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拓新世纪我国多边外交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有一种外交现象很令人瞩目,即多边外交发展异常迅速,各种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民间性国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增加,各种多边国际会议频繁召开,多边外交已逐渐具有与双边外交分庭杭礼之势。多边外交在加强国际合作、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消除地区热点、促进全球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起着其他外交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多边外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粗略考察了多边外交产生和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第二部分简要地对当前我国多边外交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三部分着重对政府外交、政党外交、民间外交等我国总体外交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如何进一步发挥合力,转换观念,深化活动内容,扩大活动领域,共同开拓新世纪我国多边外交和总体外交的新局面,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其他文献
克林顿任期内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与中央银行密切融合,作为中央银行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制定和实施了恰当的利率政策。利率的频繁调整是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引人瞩目的一个重要现象,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对克林顿任期内美国利率政策的变动状况、变动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对利率政策的成功与不足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对布什新政府任期内利率政策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展望。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上呈现良好态势,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北京申奥成功和加入WTO给中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两大机遇。中国应该适时地把握住这两大机遇,把举办奥运会和“入世”变为强大的推动力,以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此,中国政府可以从政策措施和应对策略入手,催生这种推动力。
小布什入主白宫后,中美双边关系因撞机等一系列事件而日趋紧张,同时,美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大体思路亦凸显出来。近来,美国内政治气氛向右转,对华政策评估趋于严峻,故在东亚地区实行“预防性防御”,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小布什政府以“政治安全领域竞争、经贸领域合作”为中美关系定位已日益明显。其谋求打破上届政府对华治安全领域竞争、经贸领域合作”为中美关系定位已日益明显。其打破上届政府对华全面接触政策的政策清晰化;在强化美亚太战略优势的同时,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这种政策调整的恶果势将影响东亚的和平与稳定。鉴于此,东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一直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21世纪,美国会不会把亚太地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第一重心?本文认为,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并极有可能在21世纪把亚太地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第一重点。
在20世纪90年代,拉美主要国家纷纷采取改革措施,加大开放力度,制定较为完善和透明的法律法规,逐步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放宽外资进入的领域和限制,吸引了国外投资,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使之成为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区域。分析拉美主要国家的措施,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具有借鉴意义。
金融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金融全球化的实质,是把全球作为一个统一的金融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全球化论战折实质是经济利益之争。金融危机不是来自金融全球化过程自身的失败,而是来自它快速行进中的结构性缺陷。
笔者认为,当国际社会形成从而将人类的活动领域区分为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之后,身兼二者主体的国家,其权力即国家主即也相应地二分为对内统治权和对外独立自主权两部分。所以,不区分国家的两重角色和两类权能,而笼统地将主权拿去与作为国内社会的主体-社会成员的权力即“人权”相比较的做法,在逻辑上是不顺畅的,在实践中也是非常有害的。
本文着眼于中国在多边安全合作中的实践和贡献,分析了中国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以及面临的现实挑战和难题,探讨了参与多边安全合作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作者的思考和建议。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产业全球化。当前产业全球化具有一些新特点。中国只有大力推进产业全球化,才能走向经济全球化。我国产业走向全球化的政策选择是:增强企业集团实力,培育产业“航母”;树立产业全球化意识,发展跨国经营;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把走向产业全球化与保护某些重要产业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