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脉络

来源 :人民论坛: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untryg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外国传教士把马克思的理论作为一种“安民新学”介绍入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开始零星传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样传播了社会主义的精神要义。早期的社会主义者们在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之初对于“安民”问题的关注对于当下的中国仍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进城热潮的兴起,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已成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梳
【摘要】陈云在建国初期针对通货膨胀提出并发展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思想和论述,是从当时我国实际出发形成和发展的经验。时代虽然不同,但他对通货膨胀的深刻认识,对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高超把握,其中的思想和智慧,依然对我们当前开展经济工作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陈云 宏观调控 通货膨胀 借鉴  作为中国共产党八大产生的领导集体的重要一员,陈云是中国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专家,他对中
广西高职教育与东盟师资合作、交流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广西与东盟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渗透,提高广西高职教育国际竞争
[摘要]做好舆情信息工作意义重大。就高校舆情信息工作而言,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抓调查研究,并把调研工作制度化;二是抓网络建设,畅通舆情信息汇集渠道,扩大舆情信息涵盖范围;三是抓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舆情信息工作机制,为舆情信息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舆情信息调查研究网络制度    舆情信息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高党的
工资收入分配是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地以工资收入分配本身衡量分配公平与否,政府在工资收入分配上,要从全局的视角考虑,统筹设计,在解决中国的资源分配和财富分配的框架下考虑工资的收入分配,进而形成财富和资源分配的新机制。在具体操作上各项措施共同发力,整体推进。    深化工资收入分配改革,既要解决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也要通过再分配对收入差距进行有力、有效地调节。同时在工资收入分配环节上
期刊
公共图书馆担当着发展全民阅读、培养公众阅读意识等方面的责任。为更好地履职,公共图书馆应在数字阅读与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采取加大投入丰富资源、完善设施创优环境、
当前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巨大发展与变化,以及众多国际明星建筑师的参与,反映了北京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城市正深刻地在经济全球化中发生着激变.
【摘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核心和新的生长点。新时代语境下,社会生活本质以本真、本体、本源的价值诉求方式,体现着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生活的新的增长点,仍具有普遍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实践本质 社会生活 当代价值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当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对它有真切的认识和把握。理论话语的冲突、历史与现实的
【摘要】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唯一的,即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又是多层次的,包含哲学、经济学、政治制度等方面。  【关键词】社会建设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建设,把我国的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