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背景
《走进“我的作文选”》是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积累·运用一》中安排了实践活动“选编自己的作文选”,《积累·运用六》中安排了口语交际“评议作文选”。本课例将二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评评改改中走进“我的作文选”。
二、预设目标
1、学会欣赏自己的作文选,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习撰写“编者的话”,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
3、在评评改改中,共同探究、加强合作。
三、设计程序
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程序:
1、精彩的设计
揭示课题后,我首先让学生上前束。借助实物展示台介绍自己作文选中精彩的设计。“精彩的设计”可以是含义深刻的书名,可以是生动亮丽的封面,可以是袒露真诚的“编者的话”,可以是饱含希望的序言,可以是准确细致的目录编排,可以是别具一格的排版,也可以是恰到好处的插图。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每本作文选的亮丽之处,以便今后互相取长补短,对作文选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然后,我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前收集的正式出版的作文选和我校自己编排的作文选《晨笛》,再和自己的作文选进行比较,不少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作文选并不逊色,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
2、喜欢的文章
学生在浏览作文选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一本优秀的作文选除了书名、封面等要设计得新颖活泼以外。更重要的是内容。也就是一篇篇精彩纷呈的文章。这个班的学生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五年多来。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写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学生写了大量的日记、作文,其中有不少佳作值得欣赏、玩味。我让学生按学号开火车说说最喜欢自己作文选中哪篇文章并简单阐述原因。每一个学生汇报后,教师进行简短、精彩的点评,力求语言有感染力,对学生习作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3、辛苦的付出
为了编好作文选。从去年暑假起学生们就着手准备了。当了几个月的主编,他们一定尝到了编书的酸甜苦辣,经历了编书的喜怒哀乐。望着他们手上的一本本作文选,我知道,每一本的背后都有一段特别的经历,一份辛苦的付出。围绕“辛苦的付出”这个话题,学生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我放手让小主持人、小记者来提问,更能掏出同伴的心里话。
4、真诚的关注
虽然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但毕竟知识、能力等还是有限的。在编作文选的过程中。我建议学生根据需要可以聘请一至二名导师加强指导。作文选初稿完成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开展“读者回音壁”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因此,学生们在收获作文选的同时。也收获了—份份真诚的关注。受中央电视台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启发,我让学生也评一评感动我们六—班的几大人物,目的是让他们明白所有给予我们真诚帮助的人都是可敬的。
5、想写的话语
第一课时师生共同完成了以上四个程序,此时此刻学生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让他们把想说的写进《编者的话》可谓是水到渠成。“编者的话”,顾名思义,就是编者写给读者看的话。在《编者的话》中。学生可以介绍精彩的设计,可以推荐喜欢的文章,可以诉说辛苦的付出,可以讲述真诚的关注。总而言之。可以任意选择。安排学生撰写《编者的话》,不仅可以让学生抒写独特体验、表达真情实感,同时也是对大多数学生作文选进行的一次补充。
四、收获与反思
1、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本次活动的组织形式非常灵活,既有培养独立精神的个人活动,也有体现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通过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来共同完成任务。正是在这些独立活动和与他人的合作中,把创新的机会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课后就有同学产生了—个非常好的创意:能否在全班同学选编个人作文选的基础上再编一本班级作文选,博采众人之长,成就一本新的作文选。我对此建议大加赞赏,要求他们分头行动,力争在毕业前夕编印成册,师生人手一本,收作永久的纪念。
2、建立起新型师生关系。
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对提高活动课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喜欢的文章”这一程序中师生间真诚对话,建立起一种新的民主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3、提高了教师的评价能力。
对于实践活动学习的评价,不能简单模仿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学习的评价方法,而应全面、综合地考虑。在活动中提倡不要用同—个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如编印的作文选有精美的文字、插图固然很好,但如果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文章写得更好一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编印作文选,也是一次极大的成功!选样我们就能给每—个学生一片成长的天空。
责任编辑:丁洪刚
《走进“我的作文选”》是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积累·运用一》中安排了实践活动“选编自己的作文选”,《积累·运用六》中安排了口语交际“评议作文选”。本课例将二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评评改改中走进“我的作文选”。
二、预设目标
1、学会欣赏自己的作文选,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习撰写“编者的话”,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
3、在评评改改中,共同探究、加强合作。
三、设计程序
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程序:
1、精彩的设计
揭示课题后,我首先让学生上前束。借助实物展示台介绍自己作文选中精彩的设计。“精彩的设计”可以是含义深刻的书名,可以是生动亮丽的封面,可以是袒露真诚的“编者的话”,可以是饱含希望的序言,可以是准确细致的目录编排,可以是别具一格的排版,也可以是恰到好处的插图。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每本作文选的亮丽之处,以便今后互相取长补短,对作文选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然后,我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前收集的正式出版的作文选和我校自己编排的作文选《晨笛》,再和自己的作文选进行比较,不少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作文选并不逊色,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
2、喜欢的文章
学生在浏览作文选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一本优秀的作文选除了书名、封面等要设计得新颖活泼以外。更重要的是内容。也就是一篇篇精彩纷呈的文章。这个班的学生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五年多来。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写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学生写了大量的日记、作文,其中有不少佳作值得欣赏、玩味。我让学生按学号开火车说说最喜欢自己作文选中哪篇文章并简单阐述原因。每一个学生汇报后,教师进行简短、精彩的点评,力求语言有感染力,对学生习作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3、辛苦的付出
为了编好作文选。从去年暑假起学生们就着手准备了。当了几个月的主编,他们一定尝到了编书的酸甜苦辣,经历了编书的喜怒哀乐。望着他们手上的一本本作文选,我知道,每一本的背后都有一段特别的经历,一份辛苦的付出。围绕“辛苦的付出”这个话题,学生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我放手让小主持人、小记者来提问,更能掏出同伴的心里话。
4、真诚的关注
虽然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但毕竟知识、能力等还是有限的。在编作文选的过程中。我建议学生根据需要可以聘请一至二名导师加强指导。作文选初稿完成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开展“读者回音壁”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因此,学生们在收获作文选的同时。也收获了—份份真诚的关注。受中央电视台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启发,我让学生也评一评感动我们六—班的几大人物,目的是让他们明白所有给予我们真诚帮助的人都是可敬的。
5、想写的话语
第一课时师生共同完成了以上四个程序,此时此刻学生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让他们把想说的写进《编者的话》可谓是水到渠成。“编者的话”,顾名思义,就是编者写给读者看的话。在《编者的话》中。学生可以介绍精彩的设计,可以推荐喜欢的文章,可以诉说辛苦的付出,可以讲述真诚的关注。总而言之。可以任意选择。安排学生撰写《编者的话》,不仅可以让学生抒写独特体验、表达真情实感,同时也是对大多数学生作文选进行的一次补充。
四、收获与反思
1、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本次活动的组织形式非常灵活,既有培养独立精神的个人活动,也有体现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通过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来共同完成任务。正是在这些独立活动和与他人的合作中,把创新的机会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课后就有同学产生了—个非常好的创意:能否在全班同学选编个人作文选的基础上再编一本班级作文选,博采众人之长,成就一本新的作文选。我对此建议大加赞赏,要求他们分头行动,力争在毕业前夕编印成册,师生人手一本,收作永久的纪念。
2、建立起新型师生关系。
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对提高活动课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喜欢的文章”这一程序中师生间真诚对话,建立起一种新的民主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3、提高了教师的评价能力。
对于实践活动学习的评价,不能简单模仿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学习的评价方法,而应全面、综合地考虑。在活动中提倡不要用同—个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如编印的作文选有精美的文字、插图固然很好,但如果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文章写得更好一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编印作文选,也是一次极大的成功!选样我们就能给每—个学生一片成长的天空。
责任编辑:丁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