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文中写景的语句,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
2.品读“闲人”含义,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悟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并以此为教学重点。
3.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并以此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说:“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他”指的是谁?——苏轼;上节课我们说苏轼是怎样的一个人?——奇人
(二)品闲人
1.在文章中苏轼称自己和张怀民是什么人?——闲人
2.“闲人”的“闲”都有什么意思?
有時间——闲暇
有闲情雅致——闲雅
3.文中那些句子表现出“闲”呢?
默读课文,试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我认为“闲”字藏在______一句中,因为______。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感知文本,理解句子。
(三)品闲情
1.如此闲雅之人会写出如何的美景呢?
找出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人说这一句“无一字写月,却在句句写月”,月色的美丽在那些字眼中能体现出来?
空明:清澈、明亮;
空明的月色原来如此之美,我认为写月“空明” 二字足矣,“藻荇”“竹柏”是不是画蛇添足了呢?
空明的水是静态,摇曳的藻荇是动态 动静结合
作者用如此简短的语言就描绘出了这样的景色,我们要读出这种美景,齐读这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大家把“盖”字去掉,读一遍:再把“盖”字加上,读重一点,拉长一点:
有什么不同?“盖”字有什么作用?——恍然大悟的感觉,水中的藻荇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可见作者超凡的想象力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月色如此美丽,苏轼赏月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
自得有时间赏月,有闲暇赏月;为能够赏到如此美的月色而高兴
3.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录音读,想象着这种美景,用散文化的语言写出这种美丽的景色。限时三分钟。三分钟后学生交流展示。
通过这个小练笔锻炼学生的限时根据要求即兴写片段的能力,开发想象力。
(四)品闲愁
1.苏轼来到了黄州才欣赏到了如此的美景,苏轼是怎样来到了黄州呢?看老师的补充资料: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获释出狱后,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2.苏轼是被贬而来的,实际上是被闲置之人,被闲置的苏轼会有什么感受呢?假如你是苏轼,你的感受要如此表达:
我之所以______,是因为______。
举例:我之所以解衣欲睡,是因为做此闲差,无事可忙,不如倒头入睡。
3.“闲人”指的是被闲置之人、有闲暇之人、如此闲雅之人。我们分小组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做一下替换:
闲置:但少被闲置之人如吾两人者耳。
语气:悲凉、苦闷
闲暇:但少有闲暇之人如吾两人者耳。
语气:悠闲、自得
闲雅:但少如此闲雅之人如吾两人者耳。
语气:高兴、自豪
(小组讨论合作用不同语气读这四句话)
短短84字中交杂着苏轼内心如此复杂微妙的情感,既有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漫步的悠闲和赏月的欣喜,但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即在于他能够从官场的失利者变为大自然的欣赏这,他能够从这种美丽的月色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由此可以看出苏轼性情中的那一面:乐观、豁达——达人
(五)懂达人
1.苏轼临终前两个月曾写过一句话:“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本是苏轼的受难之地,但苏轼却以他的豁达、他的胸襟为民请命、建功立业,足以见其旷达: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生活的乐趣、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心境)
2.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余秋雨先生是怎样来写苏轼的豁达的?——余秋雨《苏东坡突围》选取两段
3.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面对逆境,要豁达开朗,乐观积极。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理解欣赏我们;而是我们能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4.减字背诵法:多——少——无
(六)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奇人
闲人 闲置 悲凉、苦闷
闲暇 悠闲、自得
闲雅 高兴、自豪
达人
1.欣赏文中写景的语句,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
2.品读“闲人”含义,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悟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并以此为教学重点。
3.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并以此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说:“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他”指的是谁?——苏轼;上节课我们说苏轼是怎样的一个人?——奇人
(二)品闲人
1.在文章中苏轼称自己和张怀民是什么人?——闲人
2.“闲人”的“闲”都有什么意思?
有時间——闲暇
有闲情雅致——闲雅
3.文中那些句子表现出“闲”呢?
默读课文,试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我认为“闲”字藏在______一句中,因为______。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感知文本,理解句子。
(三)品闲情
1.如此闲雅之人会写出如何的美景呢?
找出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人说这一句“无一字写月,却在句句写月”,月色的美丽在那些字眼中能体现出来?
空明:清澈、明亮;
空明的月色原来如此之美,我认为写月“空明” 二字足矣,“藻荇”“竹柏”是不是画蛇添足了呢?
空明的水是静态,摇曳的藻荇是动态 动静结合
作者用如此简短的语言就描绘出了这样的景色,我们要读出这种美景,齐读这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大家把“盖”字去掉,读一遍:再把“盖”字加上,读重一点,拉长一点:
有什么不同?“盖”字有什么作用?——恍然大悟的感觉,水中的藻荇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可见作者超凡的想象力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月色如此美丽,苏轼赏月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
自得有时间赏月,有闲暇赏月;为能够赏到如此美的月色而高兴
3.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录音读,想象着这种美景,用散文化的语言写出这种美丽的景色。限时三分钟。三分钟后学生交流展示。
通过这个小练笔锻炼学生的限时根据要求即兴写片段的能力,开发想象力。
(四)品闲愁
1.苏轼来到了黄州才欣赏到了如此的美景,苏轼是怎样来到了黄州呢?看老师的补充资料: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获释出狱后,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2.苏轼是被贬而来的,实际上是被闲置之人,被闲置的苏轼会有什么感受呢?假如你是苏轼,你的感受要如此表达:
我之所以______,是因为______。
举例:我之所以解衣欲睡,是因为做此闲差,无事可忙,不如倒头入睡。
3.“闲人”指的是被闲置之人、有闲暇之人、如此闲雅之人。我们分小组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做一下替换:
闲置:但少被闲置之人如吾两人者耳。
语气:悲凉、苦闷
闲暇:但少有闲暇之人如吾两人者耳。
语气:悠闲、自得
闲雅:但少如此闲雅之人如吾两人者耳。
语气:高兴、自豪
(小组讨论合作用不同语气读这四句话)
短短84字中交杂着苏轼内心如此复杂微妙的情感,既有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漫步的悠闲和赏月的欣喜,但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即在于他能够从官场的失利者变为大自然的欣赏这,他能够从这种美丽的月色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由此可以看出苏轼性情中的那一面:乐观、豁达——达人
(五)懂达人
1.苏轼临终前两个月曾写过一句话:“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本是苏轼的受难之地,但苏轼却以他的豁达、他的胸襟为民请命、建功立业,足以见其旷达: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生活的乐趣、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心境)
2.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余秋雨先生是怎样来写苏轼的豁达的?——余秋雨《苏东坡突围》选取两段
3.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面对逆境,要豁达开朗,乐观积极。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理解欣赏我们;而是我们能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4.减字背诵法:多——少——无
(六)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奇人
闲人 闲置 悲凉、苦闷
闲暇 悠闲、自得
闲雅 高兴、自豪
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