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活动成为幼儿的最爱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dan2008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精心选取音乐教材
  开展有效的幼儿音乐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步是选准音乐教材,即音乐教材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具有趣味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那些熟悉和喜爱的音乐作品给幼儿带来了愉快的情绪,那些韵律感十足的节奏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其中,手舞足蹈。幼儿园音乐教育离不开幼儿的生活,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充满了音乐的元素,只有使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才能更好的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使幼儿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音乐,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享受生活,健康成长。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与音乐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营造宽松愉悦的音乐氛围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培养幼儿“喜欢参与艺术活动作为艺术领域目标之一”要求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因此,教師要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如师幼问答、同伴互述、肢体扮演等,让幼儿积极、主动地体验和感受音乐美,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如在教唱《数鸭子》这首歌时,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传出奇妙动听的音乐,让幼儿认真地倾听,在节奏方面作出反应,激发了幼儿的审美情趣。歌曲中描绘了数鸭子和赶鸭爷爷情景,我就用多媒体将这一情景再现出来,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导幼儿模仿,从数鸭子的歌曲中提取不同的节奏。使幼儿在模仿角色的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理解歌曲、掌握技能奠定了基础。音乐教学中图片的展示、场景的布置、游戏的开展,都是一种情境创设,这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强烈的导向作用。作为一个幼儿老师,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发掘幼儿自身的音乐潜能,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快乐。音乐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感受到的将不仅仅是歌曲的动听、心情的愉悦,更会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要想让音乐活动成为幼儿的最爱,让幼儿更好的感受、体验音乐,快乐地度过每一次的音乐活动,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把歌曲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再让幼儿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展现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慢慢熟悉歌词和歌曲的旋律;最后教师再有目的地让幼儿脱离表演进行演唱歌曲。这种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快乐的表演中记忆音乐、感知音乐,增强了音乐的趣味性。对于幼儿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而音乐游戏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玩”,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投身于音乐活动中去,在唱唱、跳跳、玩玩的过程中幼儿必须要十分集中注意力才能立即做出各种反应,这对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记忆力、动作协调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的身心发展。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源动力,只有对音乐感兴趣了,才能快乐地学习音乐,音乐也才能真正的融入到幼儿的心灵,成为幼儿的最爱。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一切美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对音乐感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感知、体验音乐。
  四、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语言表达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经常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拍手,用表情、肢体等“语言”来表达自身听音乐的直接感受,表现音乐美的形象。因此,教师要重视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这样既利于幼儿理解音乐美,也有助于幼儿表现音乐美,还能促进幼儿与同伴间的交流与分享。当教师借助多感官感知手段启发幼儿感受、理解音乐时,幼儿往往能用形容词、短句来表达自身对音乐美的感受。幼儿天生好动,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喜欢利用图画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教师可利用幼儿这一特点,激发幼儿大胆想象,用图形、画面表达民族民间音乐内容,表达对音乐美的理解,并在同伴间进行分享与交流。此外,操作打击乐也可以表达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正确打击各类乐器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从中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想象,让音乐活动成为幼儿的最爱。
  五、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喜欢音乐的孩子特别喜欢表演,经常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音乐中,在广阔的音乐舞台上展示自己。如在平时活动课中,偶尔会有个别幼儿不听老师讲话,自己在下面小声唱歌,这时候批评可能会起到相反的的作用,既然孩子喜欢唱歌,那就让他给大家表演一个,等过后再教育他应该认真听老师说话。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表现力,又起到了教育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歌词内容编排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让幼儿边唱歌边模仿,对于那些舞蹈表现能力,协调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为其提供展示的机会。这样也可促进其他幼儿学习。当然,音乐的表现手法还有很多,唱歌、朗诵、绘画、舞蹈等。音乐欣赏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和兴趣,针对不同的音乐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从而更好的发展了幼儿的创新能力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总之,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我们要始终从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入手,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幼儿创设环境、提供材料,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溶入音乐,让幼儿通过自己的音乐实践活动,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提高素质、发挥能力、培养个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和音色,获得音乐知识,激发审美情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从而让音乐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驕傲的“0”》这篇文章位于北京景山版教材课文一的第13课。单元的核心是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进行思想教育,锻炼朗读和表达能力。  本文通过小数字们借助倍数关系争大小的故事,表现出了数字“0”的自以为是,述说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了解“0”的本事与其他数字之间的关系,体会个体与集体密不可分的联系性。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初步具有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能够借助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而我却在其中体会着这“痛并快乐着”。  2017年8月我开始担任高一三班班主任,回顾2017年的一年班主任工作一开始我感觉我会得心应手,看管着60多人的班级也感受着这种久违了的成就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感到班主任的工作不但是一件非常繁琐非常重要的事,还是一种责任。也深深体会了想带好一个班真的不容易。在这不到一年的新班主任工作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文中写景的语句,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  2.品读“闲人”含义,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悟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并以此为教学重点。  3.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并以此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说:“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
期刊
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班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否得到充分的培育。  一、对全体学生负责,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对于学困生应倾注更多的关爱,只要他们有一点微小的进步,就应该借此鼓励赞扬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我们教师的肯定使得他们在学习中更加充满
期刊
一、设计思路  《啊呜》是一个深受小班幼儿喜爱的绘本故事,这个故事以风趣幽默的手法描写了四个可爱的小动物在探索和想象黑屋子里的一个不为人知的东西。每个主人公都以自己所见的模糊影像作为想象的依据,用不同的答案描述了“啊呜”,夸张出一个可怕的形象。  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容易将想象的与现实混淆,尤其在黑暗中容易产生联想,“啊呜”,是谁发出的怪声?“啊呜”,房间里有什么东西?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
期刊
一、教材分析  《荷花》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叶圣陶写的《荷花》是一篇文字兼美的散文。荷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看似平凡的一种植物,在作者笔墨丰盈地描写下,一幅千姿百态、婀娜多姿、色彩明丽、生机勃勃的荷花图却跃然纸上。为我们展示了神奇的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这篇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加上丰富的想象,顺着闻到清香——看到荷花——联想变荷花的叙述线索,表达了作者
期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人物语言的方法,揣摩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深入体会蔺相如、廉颇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以及他们的爱国思想,并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3.通过相关历史背景的阅读材料,丰满廉颇人物形象。并推荐《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拓展阅读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人物语言的方法,揣摩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深入体会蔺相如、廉颇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以及他们的爱国思
期刊
组文:《丁老头》《做手影》《打弹珠》《哈巴狗》《小蚱蜢》  《丁老头》《做手影》《打弹珠》《小蚱蜢》都和游戏有关,《哈巴狗》与游戏没有直接描写游戏,却是儿童常玩的摇摇上播放的儿歌,耳熟能详。《丁老头》是四川的老游戏儿歌,边说边画,既是儿歌,又是游戏,幽默生动,且现在的孩子都没有玩过,很适合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做手影》在学习这册课文《我的影子》时有相关介绍,学生很感兴趣,也经常玩,贴近他
期刊
一、课间  滚动播放《辛亥革命》纪录片的片头,营造历史氛围把学生带进历史,激发学生兴趣。  二、课前两分钟——历史上的今天(学生课前准备,上讲台演讲)  1911年10月30日,蔡锷等人于昆明起义成功。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蔡锷秘密约集革命党人计划响应,准备在昆明发动起义,以新军为骨干。不料事机泄漏, 10月30日云南总督衙门拟下令解散新军以杜绝乱源。蔡锷等知道事机迫切,发动起义,成功后
期刊
教材分析:  《故乡》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但文笔却质朴无华,语言精练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节理解、技法学习上并不需花大力气,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细细品味。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