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DV8肢体剧场的身体语言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wi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之后,德国PINA的“舞蹈剧场”彻底改变了德国现代舞的窘境,受此影响,英国的艺术家们也一直在思考现代舞如何朝着本土化发展。当代社会倾向于快速消费与多元文化:舞蹈元素与戏剧、电影、文学的综合形式越来越多,《黑天鹅》类型的歌舞片也应运而生;很多舞团都打着实验剧场的称号,在不断寻求更多的表达方式和创造手法。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时代背景下,DV8肢体剧场的现状不容乐观,其概念现已逐渐被淡化,或许这只是一个代名词。那么,DV8肢体剧场的存在对舞蹈这门艺术有何意义,DV8肢体剧场与舞蹈剧场、歌舞片等有何不同,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建立身体语言的独特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大量存在,这将是本篇论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英国DV8肢体剧场的简要介绍
   英国DV8肢体剧场创于1986年,DV8一语双关;它是英文Dance and Video 8的缩写,意在强调舞蹈与录像带的关系;另一方面,DV8的发音近似deviate,有偏离、脱离常态之意。当时,诺伊·纽森的DV8肢体剧场一出现,便在界内界外引发了广大的争议。DV8的肢体特色融合爆发性与日常生活的动作,且经常带入幽默又讽刺的戏剧情节或文本。很多舞蹈家和评论家认为:“DV8肢体剧场以尖锐的肢体语言,揭露不可言说的禁忌。”香港媒体曾报道:“DV8肢体剧场被认为是失序年代,最犀利的批判。”虽然备受争议,DV8却仍以其独特的思想及个性的身体语言而存在,并处在多元文化中而发展。只是由于DV8选取的题材过于现实,不断揭示各类社会现象,并以另类的思想观点及强烈的身体语言挑战复杂的人际关系,打破传统的美学观念等,而难以在世界各地得到普及。
   “DV8肢体剧场自成立后,不断推出一系列令人吃惊并争议不断的作品。如《黑白人的死亡梦》,揭示出社会对同性恋的嫌弃而带来对人的压抑。《曲意承欢》表现纽森实质上是在反映那些被成见蒙蔽、亟须大家认知的事实。”而《生存的代价》则重点论述社会如何丈量个体的价值。
  二、《生存的代价》的身体语言
   和很多实验舞蹈短片相比,DV8的舞蹈电影在调度、叙事、抒情、布光、摄影、场景、声音及肢体语言等各个方面,更为流畅且极具个性化色彩。对于DV8肢体剧场的存在,纽森赋予其以一种反抗的姿态,去打破传统的美学观念,解放身体。肢体剧场异于舞蹈剧场而存在的理由,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DV8更加注重身体的接触以及肢体的触碰。其“创作从现实生活出发,从自我生活出发,纽森将自己的生活毫不隐瞒、装饰地展露在观众面前。由此进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心理行为、人性的弱点等层面,性取向就被淡出了”。
   DV8肢体剧场的代表作——《生存的代价》,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只是表现残障舞者“不完美,却依旧美丽”的新美学定义,亦反映了DV8肢体剧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的境况。对于观众而言,也是一场全新的视觉体验,以及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对传统审美观的挑战。
   1. 剧本分析
  
  
  
  
  
  
  
  
  
   2. 身体语言细化分析
   身体是无法说谎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每一部好的舞蹈作品,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细节动作的瞬间,都是编导费尽心思的安排与设计。纽森的作品,动作不是最为关键的元素。在《生存的代价》里,纽森偏爱用“头”和“手”去表达情感,如作品最开始是带着面具转头的镜头,这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将人性的本质隐匿在夸张的面具之下,这是下意识的自我保护。男一号舞者将面具撕下,开始打破固有的节奏,并喋喋不休。这是编导纽森所展现出来的姿态——反抗,对社会不包容以及固有偏见的反抗;作品中也有传统芭蕾的足尖,曾以为是编导刻意的安排,但舞者的动作大多具有随意性。对于肢体的判断与理解,不但是基于舞蹈的故事性解读,更重要的是肢体剧场有个人的情感和身体的意识抛出问题。
   当我们重新调整身体语言时,原有的价值观念便不再适用。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思维模式。健全人跟肢障舞者一起用双手支撑着身体前进、旋转(剧本分析中序号1),做这些动作时,肢障舞者反而更灵活,矫健。到底谁才是正常,谁又是被肢体限制的呢?对于这段草坪上舞者简洁利落又充满张力的舞蹈,它的身体语言所要表现出来的张力和情感,远远大于其它无谓的炫技的高难度动作。《生存的代价》在充斥着爱欲的肢体言说里,还存在着相当大一部分的日常生活动作:两个男人用手撑着肢障舞者的行走;男二号舞者与呼啦圈女孩的身体接触等,这是在舞蹈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身体姿势,用身体言说来传递给观众以信息,从而推进情节的发展。
   3. 舞蹈与录像带的机缘巧合
   肢体动作的呈现有着一定的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互相渗透,传统的舞台空间的形式划分并不能满足纽森强烈的表达,而通过录像带这一媒介,能够自由地选择舞蹈所需要的表现空间(如剧本分析序号3)。其次,能够有效的解决舞蹈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的问题,录像带的介入,能够有机的将舞蹈动作进行组合,并打乱叙事线索,采取穿插并存的方式进行。另外,由于录像带的固有属性,摄像机的镜头决定了舞蹈的表现方式,它不由分说地替代了观众的眼睛。编导有意识地用摄像机筛选并表达,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镜头所呈现的画面。
   而最为重要的是,舞蹈与录像带的机缘巧合体现在:传统舞蹈剧场中的舞蹈,只是舞蹈演员所完成动作的一刹那间便已完结,身体姿势、动作路线、舞蹈的整个框架等随着演出的结束会一并消失;而录像带的作用,是记录、保存及不断传播。这正是编导纽森的目的:凭借录像带这一较好的媒介,将经典的舞蹈作品永存,并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这样的现代舞,或者说这样的舞蹈方式。
  三、DV8肢体剧场的意义
   1. DV8肢体剧场身体语言的独特性
   DV8肢体剧场的作品,多充满着暴力与性的味道。但在那强烈的肢体语言的诉说后,给人留下的,也是无尽的思考。它从不刻意地去选取所谓的有意义的身体语言,也绝不像其他的舞蹈作品似乎硬要与芭蕾、与他人的现代舞决裂。动作绝不是唯一的元素,有声语言的叙述也成为DV8肢体剧场中的独特所在。在《生存的代价》里,无论是日常的生活动作,还是专业的舞蹈语汇,都是建立在一个相同的基础上——一个嵌入文化规范下的身体。它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从生活出发,又融合在日常的动作体态中,让人感到极为舒服。身体作为舞蹈言说的媒介,无论在空间运行,还是在综合表现上,都有着绝对优势的独特性。
   2. DV8肢体剧场对舞蹈剧场的变革
   “DV8肢体剧场,其实就是纽森及其舞团的一种反抗姿态。”舞蹈剧场概念的确立,是以明确的态度和传统的古典芭蕾划分开来;它吸收戏剧和行为表演作为表现方式,又有别于传统芭蕾舞剧的程式化的动作体系和固有的舞蹈模式,更加包容与吸纳其他艺术的融入,譬如舞台的灯光造势,舞台的空间布景,有声语言的加入等。但是,DV8更加注重身体的言说。不管是接触、抗拒、拍打,还是肆意喊叫、冷眼相对,都在无形中扩大了肢体的表现力;在舞蹈空间的选择上,DV8选择更为广泛与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逃离了固有的剧场和灯光等因素的束缚。且有别于舞蹈剧场在剧场中的局限性,DV8剧场可以任意打破情节的发展节奏,可以几个空间,几条线索,几个不同舞种同时进行,这是DV8在舞蹈剧场基础上的创新与变革。
   3. DV8肢体剧场对传统美学的打破
   对于美的定义,社会局限我们去思考,以为美就是完美无缺,《生存的代价》那些令人惊讶、不适甚至不安的视觉、言语、动作,都体现在对于舞蹈影像的把握、镜头运动及色调上,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审美观念,并建立了新的美学定义。什么是美?什么才算是完美?纽森反映了这样一个赤裸裸的现实,我们不得不为肢障舞者灵活的身姿和“优雅”的舞姿所折服。而肢障舞者与芭蕾演员的双人舞(剧本分析序号2)更令人惊艳,看惯了太多完美的双人舞的配合,当芭蕾舞蹈演员修长的身姿与肢障舞者残疾的身躯共舞时,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美感,残缺的力量有时候更震人心魄。
   对于DV8肢体剧场而言,“动作”大于舞蹈。在《生存的代价》里,纽森想要克服演员身体的残疾并打破社会偏见。他采取这样一个“无力的挣扎”,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既存的现实。这部短片不断挑战观众的传统思维观念与已有的认知,从而建立新的美学定义,并通过那些独特的身体语言让人们去思考。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 孙 婵
其他文献
徐则臣:总体小说  徐则臣《耶路撒冷》以一群出生于1970年代年轻人的逃离与重返故乡之路为核心,探寻当代复杂的现实与精神生活,构筑出“一代人的心灵史”。它具有略萨所言的“总体小说”的特征,文体的交叉互补和语言的变化多端形成叙事空间的多重性,嵌套、并置、残缺、互补,它们在一起构成一张蛛网,随着人物的归乡、出走、逃亡,蛛网上的节点越来越多。它们自我编织和衍生,虚构、记忆、真实交织在一起,挟裹着复杂多义
期刊
作为献给共和国六十五周岁生日的一份重要贺礼,谭仲池的诗集《祖国 我深爱着你》以饱满的激情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精彩地描绘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山河和繁荣而兴旺的现实景观,唱出了对祖国情深意切的时代颂歌。这是难得一见的具有重量和质感的洪钟大吕,它不是小情小调的浅吟低唱,不是碎屑生活的随意记录,更不是下半身感官的欲望化书写,而是在历史与时代的碰撞中奏出的具有史诗意义的交响乐。谭仲池的诗
期刊
爱情,是人类探寻的永恒母题。莎士比亚曾这样发出对爱情的感受:“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  方方在《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中,从爱情的另一角度——伤痛入手,透过爱情,继而深入人性内里,剖析了“爱情”的表征之外,人性本我的精神搏斗,揭开了暗藏在内心深处的,残酷而赤裸的真实。  一、“痛苦”的背后  人的一生,总是处于负痛之中的。然相对于占据人生大半部分的“平
期刊
每个女人的世界,都是一个曲径通幽的世界。  画家一黎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也许只是一个平淡的午后,窗外的那棵玉兰树正开着花,屋子被玉兰花的香气所窨透,纱窗竹帘,都泛着淡淡的香气。连宣纸上也窨透了。  一黎就在这样的午后,在纸上涂抹着。画室里的颜料色彩斑斓,可一黎是闲淡宁静的。她的画上因此氤氲出某种淡远的情调。  画上的女人出现在各种情境里。有时是竹影疏篱,有时是草长莺飞,有时是清荷带水,四时风物
期刊
早在1994年的中国油画展上,段江华便以他的获奖作品《王·后·2号》表现出了对历史特有的眷恋。那是两个被时间风化的人物造型,运用了综合材料手段,其凝重的语言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波普”思潮形成鲜明反差,也由此奠定了段江华的创作基调——与深层的“历史意识”相关。  “历史意识”是“85新潮”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高名潞在论述“85新潮”时引用克罗齐的观点,将“历史意识”转换成创造新时代的能量,也使整个“
期刊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小说这一文类逐渐从不登大雅之堂的边缘文体进入到人们阅读的中心地位,尤其是梁启超宣称“小说为文学最上层”的惊世骇俗之言,更把世人的阅读目光吸引到小说上来。随着小说地位的提升,小说作者队伍不断扩大,小说的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扩大和提高。就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而论,如果单从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的文体分类的数量着眼加以考察,小说可谓是蔚为壮观、独占鳌头。  相对于现代诗歌理论的宏富和驳杂,中
期刊
《务虚笔记》恰如史铁生的一块精神界碑,标志着他在文学创作中对自身局限性的突围,开始摆脱之前对于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的心理依赖,对人生的苦难不再只是进行审美的静观或哀而不伤地呢喃,而是深化对苦难的体验,以更沉重的肉身和不安的灵魂去追寻终极性的价值关怀。于是,史铁生对“人”的考察也就从“我如何在场”的问题更多转向了“我从何而来,又到哪儿去”。实际上,只有回答了后者,个体的在世困境才能找到出口。对史铁生来
期刊
“痕迹”在刘恪的小说理论中占据着一个十分微妙的位置,尽管在他的两本小说理论著作中,并没有为这个概念留下任何确定的阐释空间,但痕迹这个概念却以各种形式流淌于他对小说的解读中。窃以为,这一概念恰恰切入了现代小说语言美学的要害,它集有形与无形于一体,在象与象外相和的世界中,悄然留下无痕的一笔,也使得小说分析不仅仅是语言的逻辑展示,还是小说语言编织的美学世界的呈现过程。  一  在《现代小说语言美学》一著
期刊
段江华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画家,段江华的作品是一种需要思考的艺术。从作于1993年的《王与后》开始,他的作品在那些使人心旷神怡,或玩世不恭的绘画之林中,突出地呈现出文化的沉重。那是与“明快”“潇洒”“飘逸”迥然异趣的境界。在近年以建筑“遗存”为主题的作品中,画家仿佛坠入难以苏醒的沉重噩梦,但它确实是“文化性”的绘画创作,犹如文化积淀的断面,包含着无尽的历史思绪。  段江华的近作多描绘巨大的古今建筑,他
期刊
“怀旧”作为一种现代性的社会话题,在20世纪中后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它的流行端赖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语境。在个体被“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之后,个人和由个人所组成的文化群体之主体性丧失,“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被异己的外力所扭曲、改变。{1}人们不得不在市场的逻辑中加以选择,于是,“媚俗”便成了亚文化之上的普遍现象:“怀旧”便可视为其典型,而近距离的历史(民国)更是在近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