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果把小学数学比作一座高楼,那么数感的培养就是这座高楼稳固的根基。无论遇到各种考验,这座大楼都能屹立不倒。同理,只有培养好了学生的数感,才能形成强大计算能力去更好地开展数学活动。特别是在新课标新要求下,只有让学生心中有“数”,才能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数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19-01

1.培养数感要注重情境实践学习
  数感即对于数字的敏感,它既是一种无意识的自觉,也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能力。生活情境化实践教学是小学数学数感培养的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探索能力较强,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就要丰富教学方式,引入趣味性生活化的数学情境,结合实践出真知,真正培养学生实际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建以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为桥梁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趣味开放的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数感培养做好铺垫。情境化课堂中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之后,数学学习更要加强学生实践操作,只有在动手实践之后,才能充分的理解数学知识概念,加深学习印象,从而慢慢地培养出学生的数感。
  例如,学习苏教版一年级下《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这一课程时,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应用减法来解题,这里面又有一个怎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答案的过程。首先,教师可以导入“抓小球”游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两次操作把抓取的不同颜色小球分类排列一一对应,来比较指出两者相差的数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操作,并不断地在操作当中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获取正确答案。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在课堂中举一反三的使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促进学生数感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培养数感要注重锻炼自主思维
  小学数学学习的自主思考能力,是数感培养持久的动力能量。小学低年级学生正是自主思考能力萌发的时候,数感培养要好好契合这一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多鼓励学生组成小组探讨数学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为小学数学的数感培养提供持久的动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动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数学自主思维能力的锻炼,进一步提升数感的培养。
  例如,学习《你能跳多远》这一内容时,首先通过学生的演示来引发主要内容的学习兴趣,形成左、右腿、双腿三种方式。然后教师明确教学侧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测量与统计的方式来验证三种跳远方式的结果,并让学生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在操场实践跳远活动,而学生在这个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在每个测试环节中的不断自主思考,以及合作讨论交流,才能得出最终的解决方案,通过数据统计了解到双腿立定跳远的距离是最远。学生的这种主动思考能力一旦形成后,将明显提升数感培养,为后期的小学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3.培养数感要注重多元化计算
  新课标背景下,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笔算和计算结果练习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小学数学教学发展趋势,多元化的计算教学将成为培养新时代学生数学数感能力的核心力量。除了笔算以外,估算和口算都离不开数字的敏感度,口算能增强数感培养,只有培养好了数感才能进行有效的估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估算和口算训练两手抓,一手要抓估算训练,估算和数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估算是学生检验数学计算结果的重要工具,只有训练好了估算才能迅速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例如,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上《1-4的乘法口诀》时,这节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乘法算式去经历1-4的乘法口诀的编拟过程,难点是要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情景导入,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问:“小兔子过生日,兔妈妈准备了多少胡萝卜?”要引导学生以3为基数来数,3+3+3+3=12,然后,教师可以递进乘法口诀算法内容,让学生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从而学会口诀的运用。而估算训练需要教师多运用生活化情境素材,引导学生估算,如,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些物品分别是29元、30元、16元,收银员却收了85元。教师可以提问,收银员结算的金额对了吗?引导学生大概估算一下这些物品加起来不超过哪个整数?学生通过估算后,能迅速判断出这些物品不超过80元而得出最终结论。不难看出,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时较强的口算和估算能力不仅能够保证计算的速度,还能够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4.结语
  总而言之,数感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數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境实践学习,通过合作探讨验证,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使口算、估算、笔算多元化计算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生后期高效的数学学习探索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感能量,最终提升综合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孔琰.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12):55
  [2]李艳粉.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对铁路行业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 ,归纳分析铁路空间数据库所包含的内容 ,阐述铁路GIS空间数据库层次结构的设计思想
社区信息的数字化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开发社区信息管理通用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社区信息管理通用平台的开发关键技术 ,着重讲述了系统中的视景仿真方法 ,二维地图可视化区与三维视景仿真区同时漫游与信息查询
摘 要:新课标中指出:“美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对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引起高度重视,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美术知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其情操得到陶冶。”艺术来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必然选择。本文针对生活化视域下的美术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  
摘 要:新课改提出,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课堂讨论法则可以达到这个教学目的。课堂讨论法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更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进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讨论法;初中物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 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
随着测量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网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数据采集和管理的分离,无疑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以张家港市沙钢集团管网建设为例,介绍了EPSW(Electronic plane-tabl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ystem for Windows)电子平板测绘软件和MAPGIS结合进行管网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的设想。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一直都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教学模式的吸引力偏弱、学习效果欠理想等问题,所以进行教学法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移动课堂"正是顺应这一
随着测绘产品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地下管线测量的不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良好、规范的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工艺流程,本文仅就此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提供读者参考。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词汇分析能力、基础知识能力等进行培养,常常忽视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思想情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赏细节,深化学生对课文细节情感的理解和学习,促进学生以文章的情感来激发自己的情感,提高语文阅读课文的情感教育价值。  关键词:品赏细节;以情激情;小学;语文教
介绍了利用国家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制作1:25万城市地图的过程,分析了GIS数据与地图数据的区别,给出了GIS数据制作地图的思路和一般方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从GIS数据到制图数据转换需要思考的问题。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学科教学的重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展开,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问题分析、信息整理、数学建模、实践操作等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引领者,在展开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思维,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三年级;数学;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