很重要),而是曾生气勃勃地活跃在讲台上的教授们。”我就读中山大学那四年(1978年2月~1982年1月),恰好是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思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整个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毫无疑问,我们的校园生活——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深受这大思潮的影响。有感于怀旧文章多谈“课外生活”,我想反过来强调:描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学的教学状态,比起那些私人化的“情绪”与“轶事”,更耐人寻味,也更有史的意义。
【七七级学生的苦恼】
没有当年日记,也不知课堂笔记搁在何处,我只好请中大中文系李炜教授帮忙,复印了我的学籍表及课程表。说实话,面对这些斑驳的纸片,我好几天睡不着觉,觉得自己确实有责任把30年前的校园风景与青春记忆写下来,留作当代中国学术史或教育史资料。
先抄我学籍表上的课程,至于各科成绩,跟论题相关则提及,否则隐去。以下各门课程的排列,依照学籍表上的顺序,别无深意:
第一学年:写作、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英语、政治经济学、体育。
第二学年:英语、体育、古代汉语、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一)、文艺创作。
第三学年:外国文学、英语、中共党史、中国古代文学(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著作选读、民间文学(选)、宋元文学史、艺术辩证法(选)。
第四学年:明清文学史、国际共运史、中国近代文学史、美学(选)、曹禺研究(选)。
当年中大的课程不算多,但基本框架都在,唯一的遗憾是缺少古文献方面的课程(如文字、音韵、训诂以及版本、目录学)。
77级学生年龄普遍偏大,好处是阅历丰富,学习认真,缺点则是冒进与急躁,不愿意也不屑于“按部就班”,总想找方法,抄捷径,尽量往前赶,“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加倍夺回来”。别的好说,轮到学英语,问题可就大了——这么学,必定根基不牢,日后不断补课,越补窟窿越大。一开始,学校对于给不给中文系学生开外语课有些犹豫,除了缺少教师,更因对我们这个年纪才学外语,有没有必要以及能否学好,实在缺乏信心。记得第一学期上英语课,不断调换时间、地点,大概属于“见缝插针”。
老师对我们这些“老童生”另眼相看,说是因材施教,“以阅读为主”,主要讲语法,再就是多记单词。有一段时间,我拿一本小辞典,从第一页开始往下背。如此学外语,自觉进步很快,可实际上只适合于上考场——我的硕士及博士入学考全都“一路畅通”,“诀窍”就在这儿。可当我进入研究生课程,第一次在英语课上高声朗读,老师连说听不懂,那一瞬间我几乎崩溃了。这“哑巴英语”的尴尬,有学生天赋问题,但主要还是教学观念及方法的失误。与英语同属公共课的,还有体育。开设两年四学期的体育课,主要不是为了培养某种技能,而是逼着我们走出教室,不要只是闷头读书。
【让我放弃“作家梦”的写作课】
在《四十而惑》一文中,我曾称:“作为恢复高考后招收的第一届大学生,‘七七级’有它的光荣,也有它的苦恼。图书教材、课程设置、学术氛围等,大都不如人意。后人很难想象,我们学了一年的文艺理论课程,竟是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同学不满,可教师的辩解也很有力:谁说毛泽东文艺思想不是文艺理论?”(《十月》1995年5期)如此窘境,我至今念念不忘。四年前撰《怀想三十年前的“读书”》,重提此事:“我们这一代人的‘求学’,真可谓‘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唯一可以告慰的是,九曲十八弯,我们终于走过来了;而且,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从那么低的地方起步,能走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这回翻看课程表,心里稍微释然。因为,学籍表上原本列的就是“毛泽东文艺思想”,那“文学概论”的印章是后盖上去的。再往前翻查,中大中文系七七级第一学期课程表,手写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印刷版才改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同一门课程,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到“毛泽东文艺思想”再到“文学概论”,可见风云变幻。 身处大变动时代,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也拿不定主意该往何处去,于是只好“穿新鞋,走老路”。课名改成“文学概论”,内容则依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须知,中山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组1965年编印过《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习资料》,1972年更推出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习辅导教材》,这就难怪当文艺理论组几位老师合开《文学概论》课时,会讲成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
我能体会授课教师的难处,只是感叹不该为了压制学生的不满情绪,期末考试这么命题:“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第一位的工作是什么?请论述。”若你不记得毛泽东“讲话”中有一句“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好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那你怎么回答都是错的。这明摆着是在惩罚学生,且鼓励死记硬背。多年后,我也成了“大权在握”的教授,但凡关键性的考试,命题时常想起这件事,于是告诫自己,要让学生有选择性,这一道不行,可回答别的,关键是展现自家才华。在我看来,当老师的最大乐趣,是选拔英才,而不是教训学生。
说到“教训学生”,我想起二年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此课程两学期,第一学期男老师上,效果很好;第二学期女老师上,效果极差。正因为上课效果欠佳,学生啧有怨言,期末复习时,老师竟开列10道复习题,还给出答案,说记牢了就行了。有同学欢天喜地,我则对此刻意讨好学生的举措颇为鄙夷。上辅导课时,我对老师的“标准答案”提出质疑——那时我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老师拿着旧教材照本宣科很不以为然。虽说是“讨教”,言谈中必定流露出不满或轻视,老师因此很不愉快。
我这门课的成绩,上学期极高,下学期很低,平均起来83分,在我四年课程中“叨陪末座”。接到成绩那一周,我很愤怒,路遇老师时还曾与之争辩。事后想想,是我不对。这门课本就不受重视,逃课者比比皆是;而老师水平越低,对学生的反应必定越敏感。一般情况下,学问好的老师不怕挑战,且喜欢特立独行的学生;学问差的老师则深恐被看不起,容易将“提问”解读为“刁难”。
此后几年,我学乖了,不再向任课教师请教任何问题——问浅了,人家笑你没学问;问深了,人家嫌你爱炫耀。等到自己走上讲台,遇学生“挑刺”甚至“挑衅”时,一再提醒自己,要平心静气,尽可能以理服人;万一是我错了,道个歉也没什么了不起。
我念书的时候,大学教师的权威还在,板着面孔“教训学生”,乃天经地义的事。也没见哪个学生跑去告状,说某某老师“态度不好”。就拿“写作”课来说吧,考虑到不少学生入学前发表过作品,任课老师制订了一整套策略:第一、第二次作文分数普遍很低,目的是打掉我们的“傲气”;日后分数逐渐提升,让同学们感觉到自己“进步神速”,且深刻体会这门课的“好处”。
这么说,没有任何挖苦的意味。当老师的都明白,作文课不好教——尤其是写评语。你随手写下来的几句话,哪经得起学生前后左右仔细琢磨?比如,那位女老师知道我的高考作文登在《人民日报》上,评语中谆谆告诫我不能骄傲,这话我铭刻在心;可说我的文章“立意不高”,则不太能接受。记得那次作文是写“文革”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我讲述父亲被关押在韩江边的师范学校,自己前去探监的经过及感受。老师说:那么多老干部被折磨死了,你们家这点事算什么?可作为一介小民,我不清楚刘少奇、彭德怀是怎么死的,我对“文革”最深刻的印象,确实是探监归来,在湘子桥上回望韩山那一刻所感受到的荒谬、痛苦与无助。
不过,我承认,只感动自己的文章,不是好文章。这也是我放弃“作家梦”,改走学术道路的重要契机。
怎么看待大学中文系的“写作课”,学界颇多争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大学中文系开设“各体文写作”课程;五六十年代更设立了专门的写作教研室。可进入新时期以后,此教研室逐渐消亡,写作课也日渐没落。决定这一大趋势的,并非“写作”不能教,而是在“论文至上”的时代,专教这门课的老师,既吃力,又不讨好。如此说来,中大中文系自1986年开启“百篇”作文写作计划,至今已坚持了26年,非常不容易。
在“写作”课以及“文学创作”课上没有上乘表现的我,因参加《红豆》的编辑工作,依旧将“文学”而非“语言”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第二学年开设的“语言学概论”与“古代汉语”,都是必修课;授课教师分别是高华年和李新魁。作为“热爱文学”的中文系大二学生,我既没读过高先生的《彝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也不知道李先生的《古音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版),只是凭听课感觉,知道这两位先生“很有学问”。最明确无误的证据是,两位先生居然能将在我看来“相当枯燥”的课程,讲得如此生动且有趣,以致全班同学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能听得下去。
日后到北大读博士,听西南联大时期的前后同学王瑶、季镇淮、朱德熙三位先生说起,才知道高华年的学术背景及深厚功力。至于李新魁,因同属潮州人,我在中大念书时,对其英姿勃发以及坎坷的学术生涯多有听闻。到北大后,方才了解李先生在音韵学和方言学方面造诣极深,在中国学界享有很高声誉。可惜的是,李先生62岁便英年早逝,真应了那句古话——“千古文章未尽才”。
【康乐园园丁群像】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厉行改革,为中国文学门(系)学生开设“外国文学”课程,以后便成为通例——学文学的,必须兼及古今中外。区别在于,有的大学(如北大以及受北大影响的台湾大学等)是中文系与外文系互开“文学史”课程,有的大学则是在中文系内部设立外国文学教研室。中山大学属于后一类,两个学期的“外国文学史”课程,由本系教师承担。上学期易新农主讲欧美文学,下学期吴文煇主讲东方文学。
易老师讲课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瑕漏,可也说不上精彩;吴老师则很不一样,才气横溢,论述时斩钉截铁,一看就是很有主见的人。易老师在我上硕士研究生时多有指教,且合作撰写了《〈玩偶之家〉在中国的回响》(《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2期);反而是当初同学们十分佩服的吴老师,没能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殊为可惜。日后我才知道,开“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大学很多,但绝少像中大这么注重“东方文学”的。我之所以能较早关注中国现代作家与印度文化的联系,与中大的这一学术训练有关。 中文系的所有课程中,最为吃重的当属“中国古代文学史”。我的课程表及学籍表上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一)、(二),加上“宋元文学史”和“明清文学史”。其实,这四学期的课,应该统称“中国古代文学史”。授课教师是:第一学期卢叔度、曾扬华,第二学期黄天骥,第三学期吴国钦,第四学期刘烈茂。毕业后同学聚会,最常提及的是黄老师的课,因他学问好,讲课很投入,声情并茂,当初就有很多粉丝。这回阅读课程表,有个“重大发现”——黄老师对自己的“讲课魅力”很自信,居然将为中文系七七级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排在星期六上午第一、二节!今天谁要是这么排课,那准是疯了。可当初没有任何问题,我们都起得来,未见有人抱怨或抗争。
谁接黄老师的课谁倒霉,可想而知,学生们必定会拿他跟前任做对比,然后胡乱褒贬。与黄老师性格迥异的吴国钦老师,接着讲“宋元文学史”,不用说,压力很大。吴老师专攻中国戏曲,是“文革”前王起教授带出来的研究生,且刚刚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刊行《中国戏曲史漫话》(那时教授出书可是大事),让他讲这一段文学史,可谓“本色当行”。吴老师讲课清晰、冷静、平淡,可谓“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讲授风格,课堂必定比较沉闷,我却公开为其叫好。因为,到了期末复习,我发现黄老师课上有很多精彩发挥,吴老师则不枝不蔓,长驱直入,复习时特别好掌握。我甚至这么总结,黄老师的课好听不好记,吴老师的课好记不好听——只能说是“各有千秋”。
课讲得既不好听、也不好记的,是卢叔度老师。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而后长期在中文系资料室工作的卢老师,给七七级讲先秦文学,是他时隔20年后重上讲台。这门课本就有难度,加上卢老师口音很重,同学们根本听不懂,纷纷到系里告状。
忘记是上第二次课还是第三次课,中文系著名教授王起先生前来听讲,且起身为卢老师擦黑板。同学们很感动,从此不再提换教师的事。此事好几位同学在文章中提及,但多从王先生如何尊老敬贤的角度立论。读黄天骥老师《余霞尚满天——记王季思老师》,对如何理解此一动人场景会很有帮助。文中有这么一段:“王老师停了一停,双手按着椅背,禁不住微微颤抖:‘那时,我担任系主任,也做了违心的事,实在不堪回首。’他的声音很低,但发自肺腑之言,大家都听到了。”(《人物》1993年1期)这段王先生“自述”,我很认可,但可能并不存在——因为,那更像是当事人的心理活动,或旁观者的揣测。“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当学生的都能心领神会。
翻查学籍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四年本科课程,我成绩最好的科目是“中国现代文学”(97分)和“中国当代文学”(100分)。我有点怀疑,日后自己之所以选取“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研究方向,是不是受此成绩的诱惑?
给我们上了两学期“中国现代文学”课的,除了课程表上注明的陈则光、饶鸿竞,我记得还有金钦俊老师。当然,讲的最多、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则光老师。原因是他备课极为认真,讲稿写得密密麻麻,上课基本照念,不看学生,也没有什么精彩的“即席发挥”。
大学毕业后,我在中大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正是吴宏聪、陈则光、饶鸿竞三位。陈、吴两位教授去世,我都写了悼念文章;唯独饶先生,因心情、资料及感觉不配合,迟迟未能落笔。此事让我很牵挂,且惭愧不已。吴老师生前曾问我,念书时你跟饶老师走得很近,也常听他提起你,为何他去世后未见你的追忆文章?说完,吴老师随手将他自己撰写的《心香一瓣,聊寄哀思——悼念饶鸿竞同志》递给我,供我写作时参考。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自己的表演舞台在未名湖畔,可完成精神蜕变,却是在康乐园中。在这方面,饶老师曾给我很大帮助。正因感觉恩重如山,反而不敢轻易落笔;深怕仓促成事,分寸把握不好,留下终生遗憾。到目前为止,我只是在《“爱书成癖”乃书生本色》(《中华读书报》2008年9月24日;《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11期)中,略为提及饶先生那宽厚的身影:“饶教授曾任创造社主将、中大党委书记冯乃超的秘书,参与注释鲁迅的《而已集》,当过中大图书馆副馆长,编有《创造社资料》《亿兆心香荐巨人——鲁迅纪念诗词集》等。依我的观察,他有‘把玩书籍’的兴趣,每回见面,总是侃侃而谈,然后不无炫耀地亮出某本好书。80年代后期,我开始出书,他叮嘱,凡是论述的,不必送;若是史料或谈论书籍的,一定要寄来,因为他喜欢。我知道,现代文学界有不少像饶先生这样因‘书籍’而与作家(比如鲁迅)结下深情厚谊的。现在不一样了,发表的压力越来越大,学者们只顾写书,而不再爱书、藏书、赏书、玩书了,这很可惜。”真希望哪一天我才思泉涌,为饶老师写一篇好文章,讲述康乐园里师生互相激励、其乐融融的故事。
查中大中文系77级本科生课程表,除了必修课,第三、第四学年共开设了十二门选修课:金钦俊的“新诗与民歌”、叶春生的“民间文学”、高华年的“普通语言学”、卢叔度的“楚辞·天问研究”、黄伟宗的“艺术辩证法”、王起的“诗词曲欣赏”、封祖盛的“港台文学研究”、曾扬华的“《红楼梦》研究”、潘允中的“汉语语法词汇发展概要”、陆一帆的“美学”、傅雨贤的“语法学专题”、黄家教的“汉语方言调查”。此外,还漏记了刘孟宇的“曹禺研究”(我选修此课程且有成绩)等。
30年后审读自己的选课表,感叹当初不该如此短视。到了三、四年级,有了大致的专业方向,放弃语言学方面的选修课,这可以理解。只是不该漏了“楚辞·天问研究”、“诗词曲欣赏”以及“新诗与民歌”。中国乃“诗的国度”,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不能缺了诗歌这一环。偏重小说、散文,而相对忽略诗词曲,这是我作为文学史家的“短板”。当初若修习这三门课程(时间上并未重叠),我日后出任北大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当更为从容。
四年本科课程,许多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可一读课名,马上意识到它对我日后学术发展的影响。如必修课“中国近代文学史”、选修课“曹禺研究”和“民间文学”,当年上课的情景以及讲授的内容,我没有任何印象,但一想到我的大学毕业论文是《论曹禺戏剧的民族特色》,我的博士论文题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论述范围兼及晚清与五四,等于把“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打通;还有,从2000年起,我一直担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似乎冥冥之中,命运自有安排,不少当初看似无关紧要的课程,最后也都发挥了作用。 念及此,对于30年前郁郁葱葱的康乐园,以及诸多培育我们的老师,充满敬意。
2012年9月22日至30日于香港中文大学客舍
附记:文章写成后,收到中大中文系办公室发来的我读硕士期间的课程表及答辩记录。同学四人,分属“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两个专业;我因报考北大博士生,须提前半年毕业,实际修课不多,乏善可陈。倒是那写在普通笔记本上的“答辩记录”,让我得以穿越时空,重返现场——我的硕士论文答辩时间是1984年7月4日;题目为《论四十年代国统区、沦陷区讽刺文学》;答辩委员包括杨嘉(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子东(华南师院中文系教授)、陈则光、吴宏聪、金钦俊五位先生;答辩秘书是邓国伟。我终于想起来了,那场提前举行的答辩会,是在中大中区的黑石屋举行的。答辩后,几位先生勉励有加,且祝福我北上“一路顺风”。
20年后,我回来参加中大80周年校庆并在“文明的对话”论坛上做主旨演说,就住在已成贵宾招待所的“黑石屋”。那时陈则光、饶鸿竞两位导师已先后仙逝,吴宏聪老师身体还好。秋日的午后,我们师徒二人绕着大草坪散步,沿马丁堂(老图书馆)、黑石屋、怀士堂(小礼堂)、孙中山铜像、惺亭等,一路上指指点点,有说不完的话。如今,吴先生也去世一年多了。思及往事,感慨万千。
我撰写此文的初衷有四:第一,毕业30周年,自觉有必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更何况77级大学生身处大转折时代,因缘际会,好多故事颇具“历史意义”。第二,阅读近年刊发的有关“80年代”的文章及著作,勾起我无限遐思,昔日的风雨雷电、辛酸苦辣一并涌上心头,欣慰之余,又担心其过分渲染“激情”、“责任”与“理想主义”,会误导后世的读者,忽略当初我们这一代人的困境。第三,如今的追忆文字,大都偏向于“宏大叙事”,而真正的日常生活,本是琐琐碎碎,只不过经由叙述者的一番剪裁与修饰,变得前呼后应,很具“可读性”。第四,具体到大学生活,“课堂”本是主要场景,但因缺乏“戏剧性”而常被叙述者忽略,以致你单看追忆文字,“会误认为校园生活就是这么清风明月,浪漫无边”。我之所以扣紧当年的课程表,讲述一大堆关于读书生活的“陈年往事”,而不涉及演戏、郊游、办刊物、谈恋爱等更有趣的场面,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为了给大学生活“去魅”。
钱钟书撰《〈写在人生边上〉重印本序》,有如此妙语:“我们在创作中,想象力常常贫薄可怜,而一到回忆时,不论是几天还是几十年前、是自己还是旁人的事,想象力忽然丰富得可惊可喜以至可怕。”钱先生自称“意志软弱,经受不起这种创造性记忆的诱惑,干脆不来什么缅怀和回想”;我则一边追忆一边告诫自己,辞达而已,求真为本,限制想象力的过度发挥。
2012年12月21日补记于香港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十年前答记者问,我曾提及:“逐渐远去了的大学生活,确实该写点东西来纪念。包括对老师、对同学的追忆,还有参与办刊物等校园生活的很多细节,都值得好好记取与珍藏。”(《南方日报》2002年5月5日)可实际上,“追忆往事”需要契机,也需要氛围。我所在的中山大学中文系七七级,没能像北大同学那样,推出自己的“集体记忆”(《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也就难怪我的懒散及懈怠了。
相对来说,我还算是“有心人”,30年间,不断回望康乐园,直接或间接提及自己大学生活的文章,不下十来篇。可说实话,昔日的印象越来越模糊,回声也越来越遥远。趁着这回纪念毕业30年,拾取若干记忆,免得我的“康乐园”彻底消逝。
从15年前与夏晓虹合编《北大旧事》,到为吴定宇主编的《走近中大》作序,再到撰写专业著作《作为学科的文学史》,我发现一个小小的秘密:校友之追怀大学生活,不是老师风采,就是同窗情谊,再有就是演戏、出游、办杂志、谈恋爱等;大学四年的主体——上课、讨论、复习、考试等,反而基本上被遗忘了。阅读此类怀旧文章,不见“读书”这一主角,以致没上过大学的人,会误认为校园生活就是这么清风明月,浪漫无边。那些“枯燥无味”的苦读场面,日后逐渐隐去;同学们追怀不已的,全都是“充满戏剧性”的逸闻琐事。
其实,如着眼于教育史、学术史或思想史,课程安排与课堂实践,即便不说“格外重要”,起码也是“不能忽略”。我在《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第四章特别提及:“后人论及某某教授,只谈‘学问’大小,而不关心其‘教学’好坏,这其实是偏颇的”;“对于学生来说,直接面对、且日后追怀不已的,并非那些枯燥无味的‘章程’或‘课程表’(尽管这很重要),而是曾生气勃勃地活跃在讲台上的教授们。”我就读中山大学那四年(1978年2月~1982年1月),恰好是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思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整个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毫无疑问,我们的校园生活——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深受这大思潮的影响。有感于怀旧文章多谈“课外生活”,我想反过来强调:描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学的教学状态,比起那些私人化的“情绪”与“轶事”,更耐人寻味,也更有史的意义。
【七七级学生的苦恼】
没有当年日记,也不知课堂笔记搁在何处,我只好请中大中文系李炜教授帮忙,复印了我的学籍表及课程表。说实话,面对这些斑驳的纸片,我好几天睡不着觉,觉得自己确实有责任把30年前的校园风景与青春记忆写下来,留作当代中国学术史或教育史资料。
先抄我学籍表上的课程,至于各科成绩,跟论题相关则提及,否则隐去。以下各门课程的排列,依照学籍表上的顺序,别无深意:
第一学年:写作、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英语、政治经济学、体育。
第二学年:英语、体育、古代汉语、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一)、文艺创作。
第三学年:外国文学、英语、中共党史、中国古代文学(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著作选读、民间文学(选)、宋元文学史、艺术辩证法(选)。
第四学年:明清文学史、国际共运史、中国近代文学史、美学(选)、曹禺研究(选)。
当年中大的课程不算多,但基本框架都在,唯一的遗憾是缺少古文献方面的课程(如文字、音韵、训诂以及版本、目录学)。
77级学生年龄普遍偏大,好处是阅历丰富,学习认真,缺点则是冒进与急躁,不愿意也不屑于“按部就班”,总想找方法,抄捷径,尽量往前赶,“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加倍夺回来”。别的好说,轮到学英语,问题可就大了——这么学,必定根基不牢,日后不断补课,越补窟窿越大。一开始,学校对于给不给中文系学生开外语课有些犹豫,除了缺少教师,更因对我们这个年纪才学外语,有没有必要以及能否学好,实在缺乏信心。记得第一学期上英语课,不断调换时间、地点,大概属于“见缝插针”。
老师对我们这些“老童生”另眼相看,说是因材施教,“以阅读为主”,主要讲语法,再就是多记单词。有一段时间,我拿一本小辞典,从第一页开始往下背。如此学外语,自觉进步很快,可实际上只适合于上考场——我的硕士及博士入学考全都“一路畅通”,“诀窍”就在这儿。可当我进入研究生课程,第一次在英语课上高声朗读,老师连说听不懂,那一瞬间我几乎崩溃了。这“哑巴英语”的尴尬,有学生天赋问题,但主要还是教学观念及方法的失误。与英语同属公共课的,还有体育。开设两年四学期的体育课,主要不是为了培养某种技能,而是逼着我们走出教室,不要只是闷头读书。
【让我放弃“作家梦”的写作课】
在《四十而惑》一文中,我曾称:“作为恢复高考后招收的第一届大学生,‘七七级’有它的光荣,也有它的苦恼。图书教材、课程设置、学术氛围等,大都不如人意。后人很难想象,我们学了一年的文艺理论课程,竟是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同学不满,可教师的辩解也很有力:谁说毛泽东文艺思想不是文艺理论?”(《十月》1995年5期)如此窘境,我至今念念不忘。四年前撰《怀想三十年前的“读书”》,重提此事:“我们这一代人的‘求学’,真可谓‘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唯一可以告慰的是,九曲十八弯,我们终于走过来了;而且,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从那么低的地方起步,能走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这回翻看课程表,心里稍微释然。因为,学籍表上原本列的就是“毛泽东文艺思想”,那“文学概论”的印章是后盖上去的。再往前翻查,中大中文系七七级第一学期课程表,手写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印刷版才改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同一门课程,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到“毛泽东文艺思想”再到“文学概论”,可见风云变幻。 身处大变动时代,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也拿不定主意该往何处去,于是只好“穿新鞋,走老路”。课名改成“文学概论”,内容则依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须知,中山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组1965年编印过《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习资料》,1972年更推出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习辅导教材》,这就难怪当文艺理论组几位老师合开《文学概论》课时,会讲成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
我能体会授课教师的难处,只是感叹不该为了压制学生的不满情绪,期末考试这么命题:“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第一位的工作是什么?请论述。”若你不记得毛泽东“讲话”中有一句“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好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那你怎么回答都是错的。这明摆着是在惩罚学生,且鼓励死记硬背。多年后,我也成了“大权在握”的教授,但凡关键性的考试,命题时常想起这件事,于是告诫自己,要让学生有选择性,这一道不行,可回答别的,关键是展现自家才华。在我看来,当老师的最大乐趣,是选拔英才,而不是教训学生。
说到“教训学生”,我想起二年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此课程两学期,第一学期男老师上,效果很好;第二学期女老师上,效果极差。正因为上课效果欠佳,学生啧有怨言,期末复习时,老师竟开列10道复习题,还给出答案,说记牢了就行了。有同学欢天喜地,我则对此刻意讨好学生的举措颇为鄙夷。上辅导课时,我对老师的“标准答案”提出质疑——那时我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老师拿着旧教材照本宣科很不以为然。虽说是“讨教”,言谈中必定流露出不满或轻视,老师因此很不愉快。
我这门课的成绩,上学期极高,下学期很低,平均起来83分,在我四年课程中“叨陪末座”。接到成绩那一周,我很愤怒,路遇老师时还曾与之争辩。事后想想,是我不对。这门课本就不受重视,逃课者比比皆是;而老师水平越低,对学生的反应必定越敏感。一般情况下,学问好的老师不怕挑战,且喜欢特立独行的学生;学问差的老师则深恐被看不起,容易将“提问”解读为“刁难”。
此后几年,我学乖了,不再向任课教师请教任何问题——问浅了,人家笑你没学问;问深了,人家嫌你爱炫耀。等到自己走上讲台,遇学生“挑刺”甚至“挑衅”时,一再提醒自己,要平心静气,尽可能以理服人;万一是我错了,道个歉也没什么了不起。
我念书的时候,大学教师的权威还在,板着面孔“教训学生”,乃天经地义的事。也没见哪个学生跑去告状,说某某老师“态度不好”。就拿“写作”课来说吧,考虑到不少学生入学前发表过作品,任课老师制订了一整套策略:第一、第二次作文分数普遍很低,目的是打掉我们的“傲气”;日后分数逐渐提升,让同学们感觉到自己“进步神速”,且深刻体会这门课的“好处”。
这么说,没有任何挖苦的意味。当老师的都明白,作文课不好教——尤其是写评语。你随手写下来的几句话,哪经得起学生前后左右仔细琢磨?比如,那位女老师知道我的高考作文登在《人民日报》上,评语中谆谆告诫我不能骄傲,这话我铭刻在心;可说我的文章“立意不高”,则不太能接受。记得那次作文是写“文革”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我讲述父亲被关押在韩江边的师范学校,自己前去探监的经过及感受。老师说:那么多老干部被折磨死了,你们家这点事算什么?可作为一介小民,我不清楚刘少奇、彭德怀是怎么死的,我对“文革”最深刻的印象,确实是探监归来,在湘子桥上回望韩山那一刻所感受到的荒谬、痛苦与无助。
不过,我承认,只感动自己的文章,不是好文章。这也是我放弃“作家梦”,改走学术道路的重要契机。
怎么看待大学中文系的“写作课”,学界颇多争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大学中文系开设“各体文写作”课程;五六十年代更设立了专门的写作教研室。可进入新时期以后,此教研室逐渐消亡,写作课也日渐没落。决定这一大趋势的,并非“写作”不能教,而是在“论文至上”的时代,专教这门课的老师,既吃力,又不讨好。如此说来,中大中文系自1986年开启“百篇”作文写作计划,至今已坚持了26年,非常不容易。
在“写作”课以及“文学创作”课上没有上乘表现的我,因参加《红豆》的编辑工作,依旧将“文学”而非“语言”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第二学年开设的“语言学概论”与“古代汉语”,都是必修课;授课教师分别是高华年和李新魁。作为“热爱文学”的中文系大二学生,我既没读过高先生的《彝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也不知道李先生的《古音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版),只是凭听课感觉,知道这两位先生“很有学问”。最明确无误的证据是,两位先生居然能将在我看来“相当枯燥”的课程,讲得如此生动且有趣,以致全班同学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能听得下去。
日后到北大读博士,听西南联大时期的前后同学王瑶、季镇淮、朱德熙三位先生说起,才知道高华年的学术背景及深厚功力。至于李新魁,因同属潮州人,我在中大念书时,对其英姿勃发以及坎坷的学术生涯多有听闻。到北大后,方才了解李先生在音韵学和方言学方面造诣极深,在中国学界享有很高声誉。可惜的是,李先生62岁便英年早逝,真应了那句古话——“千古文章未尽才”。
【康乐园园丁群像】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厉行改革,为中国文学门(系)学生开设“外国文学”课程,以后便成为通例——学文学的,必须兼及古今中外。区别在于,有的大学(如北大以及受北大影响的台湾大学等)是中文系与外文系互开“文学史”课程,有的大学则是在中文系内部设立外国文学教研室。中山大学属于后一类,两个学期的“外国文学史”课程,由本系教师承担。上学期易新农主讲欧美文学,下学期吴文煇主讲东方文学。
易老师讲课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瑕漏,可也说不上精彩;吴老师则很不一样,才气横溢,论述时斩钉截铁,一看就是很有主见的人。易老师在我上硕士研究生时多有指教,且合作撰写了《〈玩偶之家〉在中国的回响》(《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2期);反而是当初同学们十分佩服的吴老师,没能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殊为可惜。日后我才知道,开“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大学很多,但绝少像中大这么注重“东方文学”的。我之所以能较早关注中国现代作家与印度文化的联系,与中大的这一学术训练有关。 中文系的所有课程中,最为吃重的当属“中国古代文学史”。我的课程表及学籍表上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一)、(二),加上“宋元文学史”和“明清文学史”。其实,这四学期的课,应该统称“中国古代文学史”。授课教师是:第一学期卢叔度、曾扬华,第二学期黄天骥,第三学期吴国钦,第四学期刘烈茂。毕业后同学聚会,最常提及的是黄老师的课,因他学问好,讲课很投入,声情并茂,当初就有很多粉丝。这回阅读课程表,有个“重大发现”——黄老师对自己的“讲课魅力”很自信,居然将为中文系七七级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排在星期六上午第一、二节!今天谁要是这么排课,那准是疯了。可当初没有任何问题,我们都起得来,未见有人抱怨或抗争。
谁接黄老师的课谁倒霉,可想而知,学生们必定会拿他跟前任做对比,然后胡乱褒贬。与黄老师性格迥异的吴国钦老师,接着讲“宋元文学史”,不用说,压力很大。吴老师专攻中国戏曲,是“文革”前王起教授带出来的研究生,且刚刚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刊行《中国戏曲史漫话》(那时教授出书可是大事),让他讲这一段文学史,可谓“本色当行”。吴老师讲课清晰、冷静、平淡,可谓“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讲授风格,课堂必定比较沉闷,我却公开为其叫好。因为,到了期末复习,我发现黄老师课上有很多精彩发挥,吴老师则不枝不蔓,长驱直入,复习时特别好掌握。我甚至这么总结,黄老师的课好听不好记,吴老师的课好记不好听——只能说是“各有千秋”。
课讲得既不好听、也不好记的,是卢叔度老师。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而后长期在中文系资料室工作的卢老师,给七七级讲先秦文学,是他时隔20年后重上讲台。这门课本就有难度,加上卢老师口音很重,同学们根本听不懂,纷纷到系里告状。
忘记是上第二次课还是第三次课,中文系著名教授王起先生前来听讲,且起身为卢老师擦黑板。同学们很感动,从此不再提换教师的事。此事好几位同学在文章中提及,但多从王先生如何尊老敬贤的角度立论。读黄天骥老师《余霞尚满天——记王季思老师》,对如何理解此一动人场景会很有帮助。文中有这么一段:“王老师停了一停,双手按着椅背,禁不住微微颤抖:‘那时,我担任系主任,也做了违心的事,实在不堪回首。’他的声音很低,但发自肺腑之言,大家都听到了。”(《人物》1993年1期)这段王先生“自述”,我很认可,但可能并不存在——因为,那更像是当事人的心理活动,或旁观者的揣测。“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当学生的都能心领神会。
翻查学籍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四年本科课程,我成绩最好的科目是“中国现代文学”(97分)和“中国当代文学”(100分)。我有点怀疑,日后自己之所以选取“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研究方向,是不是受此成绩的诱惑?
给我们上了两学期“中国现代文学”课的,除了课程表上注明的陈则光、饶鸿竞,我记得还有金钦俊老师。当然,讲的最多、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则光老师。原因是他备课极为认真,讲稿写得密密麻麻,上课基本照念,不看学生,也没有什么精彩的“即席发挥”。
大学毕业后,我在中大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正是吴宏聪、陈则光、饶鸿竞三位。陈、吴两位教授去世,我都写了悼念文章;唯独饶先生,因心情、资料及感觉不配合,迟迟未能落笔。此事让我很牵挂,且惭愧不已。吴老师生前曾问我,念书时你跟饶老师走得很近,也常听他提起你,为何他去世后未见你的追忆文章?说完,吴老师随手将他自己撰写的《心香一瓣,聊寄哀思——悼念饶鸿竞同志》递给我,供我写作时参考。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自己的表演舞台在未名湖畔,可完成精神蜕变,却是在康乐园中。在这方面,饶老师曾给我很大帮助。正因感觉恩重如山,反而不敢轻易落笔;深怕仓促成事,分寸把握不好,留下终生遗憾。到目前为止,我只是在《“爱书成癖”乃书生本色》(《中华读书报》2008年9月24日;《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11期)中,略为提及饶先生那宽厚的身影:“饶教授曾任创造社主将、中大党委书记冯乃超的秘书,参与注释鲁迅的《而已集》,当过中大图书馆副馆长,编有《创造社资料》《亿兆心香荐巨人——鲁迅纪念诗词集》等。依我的观察,他有‘把玩书籍’的兴趣,每回见面,总是侃侃而谈,然后不无炫耀地亮出某本好书。80年代后期,我开始出书,他叮嘱,凡是论述的,不必送;若是史料或谈论书籍的,一定要寄来,因为他喜欢。我知道,现代文学界有不少像饶先生这样因‘书籍’而与作家(比如鲁迅)结下深情厚谊的。现在不一样了,发表的压力越来越大,学者们只顾写书,而不再爱书、藏书、赏书、玩书了,这很可惜。”真希望哪一天我才思泉涌,为饶老师写一篇好文章,讲述康乐园里师生互相激励、其乐融融的故事。
查中大中文系77级本科生课程表,除了必修课,第三、第四学年共开设了十二门选修课:金钦俊的“新诗与民歌”、叶春生的“民间文学”、高华年的“普通语言学”、卢叔度的“楚辞·天问研究”、黄伟宗的“艺术辩证法”、王起的“诗词曲欣赏”、封祖盛的“港台文学研究”、曾扬华的“《红楼梦》研究”、潘允中的“汉语语法词汇发展概要”、陆一帆的“美学”、傅雨贤的“语法学专题”、黄家教的“汉语方言调查”。此外,还漏记了刘孟宇的“曹禺研究”(我选修此课程且有成绩)等。
30年后审读自己的选课表,感叹当初不该如此短视。到了三、四年级,有了大致的专业方向,放弃语言学方面的选修课,这可以理解。只是不该漏了“楚辞·天问研究”、“诗词曲欣赏”以及“新诗与民歌”。中国乃“诗的国度”,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不能缺了诗歌这一环。偏重小说、散文,而相对忽略诗词曲,这是我作为文学史家的“短板”。当初若修习这三门课程(时间上并未重叠),我日后出任北大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当更为从容。
四年本科课程,许多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可一读课名,马上意识到它对我日后学术发展的影响。如必修课“中国近代文学史”、选修课“曹禺研究”和“民间文学”,当年上课的情景以及讲授的内容,我没有任何印象,但一想到我的大学毕业论文是《论曹禺戏剧的民族特色》,我的博士论文题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论述范围兼及晚清与五四,等于把“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打通;还有,从2000年起,我一直担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似乎冥冥之中,命运自有安排,不少当初看似无关紧要的课程,最后也都发挥了作用。 念及此,对于30年前郁郁葱葱的康乐园,以及诸多培育我们的老师,充满敬意。
2012年9月22日至30日于香港中文大学客舍
附记:文章写成后,收到中大中文系办公室发来的我读硕士期间的课程表及答辩记录。同学四人,分属“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两个专业;我因报考北大博士生,须提前半年毕业,实际修课不多,乏善可陈。倒是那写在普通笔记本上的“答辩记录”,让我得以穿越时空,重返现场——我的硕士论文答辩时间是1984年7月4日;题目为《论四十年代国统区、沦陷区讽刺文学》;答辩委员包括杨嘉(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子东(华南师院中文系教授)、陈则光、吴宏聪、金钦俊五位先生;答辩秘书是邓国伟。我终于想起来了,那场提前举行的答辩会,是在中大中区的黑石屋举行的。答辩后,几位先生勉励有加,且祝福我北上“一路顺风”。
20年后,我回来参加中大80周年校庆并在“文明的对话”论坛上做主旨演说,就住在已成贵宾招待所的“黑石屋”。那时陈则光、饶鸿竞两位导师已先后仙逝,吴宏聪老师身体还好。秋日的午后,我们师徒二人绕着大草坪散步,沿马丁堂(老图书馆)、黑石屋、怀士堂(小礼堂)、孙中山铜像、惺亭等,一路上指指点点,有说不完的话。如今,吴先生也去世一年多了。思及往事,感慨万千。
我撰写此文的初衷有四:第一,毕业30周年,自觉有必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更何况77级大学生身处大转折时代,因缘际会,好多故事颇具“历史意义”。第二,阅读近年刊发的有关“80年代”的文章及著作,勾起我无限遐思,昔日的风雨雷电、辛酸苦辣一并涌上心头,欣慰之余,又担心其过分渲染“激情”、“责任”与“理想主义”,会误导后世的读者,忽略当初我们这一代人的困境。第三,如今的追忆文字,大都偏向于“宏大叙事”,而真正的日常生活,本是琐琐碎碎,只不过经由叙述者的一番剪裁与修饰,变得前呼后应,很具“可读性”。第四,具体到大学生活,“课堂”本是主要场景,但因缺乏“戏剧性”而常被叙述者忽略,以致你单看追忆文字,“会误认为校园生活就是这么清风明月,浪漫无边”。我之所以扣紧当年的课程表,讲述一大堆关于读书生活的“陈年往事”,而不涉及演戏、郊游、办刊物、谈恋爱等更有趣的场面,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为了给大学生活“去魅”。
钱钟书撰《〈写在人生边上〉重印本序》,有如此妙语:“我们在创作中,想象力常常贫薄可怜,而一到回忆时,不论是几天还是几十年前、是自己还是旁人的事,想象力忽然丰富得可惊可喜以至可怕。”钱先生自称“意志软弱,经受不起这种创造性记忆的诱惑,干脆不来什么缅怀和回想”;我则一边追忆一边告诫自己,辞达而已,求真为本,限制想象力的过度发挥。
2012年12月21日补记于香港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