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苏童是善于讲故事的作家,他常运用丰盈巧妙的叙事语言将普通的文学材料打磨得诗意盎然,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勾勒有着江南水乡韵味的水墨画卷。苏童的作品主要有《园艺》《妻妾成群》《罂粟之家》《碧奴》《武则天》等,这些作品多采用跳跃式时间结构和双线式情节结构,以冷静刻骨的心理剖析、虚构的历史叙事手法、冷静的零度化叙事进行语言叙事,用神秘、奇幻的意象揭示人物命运,创造出丰富的表现空间和深刻的文学意蕴。
关键词:苏童小说 叙事艺术 叙事语言 意象 《妻妾成群》
苏童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作品主要有《园艺》《妻妾成群》《罂粟之家》《碧奴》《武则天》等。苏童是善于讲故事的作家,他常运用丰盈巧妙的叙事语言将普通的文学材料打磨得诗意盎然,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勾勒有着江南水乡韵味的水墨画卷。在先锋派作家中,莫言小说瑰丽夸张、余华小说冷淡血腥、格非小说纷繁缜密,而苏童则以委婉细腻的诗意笔调描写江南水乡的柔美清婉,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唯美和谐的文化意境。
一 苏童小说的叙事结构
1 跳跃式的时间结构。戴维·洛奇说过,“叙事结构是支撑建筑的结构……决定着作品的轮廓与特点”。在叙事时间处理上,苏童打破了常规的叙事安排,通过非连续的、跳跃式的结构刺激读者的想象。比如,在《妻妾成群》中,苏童用“这天”、“后天”、“秋天”、“寒秋”等提示时间,小说开篇之处:傍晚时分,颂莲抬到家中,第二天分配丫鬟,拜见太太们。后来,作家将时间回溯到颂莲与陈佐千初次见面的场景,然后又跳跃到后花园。这种叙事手法犹如蒙太奇手法一样把跳跃的画面组合起来,呈现出随机性与跳跃性的特征,却没有连贯情节的意义。
2 双线式的情节结构。在小说创作中,苏童常用双线式的情节结构,通过显性和隐性的叙事线索共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比如,在小说《妻妾成群》中,苏童将欲望与恐惧作为贯穿全篇的显性结构,将暗示、象征等作为小说的隐性结构,指向小说的思想主题。以显性结构而言,苏童将争宠、性爱等欲望贯穿小说始终。比如,作为经受新文化洗礼的女大学生,颂莲选择了嫁到陈家当姨太太的人生道路,这实质上就是金钱欲望驱使的结果,但是年长的陈佐千无法满足颂莲的欲望,于是她将爱的欲望寄托于飞浦身上。在争宠斗争中,颂莲遭到了佣人的猜测、大太太的漠视、三太太的挑衅和丫鬟的使坏,她只好以极端的方式争取陈佐千的宠爱,以维护自身地位。此外,苏童将“井”当成贯穿小说始终的核心意象,用黑暗、深不见底的“井”象征恐惧、绝望与封闭,象征颂莲悲剧的人生命运。例如,颂莲好奇地走到井边,“井水蓝黑色”,浮着陈年落叶,“模糊的声音来自遥远的地方”,呼唤着“颂莲,你下来”,颂莲情不自禁地来到井边,弯腰看着弥漫着腐烂气息的废井,这口藏着无数冤魂的井让颂莲充满恐惧,也让颂莲对生活与命运感到恐惧,最终让颂莲彻底崩溃了。
二 苏童小说的叙事语言
苏童擅长用优美、细腻、沉郁的笔调进行文学叙事,这使其文学作品洒脱而有诗意。陈晓明说过,苏童小说语言圆润、笔法高妙、清词丽句,人物性格与叙事话语相互交融,犹如行云流水般舒缓自然。
1 冷静刻骨的心理剖析。苏童擅长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心理,挖掘女性潜意识深处的思想。苏童也曾说过,“我喜欢女性形象结构……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小说因素”。比如,《妻妾成群》《妇女生活》《南方的堕落》《武则天》等小说的主人公多为女性,在这些作品中,苏童描写了女性的性格、外貌、心理、表情姿态等,展现了女性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充满浓浓的诗意色彩。再如,在《妻妾成群》中,苏童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腐朽黑暗的封建大家族,展现了封建制度下女性可怜可悲的生存状态。大太太毓如年老色衰,与世无争,但也遭到陈老爷的冷落;二太太卓云表面温柔善良,实际上却心狠手辣,为了争宠她不择手段;三太太梅珊性情刚烈,无所不敢,最后被投到井中死去;四太太颂莲原本有着幸福家庭,但却因生意倒闭、父亲自杀而被迫嫁到陈家,最后沦为只会争宠的可怜女人。此外,小说《妻妾成群》中有许多细腻的场景描写,这些细腻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在颂莲刚到陈家时,陈佐千要到颂莲处过夜,但是却被梅珊的女仆叫走,苏童这样描写这段场景:“这一夜陈佐千没有回来……颂莲睡不着了,人浮在怅然之上,悲哀之下”。这种含蓄朦胧的描述耐人寻味。知更鸟的叫声道出了颂莲的悲凉心境,也为妻妾之间的争风吃醋拉开序幕。再如,雁儿死后,颂莲常梦到许多怪异的景象,这时苏童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了颂莲的梦境,“雁儿无声地走进来……千真万确地死了”,“下雪了, 世界就剩下一半了……是一场不彻底的死亡”。这些情景描写含蓄朦胧,寓意深刻,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诗情画意,也为颂莲的悲剧人生命运埋下了伏笔。
2 虚构的历史叙事。“枫杨树”系列小说在苏童小说占据主体地位,这些小说以表征故乡记忆和虚构为主要特征,运用了精湛的历史叙事手法,渗透着浓重的历史气息。比如,《罂粟之家》《武则天》《1934年的逃亡》等都流露出浓重的历史气息,创造出一种历史感与复古情调,展现了苏童高超的历史叙事水平。比如,《我的帝王生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父王驾崩的那天早晨……留下数声哀婉的啼啭……公子该回宫里读书了”。高大的宫墙、雄伟的宫殿、高贵的嫔妃、威严的帝王等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读者拉回了遥远的历史记忆之中。此外,苏童以凭吊和对话的方式进行历史叙事,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使作品产生了浓重的时空感与距离感。比如,《罂粟之家》中苏童以昏昏沉沉的枫杨树象征丧失活力的生命,用“梦游者、白痴、土匪”象征乡村中衰败的气息,最后,固守乡村的古老势力腐烂了,新的生命力逃到城市,枫杨树故乡没落了。
3 冷静的零度化叙事。所谓零度创作是指用客观冷静、略带冷漠的态度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整个过程中不夹杂个人情绪和主观情感。在小说创作中,零度化叙事常能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阴郁感与意料之外的清醒。苏童是擅长零度化叙事的先锋派作家,他常以零度创作手法描写死亡主题,用冷静而略带兴奋的态度描写死亡的过程、体验、心理等,其间不夹杂任何个人情感。比如,在小说《妻妾成群》中,苏童是这样描写梅珊被投入井中的情景,“一声沉闷的响声……是梅珊被扔到井里去了”,就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在阴森恐怖的陈家大院消失了。有时,苏童会客观冷静地描写死亡,将死亡味道、色彩、形状等都描绘得清清楚楚,让读者咀嚼生命毁灭的快感,体味背离心理期待的审美效果,从客观上拉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比如,小说《另一种妇女生活》中,简少贞擅长刺绣,苏童就给她选择了特殊的死亡方式,“用无数绣花针扎破了动脉血管……等待血液流光,直至安静地死去”。 三 苏童小说的叙事意象
意象是渗透了作家主观情感的表象,也是具象与抽象、情感与物象、客观与主观的完美结合。在小说创作中,苏童将意象作为表达生命思考、生活领悟的重要载体,用神秘、奇幻的意象揭示人物命运,拓展小说的表现空间,创造一种神话、梦幻、传说的本性意味。“苏童小说是用生命汁液浸泡的意象之流……没有开始、结局、高潮,只是流动画面与旋律融合的诗潮”。在小说《碧奴》中,苏童精心营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意象,如碧奴、马人、捕吏、衡明君、门客芹素等,还营造了许多景观意象,如桃村、人市、吊桥、河弯、七里洞、十三里铺、芳林驿等。这些幻化式的象征意象抒发了人物的主观情感,形成了一种整体的审美意象。“哭”这个意象而言,苏童对“哭”进行了肆意铺排、渲染和虚构,使“哭”充满了直觉体验,带着社会批判的功能。碧奴的眼泪没有惊悸与恐怖的意味,而是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神性之光,这种哭泣伴随着漫长而孤独的行程,成了碧奴摆脱现实困境的重要方式。对碧奴而言,从无可奈何地哭泣到遭遇屈辱时的哭泣,再到背着石头在官道上爬行,“眼泪解决了巨大的人生困境”,也成为不可再现的人生景观。
在小说创作中,苏童常以象征手法进行谋篇布局或细节处理,借用客观物象表达含蓄的情感、丰富的意蕴,使作品带有浓重的诗情画意。苏童小说充斥着许多意象,这些意象往往有着浓重的象征意味。比如,在苏童小说之中,“街”常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到处都是垃圾,象征着封闭乏味、沉闷无知的生存状态;“河”总是泛着红色,漂浮着垃圾与油渍,“飘着女人或男人浮肿的尸体”,象征了人性的贪婪与欲望。再如,在《妻妾成群》中,“井”就是意蕴深刻的象征意象,阴森恐怖的井象征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所有叛逆者必然会被这口井所吞没,永远无法逃脱。在苏童小说中,罂粟花也是重要的象征意象,比如,在《飞跃我的枫杨树故乡》中,“原野被猩红色大肆入侵……呼出的血腥气息”,在这里罂粟花成了欲望的象征,成了人性贪婪、邪恶、卑劣的标志。苏童小说中的“水”也是常用的象征意象,《妻妾成群》中有“窗外天色阴晦……每逢阴雨就会想念床笫之事”,在这里,阴雨象征了一种垂死的生命气息。此外,在象征意象运用上,苏童并不是从“隐喻、象征、荒诞、幻化的局部出发……而是从艺术整体出发进行意象处理”。比如,《碧奴》中“眼泪”是贯穿始终的意象,从压抑的眼泪到用脆弱的眼泪摧毁长城,眼泪帮助碧奴成功逃脱羊倌的羞辱,也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反抗。
此外,苏童还常在小说题目上大做文章,比如,用香气逼人的“红粉”指代青楼女子,象征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用“米”指代特定历史环境中人的生存欲望,它带给人求生的欲望,但人却丧命于“米堆”之中。用“妻妾成群”展现了封建贵族腐朽的生存状态,象征了专制、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及吃人的封建礼教。这种标题象征丰富了作品的思想意蕴,也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品位与诗意情趣,准确而含蓄地表达了作品的思想主题。
罗兰·巴特说过,产生人类文化之后就产生了叙事,凡是有人类的地方都有叙事文学,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叙事理论与叙事技巧。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叙事文化与叙事技巧,这些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艺术。苏童是深受传统叙事文化影响的先锋派作家,他那精雕细刻的诗意手法、委婉细腻叙事语言,带有浓浓的江南文化韵味,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学听:《想象与意象架设的心灵浮桥——苏童小说创作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 林翠萍:《苏童的女性世界及其创作心态初探》,《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3] 黄志刚:《论苏童小说丰盈巧妙的叙事方式》,《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 傅翔:《面对生存:肉体与精神的阐释——串读苏童与北村》,《文艺评论》,1995年第2期。
[5] 黄毓璜:《面对共同的历史——周梅森、叶兆言、苏童比较谈》,《钟山》,1991年第2期。
[6] 张应中:《论苏童小说的叙事模式》,《安徽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朱一华,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苏童小说 叙事艺术 叙事语言 意象 《妻妾成群》
苏童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作品主要有《园艺》《妻妾成群》《罂粟之家》《碧奴》《武则天》等。苏童是善于讲故事的作家,他常运用丰盈巧妙的叙事语言将普通的文学材料打磨得诗意盎然,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勾勒有着江南水乡韵味的水墨画卷。在先锋派作家中,莫言小说瑰丽夸张、余华小说冷淡血腥、格非小说纷繁缜密,而苏童则以委婉细腻的诗意笔调描写江南水乡的柔美清婉,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唯美和谐的文化意境。
一 苏童小说的叙事结构
1 跳跃式的时间结构。戴维·洛奇说过,“叙事结构是支撑建筑的结构……决定着作品的轮廓与特点”。在叙事时间处理上,苏童打破了常规的叙事安排,通过非连续的、跳跃式的结构刺激读者的想象。比如,在《妻妾成群》中,苏童用“这天”、“后天”、“秋天”、“寒秋”等提示时间,小说开篇之处:傍晚时分,颂莲抬到家中,第二天分配丫鬟,拜见太太们。后来,作家将时间回溯到颂莲与陈佐千初次见面的场景,然后又跳跃到后花园。这种叙事手法犹如蒙太奇手法一样把跳跃的画面组合起来,呈现出随机性与跳跃性的特征,却没有连贯情节的意义。
2 双线式的情节结构。在小说创作中,苏童常用双线式的情节结构,通过显性和隐性的叙事线索共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比如,在小说《妻妾成群》中,苏童将欲望与恐惧作为贯穿全篇的显性结构,将暗示、象征等作为小说的隐性结构,指向小说的思想主题。以显性结构而言,苏童将争宠、性爱等欲望贯穿小说始终。比如,作为经受新文化洗礼的女大学生,颂莲选择了嫁到陈家当姨太太的人生道路,这实质上就是金钱欲望驱使的结果,但是年长的陈佐千无法满足颂莲的欲望,于是她将爱的欲望寄托于飞浦身上。在争宠斗争中,颂莲遭到了佣人的猜测、大太太的漠视、三太太的挑衅和丫鬟的使坏,她只好以极端的方式争取陈佐千的宠爱,以维护自身地位。此外,苏童将“井”当成贯穿小说始终的核心意象,用黑暗、深不见底的“井”象征恐惧、绝望与封闭,象征颂莲悲剧的人生命运。例如,颂莲好奇地走到井边,“井水蓝黑色”,浮着陈年落叶,“模糊的声音来自遥远的地方”,呼唤着“颂莲,你下来”,颂莲情不自禁地来到井边,弯腰看着弥漫着腐烂气息的废井,这口藏着无数冤魂的井让颂莲充满恐惧,也让颂莲对生活与命运感到恐惧,最终让颂莲彻底崩溃了。
二 苏童小说的叙事语言
苏童擅长用优美、细腻、沉郁的笔调进行文学叙事,这使其文学作品洒脱而有诗意。陈晓明说过,苏童小说语言圆润、笔法高妙、清词丽句,人物性格与叙事话语相互交融,犹如行云流水般舒缓自然。
1 冷静刻骨的心理剖析。苏童擅长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心理,挖掘女性潜意识深处的思想。苏童也曾说过,“我喜欢女性形象结构……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小说因素”。比如,《妻妾成群》《妇女生活》《南方的堕落》《武则天》等小说的主人公多为女性,在这些作品中,苏童描写了女性的性格、外貌、心理、表情姿态等,展现了女性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充满浓浓的诗意色彩。再如,在《妻妾成群》中,苏童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腐朽黑暗的封建大家族,展现了封建制度下女性可怜可悲的生存状态。大太太毓如年老色衰,与世无争,但也遭到陈老爷的冷落;二太太卓云表面温柔善良,实际上却心狠手辣,为了争宠她不择手段;三太太梅珊性情刚烈,无所不敢,最后被投到井中死去;四太太颂莲原本有着幸福家庭,但却因生意倒闭、父亲自杀而被迫嫁到陈家,最后沦为只会争宠的可怜女人。此外,小说《妻妾成群》中有许多细腻的场景描写,这些细腻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在颂莲刚到陈家时,陈佐千要到颂莲处过夜,但是却被梅珊的女仆叫走,苏童这样描写这段场景:“这一夜陈佐千没有回来……颂莲睡不着了,人浮在怅然之上,悲哀之下”。这种含蓄朦胧的描述耐人寻味。知更鸟的叫声道出了颂莲的悲凉心境,也为妻妾之间的争风吃醋拉开序幕。再如,雁儿死后,颂莲常梦到许多怪异的景象,这时苏童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了颂莲的梦境,“雁儿无声地走进来……千真万确地死了”,“下雪了, 世界就剩下一半了……是一场不彻底的死亡”。这些情景描写含蓄朦胧,寓意深刻,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诗情画意,也为颂莲的悲剧人生命运埋下了伏笔。
2 虚构的历史叙事。“枫杨树”系列小说在苏童小说占据主体地位,这些小说以表征故乡记忆和虚构为主要特征,运用了精湛的历史叙事手法,渗透着浓重的历史气息。比如,《罂粟之家》《武则天》《1934年的逃亡》等都流露出浓重的历史气息,创造出一种历史感与复古情调,展现了苏童高超的历史叙事水平。比如,《我的帝王生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父王驾崩的那天早晨……留下数声哀婉的啼啭……公子该回宫里读书了”。高大的宫墙、雄伟的宫殿、高贵的嫔妃、威严的帝王等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读者拉回了遥远的历史记忆之中。此外,苏童以凭吊和对话的方式进行历史叙事,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使作品产生了浓重的时空感与距离感。比如,《罂粟之家》中苏童以昏昏沉沉的枫杨树象征丧失活力的生命,用“梦游者、白痴、土匪”象征乡村中衰败的气息,最后,固守乡村的古老势力腐烂了,新的生命力逃到城市,枫杨树故乡没落了。
3 冷静的零度化叙事。所谓零度创作是指用客观冷静、略带冷漠的态度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整个过程中不夹杂个人情绪和主观情感。在小说创作中,零度化叙事常能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阴郁感与意料之外的清醒。苏童是擅长零度化叙事的先锋派作家,他常以零度创作手法描写死亡主题,用冷静而略带兴奋的态度描写死亡的过程、体验、心理等,其间不夹杂任何个人情感。比如,在小说《妻妾成群》中,苏童是这样描写梅珊被投入井中的情景,“一声沉闷的响声……是梅珊被扔到井里去了”,就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在阴森恐怖的陈家大院消失了。有时,苏童会客观冷静地描写死亡,将死亡味道、色彩、形状等都描绘得清清楚楚,让读者咀嚼生命毁灭的快感,体味背离心理期待的审美效果,从客观上拉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比如,小说《另一种妇女生活》中,简少贞擅长刺绣,苏童就给她选择了特殊的死亡方式,“用无数绣花针扎破了动脉血管……等待血液流光,直至安静地死去”。 三 苏童小说的叙事意象
意象是渗透了作家主观情感的表象,也是具象与抽象、情感与物象、客观与主观的完美结合。在小说创作中,苏童将意象作为表达生命思考、生活领悟的重要载体,用神秘、奇幻的意象揭示人物命运,拓展小说的表现空间,创造一种神话、梦幻、传说的本性意味。“苏童小说是用生命汁液浸泡的意象之流……没有开始、结局、高潮,只是流动画面与旋律融合的诗潮”。在小说《碧奴》中,苏童精心营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意象,如碧奴、马人、捕吏、衡明君、门客芹素等,还营造了许多景观意象,如桃村、人市、吊桥、河弯、七里洞、十三里铺、芳林驿等。这些幻化式的象征意象抒发了人物的主观情感,形成了一种整体的审美意象。“哭”这个意象而言,苏童对“哭”进行了肆意铺排、渲染和虚构,使“哭”充满了直觉体验,带着社会批判的功能。碧奴的眼泪没有惊悸与恐怖的意味,而是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神性之光,这种哭泣伴随着漫长而孤独的行程,成了碧奴摆脱现实困境的重要方式。对碧奴而言,从无可奈何地哭泣到遭遇屈辱时的哭泣,再到背着石头在官道上爬行,“眼泪解决了巨大的人生困境”,也成为不可再现的人生景观。
在小说创作中,苏童常以象征手法进行谋篇布局或细节处理,借用客观物象表达含蓄的情感、丰富的意蕴,使作品带有浓重的诗情画意。苏童小说充斥着许多意象,这些意象往往有着浓重的象征意味。比如,在苏童小说之中,“街”常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到处都是垃圾,象征着封闭乏味、沉闷无知的生存状态;“河”总是泛着红色,漂浮着垃圾与油渍,“飘着女人或男人浮肿的尸体”,象征了人性的贪婪与欲望。再如,在《妻妾成群》中,“井”就是意蕴深刻的象征意象,阴森恐怖的井象征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所有叛逆者必然会被这口井所吞没,永远无法逃脱。在苏童小说中,罂粟花也是重要的象征意象,比如,在《飞跃我的枫杨树故乡》中,“原野被猩红色大肆入侵……呼出的血腥气息”,在这里罂粟花成了欲望的象征,成了人性贪婪、邪恶、卑劣的标志。苏童小说中的“水”也是常用的象征意象,《妻妾成群》中有“窗外天色阴晦……每逢阴雨就会想念床笫之事”,在这里,阴雨象征了一种垂死的生命气息。此外,在象征意象运用上,苏童并不是从“隐喻、象征、荒诞、幻化的局部出发……而是从艺术整体出发进行意象处理”。比如,《碧奴》中“眼泪”是贯穿始终的意象,从压抑的眼泪到用脆弱的眼泪摧毁长城,眼泪帮助碧奴成功逃脱羊倌的羞辱,也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反抗。
此外,苏童还常在小说题目上大做文章,比如,用香气逼人的“红粉”指代青楼女子,象征青春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用“米”指代特定历史环境中人的生存欲望,它带给人求生的欲望,但人却丧命于“米堆”之中。用“妻妾成群”展现了封建贵族腐朽的生存状态,象征了专制、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及吃人的封建礼教。这种标题象征丰富了作品的思想意蕴,也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品位与诗意情趣,准确而含蓄地表达了作品的思想主题。
罗兰·巴特说过,产生人类文化之后就产生了叙事,凡是有人类的地方都有叙事文学,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叙事理论与叙事技巧。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叙事文化与叙事技巧,这些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艺术。苏童是深受传统叙事文化影响的先锋派作家,他那精雕细刻的诗意手法、委婉细腻叙事语言,带有浓浓的江南文化韵味,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学听:《想象与意象架设的心灵浮桥——苏童小说创作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 林翠萍:《苏童的女性世界及其创作心态初探》,《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3] 黄志刚:《论苏童小说丰盈巧妙的叙事方式》,《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 傅翔:《面对生存:肉体与精神的阐释——串读苏童与北村》,《文艺评论》,1995年第2期。
[5] 黄毓璜:《面对共同的历史——周梅森、叶兆言、苏童比较谈》,《钟山》,1991年第2期。
[6] 张应中:《论苏童小说的叙事模式》,《安徽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朱一华,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