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实在论与经济解释学方法新探

来源 :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批判实在论,本文认为解释学方法突出了实在的意义维度、解释活动的创造性和解释对象的有机整体性,在经济学方法论领域,这些对于克服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经验主义、封闭系统观和还原论等缺陷大有裨益,但它也有自然与社会的二分法等本体论缺陷。在批判实在论的本体论分层论、社会行动转化模型和解释性批判原理基础上,本文对解释学循环原理做出新的诠释和转化,由此提出批判实在论的经济解释学方法并初步探析了它的研究范围、基本内涵和方法意义。 According to critical realis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hermeneutic approach highlights the real dimension of meaning, explains the creativeness of the activity and explains the organic wholeness of the object.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methodology, these values ​​neutrality, empiricism and closed system view in overcoming positivism And reductionism and other flaws greatly benefit, but it also has the ontology flaws such as the dichotomy 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the ontology stratification of realism, the model of social a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interpretative criticism, this paper makes new interpret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on the principles of hermeneutic cycle,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economic hermeneutics which criticizes realism It explores its scope, basic connot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能表达和综合各社会集团利益的有效载体,巩固和制度化了人民政权的民主和集中。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检验,实现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现当代是科学至上的时代,只有一致于科学的理论才有存在的资格.热衷于心灵哲学研究同时又有神秘主义倾向的科学家和哲学家设法在科学上攀亲拉故,于是在灵魂的神秘主义探究中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从经济寻因到综合诊断、从批判反思到建设重构、从精英意识到民众诉求、从书斋理论到现实运动”等不同于以往的主要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思想包含着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为目的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现代化建设思想引
根据对全国170多所已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的调研,结合德强商务学院的实际,本研究把该学院的电气工程专业作为本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所依托的学科,提出了自己的“3+1”的人才培养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共党内富有远见和影响力的政治决策者,把握社会发展要求,抓住并用好了战略机遇,凝聚党心,代表民意,选择有效路径,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从指导思想
Phosphorus (P) is necessary for growth and nitrogen fixation, and thus its deficiency is a major factor limiting legume production in most agricultural soils. T
《资本论》开篇是马克思对其经济学思想的哲学考察,是《资本论》辩证方法的精华所在。其中,对一般与个别辩证关系的运用是马克思在开篇中进行理论分析的一个主要视角。马克思
20世纪初的俄国整体上仍是一个前资本主义关系占主导的国家。按照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历史任务只能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而非进行消灭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列宁为首的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巨大的威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相互衔接、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