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求同辨异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歌比较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在考场上,要求考生牢记“答案在文中,答案在问中”的原则,通读所给诗词,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写作手法,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来寻求相同点或者不同点,表述答案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具体应对方法如下:
   一、语言风格比较鉴赏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往往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在解答时,第一要积累并掌握语言风格术语,例如豪迈奔放、沉郁顿挫、言近旨远、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蕴藉等专用词汇;第二,可以根据诗歌的体裁、描写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等判断属于哪一类风格;第三,可以抓住诗句中关键字词,品字析句,诸如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分析该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效果;最后,组织答案时,结合诗歌中相关语句分析语言特色。例如:
   【高考题精选】(2019·高考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節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问题】与《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解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七言律诗,对仗工整;而《插田歌》(节选)是一首乐府民歌语言通俗,朴实无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被贬谪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而《插田歌》(节选)通过白描的手法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与计吏的对话,把田间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示在读者面前。
   【参考答案】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二、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把握情感的前提是读懂诗词。通过读诗题,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结合注解,了解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抓关键词语,直接或间接表达出喜怒哀乐的词语把握作者感情倾向;最后,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因为诗歌往往是在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在思想感情比较鉴赏中,我们可以明确诗歌的内容,写景诗可以抓景析情,对比主要意象,对比意境特点,对比情语;叙事诗可以抓事析情,对比事件,对比行动细节,对比情语。例如:
   【高考题精选】(2016·高考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问题】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未已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其他文献
我一直认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不只需要学校培养,还需要自我培养,这是我的观点。  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关键在于内心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渴望。作家三毛说:“远方有多远?请你,请你告诉我,到天涯海角算不算远?问一问你的心,只要它答应,没有地方是到不了的远方”。任何时候,真正的改变都源于内心的改变。基础、年龄、时间、空间、研究都不是问题。唯一可能成为问题的是,你的内心有没有成长的渴望,有没有比心灵更广阔的世界,
期刊
鉴赏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方法有多种,其中有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诗歌崇尚意象美,而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和表达上,高妙的歌者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上别具匠心。本文以《沁园春·长沙》里的“同学少年”形象和《雨巷》中的一个是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形象为例,谈一谈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一、《沁园春·长沙》里的“同学少年”形象是如何刻画的?   《沁园春·长沙》让我们感
期刊
【摘要】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知识,掌握能力的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由此,本文对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吸收生活、问题和实践的营养,锻炼
期刊
随着小学语文教材不断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贴近生活,语文课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真实感受的表达。小学生在表达方面虽然缺少技巧,但对于生活的感受却比成年人更敏感、更丰富。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生活类课文,而且越是低年级,这样的课文就越多,如《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树之歌》《拍手歌》《沙滩上的童话》《找春天》,这些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读课文,能迅速建立起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课文就不再仅仅
期刊
毋庸置疑,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利用电教媒体能够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但也不可否认,电教媒体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应看到它的缺点。   一、电教媒体的运用,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
期刊
《项脊轩志》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撰写的一篇满载着亲情与爱情的文章。这篇文章最值得我们琢磨的就是它的细节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煞费苦心,融入了作者对家道中落、人亡物在、人生失意的深切喟叹。   一、“东犬西吠,鸡栖于厅”   熟悉狗的人都知道,狗对熟悉的主人会很亲热和友善,而对陌生人则充满敌意,稍一靠近就会汪汪大叫,所以,“东犬西吠”这一个细节十分有力地表现了分家后,一家人没有了亲人之间该
期刊
一个小小的优盘,得失之间,竟游走着些许人性的智慧,又闪烁着几多思想的火花。   事情从刘校长在我班上完课后说起。“郭老师,我的优盘在你班找不到了。”挂上电话,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周一回到班上,我先到班里了解情况。细问过当天情况后,我注意到了班长小冰。他平时负责开关电脑,也是那天第一个接触电脑的学生。从保护学生角度出发,我单独找他了解情况,并语重心长地和他说:“小冰,你是班长。老师不在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每册设置两次名著导读,其基本体例主要包括名著简介、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推荐。既有阅读范围的规定,也有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这种安排使名著导读教学实施有了依托。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强调:初中加强“名著选读
期刊
教育事业是光荣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就是做好平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每天都带着极高的热情、高高兴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从中感受着、体会着成功的喜悦。   经历是最好的成长,参加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选,记忆尤为深刻,我抽到了一年级的课题,多年来我只教过一次一年级,对我而言极具挑战性。既然抽到了,放弃是不可能的,我就把他当作人生中的一次挑战。   我抽到的课题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早睡早起的第一色
期刊
“新基础教育”以追求师生“生命自觉”发展为要义,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散发浓浓的人文气息,呈现最美的教学艺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最需要“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教师语言的锤炼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转变课堂评价理念,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抓住学生个性,评价语变多样   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