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是肩负着港口跨越发展的责任、肩负着拉动城市乃至腹地经济发展的责任,让日照港选择了上市。正是这份难能可贵的责任,让日照港始终以更好更快的发展,回报社会、回报股民。
一个企业,打破“自给自足、略有结余”的发展模式,毅然走进中国资本市场。
一个奇迹般的转身,开启了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新时代。
这就是日照港一一山东省第一个上市的港口企业。
今天——
当更多的人了解并投身股市,当众多的企业跻身上市行列,人们不禁感叹:五年前着手上市的日照港,是何等的眼界和胆略!
今天——
当日照港创造了34个月3次融资32亿元的神奇时,人们不禁惊叹:放眼黄海岸边瞬间崛起的码头长龙,这里是放飞所有梦想的源头!
追溯日照港上市之路,记者曾经认为是“小城大港”的格局,迫使日照港超前一步,选择上市。
但是,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却坚定地回答:“是责任。”
艰难上市
漫长而艰难的五年上市之路,对日照港人而言,无异于一次“申奥”。
2001年,日照港开始了对资本市场的探索,却有些“生不逢时”
这一年,中国进入证券监管的新时期。但资本市场累积的遗留问题,使股市步入持续四年的调整期,券商连年亏损。上市“门槛”被称为“比人还高”。
“拿出港口优良资产去上市”引发了日照港内部激烈的争论:有人担心,日照港有大股东的控制能力吗?有人忧虑,港口优良资产产生的利润被分享……
怎么办?
日照港聘请专家一次次来港授课。2002年7月,以原日照港务局为主发起人,联合兖矿中煤、淄博矿,潞安矿晋城无烟煤共同发起的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终于成立,注册资本为4亿股,集团公司(原日照港务局)持有85.71%的股份。
2003年,股份公司向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IPO)。也是这一年,日照、岚山两港联合,组建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
上市难,有多难?
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波回忆道:“2003年,全国沿海港口提交申请的除了日照港,还有大连港、连云港港、威海港等,每一家名气都比日照大。”
提交申请后,是22个月细而又细、实而又实的材料准备。日照港人抱着“不成功,绝不见江东父老”的决心,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就在大家信心十足、期待“过会”时,却传来了大连港“过会”失败的消息,王建波的心都凉了半截。
“大连港都过不了,我们感觉没有多大希望了。”王建波说,等待决定命运的那段日子,每一个人都睡不着觉,每分每秒都是难以忍受的煎熬。
或许是日照港多年的规范运作,或许是日照港今后的发展潜力,或许是日照港人锲而不舍的精神——
2004年5月31日,日照港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成为惟一“过会”的港口企业。
从“过会”到新股发行,又历经了28个月的沟通和等待……
2006年10月17日,杜传志带领日照港人终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港口上市之锣。
“日照港”股份在国内主板市场的正式上市,成为新《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实施后的首家试点企业,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山东登陆境内市场第一股,山东省首家上市港口企业,全国沿海港口4年来惟一的境内上市企业。
当锣声响起的那一刻,杜传志心底的那份激动难以名状。
在他的内心深处,上市要比吞吐量过亿吨更加意味深远:过亿,是成果,更是起点。而上市,带来启航的动力,带来腾飞的双翼。日照港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搏击“双亿”,实现最具活力国际一流强港的愿景。
用好每一分钱 做好每一件事
成功上市,意味着日照港可以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把资产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大幅度提升港口的规模优势和盈利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成功上市,更考验着日照港对证券市场的驾驭能力。公众对公司的稳健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和业绩增长更为关注。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资本市场,再融资只会眷顾运作规范、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
而“日照港”就是这样的样板股。
从2006年首发到34个月3次融资32亿元,日照港成为2006年以来境内资本市场上融资次数最多、再融资速度最快的上市公司。
上市以来,日照港在迅速改善资本结构的同时,以年均增长20%以上的吞吐量,创造发展奇迹,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15%,为所在城市和腹地提供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成就了日照临港大工业的崛起,拉动了腹地经济的迅猛发展。
上市以来,股份公司共计现金分红22052.97万元,并实施每10股转赠10股的转赠方案一次,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上市以来,持续的盈利带来了股份的大幅度升值。截至2009年9月,集团公司持有股份的市值约52亿元,对应的净资产18.6亿元,较股份公司组建时分别增值900%,260%。
上市以来,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的负债结构得到彻底改善。2006年上市后募集资金到位后,股份公司资产负债率由62.72%降为38.39%,每年减少贷款利息支出约6000余万元。2007年债券募集资金8.8亿元,6年内每年节省贷款利息4000万元,6年内可为公司节省2亿多元的财务费用。非公开发行股票成功后,每年节约利息支出7500万元,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负债率分别下降到42%、65%。
探寻日照港股份成功的秘诀,王建波的回答非常简单:“用好每一分钱,做好每一件事。”
看似朴素、憨气的道理,却蕴含着大智慧。
2006年,日照港成功发行2.3亿股A股,募集资金10.81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日照港东港区矿石码头工程和煤炭出口系统改扩建工程项目。
2007年,日照港债券、权证在上交所顺利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8.8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建设日照港矿石码头二期工程和石臼港中港区护岸工程。债券、权证的成功上市交易,使日照港成为证券市场上拥有正股、债券、权证同时上市的少数几家公司之一。
200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2.8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日照港集团公司的西港二期工程和建设西港三期工程。
32亿资金注入港口基础设施,使日照港得以抓住发展机遇,建设了总投资60亿元矿石码头工程等六个项目,可使股份公司新增6500万吨的吞吐能力。
股份公司的融资发展,使集团公司得以腾出资源发展液体化工、原油码头,10万吨级的液体化工码头、10万吨级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港口整体吞吐能力进一步提升。
除直接融资外,发行上市有效提高了股份公司的间接融资能力。自发行上市以来,股份公司为配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间接融资近30亿元。
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日照港,不仅锻炼了队伍、提升了管理水平,更塑造了诚信、阳光、高成长的良好上市公司形象。
一个企业,打破“自给自足、略有结余”的发展模式,毅然走进中国资本市场。
一个奇迹般的转身,开启了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新时代。
这就是日照港一一山东省第一个上市的港口企业。
今天——
当更多的人了解并投身股市,当众多的企业跻身上市行列,人们不禁感叹:五年前着手上市的日照港,是何等的眼界和胆略!
今天——
当日照港创造了34个月3次融资32亿元的神奇时,人们不禁惊叹:放眼黄海岸边瞬间崛起的码头长龙,这里是放飞所有梦想的源头!
追溯日照港上市之路,记者曾经认为是“小城大港”的格局,迫使日照港超前一步,选择上市。
但是,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传志却坚定地回答:“是责任。”
艰难上市
漫长而艰难的五年上市之路,对日照港人而言,无异于一次“申奥”。
2001年,日照港开始了对资本市场的探索,却有些“生不逢时”
这一年,中国进入证券监管的新时期。但资本市场累积的遗留问题,使股市步入持续四年的调整期,券商连年亏损。上市“门槛”被称为“比人还高”。
“拿出港口优良资产去上市”引发了日照港内部激烈的争论:有人担心,日照港有大股东的控制能力吗?有人忧虑,港口优良资产产生的利润被分享……
怎么办?
日照港聘请专家一次次来港授课。2002年7月,以原日照港务局为主发起人,联合兖矿中煤、淄博矿,潞安矿晋城无烟煤共同发起的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终于成立,注册资本为4亿股,集团公司(原日照港务局)持有85.71%的股份。
2003年,股份公司向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IPO)。也是这一年,日照、岚山两港联合,组建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
上市难,有多难?
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波回忆道:“2003年,全国沿海港口提交申请的除了日照港,还有大连港、连云港港、威海港等,每一家名气都比日照大。”
提交申请后,是22个月细而又细、实而又实的材料准备。日照港人抱着“不成功,绝不见江东父老”的决心,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就在大家信心十足、期待“过会”时,却传来了大连港“过会”失败的消息,王建波的心都凉了半截。
“大连港都过不了,我们感觉没有多大希望了。”王建波说,等待决定命运的那段日子,每一个人都睡不着觉,每分每秒都是难以忍受的煎熬。
或许是日照港多年的规范运作,或许是日照港今后的发展潜力,或许是日照港人锲而不舍的精神——
2004年5月31日,日照港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成为惟一“过会”的港口企业。
从“过会”到新股发行,又历经了28个月的沟通和等待……
2006年10月17日,杜传志带领日照港人终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港口上市之锣。
“日照港”股份在国内主板市场的正式上市,成为新《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实施后的首家试点企业,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山东登陆境内市场第一股,山东省首家上市港口企业,全国沿海港口4年来惟一的境内上市企业。
当锣声响起的那一刻,杜传志心底的那份激动难以名状。
在他的内心深处,上市要比吞吐量过亿吨更加意味深远:过亿,是成果,更是起点。而上市,带来启航的动力,带来腾飞的双翼。日照港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搏击“双亿”,实现最具活力国际一流强港的愿景。
用好每一分钱 做好每一件事
成功上市,意味着日照港可以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把资产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大幅度提升港口的规模优势和盈利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成功上市,更考验着日照港对证券市场的驾驭能力。公众对公司的稳健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和业绩增长更为关注。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资本市场,再融资只会眷顾运作规范、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
而“日照港”就是这样的样板股。
从2006年首发到34个月3次融资32亿元,日照港成为2006年以来境内资本市场上融资次数最多、再融资速度最快的上市公司。
上市以来,日照港在迅速改善资本结构的同时,以年均增长20%以上的吞吐量,创造发展奇迹,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15%,为所在城市和腹地提供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成就了日照临港大工业的崛起,拉动了腹地经济的迅猛发展。
上市以来,股份公司共计现金分红22052.97万元,并实施每10股转赠10股的转赠方案一次,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上市以来,持续的盈利带来了股份的大幅度升值。截至2009年9月,集团公司持有股份的市值约52亿元,对应的净资产18.6亿元,较股份公司组建时分别增值900%,260%。
上市以来,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的负债结构得到彻底改善。2006年上市后募集资金到位后,股份公司资产负债率由62.72%降为38.39%,每年减少贷款利息支出约6000余万元。2007年债券募集资金8.8亿元,6年内每年节省贷款利息4000万元,6年内可为公司节省2亿多元的财务费用。非公开发行股票成功后,每年节约利息支出7500万元,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负债率分别下降到42%、65%。
探寻日照港股份成功的秘诀,王建波的回答非常简单:“用好每一分钱,做好每一件事。”
看似朴素、憨气的道理,却蕴含着大智慧。
2006年,日照港成功发行2.3亿股A股,募集资金10.81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日照港东港区矿石码头工程和煤炭出口系统改扩建工程项目。
2007年,日照港债券、权证在上交所顺利挂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8.8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建设日照港矿石码头二期工程和石臼港中港区护岸工程。债券、权证的成功上市交易,使日照港成为证券市场上拥有正股、债券、权证同时上市的少数几家公司之一。
200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2.8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日照港集团公司的西港二期工程和建设西港三期工程。
32亿资金注入港口基础设施,使日照港得以抓住发展机遇,建设了总投资60亿元矿石码头工程等六个项目,可使股份公司新增6500万吨的吞吐能力。
股份公司的融资发展,使集团公司得以腾出资源发展液体化工、原油码头,10万吨级的液体化工码头、10万吨级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港口整体吞吐能力进一步提升。
除直接融资外,发行上市有效提高了股份公司的间接融资能力。自发行上市以来,股份公司为配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间接融资近30亿元。
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日照港,不仅锻炼了队伍、提升了管理水平,更塑造了诚信、阳光、高成长的良好上市公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