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上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适合不同专业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学生;教师
一、背景情况
高职教育的出现是为了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竞争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有助于人才的培养,有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锻炼。笔者是一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师,参加工作八年多来,一直教授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刚开始很不适应,学生学习这门课之困难大大出乎笔者的想象。高职高专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差。所以如何应对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和生源差异带来的提高教学质量难的问题,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有所为,有所不为
1.针对高职高专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的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高等数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要降低教学的理论难度,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变终结式考试为过程评价,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多层次、多模式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层次”。总体分为高等数学和应用经济数学两门课,第一学期为高数Ⅰ(56学时),面向机电系、信息系的全体学生开设,仅讲授一元微积分;应用经济数学(45学时),面向管理系、商务系的某些专业,仅讲授一元微积分。这样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构建了必备的理论框架结构。第二学期为高数Ⅱ(56学时),设为选修课,仅面向计划专转本或对高等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开设(包括机电系、信息系、管理系及商务系),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学期,针对各专业开设偏向专业实际应用的高数应用选修课,同时对第一学年高数内容进行必要的深化。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能辅助学生深入学好专业课,还将起到专转本考前强化的作用。
2.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要透彻,这是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近期,笔者通过网络课堂听了乐教授的课堂实例,有很多感想,也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例如语言刻画极限,第一轮教时笔者讲给学生听,但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有的也能用这个定义来证明简单函数的极限,但显然是在生搬硬套,事实上并没有体会到这个定义的实质。所以在第二轮的教学中,笔者不再给学生讲语言,而把重点放在极限的应用意义上,告诉学生极限主要用来考查函数的趋势,在生产实践中,如果我们能用某个函数来拟合某种现象,那么通过研究函数的极限,我们可以反过来预测现象将来的发展。在让学生知道极限的含义和用处后,其后的数次课训练学生熟练求解极限,以期最终达到应用极限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微元法的教学也是如此。当然,正如乐教授所说,不能只是让学生记公式。笔者讲课时,每次都是带着学生一起,用微元法来推导相应的公式,让他们对微元法有一定的体会。高职高专院校一直倡导“强化技能,理论必须够用”的理念,在乐教授“有所为,有所不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有信心让学生学到必须、够用的数学理论,活跃学生思维,不至于把高数搞得太过枯燥,让学生认为高数只需要记公式。
3.关于现在教材的一点看法。现在的情况是,高职高专近十年才兴起,市面上确实也出现了不少高职高专类的教材,但总体质量不高。我校现在采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吴赣昌教授主编的面向高职高专类的《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设计的flash课件很不错,形象生动,树形结构编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讲解,并可自己添加相关内容。该书的教学内容跟我们的要求大体一致,但是有些内容过于简化。笔者认为,有必要集合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力量,甚至是更大范围内教师的力量,编写一本更适合高职高专类学生的高数教材,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拓展高职高专生就业范围。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培养面向实际应用的操作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鼓励“订单培养”,走“产学结合”的路子。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也应让学生认识到一定会学有所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学生;教师
一、背景情况
高职教育的出现是为了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竞争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有助于人才的培养,有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锻炼。笔者是一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师,参加工作八年多来,一直教授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刚开始很不适应,学生学习这门课之困难大大出乎笔者的想象。高职高专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差。所以如何应对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和生源差异带来的提高教学质量难的问题,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有所为,有所不为
1.针对高职高专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的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高等数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要降低教学的理论难度,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变终结式考试为过程评价,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多层次、多模式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层次”。总体分为高等数学和应用经济数学两门课,第一学期为高数Ⅰ(56学时),面向机电系、信息系的全体学生开设,仅讲授一元微积分;应用经济数学(45学时),面向管理系、商务系的某些专业,仅讲授一元微积分。这样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构建了必备的理论框架结构。第二学期为高数Ⅱ(56学时),设为选修课,仅面向计划专转本或对高等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开设(包括机电系、信息系、管理系及商务系),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学期,针对各专业开设偏向专业实际应用的高数应用选修课,同时对第一学年高数内容进行必要的深化。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能辅助学生深入学好专业课,还将起到专转本考前强化的作用。
2.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要透彻,这是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近期,笔者通过网络课堂听了乐教授的课堂实例,有很多感想,也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例如语言刻画极限,第一轮教时笔者讲给学生听,但学生根本不能理解。有的也能用这个定义来证明简单函数的极限,但显然是在生搬硬套,事实上并没有体会到这个定义的实质。所以在第二轮的教学中,笔者不再给学生讲语言,而把重点放在极限的应用意义上,告诉学生极限主要用来考查函数的趋势,在生产实践中,如果我们能用某个函数来拟合某种现象,那么通过研究函数的极限,我们可以反过来预测现象将来的发展。在让学生知道极限的含义和用处后,其后的数次课训练学生熟练求解极限,以期最终达到应用极限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微元法的教学也是如此。当然,正如乐教授所说,不能只是让学生记公式。笔者讲课时,每次都是带着学生一起,用微元法来推导相应的公式,让他们对微元法有一定的体会。高职高专院校一直倡导“强化技能,理论必须够用”的理念,在乐教授“有所为,有所不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有信心让学生学到必须、够用的数学理论,活跃学生思维,不至于把高数搞得太过枯燥,让学生认为高数只需要记公式。
3.关于现在教材的一点看法。现在的情况是,高职高专近十年才兴起,市面上确实也出现了不少高职高专类的教材,但总体质量不高。我校现在采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吴赣昌教授主编的面向高职高专类的《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设计的flash课件很不错,形象生动,树形结构编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讲解,并可自己添加相关内容。该书的教学内容跟我们的要求大体一致,但是有些内容过于简化。笔者认为,有必要集合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力量,甚至是更大范围内教师的力量,编写一本更适合高职高专类学生的高数教材,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拓展高职高专生就业范围。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培养面向实际应用的操作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鼓励“订单培养”,走“产学结合”的路子。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也应让学生认识到一定会学有所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