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中,高明的作者常常使用省略语给读者制造想象的空间,使作品韵味无穷。省略语常以“半截话”为表现形式,看似很不起眼,但却像深藏于地下的珍宝,藏而不露而又意蕴深远,需要教师点石成金的指点,引导学生用慧眼去发现,用睿智去挖掘,用心去品味揣摩,进行审美再创作。
一、通过省略语感悟人物身份、地位或性格
有些省略语是说话人在当时情境中处于弱势、不得不省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被迫中断的“半截话”,感悟说话人在被剥夺话语权时特定的身份、地位或性格。
如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中“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由于被抢白,省略号之后的语言被迫中断,作为当时社会“多余人”的孔乙己,不但没有自己的名字,连说一句完整话的权利也没有了,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中的地位。
这类省略语常以对话的形式出现。教学时,教师既可以从人物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人物形象入手,揣摩人物语言。在教学《故乡》时,我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题目:《故乡》中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假设唯唯诺诺的闰土见到口齿伶俐的杨二嫂,会有怎样的对话呢?要求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编写一段对话。学生的作业中,闰土的“半截话”特色十分明显,有的整段无汉字,仅用一个省略号,可见学生对闰土性格的把握是到位的。
二、通过省略语感悟人物心理、思维或情绪
有些省略语是说话人若有所思或情绪异常而主动中止地形成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主动中止的“半截话”,感悟说话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或情绪。
如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正如老子说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一样,当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就要丧失自己的祖国,就要被迫放弃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时,他内心极度痛苦,无法用语言表达,文中两个破折号省略的是极其复杂的感情,是无以名状的痛苦。
主动中断的省略语,常用来表现人物异常强烈或较为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品味人物语言,揣摩人物性格,准确掌握人物心理,并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比较一下补写前后艺术效果。
三、通过省略语感悟典型环境下的人物形象
有些省略语是因“不可抗拒力”(如身体原因、环境因素等)使说话人无法完整表达而形成的,常用于推动情节发展,将人物升华、定格。这类省略语,很难补写出被省略的内容,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增加了作品的张力,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给读者心灵强烈的震撼。
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的一段:“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记住,这,这是,大家的! ’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无名战士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将这比命还珍贵的火柴交给谁,但读者完全可以从不完整的语言中领会到他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以生命的代价保存了火种,也必将点燃革命的熊熊大火。
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分析人物性格,理清文章情节;另一方面,在作文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结合起来,做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四、通过省略语感悟人物间的关系
有些省略语是说话人因风俗习惯而有所顾忌故意省略的。读者通过这类省略语,不仅可以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也有助于理清作品中人物间的关系。如八年级上册杨绛的《老王》中的一段: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由于作者对老王有着复杂的感情,不忍心也不愿意提到那个让她忌讳的词,所以用半截话将“死”字避讳掉了。这看似简单的省略号,其实饱含了作者的愧疚、同情、不安等多种感情。曾有学生不解地问:既然忌讳时常用半截话,为什么鲁迅在《孔乙己》中“‘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这一段文字中,用了半截话却一点也不忌讳呢?我说,这正是鲁迅的高明之处,如果我们把掌柜的对孔乙己的感情和杨绛对老王的感情比较一下,就会找到答案:人物关系不同,表述的语言形式也就不同。
省略语蕴含着巨大的潜在信息量,往往使人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一个个静止的省略号、破折号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通过对省略语的赏析,体味人物语言个性、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揭示人物间的关系,真正领略半截话的“笔断意连”之妙。
参考资料:
1.张璇《论〈红楼梦〉中“不完句法”的叙事美学功能》,《名作欣赏》2011年11期。
2.吴蓝铃《再论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言可以常行者也。
——《柳河东集》
一、通过省略语感悟人物身份、地位或性格
有些省略语是说话人在当时情境中处于弱势、不得不省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被迫中断的“半截话”,感悟说话人在被剥夺话语权时特定的身份、地位或性格。
如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中“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由于被抢白,省略号之后的语言被迫中断,作为当时社会“多余人”的孔乙己,不但没有自己的名字,连说一句完整话的权利也没有了,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中的地位。
这类省略语常以对话的形式出现。教学时,教师既可以从人物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人物形象入手,揣摩人物语言。在教学《故乡》时,我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题目:《故乡》中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假设唯唯诺诺的闰土见到口齿伶俐的杨二嫂,会有怎样的对话呢?要求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编写一段对话。学生的作业中,闰土的“半截话”特色十分明显,有的整段无汉字,仅用一个省略号,可见学生对闰土性格的把握是到位的。
二、通过省略语感悟人物心理、思维或情绪
有些省略语是说话人若有所思或情绪异常而主动中止地形成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主动中止的“半截话”,感悟说话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或情绪。
如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正如老子说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一样,当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就要丧失自己的祖国,就要被迫放弃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时,他内心极度痛苦,无法用语言表达,文中两个破折号省略的是极其复杂的感情,是无以名状的痛苦。
主动中断的省略语,常用来表现人物异常强烈或较为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品味人物语言,揣摩人物性格,准确掌握人物心理,并将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比较一下补写前后艺术效果。
三、通过省略语感悟典型环境下的人物形象
有些省略语是因“不可抗拒力”(如身体原因、环境因素等)使说话人无法完整表达而形成的,常用于推动情节发展,将人物升华、定格。这类省略语,很难补写出被省略的内容,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增加了作品的张力,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给读者心灵强烈的震撼。
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的一段:“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记住,这,这是,大家的! ’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无名战士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将这比命还珍贵的火柴交给谁,但读者完全可以从不完整的语言中领会到他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以生命的代价保存了火种,也必将点燃革命的熊熊大火。
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分析人物性格,理清文章情节;另一方面,在作文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结合起来,做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四、通过省略语感悟人物间的关系
有些省略语是说话人因风俗习惯而有所顾忌故意省略的。读者通过这类省略语,不仅可以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也有助于理清作品中人物间的关系。如八年级上册杨绛的《老王》中的一段: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由于作者对老王有着复杂的感情,不忍心也不愿意提到那个让她忌讳的词,所以用半截话将“死”字避讳掉了。这看似简单的省略号,其实饱含了作者的愧疚、同情、不安等多种感情。曾有学生不解地问:既然忌讳时常用半截话,为什么鲁迅在《孔乙己》中“‘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这一段文字中,用了半截话却一点也不忌讳呢?我说,这正是鲁迅的高明之处,如果我们把掌柜的对孔乙己的感情和杨绛对老王的感情比较一下,就会找到答案:人物关系不同,表述的语言形式也就不同。
省略语蕴含着巨大的潜在信息量,往往使人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一个个静止的省略号、破折号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通过对省略语的赏析,体味人物语言个性、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揭示人物间的关系,真正领略半截话的“笔断意连”之妙。
参考资料:
1.张璇《论〈红楼梦〉中“不完句法”的叙事美学功能》,《名作欣赏》2011年11期。
2.吴蓝铃《再论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言可以常行者也。
——《柳河东集》