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断断续续、零零碎碎地从各种媒体和一些去过国外的人士那里,获得了一些关于在国外就医看病的大概情况,从只言片语的介绍中,留下的只是“好”的印象,至于有多“好” ,实在是想象不出来。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初来乍到新西兰,一次貌似严重,其实是 “虚惊” 一场的小“插曲”,却使我切切实实地体验了在新西兰,如何从急救到医疗、康复的全过程,验证了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胜过百闻” 之说的经典性。
【初识急救中心】
来到了新西兰以后,女儿经常带我们参加诸如朋友聚会、生日派对、乔迁庆宴等各式各样的聚会活动。
事情就发生在来后不久的一次聚会活动时,由于站立太久,又因夜里未睡好,老伴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几乎晕眩倒地。朋友们见状都非常紧张,虽然老伴说不要紧,过一会就会好的,但朋友还是立即拨通了救护中心的电话。
很快,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时光,一辆救护车便开到了我们聚会的现场。两位救护医生下车后随即来到躺卧在室内沙发上的老伴身边。医生为老伴做了观查和简单的询问,认为可以移动后,即用活动担架将她转移到了救护车上。事后据陪同上车充当翻译的外孙女说,在车内,两位医生用仪器为病人再一次做了检查。
随后,救护车便开往一个区的救护中心,女婿和我开着车尾随其后。救护车抵达后,直接倒车至中心的门前,把躺在担架床上的老伴推进了救护大厅。
当我们停好车迅速进入中心,见到老伴时,她已换上病人服,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进一步的检查了。在接下来的检查过程中,医生为她做了血压、心电图、CT和验血、尿检等。总之,该检查的,都检查了。
此时已到了12点多吃中饭的时间,我们问医生,是否可以走了。医生回答,要等各项检验报告出来,在确定病人绝无大碍之前,是不能离开的,并请我们在大厅里休息。
让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在急救中心服务的义工,为我们每人送来一份三明治及饮料(洋人的中餐大多如此),让我们非常过意不去。义工却说,没什么过意不去,别说你们是纳了税的,即便是对街头流浪者,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如此对待。
下午3时许,医生告诉我们,可以回家休息了。整个过程约5个小时,因为我们老俩口的医疗是挂在女儿名下,所以,医疗费用分文不取。
【家庭医生】
经历了这次意外之后,整天忙于工作的女儿、女婿意识到,应该尽早带我们去家庭医生那儿报到了。
所谓“家庭医生” ,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到自己家中来看病的医生。在新西兰,每个家庭都必须登记在某位医生的名下,而这些医生也并非是登门来你家中巡医,而是集中在某个片区的医院里工作。这些医院规模虽然不大,但数量相当多,一般医院里只有三四位医生、护士及必要的检查仪器和药店,常见的小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诊断和治疗。
我们来到医院,挂号不到10分钟,就被医生领进了她的诊疗室。因为首次见面,她只是向我们了解了一下各自的身体状况,并从信息库调取了我们在国内体检时的报告,与我们的自述和所填表格进行了对照,建立了目前身体状况的档案,随后又为我们做了诸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血液检查等,全过程大约40分钟。
【题外话】
从急救和去家庭医生那里登记,全过程非常顺利和简单,除了没有排队挂号、排队就医、排队化验、排队交费、排队领药等繁琐环节外,与国内看病过程似无多大区别。
然而,有些区别,却在不可视的形式中。比如,有人说在新西兰看病不花钱,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说对了一半。我与老伴首次去家庭医生那儿报到,挂号费每人就花了30元(纽币),老伴买药花了10多元(纽币),如果兑换成人民币(1:5),虽然在我们看起来似乎还不少,但在这里,即便是对每周领取280元(纽币)救济金的无业、无收入的贫困人员来说,也都算不上什么,而对最低工资周薪380元(纽币)的打工者和退休养老的人员来说,就更算不上什么了,毕竟不是每周都看病。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生了大病,住院、手术、用药、包括伙食在内,却都是分文不收,完全免费。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家庭医生坐诊的医院里,见不到人满为患的现象。
说到大病的住院治疗,一律由家庭医生办理并申报手续,排队等候,绝无因为有关系或某些特权而开后门加塞的事。就曾有一位议员,在没等到他动手术时,就去世了。
这里的大医院,也和我印象中的国内医疗和救护中心不一样。一进去,映入我视线的,并不是咱们常见的室内四壁雪白、医护人员穿白大褂、床位上铺着白床单,一切都是白色的情景,而是统一的浅蓝绿色。人性化的设计,可使紧张的病人平静许多。
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圣地,一切以病人为上,是医院所有医务人员的本分。虽然我们在新西兰才是第一次跨入医院的大门,但当我们做完心电图、抽完血,或量完身高体重时,身边的护士或医生,都会对我们翘起大姆指并说:thanks(谢谢)!感谢我们对她(他)们工作的配合。
本以为救护中心一定是国家设立的机构,后来才知道,它完全是由社会各界有爱心的人士或企业家们捐助或兴建的。听女婿说,当地救护中心的一架直升机,就是银行系统捐助的。他的一位朋友这就准备捐助一辆救护车。在医院需要社会捐助时,只要发出信息,捐款就会源源不绝地汇来。
通过一次偶然事故,亲身经历了急救和就医的过程,使我弄明白了一个久而未释的疑惑:为什么一般新西兰人都没有存钱的习惯,而是几乎全部用于休假旅游等消费上?原来,正是国家有了完善的全民医疗机制,加上完善的养老制度,才使得他们每个人都没有了后顾之忧,因此,生活得悠闲自在,快快乐乐。
2014.6.28于新西兰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初来乍到新西兰,一次貌似严重,其实是 “虚惊” 一场的小“插曲”,却使我切切实实地体验了在新西兰,如何从急救到医疗、康复的全过程,验证了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胜过百闻” 之说的经典性。
【初识急救中心】
来到了新西兰以后,女儿经常带我们参加诸如朋友聚会、生日派对、乔迁庆宴等各式各样的聚会活动。
事情就发生在来后不久的一次聚会活动时,由于站立太久,又因夜里未睡好,老伴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几乎晕眩倒地。朋友们见状都非常紧张,虽然老伴说不要紧,过一会就会好的,但朋友还是立即拨通了救护中心的电话。
很快,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时光,一辆救护车便开到了我们聚会的现场。两位救护医生下车后随即来到躺卧在室内沙发上的老伴身边。医生为老伴做了观查和简单的询问,认为可以移动后,即用活动担架将她转移到了救护车上。事后据陪同上车充当翻译的外孙女说,在车内,两位医生用仪器为病人再一次做了检查。
随后,救护车便开往一个区的救护中心,女婿和我开着车尾随其后。救护车抵达后,直接倒车至中心的门前,把躺在担架床上的老伴推进了救护大厅。
当我们停好车迅速进入中心,见到老伴时,她已换上病人服,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进一步的检查了。在接下来的检查过程中,医生为她做了血压、心电图、CT和验血、尿检等。总之,该检查的,都检查了。
此时已到了12点多吃中饭的时间,我们问医生,是否可以走了。医生回答,要等各项检验报告出来,在确定病人绝无大碍之前,是不能离开的,并请我们在大厅里休息。
让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在急救中心服务的义工,为我们每人送来一份三明治及饮料(洋人的中餐大多如此),让我们非常过意不去。义工却说,没什么过意不去,别说你们是纳了税的,即便是对街头流浪者,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如此对待。
下午3时许,医生告诉我们,可以回家休息了。整个过程约5个小时,因为我们老俩口的医疗是挂在女儿名下,所以,医疗费用分文不取。
【家庭医生】
经历了这次意外之后,整天忙于工作的女儿、女婿意识到,应该尽早带我们去家庭医生那儿报到了。
所谓“家庭医生” ,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到自己家中来看病的医生。在新西兰,每个家庭都必须登记在某位医生的名下,而这些医生也并非是登门来你家中巡医,而是集中在某个片区的医院里工作。这些医院规模虽然不大,但数量相当多,一般医院里只有三四位医生、护士及必要的检查仪器和药店,常见的小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诊断和治疗。
我们来到医院,挂号不到10分钟,就被医生领进了她的诊疗室。因为首次见面,她只是向我们了解了一下各自的身体状况,并从信息库调取了我们在国内体检时的报告,与我们的自述和所填表格进行了对照,建立了目前身体状况的档案,随后又为我们做了诸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血液检查等,全过程大约40分钟。
【题外话】
从急救和去家庭医生那里登记,全过程非常顺利和简单,除了没有排队挂号、排队就医、排队化验、排队交费、排队领药等繁琐环节外,与国内看病过程似无多大区别。
然而,有些区别,却在不可视的形式中。比如,有人说在新西兰看病不花钱,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说对了一半。我与老伴首次去家庭医生那儿报到,挂号费每人就花了30元(纽币),老伴买药花了10多元(纽币),如果兑换成人民币(1:5),虽然在我们看起来似乎还不少,但在这里,即便是对每周领取280元(纽币)救济金的无业、无收入的贫困人员来说,也都算不上什么,而对最低工资周薪380元(纽币)的打工者和退休养老的人员来说,就更算不上什么了,毕竟不是每周都看病。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生了大病,住院、手术、用药、包括伙食在内,却都是分文不收,完全免费。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家庭医生坐诊的医院里,见不到人满为患的现象。
说到大病的住院治疗,一律由家庭医生办理并申报手续,排队等候,绝无因为有关系或某些特权而开后门加塞的事。就曾有一位议员,在没等到他动手术时,就去世了。
这里的大医院,也和我印象中的国内医疗和救护中心不一样。一进去,映入我视线的,并不是咱们常见的室内四壁雪白、医护人员穿白大褂、床位上铺着白床单,一切都是白色的情景,而是统一的浅蓝绿色。人性化的设计,可使紧张的病人平静许多。
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圣地,一切以病人为上,是医院所有医务人员的本分。虽然我们在新西兰才是第一次跨入医院的大门,但当我们做完心电图、抽完血,或量完身高体重时,身边的护士或医生,都会对我们翘起大姆指并说:thanks(谢谢)!感谢我们对她(他)们工作的配合。
本以为救护中心一定是国家设立的机构,后来才知道,它完全是由社会各界有爱心的人士或企业家们捐助或兴建的。听女婿说,当地救护中心的一架直升机,就是银行系统捐助的。他的一位朋友这就准备捐助一辆救护车。在医院需要社会捐助时,只要发出信息,捐款就会源源不绝地汇来。
通过一次偶然事故,亲身经历了急救和就医的过程,使我弄明白了一个久而未释的疑惑:为什么一般新西兰人都没有存钱的习惯,而是几乎全部用于休假旅游等消费上?原来,正是国家有了完善的全民医疗机制,加上完善的养老制度,才使得他们每个人都没有了后顾之忧,因此,生活得悠闲自在,快快乐乐。
2014.6.28于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