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独立学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和地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上亟待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最能体现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工作成效。通过“强本固基”的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建设,也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1-0223-02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我国当前一项重要工作,青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在多元化思潮下把握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民族地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辩证方法的讲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和地区形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教学改革亟待深化。
一、必要性思考
(一)国际环境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现在正以“和平演变”的方式,和我们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种“和平演变”的方式关键在意识形态的较量,尤其是青少年的意识形态,突出体现在美国制定的针对中国青年的“十条戒律”①上。类似这种强调西方文化、西方普世价值理念、歪曲马克思主义和打击青年身心健康的宣传,严重影响了青年的是非曲直判断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加大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守好青少年的心灵家园。
(二)国内环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不稳定因素增多,如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思想文化多元化等,拜金主义、拿来主义、利益至上的社会风气充斥着部分青少年的头脑,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1],为此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科学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道路方向。
(三)地区环境
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上还是相对落后的,民族问题比较敏感,往往与宗教问题相互交织,解决不好就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工作更为突出和重要,民族地区的独立学院必须立足地区长远发展的实际,大力培养和造就政治觉悟过硬、思想意识较强、文化素养较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稳疆安邦、兴边富民做出贡献。
二、分析厘清三种关系
(一)《原理》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是“教”与“研”的联系,二者互为支撑。《原理》课的课程建设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一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二级学科建设的前提下,完成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时数安排、教学方式的采用及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等的建设。《原理》课课程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的建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其他五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关系,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建设,二者共同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之中。
(二)《原理》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人才培养既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又要注重专业水平的提高,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因此,《原理》课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哲学总论,其他专业课程是其在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延伸,《原理》课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研究方法,其他专业课程的发展又进一步证明了《原理》课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三)《原理》课组成部分的关系
《原理》课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是一个科学的逻辑整体,也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前提,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分析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尤其批判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无产阶级必然取得胜利的基本规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以政治经济学为科学依据,阐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模式及实践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三、落实“强本固基”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把握学生特点是根本
把握學生特点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根本所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一些家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3]当前就读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基本是“95后”,其共同特点是:首先,家庭条件优越,自我意识较强。可以说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他们从小就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享用者,在优越的条件下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容易出现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和集体、不顾及后果和责任的现象。其次,思想上乐观积极,心理上脆弱空虚。因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在思想上乐观积极,看待事物比较阳光,一旦遇上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和极端行为。再次,接受新鲜事物较快,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在网络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思维敏捷,有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但是辨别是非能力不足,看待问题的深度不够。最后,民族地区独立学院的学生除了具有上述学生的共同特点之外,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民族性,他们民族意识较强,信仰虔诚,形象突出,风俗习惯较为一致。《原理》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学生的这些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这不仅是有效提升民族地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基础
师资队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民族地区的独立学院受地区因素和办学模式的影响,“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困扰学院发展的棘手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专职教师较少、任务量较重;科研时间缺乏、职称结构不合理;薪酬待遇不高,无法调动积极性;教学和管理经验不足影响教学质量;晋升和进修制度不完善制约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等方面,这就要求学院从长远发展考虑制定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检查考核制度、晋升进修制度、竞争约束和淘汰制度,不断完善薪酬待遇和职称评定,为选用和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素养较高、品德和能力兼备的思想政治理论优秀师资队伍提供保障。
(三)创新教学改革方式是关键
1.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是打破教材体系的束缚,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与分类,对任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原理》课教材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依据时代和学生实际,可以分为以下专题:第一专题:世界的特性是什么;第二专题:世界的可知性与规律性;第三专题:辩证法与生活实践;第四专题:了解资本的由来始末及其发展规律;第五专题: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社会的未来。
2.实践化教学。实践化教学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实践化教学有两种主要途径:一种是课堂教学实践,主要是教师通过采用案例式、小组讨论式、分组辩论式及学生讲授式等教学方式,完成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另一种是参观调研实践,主要通過组织讲座、参观展览、志愿者实践和社会调研等方式,巩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这些方式的切实应用,能有效地将《原理》课的精华实质内化于学生的心灵,让其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坚定政治立场和道路方向。
3.生活化教学、情感化教学。无论是专题式教学还是实践化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巴菲特曾说过:“正直、勤奋、活力。而且如果他们不拥有第一品质,其余两个将毁灭你。对此你要深思、这一点千真万确。”[4]人的品格是人一生的脊梁,品德教育是《原理》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专题式教学和实践化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化和情感化内容贯穿始终,让学生了解生活、学会生活,懂得感恩生活、快乐生活,真正做一个思想人格健全、精神品格高尚、专业技能优良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3.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3]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0)[2015-10-20].http://finance.chinanews.com/gn/2015/10-20/7578749.shtml.
[4]巴菲特名言[EB/OL].[2013-05-29].http://www.51flash.com/mingrenmingyan/7956.html.
关键词:民族地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1-0223-02
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我国当前一项重要工作,青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在多元化思潮下把握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民族地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辩证方法的讲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和地区形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教学改革亟待深化。
一、必要性思考
(一)国际环境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现在正以“和平演变”的方式,和我们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种“和平演变”的方式关键在意识形态的较量,尤其是青少年的意识形态,突出体现在美国制定的针对中国青年的“十条戒律”①上。类似这种强调西方文化、西方普世价值理念、歪曲马克思主义和打击青年身心健康的宣传,严重影响了青年的是非曲直判断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加大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守好青少年的心灵家园。
(二)国内环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不稳定因素增多,如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思想文化多元化等,拜金主义、拿来主义、利益至上的社会风气充斥着部分青少年的头脑,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1],为此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科学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道路方向。
(三)地区环境
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上还是相对落后的,民族问题比较敏感,往往与宗教问题相互交织,解决不好就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因此,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工作更为突出和重要,民族地区的独立学院必须立足地区长远发展的实际,大力培养和造就政治觉悟过硬、思想意识较强、文化素养较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稳疆安邦、兴边富民做出贡献。
二、分析厘清三种关系
(一)《原理》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是“教”与“研”的联系,二者互为支撑。《原理》课的课程建设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一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二级学科建设的前提下,完成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时数安排、教学方式的采用及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等的建设。《原理》课课程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的建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其他五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关系,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建设,二者共同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之中。
(二)《原理》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人才培养既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又要注重专业水平的提高,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因此,《原理》课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哲学总论,其他专业课程是其在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延伸,《原理》课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研究方法,其他专业课程的发展又进一步证明了《原理》课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三)《原理》课组成部分的关系
《原理》课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是一个科学的逻辑整体,也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前提,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分析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尤其批判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无产阶级必然取得胜利的基本规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以政治经济学为科学依据,阐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模式及实践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三、落实“强本固基”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把握学生特点是根本
把握學生特点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根本所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一些家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3]当前就读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基本是“95后”,其共同特点是:首先,家庭条件优越,自我意识较强。可以说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他们从小就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享用者,在优越的条件下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容易出现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和集体、不顾及后果和责任的现象。其次,思想上乐观积极,心理上脆弱空虚。因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在思想上乐观积极,看待事物比较阳光,一旦遇上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和极端行为。再次,接受新鲜事物较快,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在网络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思维敏捷,有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但是辨别是非能力不足,看待问题的深度不够。最后,民族地区独立学院的学生除了具有上述学生的共同特点之外,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民族性,他们民族意识较强,信仰虔诚,形象突出,风俗习惯较为一致。《原理》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学生的这些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这不仅是有效提升民族地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基础
师资队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民族地区的独立学院受地区因素和办学模式的影响,“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困扰学院发展的棘手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专职教师较少、任务量较重;科研时间缺乏、职称结构不合理;薪酬待遇不高,无法调动积极性;教学和管理经验不足影响教学质量;晋升和进修制度不完善制约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等方面,这就要求学院从长远发展考虑制定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检查考核制度、晋升进修制度、竞争约束和淘汰制度,不断完善薪酬待遇和职称评定,为选用和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素养较高、品德和能力兼备的思想政治理论优秀师资队伍提供保障。
(三)创新教学改革方式是关键
1.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是打破教材体系的束缚,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与分类,对任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原理》课教材内容的三个组成部分,依据时代和学生实际,可以分为以下专题:第一专题:世界的特性是什么;第二专题:世界的可知性与规律性;第三专题:辩证法与生活实践;第四专题:了解资本的由来始末及其发展规律;第五专题: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社会的未来。
2.实践化教学。实践化教学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实践化教学有两种主要途径:一种是课堂教学实践,主要是教师通过采用案例式、小组讨论式、分组辩论式及学生讲授式等教学方式,完成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另一种是参观调研实践,主要通過组织讲座、参观展览、志愿者实践和社会调研等方式,巩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这些方式的切实应用,能有效地将《原理》课的精华实质内化于学生的心灵,让其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坚定政治立场和道路方向。
3.生活化教学、情感化教学。无论是专题式教学还是实践化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巴菲特曾说过:“正直、勤奋、活力。而且如果他们不拥有第一品质,其余两个将毁灭你。对此你要深思、这一点千真万确。”[4]人的品格是人一生的脊梁,品德教育是《原理》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专题式教学和实践化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化和情感化内容贯穿始终,让学生了解生活、学会生活,懂得感恩生活、快乐生活,真正做一个思想人格健全、精神品格高尚、专业技能优良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3.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3]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0)[2015-10-20].http://finance.chinanews.com/gn/2015/10-20/7578749.shtml.
[4]巴菲特名言[EB/OL].[2013-05-29].http://www.51flash.com/mingrenmingyan/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