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预防和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01月住院及门诊支气管哮喘病人66例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前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6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有60例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且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重度及危重度急性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同时住院的次数及天数也逐渐减少,治疗费用有所降低。结论:开展支气管哮喘社区健康教育,有效控制了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医疗;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生存质量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需终身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约有3 亿患者,我国哮喘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由于对哮喘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加深相应的治疗有了可观的进步,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相关的哮喘病只是,对疾病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治疗不积极等问题而出现哮喘反复急性发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长期治疗的经济负担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通过为期1年的研究和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01月-2015年0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2±12)岁;病程1~3年,平均(14±8)年。全部病例诊断均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12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制定,排除慢性支气管炎和职业性支气管哮喘者。
1.2 方法
1.2.1健康教育宣传
对社区内所有哮喘患者进行登记,并上门随访,在院内成立了“哮喘防治组”,防治组医生与患者互留电话,以方便患者随时来电咨询,针对每位患者订制治疗方案和教育计划,发放支气管哮喘宣传教育手册,并为患者宣讲支气管哮喘基本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鼓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1.2.2心理教育
许多哮喘患者无论初次发病还是患病多年,每次发病都会加重紧张的情绪,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情绪低落,然而不良情绪是哮喘的一种诱发因素,乐观稳定的心态才能避免哮喘反复发作。治疗哮喘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能过度紧张。对患者及家属说明了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肥胖,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感染、烟草烟雾、空气污染、饮食及其他社会经济地位、情绪等[1]。与患者耐心交谈,使患者放松心情,增加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达到满意效果。交代家属要多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多与患者沟通,若发现情绪异常,及时与医生报告。
1.2.3避免接触过敏原
告诫患者及家属,家里要保持清洁和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但避免直面风口处;保持房间的空气湿度,避免接触动物及粉尘,患者及家属均禁止吸烟,少接触烟雾及油烟。冬天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脖子和背部,以免遇冷空气刺激而诱发。尽量不去人多的场所,以免感染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尽量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在户外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适当的运动,比如慢走,晨跑等,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肥胖引发哮喘。
1.2.4定期开办哮喘防治宣讲及交流会
每月举办的宣讲及交流会1次,宣讲内容主要围绕哮喘的预防、控制、治療和管理的知识逐一讲解,其次教会患者如何使用药物吸入装置和峰速仪的使用方法,指导患者如何自我监测,包括如何记录、书写哮喘日记、PEF和哮喘控制测试(ACT)变化[2]。向患者介绍哮喘发作征象和自我处理方法,并及时就医,宣讲哮喘药物知识。最后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谈谈治疗经验,或是为患者答疑解惑,可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和自我管理方案。最终使患者了解哮喘,不恐惧哮喘,掌握自我监测及哮喘控制评估,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结果
6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有60例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且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重度及危重度急性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同时住院的次数及天数也逐渐减少,治疗费用有所降低。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据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约有3亿人患支气管哮喘[3],我国约有3千万哮喘患者,儿童哮喘患者约1千万,患病率约为1.05%~4%,个别地区高达5%以上[4]。通过哮喘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了一定的支气管哮喘知识,正确对待疾病,掌握治疗哮喘药物的使用,耐心的自我监测,书写记录,掌握自己的病情及急性发作时的自救能力,趁早预防,积极治疗,配合医生治疗和预防,从而减少哮喘发作次数,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本组病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66位哮喘患者全部接受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可达到哮喘控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这与支气管健康教育及患者的积极配合有直接关系。
一年来通过我们社区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患者的配合,我们开展的支气管哮喘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效。然而哮喘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需要经常教育,反复强化,不断更新,持之以恒。并且虽然本组病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但仍有未控制病例,说明我们的社区医疗及健康教育仍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4):241-243.
[2]韦白艳,何路.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社区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8):1548-1549.
[3]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11[J]. Nation Institute Health,2006.
[4]向莉,申昆玲,王建生等.北京0-14岁社区儿童哮喘患病率及相关症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6):673-675.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预防和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01月住院及门诊支气管哮喘病人66例的临床资料,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前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6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有60例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且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重度及危重度急性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同时住院的次数及天数也逐渐减少,治疗费用有所降低。结论:开展支气管哮喘社区健康教育,有效控制了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医疗;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生存质量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需终身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约有3 亿患者,我国哮喘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由于对哮喘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加深相应的治疗有了可观的进步,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相关的哮喘病只是,对疾病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治疗不积极等问题而出现哮喘反复急性发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长期治疗的经济负担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通过为期1年的研究和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01月-2015年0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2±12)岁;病程1~3年,平均(14±8)年。全部病例诊断均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12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制定,排除慢性支气管炎和职业性支气管哮喘者。
1.2 方法
1.2.1健康教育宣传
对社区内所有哮喘患者进行登记,并上门随访,在院内成立了“哮喘防治组”,防治组医生与患者互留电话,以方便患者随时来电咨询,针对每位患者订制治疗方案和教育计划,发放支气管哮喘宣传教育手册,并为患者宣讲支气管哮喘基本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鼓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1.2.2心理教育
许多哮喘患者无论初次发病还是患病多年,每次发病都会加重紧张的情绪,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情绪低落,然而不良情绪是哮喘的一种诱发因素,乐观稳定的心态才能避免哮喘反复发作。治疗哮喘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能过度紧张。对患者及家属说明了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肥胖,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感染、烟草烟雾、空气污染、饮食及其他社会经济地位、情绪等[1]。与患者耐心交谈,使患者放松心情,增加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达到满意效果。交代家属要多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多与患者沟通,若发现情绪异常,及时与医生报告。
1.2.3避免接触过敏原
告诫患者及家属,家里要保持清洁和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但避免直面风口处;保持房间的空气湿度,避免接触动物及粉尘,患者及家属均禁止吸烟,少接触烟雾及油烟。冬天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脖子和背部,以免遇冷空气刺激而诱发。尽量不去人多的场所,以免感染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尽量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在户外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适当的运动,比如慢走,晨跑等,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肥胖引发哮喘。
1.2.4定期开办哮喘防治宣讲及交流会
每月举办的宣讲及交流会1次,宣讲内容主要围绕哮喘的预防、控制、治療和管理的知识逐一讲解,其次教会患者如何使用药物吸入装置和峰速仪的使用方法,指导患者如何自我监测,包括如何记录、书写哮喘日记、PEF和哮喘控制测试(ACT)变化[2]。向患者介绍哮喘发作征象和自我处理方法,并及时就医,宣讲哮喘药物知识。最后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谈谈治疗经验,或是为患者答疑解惑,可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和自我管理方案。最终使患者了解哮喘,不恐惧哮喘,掌握自我监测及哮喘控制评估,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结果
6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有60例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且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重度及危重度急性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同时住院的次数及天数也逐渐减少,治疗费用有所降低。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据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约有3亿人患支气管哮喘[3],我国约有3千万哮喘患者,儿童哮喘患者约1千万,患病率约为1.05%~4%,个别地区高达5%以上[4]。通过哮喘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了一定的支气管哮喘知识,正确对待疾病,掌握治疗哮喘药物的使用,耐心的自我监测,书写记录,掌握自己的病情及急性发作时的自救能力,趁早预防,积极治疗,配合医生治疗和预防,从而减少哮喘发作次数,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本组病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66位哮喘患者全部接受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可达到哮喘控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这与支气管健康教育及患者的积极配合有直接关系。
一年来通过我们社区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患者的配合,我们开展的支气管哮喘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效。然而哮喘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需要经常教育,反复强化,不断更新,持之以恒。并且虽然本组病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但仍有未控制病例,说明我们的社区医疗及健康教育仍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4):241-243.
[2]韦白艳,何路.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社区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8):1548-1549.
[3]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11[J]. Nation Institute Health,2006.
[4]向莉,申昆玲,王建生等.北京0-14岁社区儿童哮喘患病率及相关症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6):67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