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模式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形成小组的形式通过合作,来解决和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和计划,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和进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大部分教师无法顺利开展合作性学习,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绩。因此,本文谈谈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和实施策略。
一、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奠定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和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众多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主导作用,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以辅助者的身份进行主导,调节学习过程,制定学习计划,奠定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
(一) 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合作学习模式并不适应于所有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换而言之,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让学生感觉到单独完成教学计划是不可行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够完成。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到教学计划的难度,并且根据教学计划的难度来完成下一步的小组划分。
(二) 合理的分组
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而合理的分组则是前提。合作学习的载体就是通过划分小组,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经过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分组以5到6人最为合适。人数过多容易造成人员冗杂,无法最大化地发挥每一名组员的能动性;人数过少,又无法最大化地形成合作的氛围。
此外,小组的划分涉及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如不同的智力条件、家庭背景和性格思想。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日常的观察,最大程度地综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减少小组内部的差异和矛盾。另外,小组中的职责划分也相当必要,教师要指定学生担当组长、记录员等职位。
(三) 以辅助者的身份进行主导
上述两点是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以辅助者的身份进行主导。合作学习模式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来完成教学计划。但同时,学生在思想观念和学习方向上仍旧具有一定的局限,在思考方向上容易误入歧途或者遇到瓶颈。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这种引导并不是让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而是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能够继续合作学习。
二、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始终是主导者,是以辅助者的地位帮助和辅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学生才是主体,是根本。教师的主导工作只能够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提供好的合作环境。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关键要靠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一) 以竞争的方式促进合作学习的进展
竞争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虽然无法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但可以制定相应的竞争机制。小组与小组之间,要拥有竞争心理,才可以消除学生消极怠工的心理,最大化地发挥每一名组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对小组之间取得的成绩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能够最大化地提高小组之间的合作动力,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 发挥学生个体的作用
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已经综合了各种因素,尽量使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并且在职位安排时也已经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各个学生之间的能力特征。在此基础上,要发挥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个体的作用,最大化地激发不同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对各个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引导,让学习小组的组长合理地给组员安排任务,最大化地提高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
如果说通过竞争的方式是从学习小组外部促进合作学习的效率,那么发挥组员个体的作用,就是从学习小组内部进行的工作。每一名学生拥有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要让这些学生最大化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文已经数次提到,在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才是主体,是根本,是进行合作学习的核心。教师要做的就是辅助和引导学生发挥出个人的能动性和自助性,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计划。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
教师在明确自身主导地位和辅助者身份的同时,也要转变学生的意识和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引导学生快速地转变观念,使学生能够驾驭新的身份,并且能够在新的学习地位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能动性。只有让每一名学生明确自己的地位,转变他们的观念,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和观念,才能够真正地开展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总的来说,要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顺利开展并且提高效率,就可以从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个方面进行工作。教师的主导是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为学生提供合作学生的条件和环境。而学生的主体则是以学生为合作学习的核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一、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奠定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和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众多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主导作用,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以辅助者的身份进行主导,调节学习过程,制定学习计划,奠定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
(一) 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合作学习模式并不适应于所有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换而言之,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让学生感觉到单独完成教学计划是不可行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够完成。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到教学计划的难度,并且根据教学计划的难度来完成下一步的小组划分。
(二) 合理的分组
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而合理的分组则是前提。合作学习的载体就是通过划分小组,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经过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分组以5到6人最为合适。人数过多容易造成人员冗杂,无法最大化地发挥每一名组员的能动性;人数过少,又无法最大化地形成合作的氛围。
此外,小组的划分涉及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如不同的智力条件、家庭背景和性格思想。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日常的观察,最大程度地综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减少小组内部的差异和矛盾。另外,小组中的职责划分也相当必要,教师要指定学生担当组长、记录员等职位。
(三) 以辅助者的身份进行主导
上述两点是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以辅助者的身份进行主导。合作学习模式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来完成教学计划。但同时,学生在思想观念和学习方向上仍旧具有一定的局限,在思考方向上容易误入歧途或者遇到瓶颈。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这种引导并不是让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而是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能够继续合作学习。
二、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始终是主导者,是以辅助者的地位帮助和辅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学生才是主体,是根本。教师的主导工作只能够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提供好的合作环境。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关键要靠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一) 以竞争的方式促进合作学习的进展
竞争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虽然无法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但可以制定相应的竞争机制。小组与小组之间,要拥有竞争心理,才可以消除学生消极怠工的心理,最大化地发挥每一名组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对小组之间取得的成绩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能够最大化地提高小组之间的合作动力,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 发挥学生个体的作用
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已经综合了各种因素,尽量使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并且在职位安排时也已经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各个学生之间的能力特征。在此基础上,要发挥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个体的作用,最大化地激发不同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对各个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引导,让学习小组的组长合理地给组员安排任务,最大化地提高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
如果说通过竞争的方式是从学习小组外部促进合作学习的效率,那么发挥组员个体的作用,就是从学习小组内部进行的工作。每一名学生拥有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要让这些学生最大化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文已经数次提到,在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才是主体,是根本,是进行合作学习的核心。教师要做的就是辅助和引导学生发挥出个人的能动性和自助性,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计划。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
教师在明确自身主导地位和辅助者身份的同时,也要转变学生的意识和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引导学生快速地转变观念,使学生能够驾驭新的身份,并且能够在新的学习地位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能动性。只有让每一名学生明确自己的地位,转变他们的观念,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和观念,才能够真正地开展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总的来说,要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顺利开展并且提高效率,就可以从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个方面进行工作。教师的主导是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为学生提供合作学生的条件和环境。而学生的主体则是以学生为合作学习的核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